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育技术学 (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专业代码:040104 校内专业代码:2201 学科门类:教育学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和发展的需要,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具备良好的师德品质和科学素养,具有扎实的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拥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自主专业发展能力,可以准确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能够胜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和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等工作的中学教师。毕业 5 年后预期达成的目标:1.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深刻认同和热爱教师职业,依法执教,践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能够成为学生发展的引路人;2.有开阔的专业视野、严谨的专业态度和优秀的专业素质,在信
2、息化环境建设、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3.对信息技术课程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拥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能够成为学校信息技术专业骨干教师;4.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符合规范且具特色的育人技巧与机制,能够熟练地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育人活动;5.紧随时代潮流不断更新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观念、内容和手段,自我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发展。二、毕业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以下具体要求:1.师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
3、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2.教育情怀。认同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意义,理解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具有良好的从教意愿,对投身中学信息化教育教学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具备一定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职业观,对学生富有爱心、责任心,愿做学生发展的引路人。3.学科素养。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框架,了解信息技2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社会实践的关联。拥有开阔的专业视野和系统思维能力,掌握常见教育媒体(包括硬件、软件)选择、设计、应用、开发和评价的专业技能。了解学习科学知识,能够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进行信息化资源和环境的开发与建设。
4、4.教学能力。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依据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具备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5.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体验。6.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信息技术学科育人价值,能够有机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7.学
5、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8.沟通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及信息技术在构建学习共同体中的意义,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三、学制与学位基本学制 4 年,学生在校学习年限(含休学)为 3-8 年;毕业达到学位授予条件,可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四、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一 )主干学科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 )核心课程教学系统设计、C 与 C+程序设计、电视摄像与非线
6、性编辑、教学技术与媒体(双语)、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中学教育基础、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论、中学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中学生发展与学习心理。3五、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安排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项目周数学期课堂教学复习考试 教育实践 小学期毕业论文(设计)入学教育与军训毕业答辩毕业教育教育周数小计1 13 1.5 2.5 172 16 2 183 4 4394 16 2 1 195 16 2 186 3 3407 16 2 1 198 16 2 189 3 34010 16+1 1711 12 3 1532合 计 93 11.5 19 10 12 2.5 3 151六、课程体系结
7、构及学分比例(一)各类课程学时数和学分数统计课程类别 学分数 学分比例 学时数 学时比例必修 38 23.90% 688 26.46%指定选修 6 3.77% 96 3.69%通识通修平台任意选修 6 3.77% 96 3.69%必修 16 10.06% 328 12.62%学科专业基础平台 选修 4 2.52% 64 2.46%必修 48 30.19% 800 30.77%专业模块选修 10 6.29% 240 9.23%教师教育模块课程 必、选修 17 10.69% 288 11.08%集中实践环节 必修 9 5.66%素质拓展计划 必修 5 3.14%合计 159 100.00% 260
8、0 100.00%4(二)实践性课程统计类别 学分 学分比例 学时 周数实验(实践) 课时 25 15.72% 752社会调查、学年论文 2 1.28% 6专业技能训练 1 0.64% 128专业见习、实习实训类 8 5.13% 18毕业论文(设计) 6 3.85% 12素质拓展计划 8 5.13% / /合计 49 31.75% 880 36(三)各学期考试课程统计学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考试课程(门) 3 4 / 5 4 / 4 3 / / /(四)各学期周学时数统计学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周学时 24 24 / 29 32 / 22
9、 26 / / /5七、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一)通识通修平台各环节学时分配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一 二 三 四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授课 实践 实验 考核类型1 2 3 4 5 6 7 8 9 10 11备注303B00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48 48 S 3303B0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2 16 C 3303B00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48 48 S 3303B0012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5 80 64 16 S 4302B6086 大学英语(1) 3 48 32 16 S 2+1302B6087 大学英语(
