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词名篇讲解目录1.苏轼:浣溪沙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一)2.苏轼:浣溪沙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二)3.苏轼: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三)4.苏轼: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四)5.苏轼:浣溪沙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五)6.黄庭坚: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7.黄庭坚: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8.秦观:如梦令 春景9.秦观:满庭芳 山抹微云10.秦观:满庭芳 晓色云开11.秦观: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12.秦观:减字木兰花 天涯旧恨13.秦观:阮郎归 湘天风雨破寒初14.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15.秦观:江城子 西城杨柳弄春柔16.秦观:如梦令 遥夜沉沉如水17.秦观:望海潮 梅英疏淡18.
2、秦观:八六子 倚危亭19.毛滂:惜分飞 泪湿阑干花著露20.陈克:菩萨蛮 赤栏桥近香街直21.陈克:菩萨蛮 绿芜墙绕青苔院22.李元膺:洞仙歌 雪云散尽23.时彦:青门饮 胡马嘶风24.李之仪: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25.李之仪:谢池春 残寒消尽26.晁元礼:绿头鸭 晚云收27.赵令畤:蝶恋花 卷絮风头寒欲尽28.赵令畤:蝶恋花 欲减罗衣寒未去29.赵令畤:清平乐 春风依旧30.晁补之:水龙吟 问春何苦匆匆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一) 作者:苏轼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sux) 。麋(m)鹿逢人虽未惯,猿猱(no)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赏析】公元 1078 年(
3、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者作为徐州太守,曾往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往石潭谢雨,沿途经过农村。这组浣溪沙词即纪途中观感,共五首。这是第一首,写傍晚之景和老幼聚观太守的情形。首句写到潭鱼。西沉的太阳,格外红而大,也染红了潭水。由于刚下过雨,潭水增多,大约也涌进了不少河鱼,它们似乎贪恋着夕照的温暖,纷纷游到水面。鱼之婉然若现,也写出了潭水的清澈。与大旱时水浊无鱼应成一番对照。从石潭四望,村复一村,佳木茏葱,只听得栖鸦的啼噪,而不见其影。不易见的潭鱼见了,易见的昏鸦反不见了,写出了农村得雨后风光为之一新,也流露出作者喜悦的心情。三句转笔写人。儿童黄发,老人白首,故称“黄童白叟” ,这是聚观谢雨的人
4、群中的一部分。 “睢盱”二字俱从“目” ,张目仰视貌,兼有喜悦之义。 易经豫卦 “盱豫” , 疏:“盱谓睢盱。睢盱者,喜悦之貌。 ”这里还暗用韩愈元和圣德诗 “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句意。从童叟之乐见出众人之乐,也寄寓了作者“乐人之乐”的情怀。接着,下片写谢雨的盛会,打破了林潭的寂静。常到潭边饮水的“麋鹿”突然逢人,惊恐地逃避了。而喜庆的鼓声却招来了顽皮的“猿猱” 。 “虽未惯”与“不须呼”相映成趣,两种情态,各各逼真。颇有助于表现和平熙乐的气氛。山村的老人纯朴木讷,初见知州不免有几分“未惯” ,孩童则活泼好动,听到祭神仪式开始的鼓声,则争先恐后,若类皮猿之“不欢呼” 。他们回家必得要兴奋地追说
5、一天的见闻,说给那些未能目睹盛况的“采桑姑”们了。 “归来说与采桑姑” ,这节外生枝一笔,妙趣横生。词写到日、村、潭、树等自然景物,鱼、鸟、猿、鹿等各类动物,黄童、白叟、采桑姑等各色人物及其活动,织成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图。上片连用“深红” 、 “绿暗” 、 “黄” 、 “白”等色彩字,交错使用,画面生动悦目。下片则赋而兼比。全词虽未铺写谢雨,但无往而非喜雨、谢雨的情事。这正表现出作手取舍经营的匠心。前五句是实写,末一句是虚写,虚实相生,词意玩味不尽。这首词带有鲜明的乡土色彩,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自然清新,情调健康朴实。词人所描写的虽然只是农村仲夏风貌的一些侧面,但笔触始终围绕着农事和农民生活
