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复习题中国海洋大学题库.doc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927737 上传时间:2019-08-2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原理复习题中国海洋大学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管理学原理复习题中国海洋大学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管理学原理复习题中国海洋大学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管理学原理复习题中国海洋大学题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管理学原理复习题中国海洋大学题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管理学原理复习题第一篇 总论填空题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 ) 。世界上既不存在无目的的管理,也不可能实现无管理的目标。2管理的本质是( ) ,协调的中心是( ) 。3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 )属性,又具有( )属性。4管理的( )是指,管理与生产力相联系,是社会化大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合理组织生产力的客观要求,这是一切社会化大生产所共有的,不随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变更而变更,不以人的主观意志、立场观点的转移而转移,具有客观必然性。5管理的( )是指,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体现着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随着人的主观意志、立场观点的

2、不同而转移,随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改变,具有特殊性。6按照所采用的手段,将管理方法分为( ) 、 ( ) 、 ( ) 、教育方法和技术方法。7按照运用方法的量化程度,管理方法可以划分为( )和( ) 。8管理中的法律方法的强制性是指法律、法规一经制定就要执行,各个企业、单位以至每个公民都必须毫无例外地遵守。否则,要受到国家( )的惩处。9管理中的( )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使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行政系统和层次,以( )为前提,直接指挥和影响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10管理中的经济方法就是通过科学的( )引导人们去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从而引导人们的行为。11行政方法的实

3、质是通过组织中的( )来进行管理,它是一切正规组织所不可缺少的一种管理方法。12组织的上级对下级采用行政手段,一般是命令与强制性的,并不遵守( )原则,也不一定考虑价值补偿,很难讨价还价。13管理中的( )方法承认组织和个人有平等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利,并要采取一系列的法规、手段保护人们在经济利益方面的公平、合理。14经济方法、手段往往对应明确而具体的经济利益,必须( )才能实施。15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 )和( )作为研究对象的。16管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就是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或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进而分析研究事物之间

4、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研究方法。17系统的集合性是指,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系统构成。构成系统的子系统称为( )或元素。18系统是由各个要素结合而成的,这就是系统特征的( )特征。19构成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和子子系统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这就是系统的( )特征。20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系统的( )特征。21系统相关性特征的一方面,表现为子系统同系统的关系,系统的存在和发展,是子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因而各子系统本身的发展,就要受到系统的制约;另一方面,表现为系统内部( )之间的关系。22系统特征的( )表现为系统就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设计建

5、立,又是为实现某种目的而运作的。23系统特征的( )指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以整体效果为最优。224从系统功能的整体性来说,系统的功能不等于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往往要大于各个部分功能的总和。因此,系统( )的功能必须服从系统整体的功能。25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这是系统( )原理的表现。26系统的综合性原理包括的含义,一方面是( )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另一方面是( 系统实施方案 )选择的多样性和综合性。27管理的( )观念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

6、根本手段,以达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的目的。28 ( )最早提出了劳动分工的概念,他强调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区别,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工作的熟练程度。29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 。30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这就是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中( )思想。31泰勒认为,为了使工长能够有效地履行职责,必须把管理工作细分,一个工长只负责一方面的职能管理,即实行( ) ,这是体现了职能管理。32泰罗提出时间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最优的工时定额,提出动作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达到最优工时定额的最优操作方法,这些体现了泰勒的( )思想。33组织内

7、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这就是法约尔的( )原则。34法约尔的等级制度的含义是指,管理机构中,从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应该建立关系明确的职权等级系列。它既是执行( )的等级线,也是( )的渠道。35法约尔的管理理论是从一般的角度来研究管理的,即是从企业( )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的。而泰罗却是从( )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提高每个工人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效率。36人际关系学说的提出有其时代历史背景的必然性,但它的产生又源于一次偶然的事件,即( )的结果。37霍桑试验的本来目的是研究企业中( )与工人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38 ( )是人际关系学说对人的本性的基本假设。

8、39正式组织以( )为主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以( )为主要标准。40如果说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 )分析时代的话,那么,人际关系学说就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 )分析的时代。选择题1关于管理的应用范围,人们的认识不同,你认为下列哪个说法最好? ( )A只适用于盈利性工业企业B普遍适用于各类组织C只适用于非营利性组织D只适用于营利性组织2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根本区别在于( ) 。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C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D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3管理中,行政方法的运用,一般是( )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横向 D纵横结合4下

