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中国教育史期末复习题(仅供参考,请参照教材复习)1、 夏、商、西周时期的文教政策与学校教育制度1 夏朝的文教政策:以射造士(夏朝“为政尚武” , 为 适应其需要)。夏朝的学校教育制度:国都设“序”,地方设“校”,夏统 治者重 视军 事教育、宗教教育、人伦道德教育。2 商朝的文教政策:以乐造士(奴隶主贵族已形成强烈的宗教意识,敬事鬼神成 为商代文化思想的特点,礼乐由此而兴,成为教育内容)。商朝的学校教育制度 :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瞽宗为贵族弟子学 习礼乐的地方。3 西周的文教政策:以礼造士(“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 ”,西周统治者重视礼的社会政治作用);学在官府。
2、西周学校教育制度 :国学( 设于王都),包括大学(辟雍,学宫, 泽宫 或射宫)和小学; 乡学(设于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包括乡校、州序、党庠和家塾)2、 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六艺教育)(1)“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成三大方面:礼乐。礼是指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 领域。 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当时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音乐、 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射御。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 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书数。 “书”是指文字, “数” 是指计 算。(2)特色:文武兼备、知能兼求、教有所别(3)
3、历史影响:“六 艺” 不仅是教育内容,而且成为一种教育模式,为 后世儒家学者津津乐道。3、 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思想、关于教师问题的主张、 教育思想1 教育作用在教育的社会作用方面,孔子从“庶(有较多劳动力)”“富(使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教(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 ”三者先后顺序关系最先论述了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在教育对于个体发展的意义方面,孔子针对“天命论”,提出:“性相近,习相远”,揭示受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2 教育对象针对贵族官学的办学方针,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其基本含义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
4、育。这一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 展,是 历史的进步。3 教育目的主张将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提倡“学而优则仕”( 针对 当时“ 不学而仕 ”“学而不仕”提出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为封建官僚制的政治改革准备条件。 “学而优则仕” 口号的提出,确立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需要,在历 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思想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强调学、思、行结 合,鼓励学生掌握知 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教学原则,首倡启发诱导,提出 “不愤
5、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 动性, 让 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首倡因材施教,发挥 学生专长,造就各类人才。教学内容, “四教”:文、行、忠、信, “六书” :诗书礼乐易春秋, “教育的非宗教性”。、 关于教师问题的主张树立教师典范,要求教 师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 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4、 稷下学宫的性质与特点、 办 学方针(1)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a、稷下学宫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始终不改变养士、用士的基本目的。从其主 办者和办 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 b、稷下学宫是由
