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名篇讲解(一).doc

上传人:bo****0 文档编号:3896960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1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词》名篇讲解(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宋词》名篇讲解(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宋词》名篇讲解(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宋词》名篇讲解(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宋词》名篇讲解(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宋词名篇讲解目录1.赵佶:宴山亭 北行见杏花2.钱惟演: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4.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5.范仲淹:御街行纷纷坠叶飘香砌6.张先:千秋岁 数声鶗鴂7.张先:醉垂鞭 双蝶绣罗裙8.张先:一丛花 伤高怀远几时穷9.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10.张先:青门引 乍暖还轻冷11.张先:菩萨蛮 哀筝一弄湘江曲12.张先:木兰花 相离徒有相逢梦13.晏殊: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14.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15.晏殊: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16.欧阳修:生查子 元夕17.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18.欧阳修:蝶恋花 谁道闲情抛弃久19.欧阳修:蝶恋花

2、几日行云何处去20.欧阳修:蝶恋花 面旋落花风荡漾21.欧阳修:木兰花 别后不知君远近22.欧阳修: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23.欧阳修:青玉案 一年春事都来几24.柳永:曲玉管 陇首云飞25.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26.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27.柳永:采莲令 月华收28.柳永:满江红 暮雨初收29.柳永:浪淘沙慢 梦觉30.柳永:红窗迥 小园东宴山亭北行见杏花作者:宋徽宗(赵佶)裁剪冰绡(xio) ,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

3、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翻译】剪裁好白色的丝绸,轻轻叠成数层,又将淡淡的胭脂均匀的涂抹,时髦的漂亮衣服,艳丽的色彩融入四溢的清香,简直羞杀了天上的蕊珠宫女。红颜易凋零,更何况,经历了多少无情的风雨,面对愁苦的情景,扣问凄凉的院落,还要经受几番春暮。谁帮我寄去重重的离愁,这双飞的燕子哪里懂得人间的苦痛。天遥地迵,万水千山阻隔,哪里知道故园今在何处?只有在梦中有时曾去。就连梦也难做成,因我痛苦的彻夜难眠。【鉴赏】此词是宋徽宗赵佶于 1127 年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时途中所写,是作者身世、遭遇的悲惨写照。全词通过写杏花的凋零,借以哀伤自己悲苦无告、横遭摧残的命运。词之上片先以

4、细腻的笔触工笔、描绘杏花,外形而及神态,勾勒出一幅绚丽的杏花图。近写、细写杏花,是对一朵朵杏花的形态、色泽的具体形容。杏花的瓣儿好似一叠叠冰清玉洁的缣绸,经过巧手裁剪出重重花瓣,又逐步匀称地晕染上浅淡的胭脂。朵朵花儿都是那样精美绝伦地呈现人们眼前。”新样“三句,先以杏花比拟为装束入时而匀施粉黛的美人,她容颜光艳照人,散发出阵阵暖香,胜过天上蕊珠宫里的仙女。 ”羞杀“两字,是说连天上仙女看见她都要自愧不如,由此进一步衬托出杏花的形态、色泽和芳香都是不同于凡俗之花,也充分表现了杏花盛放时的动人景象。以下笔锋突转,描写杏花遭到风雨摧残后的黯淡场景。春日绚丽非常,正如柳永木兰花慢中所云:”正艳杏烧林,

5、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但为时不久就逐渐凋谢,又经受不住料峭春寒和无情风雨的摧残,终于花落枝空;更可叹的是暮春之时,庭院无人,美景已随春光逝去,显得那样凄凉冷寂。这里不仅是怜惜杏花,而且也兼以自怜。试想作者以帝王之尊,降为阶下之囚,流徙至千里之外,其心情之愁苦非笔墨所能形容,杏花的烂漫和易得凋零引起他的,种种感慨和联想,往事和现实交杂一起,使他感到杏花凋零,犹有人怜,而自身沦落,却只空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无穷慨恨。 “愁苦”之下接一“问”字,其含意与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亦相仿佛。词之下片,以杏花的由盛而衰暗示作者自身的境遇,抒写词人对自身遭遇的沉痛哀诉,表达出词人

6、内心的无限苦痛。前三句写一路行来,忽见燕儿双双,从南方飞回寻觅旧巢,不禁有所触发,本想托付燕儿寄去重重离恨,再一想它们又怎么能够领会和传达自己的千言万语?但除此以外又将凭谁传递音问呢?作者这里借着问燕表露出音讯断绝以后的思念之情。 “天遥”两句叹息自己父子降为臣虏,与宗室臣僚三千余人被驱赶着向北行去,路途是那样的遥远,艰辛地跋涉了无数山山水水,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这八个字,概括出他被押解途中所受的种种折磨。回首南望,再也见不到汴京故宫,真可以说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了。以下紧接上句,以反诘说明怀念故国之情,然而, “故宫何处”点出连望见都不可能,只能求之于梦寐之间了。梦中几度重临旧地,带来了