9、列方法中,客观性与精确性最强的是( ) 。A法律方法 B经济方法 C技术方法 D行政方法35下列方法中, ( )是实施其他各类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其他各种方法,必须经由行政系统的中介,才能具体地组织与贯彻实施。A法律方法 B经济方法 C技术方法 D.行政方法6下列方法中具有垂直性和强制性的是( ) 。A法律方法 B经济方法 C技术方法 D行政方法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政方法的管理效果与领导者水平无关B经济方法的运用由于借助了职位的权力,因此对下属来说有较强的约束力C法律方法要求有一个灵敏、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D行政方法的运用有助于组织内部统一目标8从典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是( ) 。A归

10、纳法 B演绎法 C实验法 D分析法9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 。A客观性 B概括性 C稳定性 D系统性 E.自然性10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事物都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的,系统的特征表现为( ) 。A集合性 B层次性 C相关性 D目的性 E.稳定性11系统的( )原理指的是系统要素之间,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以整体效果为最优。A整体性 B动态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 12系统的( )原理是指,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A整体性 B动态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13系统的( )原理说的是,不存在一个与外部环境完全没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系统

11、。A整体性 B动态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14系统的( )原理是指,系统要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系统要适应环境的要求。A整体性 B动态性 C开放性 D.环境适应性15系统的( )原理,就是要把系统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A整体性 B动态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16根据管理中的责任原理,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能否做到完全负责,基本上取决以下几个因素( ) 。A权限 B利益 C能力 D分工 E.协作17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循等边三角形定理, ( )是三角形的三个边,它们是相等的。A权限、利益、能力 B职责、权限、利益C职责、权限、能力

12、D职责、利益、能力18最早提出分工概念的经济学家是( ) 。A斯图亚特 B亚当斯密 C萨伊 D欧文 19 “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 ) 。A泰罗 B巴贝奇 C甘特 D福特20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观点,官僚集权组织是以( )的权力为基础建立起来的。A传统 B神授 C合理合法 D天生21著名的霍桑实验就是采用( )研究管理中人际关系的成功例子。A归纳法 B试验法 C演绎法 D资料法422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的结论认为,人是( ) 。A经济人 B社会人 C理性人 D复杂人23下面哪些是人群关系学派的主要观点? ( ) 。A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B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C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

13、种“非正式组织”D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E企业应采用新型的管理方法24新经济时代表现出哪些基本特征? ( ) 。A信息化 B网络化 C知识化 D全球化 E科学化判断题1管理的二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2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与生产力相联系,是社会化大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合理组织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不随生产关系的变更而变更。具有客观必然性。3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这是管理的社会属性,随生产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具有特殊性。4管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5虽然说管理理论作为一门科学被人们认识和建立,只有一百年左右的历

14、史,但是管理实践的产生却同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一样悠久。6企业的运作过程应该说是一个完整的投入产出过程。7在新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特别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应用,企业可以不用与外界进行要素的交换就可以从事经营活动。8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既可以由多人组成,也可以由一个人组成。9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根本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10 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管理理论诞生了。11在对人性的假设方面,泰罗认为人是“经济人” 。12 “经济人”的假设认为,金钱是刺激工人积极性的唯一动力。13人际关系学说的产生,源于一次偶然的实验霍桑实验,所以说,各种科学理论都是偶然产生的。14管理理论的产生

15、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从 18 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导致的工厂制度的出现,促使了管理理论的产生。15法约尔首次将管理活动同企业的其它活动明确地区别开来。16 “法约尔桥”是违背统一指挥原则的。17法约尔是从一般的角度来研究管理的,是从企业整体的角度来也研究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的,而泰罗却是从个别工人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提高每个工人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效率。泰罗是从工业等级的低层向上研究,而法约尔是注意于经理人员并向下研究。18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概念题管理 系统简答题1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什么管理在中国是非常必要的?2如何