6、养士制度 发展演 变而成的教育机构,它保持了充分尊重士人之讲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其教学 与学术自由,体现出私学的性质。 (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 具有以下特点: a、学术自由,表 现在:稷下学者 “不治而议论”,拥有相当的独立和自由;来者不拒,包容百家; 欢迎游学,来 去自由;学术论辩,相互争 鸣及吸取。 b、待遇 优厚,包括给予“ 不治而 议论”的政治待遇及优厚的物质待遇。(3)办学方针:不治而议论(学术自由,鼓励思想争 鸣)。5、 墨家的教育思想、 教育作用借助教育, 实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即:使
7、人人知“ 义 ”,达成一个平等互助的社会,这就是教育的社会作用。墨子阐述了环境和教育对人性形成的影响,他以染 丝为例,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 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来说明“ 士亦有染 ”,所以“ 染不可不慎也 ”。这就是著名的“染丝说” ,在他看来,先天的人性不 过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 2 -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 的人。、 教育目的培养“兴 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 兼士”或“贤士” ,作为“ 兼士 ”或“ 贤士”必须能够“厚乎德行, 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 教育内容(1)政治和道德教育墨子在教育内容上强调以兼爱为核心的政治和道德教育。 (2)科学和技术教育墨家的科学技
8、术教育包括自然科学教育、生 产和军事技术教育。(3)文史教育(4)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三表法”就是墨子判断是非真伪的三条标准:“有本之者,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有原之者,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有用之者, 发以为刑政, 观 其中国家人民百姓之利。 ” 6、 孟轲的教育思想、 人性论与教育作用论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人人具有先 验的“良知 ”、“良能”,因此他提出了 “性善论”。从此出发,教育的作用即在“扩 充善性” 、“求其放心”,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固有的“善端” 。、 教育目的学校教育的目的即在“明人伦” 。其所 谓“ 人伦”,即社会中最基本的五种人际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
9、妇有别、 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尤为重视其中的“父子 孝” 与“ 兄弟悌” 关系,以此 为中心,建立了一个道德规范体系“五常”(仁、义、礼、智、信)。7、 荀况的教育思想、 人性论与教育作用论荀子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是根本错误的,人性从根本上说是恶的。而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而起伪”,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 立道德观念。、 教育目的荀子把教育培养目标分为“士、君子、圣人”三个层次。 “士”是从事具体事 务的德才兼备 的人才;“ 君子”最主要的是“ 笃 志而体 ”,坚固其志,身体力行;“圣人” 是最高的“智者 ”,博大精深,无所不明, “故学者,固学 为圣人也。” 在荀子看来,教育目的即是培养由
10、士到圣人等各种治术人才。、 论学习过程荀子从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将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闻、 见、知、行 ”的过程,并将行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 论教师(1)教师地位:与“天、地、君、亲”并驾齐驱。(2)教师作用:关乎国家礼法之存废。表现在:其一,人之性恶,有 赖教 师去矫偏;其二, “礼”作为“正国” 与“定伦”的手段,也有赖教师来匡导。(3)师生关系:树立教师的绝对权威。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4)教师素养:严格要求与提高自己。8、 法家的教育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P89-90)“以法为 教” 、“以吏为师”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提出的
11、教育主张,其首倡者 则是商鞅。“以法 为教” 主要表达了法家推行法治教育的内容。法是一种依据或准则,有了法,就使人行为有规矩可循。百姓知法、守法,社会就安定;官吏知法、执法,就不会残害百姓。因此,不论吏民,都要教其知法、畏法、守法,这样国家就没有不强盛的。“以吏 为师” 则 主要表达了法治教育的实现手段。尽管“ 以吏 为师” 是古已有之,但 这仅是形式上近似。实质上,法家提出的 “以吏为师”其着眼点不在“ 师”而在“吏”,即为了实行法治,选择那些知法的官吏来担任法令的解释者和宣传者,仅此而已。因此,法家所 谓“ 师”并非教师意义上的“师” 。“以吏为师 ”中还包含着一层意思:理想的国家与社会是
