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太平天国运动和新思想的萌发.PPT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391668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时太平天国运动和新思想的萌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第2课时太平天国运动和新思想的萌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第2课时太平天国运动和新思想的萌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第2课时太平天国运动和新思想的萌发.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第2课时太平天国运动和新思想的萌发.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2课时太平天国运动和新思想的萌发,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1)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2)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带来新的灾难。(3)直接原因:严重的自然灾害直接推动了农民的起义。(4)主观原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做了充分的思想和组织准备。,2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斗争(1)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2)1851年秋,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3)1852年,永安突围,冯云山和萧朝贵先后牺牲。(4)1853年春,定都天京,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5)颁布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背景:1853年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走向强盛。内容土地分

2、配: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的原则,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目的:通过绝对平均主义,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实质: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结果和作用: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强烈愿望,推动了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但由于没有安定的环境,更因为其空想性,根本无法实施。,3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1)北伐:为推翻清朝统治。1853年,林凤祥、李开芳率兵北上,由于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以及敌人强大,最后失败。北伐军深入到清朝统治中心

3、地区,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西征、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2)西征:为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1853年,赖汉英率军西征,夺取安徽、湖北的重镇,进入湖南,与湘军交战失利;1855年,石达开指挥西征军在鄱阳湖湖口大败湘军,进入江西,迅速攻占大片土地。(3)东征:1856年,秦日纲率军东征,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同石达开会师后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天朝田亩制度的产生根源及其评价(1)产生根源社会根源:鸦片战争后人民身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广大人民无地、少地,负担沉重;历史根源:古代“等贵贱,均贫富”思想,一直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奋斗目标;阶

4、级根源: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生产力,提不出新的思想,纲领只能反映其迫切的现实愿望,在小私有基础上追求平等、平均思想。,(2)评价革命性:首先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的反封建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其次,它从各方面冲击了封建礼教纲常。空想性:首先,平分土地在当时无法实现,只是小生产者的一种迫切愿望。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再次,社会关系上的人人平等,随着太平天国政权的逐步封建化和等级制度的建立,也成为泡影。落后性:它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未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它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

5、,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例1】(2010郑州一中10月月考)“争天下,打天下,穷爷们儿天不怕来地不怕。杀到天津卫,朝廷快让位;杀到杨柳青,皇帝吓得发了蒙”这首歌谣应出现在太平天国的哪一次军事行动中()A进军南京B北伐C攻破江北大营 D西征,【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抓住关键信息“穷爷们儿”“杀到天津卫”“皇帝吓得发了蒙”等,可判断太平天国的这一军事行动是北伐,它深入到清政府统治的中心地区,对清政府的统治构成了巨大威胁。【答案】B,1天京变乱(转折)(1)原因:定都天京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腐朽思想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经

6、过:1856年秋,韦昌辉杀死杨秀清,继而被处死;由于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率领精锐部队出走。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为争夺权势而分裂。,(3)影响: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清军反扑,再次围困天京。2重建领导核心洪秀全任用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担任军事指挥;洪秀全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3太平天国的防御战(18581862年)(1)破江北大营: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江北大营,解除了天京北面的威胁。(2)三河镇大捷:陈玉成、李秀成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同时解了安庆之围。(3)破江南大营:1860年,

7、依洪仁玕计策,李秀成与陈玉成合力攻破江南大营。李秀成率军东征苏南,一直打到上海近郊。,(4)攻上海失利:在李秀成进攻上海的战役里,英法侵略军撕下“中立”伪装,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太平军损失很大,退回苏州。(5)安庆保卫战:陈玉成激战几个月,未能击退湘军。1861年安庆陷落,陈玉成退守庐州。1862年陈玉成被俘,英勇就义。,4失败(1864年)(1)天京保卫战:1862年春,清军分路进攻太平军进而围攻天京。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不久,清军攻破天京,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2)失败原因: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革命目的不明确、领导者封建

8、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等);战略上的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绞杀太平天国。,(3)教训: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4)影响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反封建方面: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反侵略方面:对外国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新特点:太平天国的领袖主张与各国通商,后期又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世界意义:太平天国运动同波斯、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

9、相互影响,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是19世纪中期亚洲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组成部分。,1资政新篇的社会根源、评价及其未能实施的原因(1)社会根源:太平天国政权面临危机,急需改革内政,扭转形势;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洪仁玕的个人经历使其对资本主义有所了解。,(2)评价:革命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这是一个改造封建社会、救国救民的方案,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太平天国政权,进行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进步性,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与天朝田亩制度相反)。,局限性,从理论上看,它没有涉及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土地

10、问题,不是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从实践上看,它因当时紧张严峻的军事环境和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而落空;没有认清列强的侵略本质,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3)未能实施的原因:根本原因: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虽已开始解体,但其速度异常缓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必需的劳动力、资金、市场等条件,中国并不具备。客观原因:太平天国后期,清军一直对太平天国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军事斗争的形势异常紧张,太平天国的领袖无暇顾及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重要原因: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这个方案得不到太

11、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积极作用。,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都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没有真正实施过。两者在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主张方面是相反的、矛盾的。,(2)区别从背景来看,前者是在太平天国走向全盛时期颁布的,而后者是在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时期颁布的。社会经济主张不同,前者主张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后者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例2】(2009湖北黄冈)对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两个文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前者突出了农民要求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的愿望两者都得到了真正的实施两者都能很

12、好地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斗争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ABC D,【解析】本题为比较型逆向选择题。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没有真正实行过,故符合题意;因资政新篇没有反映当时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因而没能很好地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也符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目标,没有超出封建经济的范畴,不符合中国近代化的潮流,所以不是两者的共同点,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B。【答案】B,1原因(1)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的加深,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提倡“经世致用”,奠定了新思想萌发的思想基础。(2)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关心时局,向西方

