中国节庆文化.doc

上传人:bo****0 文档编号:3895030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节庆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国节庆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国节庆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国节庆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国节庆文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国节庆文化除夕与守岁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 ”除夕“即含有旧岁到次岁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方法驱逐”疫痨之鬼“,这就是除夕的由来。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等书。在我国民间,除夕有很多富有积极意义的习俗。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高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在除夕时,人们举家欢庆,彻夜不眠,辞旧迎新,以求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这一习俗即谓之”守岁“。守岁,在晋代就已

2、存在了,晋周处风土记载:”蜀之风俗,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到南北朝时已成普遍风习。南朝时梁朝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云:”岁暮,家家具有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 “这里”宿岁“就是”守岁“。唐宋时期,此俗就更盛行了。到明清时,守岁之风不减。清王三聘辑古今事物考中载:”岁终一日为除日,夜为守夕。宋,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夜祀其先,长幼聚欢,祝颂而散,谓之分岁。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曾写有这样一首守岁诗: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关于守岁的这一习俗,在民间还流传这样一

3、个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 365 天便窜出深山,危害人间,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便返回山林中。当时,人们把这可怕的一夜称为”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

4、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一起闲聊壮胆,慢慢地便形成了除夕守岁的习惯。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岁,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民间历史最悠久,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过春节,人们互相问好,祝福吉祥如意。先晚辈给长辈礼拜,然后再到亲朋好友家贺年。柴萼著梵天庐丛录称:”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亲友,或止遣子弟代贺,为之拜年。 “现代民间习惯

5、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这里有一则流传久远的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串村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年腊月三十晚上, ”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甩牛鞭子。 ”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 ”年“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一家门口晒着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春节期间,人们还要在锣鼓声中舞

6、狮、踩高跷。欢腾的”狮子“摇头摆尾,不时翘首仰视,千姿百态,博得人们啧啧称赞。踩高跷的人技艺高超,不时传来阵阵喝彩声,把节日气氛推向高潮。压岁钱按照我国的习俗,春节期间,做长辈的总少不了给孩子们准备一点压岁钱,以示祝福。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和”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年。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大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一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 8 枚铜钱

7、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 8 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 ”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原来,这 8 枚铜钱是神仙变的。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 8 枚铜钱吓退 ”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因为”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成”压岁钱“。早期的”压岁钱“是以彩绳穿钱,置于床脚,待过年后方可花掉。明清时,压岁钱大多用红绳串着。民国以后,流行用红纸包100 文铜元,寓”长命百岁“之意。如今,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赠给

8、孩子们作为春节的礼品。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年终岁尾,很多人家都在门肩上贴上红艳艳的春联。在古时,春联又叫”桃符“。宋代政治家、宰相王安石曾写过一首题为元日的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关于”桃符“,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书山海经里记载过,传说在东海里有座很大的度阴山,山上有棵大桃树,根向四周伸开,方圆足有 3000 里。桃树的东北一头,有一根拱形枝干,弯弯的树梢挨到地面,像一扇大门。山上的各种魔鬼,出山必须经过这个门。天帝特派神茶、郁垒两个神像,装饰

9、在大门上,用来镇压邪鬼。后来又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像来代替,叫做”桃板“。以后又简化了,只在桃板上写”神荣“、 ”郁垒“,钉在门上。最后,干脆就用两张纸,或画上两个神将,或画符咒,或写吉利话,这就叫”桃符“。到明清时期,桃符才改称春联。朱元璋建都金陵(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据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来看,见一户人家没贴春联。当朱元璋得知这户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后,他便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成为我国民间的一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倒贴”福“字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喜欢在屋门上