12、不需要许多人来从事文化、知识和教育工作的, 这样的人一多,就会破坏社会秩序。妥善的做法就是“以吏为师”。法家的“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充其量只能被看成是一种社会教育。9、 大学(“三纲领”、 “八条目”)、 中庸(关于 学习过程的主张)、 学记(教育作用、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一) 大学中的“三纲领”、 “八条目 ”大学中提出的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 “明明德”、 “亲 民” 、“止于至善”就被称之为“三纲领” 。为实现三纲领, 大学 又进一步提出一系列具体步 骤,概括
13、为八个条目,即格物、致知、正心、 诚意、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以道德观念认识( 格物、致知)为起点,以道德信念的建立(正心,诚意)为中心,以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修身 )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实践目标,构成了儒家的道德教育体系。 (二) 中庸中关于学习过程的主张- 3 -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 ”,把学习过程具体概括为学、问、思、辩、行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三) 学记关于教育作用、教学原 则与教学相长的思想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因此,也有人认为它是“ 教育学的雏形”。(1)关于教育作用建国君民,教学 为先;化民成俗,
14、其必由学;(2)关于教学原则豫时孙摩,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 “豫”是预防性原 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 防措施;“时”是指及 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 时 而教:“ 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 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 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 观摩,取 长补 短。此外还有长善救失原则,要求教 师要注意学生的个 别差异,帮助他 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启发诱导原则 ,要求教学要注重启发诱导,注意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藏息相辅原则,即既有有 计划的正课学习 ,又有 课外活动和自习,有 张 有弛, 让 学生感到学习的 乐
15、趣,感受到老师、同学的可亲可爱,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3)关于教学相长这是学记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即教与学是教学 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 “学” 因 “教”而日进, “教”因“ 学”而益深。后人则把教学相长进一步引申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要相互促进。无 论 做本义还是引申 义的理解, 对于有效教学的实现都是有启发意义的。10、 汉代的文教政策、 文教政策的演进“法家思想 ” 汉初“ 黄老之学 ” 汉武帝时“独尊儒术”、 “独尊儒术”及其历史影响(1)“独尊儒 术”“独尊儒 术 ”文教政策的确立,亦
16、与汉初儒学的复苏以及儒学的品性息息相关。汉初行“黄老之学 ”,为包括儒学在内的 诸子之学的恢复创设了较为宽松的氛围。而儒学的“难与进取,可与守成”的品性,使其逐渐受到汉初君、臣的重视。汉武帝建元元年, “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 苏 秦、 张仪 之言,乱国政,请皆罢。 奏可。 ”开了“ 罢黜百家” 的先河。董仲舒则从国家政策的层面对“独尊儒术” 作了系 统化的 论证。董仲舒所推行的“儒术” ,有 别 于先秦儒学(孔孟之道),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的主张,凸 显政治功能,即将传统儒学改造为治国的思想。论证了封建社会的合理性、永恒性。 “天不变,道亦不变。 ”提倡“天人感 应” 、“天人
17、合一”、 “君权神授”,论证了封建帝王权力的至高无上。大量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宣扬迷信、灾异,改 变了孔子儒学的非宗教主张。“儒术” 之于 “儒学 ”:吸收其以德治国的理念,使先秦儒学的伦理道德得以继承和发展。(2)历史影响 首先, “独尊儒术”宏观文教政策的 实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学 术统 于一尊,孔子成 为知识界尊崇的偶像,儒家经典成为 士人必读的教条。 其次,随着独尊儒术局面的形成,儒家经学也在教育领域取得绝对控制权,并且成为知识和修养的象征。 再次, “独尊儒术”政策的实施,使得原先的诸子百家之争一转而为儒家内部的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之争。11、 汉代的学校教育制度(一