13、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直接导致了新思想的萌发。,2新思想的萌发(1)林则徐编译各国律例四洲志,仿制西方战船,提出建设新式海军的主张,是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2)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3)姚莹的康车酋纪行揭露英国侵略西藏的野心,建议清政府注意提防。,(4)徐继畲的瀛环志略详细、完整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史地情况。(5)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洪仁玕与林则徐、魏源思想的异同(1)相同点:都主张学习西方,都是具有进步性和爱国性的探索;基本都未付诸实践,没

14、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2)不同点:阶级立场不同,根本目的不同,学习西方的层次不同。洪仁玕是农民阶级领袖,但他的思想并不是农民阶级要求的反映,他也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所以其思想只能说是“先进的中国人”的思想。学习西方的目的是振兴太平天国,最终推翻清政府。学习的内容涉及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层面。,林则徐、魏源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们的思想一方面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另一方面又保留着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学习西方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他们主要是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例3】(2009江西重点中学联考)鸦片战争后出版的海国图志瀛环志略对开阔人们的眼界,使人们重新

15、认识世界起了积极作用。它们的主要内容是()A介绍西方各国政治制度B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知识C介绍西方兵器制造知识D介绍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解析】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瀛环志略详细、完整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史地情况。二者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积极作用。【答案】B,热点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来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产生和影响,1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形成的“全球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其研究的视野不仅包括欧洲史,而且覆盖二战后崛起的亚非拉的广大地区。它的主要特点在于: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16、历史。“全球史观”重在阐述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历史的联系与影响。,2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研究历史逐渐成为我国历史研究领域的主流思潮。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更多的是按文明史范式来选择和安排内容,在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文明”也成为一些历史题目的关键词,试题直接、直观地体现了文明史观。文明史既是人类社会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社会的演进史。按三分法的文明结构理论,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按照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人类社会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历史上出现过各种类型的文明,同一时期不同文明在接触与交流、冲突与融合之中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考点链接1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要注意将历

17、史事件放在整个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去观察。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除了中国本身阶级矛盾激化的原因以外,也体现了列强对华侵略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不仅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也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运动还是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2鸦片战争及以后中国的历史发展充分展现了两种文明的激烈碰撞和融合;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充分体现了旧的农业文明的巨大惯性,而资政新篇则体现出先进的中国人对工业文明的渴望和探求。,【样题】(2008全国文综卷1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解析】中国近代化应

18、是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资本主义化的进程,B项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符合题意,A、D两项均未实施,而C项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与中国近代化无直接联系。故答案为B。【答案】B,变式预测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以新的内容和意义,其中最能体现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A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B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C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D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析】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主要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资政新篇是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最能体现当

19、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答案】C,1(2008北京文综卷15)下述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解析】依据题干要求“直接体现”可明显判断出只有C项内容符合,天朝田亩制度从农业生产的角度为灾荒提供保障,资政新篇则是直接为灾荒提供物质保障。A、B、D三项均不能直接体现抗灾,可排除,故答案为C。【答案】C,2(2008全国文综卷13)一位在华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著作时说:“它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惟一一个国家。”该著作的作者是()A姚莹 B 徐继C郑观应 D严复,【解析】解

20、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教材中四个人物对世界的看法。结合四个人物的著作可知本题是对徐继 著作内容的考查。【答案】B,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课后强化作业,一、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腐败的清朝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压迫,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五口通商,便利了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使中国东南沿海棉纺织业受到冲击,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的签订,使基督教传入中国,本来是为殖民侵略服务的宗教,却被农民阶级改造和利用。,总之,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21、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基督教的传入又为农民阶级提供了反封建的理论武器。因此,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二、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特点太平天国运动主要是反封建。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包括平均分配土地在内的社会改革方案,表达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小农经济社会的强烈愿望,从而将农民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但农民阶级毕竟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它提出的目标与历史发展的趋势相悖,尤其是圣库制度和取消商品经济的政策,对发动农民参加起义有积极作用,但从社会文明发展来看破坏作用很大。,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反映出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但它不是这场农民战争

22、的产物,因此不可能实行。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的同时,反对外国干涉内政、直接与外国武装作战,又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从而具有了民主革命的性质。所有这一切,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造成的,为以往的农民斗争所不具备。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也不可能反映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要求,他们着眼于土地分配、向往小农经济社会,这是与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资政新篇不代表农民阶级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不会也没有产生社会影响。,三、正确评价和认识农民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局限性历史地位: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动力和主力军。农民由于深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具有反抗压迫

23、和剥削、要求自由和平等的革命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起了阻止中国殖民地化的历史作用。,阶级局限性:在近代中国的历次农民斗争中,农民阶级表现出反封建反侵略的大无畏的革命热情,然而也暴露了农民阶级的根本弱点:作为小生产者,目光短浅,缺乏远见;不代表新的生产力,没有先进理论指导,因而不可能提出和实行取代封建生产方式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天朝田亩制度因其空想性而无法实行就是典型例证。作为小生产者,农民有浓厚的私有观念,容易争权夺利;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的毒害,使农民有享乐思想、专制思想;对外则存在盲目排外思想,不懂得把外国人与外国侵略者、先进科学与外来侵略区别开来。总之,由于农民具,有狭隘、保守、迷信、自私和分散性的致命弱点,因而农民在思想上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政治上提不出彻底的革命纲领,不能建立先进巩固的政权组织,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和始终保持内部团结。因此,近代农民不可能正确地开展反封建反侵略斗争,把革命引向胜利,只有在先进阶级的领导下,其革命热情和伟大作用才能发挥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