16、看待管理的二重性?3系统原理的主要内容。4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55科学管理的主要思想。6人际关系学说的要点。第二篇 决策填空题1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组织是属于一个更大的环境系统的一个( ) 。2人们对环境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广义的环境,即指围绕( )的全部外界客观情况。3外部环境是组织生存的土壤,它既为组织活动提供条件,同时也必然对组织的活动起( ) 。4按外部环境的性质不同,可以把组织的外部环境分为( )和( ) 。5按外部环境对组织影响的程度不同,可以把外部环境分为( )和( ) 。6自然环境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条件和现象。当它们未与某一组织发生关系时,它们是独立存在的,当它们与某一组织发生关

17、系时,它们便与该组织的( )产生一定联系,成为该组织系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7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对管理系统的有利的方面是,管理者可以根据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来制定自己的长远发展( ) ,有步骤、分阶段地开展管理活动。8组织的社会环境,是指组织所处的外部的,由人以及人的活动形成的,并对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各种( ) 。9人类来自于自然,但人类通过自身的劳动改造自然,就使自然环境中存留了人类劳动的史迹,这种人类劳动史迹的总和就是人类的( )环境。10从环境因素对组织的影响来看, ( )的确定首先要考虑外部环境需要组织提供什么以及环境能向组织提供什么。11在组织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组织要不断地与外部

18、环境进行各种( )的交换,因此,外部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12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一种输入输出关系,因此,从根本上说,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是一方面组织必须( ) ,另一方面,组织要为自身创造和选择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13预测是对未来进行的估计,但这种估计不是凭空的臆测,而是根据事物的( )推测它的未来,由已知预计未知。14预测是在揭示事物发展的( )的基础上推断未来,而不是没有客观依据的主观臆断和不可能实现的幻想。15预测中的定量分析是借助于科学的( )预测分析事物的未来。16集思广益法是通过召开( )的形式,召集有关专家、学者和比较熟悉该预测问题的有关人员,请

19、他们发表对预测问题的意见和看法,再集中起来做出评价和结论。17德尔菲法在调查过程中,发表意见的专家采取( )的形式,不署名,避免了公开发表意见时各种心理因素对专家们的影响。18平均发展速度法是根据以前各期数据求出平均发展速度,然后根据基期数据和( )求出预测值。19管理决策学派的基本出发点认为“管理是以决策为特征的,管理的本质就是( ) ”。20决策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时也为了利用机会。因此,决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仅体现在方案的( )上。21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而要能有所选择,就必须提供可以( )的多种方案。22因为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所以,任何决策,都不能有害于( ) ,必须从社会的整

20、体利益考虑。23决策中最优标准观点认为,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存在一种最佳的工作方式。体现在决策上,任何一个决策问题,都可以用一个规范的( )来表示,从而可以求出最优解。24决策的满意标准观点认为,满意解优于单靠常识得出的最优结果,因此,提倡在决策中用( 6)代替最优标准来判断一个决策的优劣。25决策的问题类型可以划分为( )问题和( )问题。26与完全理性假设接近的问题都属于( )的问题。27结构良好问题与( )决策相对应,结构不良问题与( )决策相对应。28将组织层次与问题类型和决策类型联系起来分析会发现,管理层次越高,所面临的越可能是( )问题,需要作出更多的( )决策 。29将组织层次与

21、决策类型联系起来分析,一般是基层管理者主要处理( )决策;高层管理者需要作出更多的( )决策。30在实际管理中,从( )决策在企业管理中涉及的范围可以表明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31 ( )决策的最后结局受概率的影响,而且这种概率是事先估计的,实际情况的出现不一定和概率相符合。32把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是以决策问题发生的( )为标准划分的。33程序、规则和政策是( )决策的重要的外在体现。34把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是从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即以决策的性质或( )为标准划分的。35按照决策的( ) ,可以把决策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36战略决策是确定

22、组织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远景规划的决策,属于全局性、长远性和方针性的决策,主要解决组织与( )的关系问题。37按决策的( )分可以将决策分为组织决策与个人决策。38目标的衡量方法有很多种,我们通常用( )来衡量利润或成本目标,用每人时的产出数量来衡量( )目标,用次品率或废品率来衡量质量目标。39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中的大中取大法( )是选择可获得( )的方案。40在不确定型决策中,采用小中取大法的管理者对未来持( )的看法,认为未来会出现最差的自然状态,因此选择造成损失最小的方案。41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中的后悔值法就是使( )最小的方法。选择题1所谓自然环境,是指组织所处的外部自然条件状况。它包括组织