18、)官学(太学、鸿都门学、文翁 兴 学、师法家法)(1)太学汉代太学创立于元朔五年,有董仲舒建 议在先,丞相公孙弘秉武帝之旨具体落实。汉代太学建立博士弟子员制度,即为博士置弟子,将此前即已存在的博士私人讲学收徒官学化。从此,博士从一种朝廷备顾问之官转化为一种以教授为主要职能的学官。此外,公孙弘还制定了博士弟子的选送办法,规定了其限额、身份,以及出路等。太学的正式教师是博士,太学学生被称 为“博士弟子”、 “诸生”“ 太学生” 等,其教学内容为儒家经典,其教学形式起初为个别或小组教学,后为“ 大都授”集体上课形式,也有此地相传的教学形式,太学的考试基本上采取“ 设科射策 ”的形式。(2)鸿都门学鸿
19、都门学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 年) ,因校址在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 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传授书法绘画艺术的专科学校。由三公推荐入学,其设置、招生、任官均与太学不同,是宦官集团培植私人势力的场所,有政治斗争的背景,但从中国教育发展史尤其是专科教育史上看,它的设置具有重要意 义。其一,它打破儒学独尊的教育传统,以诗 、赋、书画为教育内容是教育的一大变革;其二, 鸿都门 学是一种专门学校,为后代专科教育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其三,鸿都门学为世界上最早的文艺专门学校。- 4 -(3)文翁兴学汉代蜀郡太守先从郡吏中选派人员到长安就学于博士,这 些人学成 归来后,文翁在成都立学,招收学生,学成者给
20、予重用或推荐到朝廷作官的办学措施,文翁兴学的措施到汉武帝时得到推广。文翁兴学不仅开始了蜀郡教育事业,而且促 进了全国地方教育的 发展。特别是他创造了委托培养教师的经验, 为发展地方教育创造了条件。(4)师法家法 “师 法” :汉 初立为博士或著名 经学大学的经说。 “家法 ”:跟随 经学大师学习 的弟子, 对经学大师经说之发展,形成一家之言,为学术界及朝廷认可的经说。 “师 法、家法”反映经学教育 过程中的源流关系, “先有师法,而后能成一家之言。师法者,溯其源;家法者,衍其流也。 ”遵循“师法、家法” ,使得 经学大师之经说在稳定中发展,但也 导致经学教育中宗派性与封闭性的强化。(二)私学(
21、“著录弟子”、 “及门弟子” )(1)“著录 弟子” :慕名而来,留下自己的名字,老 师承认他为弟子,以后便可以在需要的 时候来请教, 这样的学生,往往跟随多名经师学习,有希望成为打破学派藩篱、贯 通各家的 “通人”。(2)“及门 弟子” 也可以称 为“授业弟子”,多是私学大师的高足,直接聆听老师的教诲,甚至与老师一起辩论经义,商讨学术。12、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一)关于文教政策的三大主张包括:1.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 实现思想的 统一;2.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而美习俗;3.重视选举,任贤 使能。这是董仲舒的社会政治思想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体现。适 应 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被汉
22、武帝采纳,促进 了汉代思想的统 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并对 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思想和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性三品说董仲舒吸收了先秦至汉初普遍流行的人性差异论的观点,明确将人性划分为为三种不同的等 级:“有斗筲之性,中民之性,圣人之性” 。具 备“圣人之性”者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感情欲望,注定要向善的方向发展, ;具 备 “斗筲之性” 者很难进行自我 节制,只有用刑罚制止他们作恶。前者不需要教育就可以通 过自我的修养为善,后者虽经过 教育也很难转 化为善,故要用刑罚加以强制性的制约。这两部分人都是属于人群中的少数,而绝大多数人是具有 “中民之性”的中民,教育对他们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他
23、 们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三)道德教育思想(1)德教是立政之本董仲舒继承先秦儒家的仁政德治思想,将道德教化看作治理国家的根本,主张“德主刑辅” 。(2)以“ 三 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 “三纲 ”:君为 臣纲、父 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 ”:仁、 义 、礼、智、信(3)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义利问题:“正其谊 (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P119)“以仁安人,以义正我”道德教育中如何正确对待“人我” 关系, “待人”与“治我 ”有着不同的要求。仁,用以待人,其核心是“爱人”,而不是“爱我” ;义,用以律己,其核心是“正我”,而不是“正人” 。“必仁且智”这一原
24、则揭示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情感与认识因素之关系。董仲舒要求个体在道德修养中应做到“仁 ”与“ 智”的统一。13、 王充的教育思想(一)教育目的王充在考察现实社会人才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理想人才,即培养文人和鸿儒的教育目的。在王充看来,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杰出的政治人才和学术人才。在中国教育史上,王充首次明确提出教育应该培养创造性的学术理论人才。(二)论学习(P125-126 )(1)“任耳目 ”与“开心意”王充特别反对今文经学家将“圣人” 塑造成“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的形象。提出: “任耳目”感性认识,通过“耳目” 等感觉器官与外界的接触,获 得事物的表象。 “开心意”理性认识。(2)效验“事莫明