10、、箱柜桌凳上、门楣上、水缸和粮囤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甚至有人喜欢把”福“字倒贴在门上,是借”福倒了“的谐音”福到了“,以图吉利,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这便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迎春接福“的习俗我国古代历来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风俗。清光绪某年腊月二十四,慈禧太后传旨,叫翰林院的翰林写些庆贺春节的对联。这些翰林们拿出浑身解数,用尽华美辞藻,写好之后恭送太后过目。太后见其中连个”福“都没有,很是不高兴。翰林们见老佛爷生气了,吓得忙跪在地上说:”请老佛爷赐教。 “太后说:”去写几个福字来。 “翰林们去写了一堆”福“字送上,太后从中挑了几张,让大总管李莲英带着太

11、监到宫内各处去张贴。谁知有个太监不识字,把一个”福“字贴倒了,当晚谁也没有发现。第二天,太后出来欣赏对联和”福“字,正巧看到那个倒贴的”福“字,刚要发怒,脑子转得快的李莲英急忙上前说:”老佛爷请息怒,这是奴才有意把它倒贴的。这福字倒贴,就是福倒了,福到了,不是大吉大利吗?“慈禧听后,转怒为喜,不但没惩罚那个太监,还赏了他几两银子。后来,倒贴”福“字的风俗由达官府第似入陌巷人家。现在喜欢把”福“字倒过来贴的人愈多,以图吉利。贴年画过年时,人们除了贴春联、剪窗花外,还喜欢在客厅中、卧室里挂贴年画,一张张新年画给家家户户增添了节日的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

12、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古书里记载,传说很久以前,有名叫神茶、郁垒的两个兄弟,专门监督百鬼,发现有害的鬼绑起来去喂老虎。于是黄帝就在门户上画神茶、郁垒的像用以防鬼。这个神话就是后来”门神“画产生的缘由。唐代吴道子画”钟馗捉鬼“贴在门上,流风所及,极为深远。追溯起来,涨代起民俗就有门上画勇士、贴门画的习俗。其意大抵是避祟,取吉利。宋代开始有彩版印刷年画,当时民间称为”纸画“。南宋李嵩画”岁朝图“,具体描绘出贴门神、贺新春的情景。尔后,年画由京城逐渐扩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 、天官赐福 、 五谷丰登 、 六

13、畜兴旺 、 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年画发展到明末清初,中国出现了三大民间木版画,即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和山东潍坊年画,均为木刻水印,色彩鲜明,喜庆热闹,题材多样,又反映了现实生活。民间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并逐渐成为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间年画历史源远流长,无论是题材内容、刻印技术,还是艺术风格,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它不仅对民间美术的其他门类曾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与其他绘画形成相互融合成一种成熟的画种,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放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

14、放爆竹,以”哗哗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 ”炮仗“、 ”鞭炮“。放爆竹贺新春,在我国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据记载,最早人们燃竹而爆,是为了驱吓危害人们的山魈。后来,经过炼丹家的不断摸索,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 。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 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 “明清时变成了民间的娱乐活动之一。燃放爆竹,是为了表达人们去邪福的新年意愿,更是辞旧迎新、喜庆心情的流

15、露。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也曾记载:除夕之夜,子夜相交,门外室矩争辉,玉珂竞响,而爆竹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不停。可见当时放爆竹的盛况。拜年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初一早晨,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来说,都是先在家里进行,然后三五成群结伴到本家族或邻近的亲戚家拜年,因为去的地方较多,通常只是说些祝福问候的话。从正月初二或初三开始,人们领着孩子,带着礼品,到较远的亲戚家拜年。这种拜年兴盛于宋,定型于明,一直延续到现在。也有的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16、“。由于登门拜年时费时费力,唐朝开始,有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刺“相互致贺,由此发展出今天十分流行的”贺年片“。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岁。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夜。按照我国的习惯,每年把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分别称为上元、中元和下元(”元“指月亮正圆) 。因为上元那天主要是在夜间进行庆祝活动,所以那天晚上就叫”元夜“或”元宵“。因此,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元宵节之夜,人们除了吃元宵,还要燃灯和观灯。因此,元宵

17、节又叫”灯节“。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并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他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 ”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时,灯市中,摆着上百枝灯树,高 80 尺,放在高山上,元宵节夜里点着,百里以内都可以看到。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