7、片刻的慰安。结尾两句写绝望之情。晏几道阮郎归末两句“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秦观阮郎归结尾“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都是同样意思。梦中的一切,本来是虚无空幻的,但近来连梦都不做,真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反映出内心百折千回,可说是哀痛已极,肝肠断绝之音。作者乃北宋著名书画家,其绘画重高写生,以精工通真著称于世。这种手法于此词的景物刻画中也有所体现,尤其上片对杏花的描绘,颇具工笔画的意蕴。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作者:钱惟演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翻译】城上眺望,风光大好,黄莺儿的叫

8、声乱成一片。城下湖面上烟波浩渺,春水烟波浩渺,春水不断地拍打着堤岸。这令人伤怀的青青杨柳如绵绵芳草啊,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变得没有呢?我眼中充满泪水,愁绪袭来,先就使我肝肠寸断了。我觉得自己的情怀渐渐像个老人,没有生气了。还吃惊的发现镜子中昔日红润的容颜,在不知不觉中改换了,已变得如此憔悴苍老。往年,我体弱多病,讨厌去碰那美酒金杯,如今杯儿在前,却唯恐酒斟得不满。【赏析】这首词是作者临死前不久的一首伤春之作。上阕由景入情,下阕直抒愁怀。 “情怀渐觉” 、 “衰晚” ,一“渐”字,表达出时间的推移催老世人的历程,接着,作者又惊异地发现镜中“朱颜”已“暗换” ,进一步表达“衰晚”之感。 “今日”虽仍有

9、病,可愁比病更强烈,因而不顾病情而痛饮狂喝,将全词愁绪推向高潮。作者一生仕宦显达,晚年被贬外放,自觉政治生命与人生旅途都到了尽头,因作此词,借悼惜春光抒发他无限的迟暮之悲。词中用清丽的语言描绘了春声、春色,首句的“乱”字用得极好,将春景渲染得十分生动热闹,而群莺乱啼已是暮春天气,这里也暗含春光将尽之意。作者又用明丽的景色来反衬自己凄黯的心情,以及对于年光飞逝、生命无多的感伤。末二句以借酒浇愁来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心境,又隐约地显示了他对生命的留恋,尤其传神。整首词情调极其凄婉。作品中的“芳草” 、 “泪眼” 、 “鸾镜” 、 “朱颜”等意象无不充满绝望后的浓重感伤色彩,反映出宋初纤丽词风的艺术特色

10、。上片起首两句,从城上和城下两处着墨,声形兼备、富于动感地描绘春景,勾勒出一幅城头上莺语阵阵、风光无限;城脚下烟波浩淼、春水拍岸的图画,使读者隐然感觉到主人公的伤春愁绪,从而为下文的遣怀抒情作好了铺垫。上片结末两句转而抒情,言绿杨芳草年年生发,而词人已是眼泪流尽,愁肠先断,愁惨之气溢于言表。从表现手法上讲,用绿杨芳草来渲染泪眼愁肠,也就达到了情景相生的效果,情致极为凄婉。此二句由景入情,词意陡转,波澜突起。过片两句,从精神与形体两方面感叹老之已至,抒写了词人无可奈何的伤感情怀。从中可以窥见,一贬汉东,默默无闻,大势已去,这对于曾经“官兼将相,阶勋、品皆第一”的作者来说,打击是多么巨大。结拍两句

11、将借酒浇愁这一司空见惯的题材赋予新意,敏锐而恰切地扣住词人对“芳尊”态度的前后变化这一细节,形成强烈反差,由景入情,画龙点睛,传神地抒发出一个政治失意者的绝望心情。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卷二云:“侍儿小名录云:钱思公谪汉东日(指钱惟演晚年谪随州) ,撰玉楼春词曰:”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情怀渐变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往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 “每酒阑歌之,则泣下。后阁有白发姬,乃邓王歌鬟惊鸿也。遽言:”先王将薨,预戒挽铎中歌木兰花 (即玉楼春 )引绋为送。今相公亦将亡乎。 “果薨于随州。 ”可为此词注脚。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三月,垂帘听政的