25、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空言虚语, 虽得道心,人犹不信。 ”所谓“有效 ”,就是与事 实 相符合;所谓“ 有证”,就是要有确凿的证据。效验的方法是“引物事以 验其言行” 。(3)“距师 ”与“问难” “距师”,即反驳教师。- 5 - “问难 ”,是学生质问教师。其一,教 师“仓卒吐言,安能皆事”其二,教 师有时讲课“上下多相违,前后多相伐”其三,教 师“尚未可谓得实”,讲课“意沉难见(现)” 。 “极问 ”,即学生向教师打破沙 锅璺到底,可使“浅言复深,略指复分” ,是一个 “激而深切,触而著明 ”的方法。1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学校教育(1)“五经课试法”将考试与选拔统一起来,规定初入学者为门
26、人;学满两年并考试能通一经着称为弟子,不通者罢遣;弟子学满两年考试通二经者,可补文学掌故的官缺,未能通过考试者,可随下班补考,补考通二经者,亦得为文学掌故;文学掌故学满两年并能通三经者,擢其高第 为太子舍人,不得第者,也听随下次复试,复试通过 者亦为太子舍人;太子舍人学 满两年并试通四经者,擢其高第 为郎中,未及格者,亦随下次复试,复试通 过者亦为郎中。郎中学满两年并能通五经者,擢其高第而随才叙用,不通者亦听再试,试通亦叙用。其特色:实施“资格”考 试,层层筛选,以保障和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以掌握儒家经典的数量与程度作为太学生去留、升降的标 准;融学校教育与文官选拔为一体,赋予学校人才选 拔的
27、职能。(2)国子学创办于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 276 年),至公元 278年,国子学的相关制度渐趋完善。国子学的设立的目的在于满足士族阶级享有教育特权, 严 格士庶之 别的愿望。国子学的设立,既是中央高级官学多样化的开端,也是两晋时期区分“士族地主”与“ 庶族地主”身份的政治需要。(3)“四学馆”元嘉十五年(438 年),文帝征召“散骑常侍雷次宗立儒学” ,翌年, “使丹阳尹庐江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 ”研究儒术的儒学,与研究老庄的玄学、研究古今历史的史学、研究 词章的文学并立,突破了汉以来学校教育制度 单一化模式,开创 了多样化模式, 实为教育制度上的一大
28、亮点。四馆的设立,折射着南朝多元文化并存的 历史局面, 为隋唐时期专科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泰始六年(470 年),宋明帝 诏立“总明观”,置祭酒,设儒、道、文、史四学,融藏书、研究、教学为一体,同时,将宋文帝时期四个分立的 专科学校 发展成为在一所综合性学校中实行分科教授的制度。(4)国子寺国子寺为北齐学制上的创设,除保留国子学的 办学体制外,还下辖太学与四 门学,具有训教胄子、统理学官和生员等多种功能。 为隋唐时期所 继承,成 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的开端。15、 颜推之的儿童教育思想(一)儿童教育的时机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有条件者应实施胎教。其一,幼童 时期学习效果 较好,得益
29、 较大。其二,人在年幼 时期,心理纯净,各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尚未形成,可塑性很大。(二)儿童教育的原则与方法(1)严慈相济(2)适度体罚(3)切忌偏宠(三)儿童教育的内容(1)语言的学习学习通用语言(2)伦理道德教育 内容:以孝悌为中心 方式:“风化”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下者也,自先而行后者也。 ”(3)志向教育颜之推教育子女以实行尧舜的政治思想为志向,继承世代的家业,注重气 节的培养,不以依附权贵、屈节求官为生活目标。 16、 隋唐时期的中央教育行政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科举制度(一)中央及教育行政制度国子监 中国古代教育行政机构创始于隋代。隋代为了加强对学校教育的管理,在中央设置国子寺
30、(后改 为国子监),作为专 管学校教育的行政机构,并置祭酒作 为最高的教育行政长官。国子寺( 监)及国子祭酒的 设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和官员。唐及此后的封建王权延袭这 一作法。 (二)学校教育制度(1)“六学一 馆” :直系的学校(即由国子监管辖者),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 馆、律学、书算、算学,时称七学(“六学一馆” ),其中前四学属于大学性 质,后三学属于专科学校性质。(2)“六学二 馆” :直系的 “六学”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 算、算学)与旁系的崇文 馆 、弘文馆合称“六学二馆” 。(三)科举制度(1)产生原因:运转国家机器(政治)的