23、所处的( ) 。A地理位置 B气候条件 C自然资源状况 D基础设施建设 E交通通信条件2下列各项中属于组织社会环境的硬环境的是( ) 。A基础设施建设 B社会生活方式 C社会制度 D政党制度 E交通通信条件3下列各项中属于组织社会环境的软环境的是( ) 。A交通通信条件 B政党制度 C社会意识形态 D社会生活方式 E社会制度4预测就是对未来环境进行的估计,具有( )的特征A科学性 B目标性 C近似性 D可行性 E局限性5预测是在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的基础上推断未来,而不是没有客观依据的主观臆断和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并且,预测依赖科学的预测技术。这体现了预测的( )特征。A科学性 B近似性 C

24、局限性 D可行性6预测的结果与将来的实际情况存在着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前或后的偏差,不可能完全重合,只能大致接近。这体现了预测的( )特征。A科学性 B近似性 C局限性 D可行性7下列哪项不是按时间长短对预测的分类类型( ) 。A长期预测 B中期预测 C短期预测 D战略预测8按照是否运用数学方法作为计算工具,可以将预测分为( ) 。A定量预测 B定性预测 C长期预测 D中期预测 E短期预测9决策理论的创始人是( ) 。7A泰罗 B法约尔 C梅奥 D西蒙 10按照传统的管理理论的经济人模式,人们在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时总是采用“最优化的原则” 。这种观点是( )首先提出来的。A泰罗 B

25、法约尔 C梅奥 D西蒙 11在决策的判断标准上,决策理论学派的学者提出了用“满意的原则”来代替“最优的原则” 。这种观点是( )提出来的。A泰罗 B法约尔 C梅奥 D西蒙 12在决策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决策的判断标准( ) 。A最优标准 B满意标准 C合理性标准 D自由标准13决策的可行性原则是指一项决策的实现,在 ( )等方面应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保证程度,并且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A市场 B生产 C技术 D资金 E人力和物力14按决策问题发生的重复性可以把决策分为( ) 。A程序化决策 B非程序化决策 C战略决策 D战术决策 E业务决策15按决策问题的性质可以把决策分为( ) 。

26、A确定型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不确定型决策 D初始决策 E追踪决策16按决策问题的重要程度可以把决策分为( ) 。A战略决策 B管理决策 C业务决策 D初始决策 E追踪决策17影响组织决策的因素主要有( ) 。A环境 B过去决策 C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 D组织文化 E时间和伦理18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的短期决策的是( ) 。A投资方向的选择 B人力资源的开发 C 组织规模的确定 D企业日常营销19集体决策的缺点包括( ) 。A花费较多的时间 B产生的备选方案较少 C产生群体思维 D责任不明 E信息来源少20下列各项中属于例行问题的是( ) 。A设备故障 B现金短缺 C供应商延迟交货 D产品质量 E

27、与其他公司的重组21下列各项中属于例外问题的是( ) 。A组织结构的变化 B重大投资 C重要的人事任免 D重大政策的制定 E新产品营销22组织通过( )等方法可以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方案。A独自思考 B头脑风暴法 C名义小组技术 D德尔菲技术 E典型分析法23企业管理者可以分成基层、中层、高层三种,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制定( ) 。A日常程序性决策 B长远全局性决策 C局部程序性决策 D短期操作性决策24下列哪一种情况最不应该采取群体决策方式( ) 。A确定长期投资于哪一种股票 B决定一个重要副手的工作安排 C选择某种新产品的上市时间 D签署一项产品销售合同判断题1每个组织都是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的,

28、它必须与环境进行各种要素的交换,才能生存与发展。2组织目标的确定首先要考虑外部环境需要组织提供什么以及环境能向组织提供什么。3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基本关系是,对于已经形成的外部环境,组织必须适应它。因此,组织在外部环境变化时只能被动适应。4因为预测具有科学性的特征,所以,预测的结果与将来的实际完全可以达到一致。5因为预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的特点,所以,预测对组织是没有实用价值的。86定性预测不需要数学计算。7与集思广益法相比,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的主要区别是采用背对背的形式提出自己的预测。8与传统的管理理论的经济人的认识相对应,西蒙认为,人是具有有限理性的管理人。9要能有所选择,就必须提供可以相