6、等,尤其是麻蚕麦豆等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的农作物,从中可见词人选择和提取题材的不凡功力。这对于开拓词境有积极的影响。第二首写谢雨途中见闻。上片写自己进村之后出现的一个热闹场景。首句写村姑匆忙地梳妆打扮一番去见太守。“旋抹”刻画出少女第一次得见州官的急切、兴奋心情。接下来二句,写村姑们争看太守,连心爱的茜罗裙被拥挤的人群踏破也顾不得了。这样写既烘染出场面的热烈,又表现出围观少女精神的集中。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二)作者:苏轼旋(xun)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qin )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yun)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赏析】公元 1078 年(元丰元年)徐州
7、发生严重春旱,作者有诗云:“东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 (起伏龙行 ) 。作者作为徐州太守,曾往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往石潭谢雨,沿途经过农村。这组浣溪沙词即纪途中观感,共五首。这是第二首。这首词写谢雨途中见闻。上片作者着重写村姑形象。村姑不像朱门少女深锁闺中,但仍不能和男子们一样随便远足去瞧热闹,所以只能在门首聚观,这是很富于特征的情态。久旱得雨是喜事, “使君”(州郡长官的敬称,这里是作者自谓)路过是大事,不免打扮一下才出来看。劳动人民的女子打扮方式,决不会是“弄妆梳洗迟”的,“旋抹红妆”四字足以为之传神。匆匆打扮一下,是长期生活养成的习惯,同时也表现出心情的急切。选择一件茜草红汁染就
8、的罗裙(蒨罗裙)穿上,又自含爱美的心理。 “看使君”当然有一睹使君风采之意,同时也有观看热闹的意味在内。 “三三五五”总起来说人不少,分散着便不能说太多,但“棘篱门”毕竟小了一些,都争着向外探望,你推我挤(“相排” ) ,便有人尖叫裙子被踏破了。短短数语就刻画出一幅极风趣生动的农村风俗画。下片写到田野,祠堂,又是一番光景:村民们老幼相扶相携,来到打麦子的土地祠;为感谢上天降雨,备酒食以酬神,剩余的祭品引来馋嘴的乌鸟,在村头盘旋不去。两个细节都表现出喜雨带来的欢欣。结句则是一个特写,黄昏时分,有个老头儿醉倒在道边。这与前两句形成忙与闲,众与寡,远景与特写的对比。但它同样富于典型性。“桑柘影斜春社
9、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王驾社日 ) ,酩酊大醉是欢欣的结果,它反映出一种普遍的喜悦心情。如果说全词就像几个电影镜头组成,那么上片则是他连续的长镜头;下片却像两个切割镜头,老幼收麦,鸟翔舞是远景,老叟醉卧道旁是特写。通过一系列画面表现出农村得雨后的气象。 “使君”虽只是个陪衬角色,但其与民同乐的心情也洋溢纸上。这首词带有鲜明的乡土色彩,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自然清新,情调健康朴实。词人所描写的虽然只是农村仲夏风貌的一些侧面,但笔触始终围绕着农事和农民生活等,尤其是麻蚕麦豆等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的农作物,从中可见词人选择和提取题材的不凡功力。这对于开拓词境有积极的影响。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
10、其三)作者:苏轼麻叶层层苘(qng)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赏析】第三首写夏日田园风光、乡村风貌,表现了农民大旱得雨、幸免饥馁的喜悦心情以及词人与民同乐的博大胸怀。上片写农事活动。首句写地头的作物。 “(音倾)即寈麻,是麻的一种。 ”麻叶层层“是写作物茂盛, ”叶光“是说叶片滋润有光泽,二语互文见义,是雨后庄稼实况。从具体经济作物又见出时值初夏,正是春蚕已老,茧子丰收的时节。于是村中有煮茧事。煮茧的气味很大,只有怀着丰收喜悦的人嗅来才全然是一股清香。未到农舍,村头先嗅茧香, ”谁家煮茧“云云,传达出一种新鲜好奇的感觉,实际上煮茧络丝
11、何止一家。 ”一村香“之语倍有情味。走进村来,隔着篱墙,就可以听到缲丝女郎娇媚悦耳的谈笑声了。 ”络丝娘“本俗语中的虫名,即络纬,又名纺织娘,其声如织布,颇动听。这里转用来指蚕妇,便觉诗意盎然,味甚隽永。此处虽然只写了煮茧缫丝这样一种农事活动,但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雨后农民的喜悦之情。下片写作者对农民生活的采访,须发将白的老翁拄着藜杖,老眼迷离似醉,捋下新麦(”捋青“)炒干后捣成粉末以果腹,故云”软饥肠“。这里的”软“,本字为”餪“,有”送食“之义,见广韵。两句可见村中生活仍有困难,流露出作者的关切之情。简单的一问,含蕴不尽。这几首词带有鲜明的乡土色彩,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自然清新,情调健