31、需要;选士制度自身演进的结果;体现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6 -科举产生的标志: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 583 年)下 诏举贤良;开 皇七年(公元 587 年), “制诸州岁贡三人” ;开皇十八年(公元 598 年),命 “京师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分科 举 人的意图凸显。隋炀帝承袭此法,于大业二年(公元 606 年)七月“始建 进士科 ”,进 士科的设置, 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大业三年(公元 607 年),又定十科 举人,包括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 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等,其中“ 文才秀美 ”一科,
32、当为进士科。大业五年(公元 609年),又将十科减为四科,但分科 举 人已成定制。(2)考生来源唐代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是乡贡。由中央、地方官学经过规定的学业考试合格,选送到尚书省应试的,称为生徒。不由馆、学而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向所在州县报考,经州、县考试选拔报送尚书省应试的,称为乡贡。(3)考试科目唐代科举分文举和武举两大类。文举分为常设科目(常科)非常设科目(非常科)和特设科目(制科)等类别。常科即每年定期 举行的科目,有秀才、明经、 进 士、明法、明字、明算。非常科有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制科为特殊时日举行之科目,旨在招收“非常之才”。(4)对学校将教
33、育制度的影响 隋唐科举制度的实施,更直接地影响和左右着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学校教育。对 于学校教育来说,科举无疑是一柄“双刃 剑” 。从积极方面来看:第一,科举 考试对学校教育具有巨大的 导向作用,只要用科举考试确定了全国统一的选才标准,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都将有比较一致的培养目 标和办学模式,政府能有效地对全国教育事业实施宏观调控。第二,由于科举制度本身在形式上具有公开性和平等性,任何人只要进学读书,都能参加科举考试,以取得名位,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因此,社会各 阶层人士都有强烈的求学愿望。科举制度在客 观上起到了刺激学校教育发展,形成了 “五尺童子耻于不 闻文墨”的社会风气。同 时由于科 举考
34、试主要是以儒家 经典为内容,人们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就必须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统一的科举考试必然促使学校教育内容和教材的统一,而教育内容和教材的统一,又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 发展。第三,科举 制度的实施也促使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科举制度是一种直接 调 控学校管理的约束力量,科举 考什么,学校就学什么;科举怎样考,学校便怎样教。科 举制度的不断完善,也促使各级各类学校管理制度和考试制度日趋严密和完善。从消极方面来看:第一,科举 制度使学校成为其附庸。隋唐行科举之后,学校教育的独立性逐渐丧失,社会也逐渐产生偏重科举、 轻视 学校的 风气。第二,科举 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的几部 经典章句和华丽的
35、诗赋,考试方法机械、呆板,偏重于死记硬背,这就使得学校的教学内容空疏无用,缺乏时代精神,教学工作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不求 义理,充 满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 。这既不利于 选拔和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又养成了空疏的学风 。第三,科举制度毒害了 读书人的思想,败坏了士风。科举考试把读书、 应考和做官三件事 紧密联系起来,使得“ 万般皆下品,唯有 读书高。“ 等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声利之场, 严 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17、 韩愈的教育思想(一)人性论与教育作用论(1)韩愈的教育理论也是以他的人性论为基础的,他关于人性问题的基本观点是:第一、明确区分 “性”与 “情”。人
36、有性有情,性是先天具有的,情是后天习染的。性的具体内容有“ 仁、 义、礼、智、信” 五德,情的具体内容 则有“喜、怒、哀、惧、爱、恶 、欲” 七情。第二, “性”与“ 情”的联系。 “性之于情视其品”, “情之于性视其品” ,二者之间完全相应。第三,性三品 说。上品之性为善性,以仁德为主,同时具备其他四德;中品之性可善可恶、尚未定型,仁德有所不足或有所违背,其他四德也杂而不全;下品之性为恶性, 违背仁德,也背逆其他四德。情也有品 级之分。上品之性相应产 生上品之情,对于“ 七情”, “动而处其中” ,符合五德的规范;中品之性相应产生中品之情,七情有时过分有时不及,但也有合乎道德 规范的要求;下
37、品之性相应产生下品之情, “亡与甚直情而行”,纵情所为,漫无 节制,均不符合道德规 范。韩愈的人性论直承董仲舒的“性三品” 说,但明确区分“ 性”与“情”,较之董仲舒的主张更为严密。同时,也是继承和发展孟子、荀子、扬雄等人的人性论而成。有重回“ 天命 论” 的 倾向, 实为封建 专制宣传与制造舆论。(2)从“ 性三品 ”说 出发, 韩愈阐述了教育作用 问题。- 7 -首先,人性决定教育所起的作用。或者说,教育 对不同品级的人性者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 对上品之人,教育能使其先天具有的仁义善性得到发扬光大。对可善可恶的中品之人,教育对这部分人的人性改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应按封建 伦理道德标 准来教育