29、互替代的多种方案。10结构良好问题与程序化决策相对应,结构不良问题与非程序化决策相对应。11确定型决策是指一个方案只有一种结果。12按照决策的最优标准观点,任何一个决策问题,都可以用一个规范的数学模型来表示,从而可以求出最优解。13按照决策的满意标准观点,最优解仅仅局限于数学模型得出来的,在实践中不一定如此,所以用满意标准更好。14完全理性假设的特点和内容是,问题清楚、目标单一而明确、已知选择、没有时间和成本的约束、收益最大化。15在决策的拟定方案阶段,可以只拟定一个方案。16程序、规则和政策是程序化决策的重要的外在体现。概念题预测 决策 程序化决策简答题1怎样理解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2运用

30、德尔菲法的优缺点。3决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4决策应遵循的主要原则。5组织的决策受到哪些因素影响。6群体决策的优缺点。第三篇 计划填空题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 ) 。2从名词意义上说,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 ) 。3计划既是决策所确定的组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行动目标和方式在( )和( )上的进一步展开,又是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管理活动的基础。4决策与计划的区别体现在,决策主要解决的是组织与( )的关系问题,即组织与环境的平衡及动态平衡;计划主要解决的是在决策确定了方向后,如何协调组织

31、的资源利用问题,即( ) 。5所有层次的、不同职能的管理人员都要做计划工作,这反映了计划的( )性;同时计划工作要求纵向层次性和横向协作性,这反映了计划工作的( )性。6计划工作的普遍性中蕴含着一定的秩序,最主要的秩序表现为计划工作的( )和( ) 。7计划的编制将组织的目标活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进行分解,从而为( )提供了依据。8按计划的( 职能 ) ,可以将计划分为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9战略性计划是战术性计划的( ) ,战术性计划是在战略性计划指导下制定的,是战略性计划的落实。10战术性计划是在战略性计划指导下制定的,是战略性计划的( ) 。11 ( )是宗旨的具体化,是组织在未来

32、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成果或结果。12各种有组织的经营活动,如果有意义的话,至少有一个目的或使命。这种目的或使命,一方面是9社会对该组织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组织对应社会需求的一种( ) 。13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仅仅改变某些因素,就可以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这些因素就被称为( ) 。14在编制计划中,要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前提条件。前提条件是关于计划工作的假设条件,即计划实施时的( ) 。15编制计划的( )法就是根据综合平衡的原理(原则)进行的。16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综合平衡法编制计划时,在生产与需求方面的平衡原则是( ) 。17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综合平衡法编制计划时,在生产与物

33、资方面的平衡原则是( ) 。18滚动计划法就是在编制计划时,在总体上实行长短结合逐期向前推移,在已编制出计划的基础上,每经过一个( ) ,便根据变化了的环境条件和计划实际执行情况对原计划进行调整。19从目标的层次性看, ( )的目标是环境对组织的要求,是社会赋予组织的目标,或者说是社会环境强加于组织的目标。20从目标的层次性看, ( )的目标是组织或企业作为自身生存或发展的目标。21环境层目标与组织层目标的联系关系的一方面,是社会的发展依赖于( )的效率和贡献。22组织层目标与个人层目标之间的一致性表现在,个人目标是在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得到实现的,即组织目标的实现是个人目标实现的( ) 。2

34、3在计划期结束以后,要检查目标究竟实现与否,这时目标必须是( ) 。24对于一个目标完成者来说,如果目标是超过其能力所及的范围,则该目标对其是没有激励作用的。所以,目标要具有( ) 。25如果一项工作很容易完成,对接受者来说,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那么接受者也没有动力去完成该项工作。所以,目标要具有( ) 。26在德鲁克的目标管理产生之前,传统的目标设定方法是,目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设定,然后层层分解,落实到组织的各个层次上,即由上级给下级规定目标。这是一种( )的过程。27在目标管理中的目标制定是上下级共同参与制定的,那么这个目标就是充分考虑了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前提下得出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每