12、刘太后死。仁宗随即亲政,并迅速清除刘太后党羽。钱惟演是刘太后的姻亲,自然在劫难逃。九月,他因为擅议宗庙罪而被免除平章事的官职,贬为崇信军节度使,谪居汉东。不久,其子钱暖被罢官,姻亲郭皇后被废。该词就写于这个时期,抒发了作者政治失意的绝望之情。作品借丽景抒哀情,首句以一“乱”字,就将暮春之景渲染得有声有色,同时也以此反衬自己年华将逝的凄黯心情,从而形成强烈对比,凄惋动人。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作者: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翻译】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

13、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归期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睡,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赏析】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 ,字希文,北宋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在当时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官至副宰相。他了解民间疾苦,深知宋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张革除积弊,但因统治集团内部守旧派的反对,没能实现。他也是著名的文学家。这首渔家傲是他的代表作,反映的是他亲身经历的边塞生活。古代把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交界地方叫做“塞si”

14、 或 “塞上” 、 “塞下” 。这首词所说的塞下,指的是北宋和西夏交界的陕北一带。词的上片写塞上秋天的景色。边塞地区本来就较落后,又遭到长期战乱的破坏,春夏两季国有绿杨青草的点缀,人们不会觉得它太荒凉。但秋风一来,草木雕零,四处光秃秃的。景象顿然改变了。作者是江南人,对西北之秋特别敏感。他觉得这里和自己家乡的秋天是不同的,所以说“塞下秋来风景异” 。 “异” ,不同。不用说人会思念家乡,连长空不时飞过的雁群也显得那么匆忙,它们似乎也不愿停留,想早早离开这里飞回到衡阳去,因此,又说“衡阳雁去无留意” 。这是倒装句,正常的词序应是“雁去衡阳” 。大雁是候鸟,每年秋天成群往南飞,衡阳城南有一座回雁峰

15、,传说大雁到此为止。作者大约是巡视归来,在途中望见了南飞雁。这时天色已近黄昏,边城的军营中响起了召唤部队的号角声,即所谓“四面边声连角起” 。“角” ,古代军中一种吹的乐器。角声应和着四面八方的边声在耳畔鸣响。 “边声” ,指形成边地悲凉气氛的声音,如风吼、马嘶、少数民族的音乐声等等。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象屏风一样的山叫“嶂” 。群山莽莽,重重叠叠,所以词里用“千嶂”来描写。 “长烟” ,形容雾气一大片。这时一大片雾气弥漫在落日的孤城上空。边地戒备森严,城门已经关闭了。词的上片所写的凄凉景象,显然是染上了作者当时的感情色彩。词的下片转入直接抒写作者忧国思家的苦闷心情。他长时间镇守西

16、北,不免动了思家的念头,产生了思想上的矛盾:“浊酒一怀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浊酒” ,就是江米酒一类的酒。因为这种酒的酒汁和酒糟混在一起,色浑,所以习惯上叫做浊酒。万里,是形容相隔遥远。他思家,但保卫国家的责任感和他的职务又使他不能象大雁那样自由飞走。他认为在还没有赶走敌人之前,是“归无计”的。 “燕yn然未勒”指抗击敌人的大功还没有完成。 “燕然” ,山名,在今蒙古高原。这里用了东汉窦宪的典故。公元八十九年,窦宪打败匈奴,乘胜追击到燕然山,在那里立碑,刻(勒)了歌颂汉朝威德和记功的碑文。范仲淹借用古代英雄的事迹来打比喻,写他优国思家的矛盾心情。 “归无计”等于说无计可归。 “羌管悠悠

17、霜满地” 。是说他正在这心神不宁的时候,忽然从远处传来了一阵一阵的音乐声,把他从沉思中惊醒。于是他放下酒怀,踱出室外,只见繁霜满地,夜已深了。细听,那悠悠的乐声原来是士兵在吹奏羌(qing管。悠悠yu,这里是形容音乐声音飘忽不定。羌是我国古代西北的一个兄弟民族,传说他们用竹管制造了羌笛。他写到这里,很自然地把自己的苦闷和士兵的痛苦联系起来,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束,表现了国家贫弱时代将帅和士兵们的共同悲哀。“寐mi” ,睡。不寐就是睡不着。将军是作者自称。他的苦恼前面已作了淋漓尽致的抒发,所以这里只刻画他白发苍苍。白发自然也是长期忧思的结果。 “征夫” ,远征的士兵。他们离乡背井被宋王朝征来打仗。由于政治、军事上积弊未除,战争旷日持久地进行着,他们的痛苦更深于将帅。词中说他们流泪,不一定是范仲淹当时看见的,很可能是那如怨如诉的羌笛声,使作着想到了他们的不眠、他们的痛苦、他们的眼泪。作者不是那种“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将军,他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怀抱,所以他能关心士兵的痛苦。 (原载:唐宋词选讲 (陆永品) )苏幕遮碧云天作者: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s)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