38、改造他们,使之顺性克情,弃 恶从善,向着上品之人靠拢。由于下品之人,他们天生是 顺情而行的,其言谈举止、行为规范总是与封建伦理道德标准格格不入,教育 对他们人性的变化起不了什么作用。只有借助刑 罚,使他 们不致任情而行。其次,人性规定了教育的 权利。 “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 ”第三,人性决定教育的主要内容。人性的内容为五德,教育要发挥人内在的善性,应 当以“ 五常”之教为核心,而“ 五经”即是最好的范本。(二)师说及关于教师问题的主张唐代教育家韩愈以继承和保卫儒家道统为己任,十分重视教师问题。写下了著名的师说。 师说的基本精神就在于“ 存 师卫道” 。它从 师 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等各方面
39、系统地论述了教师问题。提出了卓越的见解。其主要见解:关于教师的作用与地位。 韩愈从 “存师卫道“的角度阐述了教师的独特功能,他 认为师 是“传道“的,儒家的道统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往。而道要靠教师来传递, 传 道须有师 。卫道必须先尊 师, 师与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 道之所存, 师 之所存“;关于教师的基本任务。韩愈作了 经典性地表述,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他认为教师的三大任务为:传递儒家道统,传授古文六 艺之业,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关于教师的标准。韩愈认为教师 的选择,不 应受年龄、地位、资 格等限制,主要是用道与业来衡量。谁先有“道“,谁在 术业上有
40、专攻, 谁就能成为教师;关于师生关系。 韩愈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的命题,含有“ 能者为师“和“ 教学相长“的意思,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总之, 韩 愈的师说 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系 统,有创见地阐述了教师问题,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18、 北宋初年的三次兴学运动、地方教育行政、分斋 教学、元代的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宋元时期的书院(1)北宋初年的三次兴学运动从宋仁宗庆历年间开始,统治集团中的有识者,把“兴文教 ”政策的重点放在 兴学育才上,并先后形成三次大规模的兴学运动。 北宋第一次兴学,发生于仁宗 庆历四年(公元1044 年),史称“庆历兴学”,主持者为时任参知政事的范仲淹。
41、兴学的内容有:其一,令州 县立学。要求 诸路的府、州、军 皆立学,县 有士子 200 人以上者 许设学;规定士子必须在学三百日方许应科举考试。其二,改革科举考试。 罢帖经 、墨 义,科 举程序先策、次论、次诗赋;其三,改革太学。聘名儒任教,取胡瑗的“ 苏湖教法”为 太学改革的模式。 北宋第二次兴学发生于王安石当政的熙宁、元丰年间,史称 “熙宁、元丰 兴学”。其主要内容有:第一,改革太学,创立“ 三含法”;第二,恢复和发展州县的地方官学;第三,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第四, 编撰三经新义 ,统一学校和科举内容;第五,改革科举, 罢明经诸 科,专以进士取人,罢诗赋、帖 经 、墨义,专
42、尚经义 。 北宋第三次兴学是蔡京执政时发起的崇宁兴学,其兴 学重点是:令全国普遍 设立地方官学;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医学,创立算学、 书 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经过三次兴学运动,宋代的学校教育有广泛的 发展,学制更为完备。(2)北宋时期的地方教育行政提举学事司(第一个管理地方官学的教育行政机构)(3)分斋教学也叫苏湖教法。 “苏湖教法”为“ 宋初三先生”之一的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主持苏州州学与湖州州学时采行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其特色即是“分斋教学”(分“ 经义斋 ”与“治事斋”或“ 治道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实施分斋教学)。分
43、斋教学是中国教学制度发展史上一次突破与创新。其一,承继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以来专科学校的发展,按照实际需要,将这些专门学科 纳入到官学体系中,使其取得了与儒家经学同等的地位。其二,开创了主辅 修制度的先声。(4)元代的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回回国子学:专门学习波斯文字的学校,是我国中央官学最早的外国语学校,对于当时 中西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升斋等第法”即是将国子学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各两 斋舍, 东西相向,学生按程度分别进入相应的斋舍习业。下两斋左为“游艺”,右为“依仁” ,凡诵书讲说,小学属 对者入此;中两斋 左为“据德”,右为“志道 ”,凡讲说四 书,课肄诗律者入此;上两斋