35、个员工会积极地实现自己参与设定的目标来体现他的价值所在,变监督性管理为( )管理。28战略的( )特点表明,它是以企业的全系统为控制对象,研究系统的整体组织与协调,规定企业的总体行动。29战略的( )表明,战略不是着眼于短期的经营成果、成败得失,而是着眼于未来和长远的成败与得失。30从战略的( )来看,战略不是研究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些表象、次要矛盾,而是研究带根本性的主要矛盾和方向性问题,指明企业经营的基本发展趋势。31如果没有竞争对手,就没有必要制定战略。制定战略就是为了使企业尽可能有效地比( )占有持久的优势。32战略管理理论认为, ( )是管理者选择行动的主要制约因素, ( )分析是战略分

36、析的关键因素,因为它规定了管理者可能的选择范围。33战略分析中,外部环境分析的目的,就是帮助管理层找出有哪些( )可以利用和挖掘,以及组织可能面临哪些( ) 。34战略分析中,分析( 组织资源 )是剖析组织内部的实力,看看组织究竟能适应什么样的环境。35分析组织资源的目的,是帮助组织的管理者找出与其他组织相比较而言本组织的( )和( ) 。36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将发现机会和威胁、识别优势和劣势合并在一起,导致对组织的机会再评价,通常称为( )分析。1037迈克尔波特认为,行业的结构对企业决定竞争原则和可能采取的战略等方面具有强烈的影响,因此, ( )分析是制定企业经营战略最主要的基础。38同种

37、产品的制造和销售通常不止一家企业。多家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争夺用户,从而形成( ) 。39反映企业竞争对手实力的指标主要有( ) 、 ( )和产品的获利能力。40新厂家进入行业的可能性大小,即,潜在的进入者或新加入者是否能进入某行业,并对该行业构成威胁,取决于该行业所存在的( ) 。41企业从一个行业转向另一个行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或从一种产品转向另一种产品时,所要支付的成本称为( ) 。42构成进入障碍的( ) ,是指老厂家相对于新进入者而言所具有的综合优势。43在构成退出障碍的因素中, ( 资产的专用性 )是指如果厂房、机器设备等资产具有较强的专用性,则其清算价值很低,

38、企业既难以用现有资产转向其他产品生产,也难以通过资产转让收回投资。44在构成退出障碍的因素中, ( )是指企业在考虑退出某种产品生产时,应认真考虑工人的重新安置、对已销售产品的维修、保养备件的生产能力等成本是否合理。45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可以把企业的各种价值活动分为两类,即( )和( ) 。46进行总体市场分析时,可用( )和( )两个指标来描述市场的主要特征。47迈克尔波特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包括( )战略、 ( )战略和( )战略。48总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在内部加强成本控制,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等领域里把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成为行业中( )的战略。49特色优势战

39、略( )是指企业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特殊的需要,形成( 竞争优势 )的战略。50与竞争对手相比,核心能力必须是企业所独具的,如果不是独具的,其必须是比任何竞争对手胜出一筹的能力。这是核心能力检验中要求的( ) 。51在波士顿矩阵中,一般横轴代表相对市场份额,竖轴代表预计的( ) 。52在波士顿矩阵中,一般横轴代表( ) ,竖轴代表预计的市场增长率。53在波士顿矩阵中, ( )业务是指整个市场成长率高,且公司的市场占有率高的业务。54在波士顿矩阵中, ( )业务是指整个产品市场成长率低,但公司的市场占有率高的业务。55在波士顿矩阵中, ( )业务是指整个产品市场成长率较高,但公司的

40、市场占有率低的业务。56在波士顿矩阵中, ( )业务是指整个产品市场成长缓慢,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也小的业务。选择题1作为决策的组织落实过程的计划,表现出主要作用是为组织活动的( )提供依据。A分工 B资源筹措 C检查与控制 D目标确定 E行动方向选择2按照计划的时间长短,可将计划分为( ) 。A长期计划 B中期计划 C短期计划 D战略计划 E管理计划3按照计划的性质(广度)可将计划分为( ) 。A战略计划 B局部计划 C战术计划 D综合计划 E业务计划4下列哪项不是按时间长短对计划的分类( ) 。A长期计划 B中期计划 C短期计划 D战略计划5下列哪项不是按性质(广度)对计划的分类( ) 。A战略计划 B战术计划 C业务计划 D综合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