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菌药物概论化学治疗( chemotherapy) :对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癌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简称化疗。化疗药物: 用于化学治疗的药物,包括:抗菌药( antibacterial)抗真菌药( antifungal)抗病毒药( antiviral)抗寄生虫药( antiparasitic)抗肿瘤药( antineoplastic)常用术语抗菌药 ( antibacterial agents) :能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抗生素 ( antibiotics) :由各种微生物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其它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分天然的和人工半合成品抑菌药 ( bacter
2、iostatic drugs) :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细菌作用的药物。杀菌药 ( bactericidal drugs) :杀灭病原菌的药物。抗菌谱 ( antibacterial spectrum) :抗菌药的抗菌范围。分窄谱抗菌药和广谱抗菌药。抗菌活性 ( antibacterial activity) :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最低抑菌浓度 (MIC): 体外抑制病原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最低杀菌浓度( MBC): 体外杀灭或使菌数减少99.9%的最低药物浓度。化疗指数 ( chemotherapeutic index):CI=LD50/ED50或 LD5/ED95抗菌后效应
3、 (post antibiotic effect,PAE):细菌与抗菌药短暂接触,抗菌药浓度下降,低于 MIC或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通常以时间表示。机 体药 物 病原体耐药性致病作用抗病能力体内过程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机体、药物及病原体的相互作用攻击病原体机体 化疗药物化疗药物 病原体三者相互关系:病原体三者相互关系: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1.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2. 改变胞浆膜通透性3.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4. 影响叶酸代谢5. 影响核酸代谢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1.产生灭活酶 2.改变靶位结构 3.改变代谢途径 4.降低细菌胞浆膜通透性 5.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泵出作用(主动流出系统)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合理选用抗菌药 足够的剂量和疗程必要时联合用药 有计划的轮换供药开发新的抗菌药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