44、左为“时习 ”,右为“ 日新 ”,程度最高,凡习五经,明 经义者- 8 -入此。每季考其所习,依次 递升。“积分法”(P210-211 ):是累积计算学生全年学业成绩的方法。它始行于宋朝太学,至元朝国子学趋于完善。明清继承和发展了该方法。基本 规则 是每月考试一次,每次考试上等的为一分,中等的 为 半分,年 积分八分者为及格,可与出身,或者升级。不到八分者 继续学习。成绩优异的生员,只要达到 积分标准,也可以不受学习年限的制约。由于 “积分法”注重学生平 时的考试成绩,故具有督促学生于时认真学习的积极作用。 (参考)这种分斋管理与升斋积分制,对促 进教学秩序正常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 积极的
45、作用。社学:创办于至元二十三年(公元 1286 年),是元代地方教育的一种创举。社学是 设在农 村地区,利用 农闲空隙时间,以农家子弟 为对象的初等教育形式,它对于发展农村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具有一定意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5)宋元时期的书院白鹿洞书院(P215)岳麓书院(P215-216)宋代书院学规中最有影响的,是朱熹制 订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白鹿洞书院学规、 白鹿洞书院教条)。此学 规选取儒家 经典中圣贤 的格言,用以概括理学教育的基本主张, 阐发了对人、为学、修身、处事、接物的大道理,从宏观上揭示立教的 规范。南宋理宗推崇理学,亲书 白鹿洞 书院学规赐太学生,对白鹿洞书院学规的推广
46、起了促进作用,使之成为历代书院乃至各级官学共同遵循的规章制度。 19、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熙宁兴 学” 发生于王安石当政的熙宁、元丰年间。其主要内容有:改革太学, 创立“三含法”; 扩增太学校舍;充实和整顿太学师资;创立“三舍法” 。恢复和发展州县的地方官学;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编撰三经新义(训释儒家三部经书诗经、尚书、 周礼),统一学校和科举 内容;改革科举,罢明经诸科, 专 以进士取人,罢诗赋、帖经、墨 义 ,专尚经义。“三舍法 ”:熙宁四年(公元 1071 年)王安石改革太学时所创。学生初入太学居外舍,学习一年, 经考试合格者升内舍,内舍学习二年, 经考试 合格升上舍,
47、上舍学习二年, 经考试分上中下三等,名列上等的,即不再 经过科举考试而直接授以官职。 这样 ,学校不 仅担负养士的任务,而且具有取士的职能了。 “三舍法”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它不 仅对 宋朝的学校教育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而且 对后来元、明、清的教育也有深远影响。20、 朱熹的教育思想(一) 关于“小学”、 “大学”教育的主 张朱熹在总结古代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人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的特征,明确地把学校教育划分为“小学”与“大学 ”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阶段,并且 规定了各自的入学年龄、教育目 标、教育内容和修业年限等。小学:入学年龄:815 岁;目标:“打坯模” ,要在小学阶段
48、下功夫,打好基础;教育内容: “学其事”,即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将 伦常礼教教给 儿童。 进而教他们诗、书、礼、乐之文,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上熟悉伦理纲常,达到存养已熟,根基已深的程度。大学:入学年龄:15 岁以上。大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深化和提高,是在圣贤坯璞基础上 “加光饰” ,进一步精雕细刻,把他们培养成完美的治国之才。大学的重点是在小学“学其事”的基础上以“明其理” ,即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使其“明明德” ,最后达到 “止于至善 ”的目的。朱熹把学校教育划分为“大学”和“小学”两个阶段,既肯定了它们 之间的区别,又肯定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他把小学教育看作
49、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基础,而把大学教育看作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完成。 对 于各个阶段的教育重点与具体实施,也提出了建 设性的意 见。他的 这一教育主张,直接推动了宋以后学校教育的发展。(二)“朱子读书法”(P239-240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 读书 。”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概括 归纳出 “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 六条”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有内在的逻辑,是一个完整的 读书、求学、进业的程序和步骤。 “循序渐进”包含有 读书的“ 量力性原则”, “熟读精思”包括有读书的“巩固性 ”原则, “虚心涵泳 ”包含有读书的“客观性”原 则, “切己体察 ”包含有读书的 “结合实际”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