12、康朴实。词人所描写的虽然只是农村仲夏风貌的两三个侧面,但笔触始终围绕着农事和农民生活等,尤其是麻蚕麦豆等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的农作物,从中可见词人选择和提取题材的不凡功力。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四)作者:苏轼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翻译】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村子的南北头响起剿车的支呀声,是衣着朴素的农民在卖黄瓜,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赏析】这首浣溪沙词是苏轼 43 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公元1078 年(元丰元年)春天,
13、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 ,共五首,这是第四首。作品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色。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这首词是苏轼在徐州(在今江苏省)作官的时候写的。按照当时的迷信风俗,一个关心农事的地方官,天大旱
14、,要向”龙王爷“求雨;下了雨,又要向”龙王爷“谢雨。这首词就是苏轼有一次途经农村去谢雨,记下的见闻之一。”簌簌衣巾落枣花“,按照文意本来应该是”枣花簌簌落衣巾“。古人写诗词,常常根据格律和修辞的需要,把句子成分的次序加以调动,这里就是如此。 ”簌簌s“,是形容枣花纷纷落下的样子。”衣巾“,是衣服和头巾。古代服装,男人往往戴头巾。枣树在初夏开出黄绿色的小花。作者不是从旁边看到落枣花,而是行经枣树下,或是伫zh 立枣树下,这样枣花才能落到衣巾上。接下去, ”村南村北响缫车“。 ”缫so 车“,一种抽取蚕丝的手摇工具。村子里从南头到北头缫丝的声音响成一片,原来蚕农们正在紧张地劳动。这里,有枣花散落,
15、有缫车歌唱,在路边古老的柳树下,还有一个身披牛衣的农民在卖黄瓜。 ”牛衣“,是一种用麻或草编成的,用来覆盖牛身的织物,这里指蓑衣一类的东西。上片三句,每一句都写出了景色的一个方面。这一次苏轼偶然来到农村,很敏感地抓住了这些特点,特别是抓住了枣花、缫丝、黄瓜这些富有时令特色的事物,把它们勾画出来。简单几笔,就点染出了一幅初夏时节农村的风俗画。这首词,不仅是写景,还记了事。在下片,就转入了写作者自己的活动。这时他已是”酒困路长惟欲睡“。 ”酒困“,是酒后困倦,说明他上路前喝过酒了。 ”路长“,看来,已走过很长的路程,而离目的地还很远。 ”惟“,只。这句词写出他旅途的困倦。 ”日高人渴漫思茶“。 ”
16、日高“,太阳已升得很高。在初夏的太阳下赶路,感到燥热、口渴,不由得想喝杯茶润喉解渴。 ”漫“,这里是情不自禁的意思。口渴,需要喝茶;困倦,大概也想借茶解困。于是他”敲门试问野人家“。 ”野人家“,乡野的人家,即乡下老百姓。苏轼当时是一州的行政长官,笔下称当地农民为”野人家“,正出于他当官的口气。但是”试问“两字表明他并没有什么官气。他没有命令随从差役去索要,而是自己亲自去敲一家老百姓的门,客气地同人家商量:老乡,能不能给一点茶解解渴呀?就这样,用简单几句,既画出了一幅很有生活气息的农村画图;又记下了一段向老乡敲门讨茶的经历,这是他平常深居官衙中接触不到,因而感到新鲜有趣的。这首词似乎是随手写来
17、,实际上文字生动传神,使一首记闻式的小词,获得了艺术的生命。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作者为何要”敲门试问“呢?1.他是一个体恤民情、爱民如子的好父母官,谦和有礼,不会贸然闯入农家;2 刚刚在旱灾后求得雨,主人可能外出下田耕作,并不在家,所以他要试探一下家中是否有人在。浣溪沙词中”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实为”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兴一诗中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原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香稻粒“、 ”碧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对于古典诗歌诗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浣溪沙全词有
18、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日高、路长、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现旅途的劳累,但传达出的仍是欢畅喜悦之情,传出了主人公县令体恤民情的精神风貌。这首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其五)作者:苏轼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ho)艾(i)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翻译】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村子的南北头响起剿车的支呀声,是衣着朴素的农民在卖黄瓜,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