10、2) 3 48 32 16 S 2+1302B6088 大学英语(3) 2 32 32 S 2302B6089 大学英语(4) 2 32 32 S 2321BP001 计算机应用基础 3 64 32 32 S 2+2323B9100 大学体育(1) 1 32 32 4* C 2323B9200 大学体育(2) 1 32 32 4* C 2323B9300 大学体育(3) 1 32 32 4* C 2323B9400 大学体育(4) 1 32 32 4* C 2303B0021 形势与政策 2 64* 32* 32* C * * * * * * * *249B0001 大学生创业基础 1 16*
11、 8* 8* C *249B0002 大学生就业指导 1 16* 8* 8* C *215B0001 心理健康教育 1 16* C *215B0002 军事理论 2 32* 16* 16* C *公共基础课程必修应修小计 21 门 38 688 544 144307B4001 中外教育思想史 2 32 32 C 2301B3051 中国文化概论 2 32 32 C 2316B5008 文科大学数学 2 32 32 C 2通识课程选修指定选修3 门应修小计 3 门 6 96 966各环节学时分配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一 二 三 四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授课 实践 实验 考核类型1 2 3
12、4 5 6 7 8 9 10 11备注人文素质类 2 32 C 科学素养类 2 32 C艺术审美类 2 32 C创新创业类 2 32 C任意选修3 门应修小计 3 门 6 96于2、4、5、7、8 学期按要求选修 6学分(二)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各环节学时分配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一 二 三 四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授课 实践 实验考核类型1 2 3 4 5 6 7 8 9 10 11备注307B4002 专业导论课 0.5 8 8 C 2307BA001 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1.5 32 16 16 C 1+1307BA002 摄影基础 3 64 32 32 S 2+2307BA
13、003 多媒体技术基础 3 64 32 32 S 2+2308B5048 数字图像技术 3 64 32 32 S 2+2307B4041 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 3 64 32 32 S 2+2307BA004 计算机网络基础 2 32 32 S 2必修应修小计 7 门 16 328 184 144307B4008 艺术基础(音) 1 16 16 C 2307B4009 艺术基础(美) 1 16 16 C 2307B4014 影视鉴赏 2 32 32 C 2307BA005 网络教育应用 2 32 32 C 2307B4012 远程教育学 2 32 32 C 2第 2 学期和第
14、5 学期各选 2 学分选修应修小计 门 4 64 647(三)专业模块各环节学时分配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一 二 三 四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授课 实践 实验 考核类型1 2 3 4 5 6 7 8 9 10 11备注307B4034 二维动画基础 3 64 32 32 C 2+2307BA007 电视摄像与非线性编辑 3 64 32 32 C 2+2307BA008 学习科学与技术 2 32 32 S 2307BA009 网站设计与开发技术 3 64 32 32 C 2+2307BA010 C 与 C+程序设计 4 80 48 32 S 3+2307BA024 影视后期合成与
15、特效 3 64 32 32 C 2+2307BA011 Python 与机器人技术 3 64 32 32 C 2+2307BA012 教学系统设计 2 32 32 S 2307BA013 人工智能初步 1.5 32 16 16 C 1+1307BA006 教学技术与媒体(双语) 2 32 32 C 2307BA014 数据结构 3 64 32 32 S 2+2307BA015 物联网技术 1.5 32 16 16 C 1+1307BA016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3 64 32 32 S 2+2307BA017 局网技术与组网工程 2 48 16 32 C 1+2307B4024 教育技术前沿 2
16、 32 32 C 2307B4022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2 32 32 S 2必 修应修小计 16 门 40 800 480 320307BA018 矢量图形制作技术 2 48 16 32 C 1+2307BA019 视觉界面设计 2 48 16 32 C 1+2307BA020 交互式课件设计与制作 2 48 16 32 C 1+2307BA021 数字音频处理 2 48 16 32 C 1+2307BA022 动态网站技术 2 48 16 32 C 1+2307BA023 三维动画基础 2 48 16 32 C 1+2307BA025 教育游戏设计与开发 2 48 16 32 C 1+23
17、07BA026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2 48 16 32 C 1+2307BA027 智能手机应用设计 2 48 16 32 C 1+2在学系指导下任选10 学分选 修应修小计 5 门 10 240 80 1608(四)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各环节学时分配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数一 二 三 四备注课程类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授课 实践 实验考核类型1 2 3 4 5 6 7 8 9 10 11307B6001 书法基础 1 16 16 C 2307B6002 教师口语 1 16 16 C 2307B6004 中学生发展与学习心理 3 48 48 S 3307B6006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
18、策法规 1 16 16 C 2307B6005 中学教育基础 2 32 32 S 2307B6107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16 16 C 2307B6016 中学德育与班级管理 1 16 16 C 2307BXX003 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论 4 80 48 32 S 3+2307BXX004 中学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1 16 16 S 2必修307B6021 中学教育科研实务 1 16 16 C 2307B6017 教师职业发展规划 1 16 16 C 2选修307B6010 名师成长案例研究 1 16 16 C 2应修小计 17 288 256 329(五)集中实践环节(六
19、)素质拓展计划形式 各学期周数分配一 二 三 四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周数(学时)集中 分散考核类型1 2 3 4 5 6 7 8 9 10 11备注215B0003 军训 1 2 C 2220B0011 社会实践 0.5 C * * * * * * *220B0012 社团活动 0.5 C * * * * * * *227B0002 文化素质讲座 0.5 C * * * * * * * * * *227B0004 基础必读书 0.5 C * * * * * * * * *227B0013 创新创业实践 2 C * * * * * * * * * *必修应修小计 5形式 各学期周
20、学时分配数一 二 三 四课程类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周数) 集中 分散考核类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备注307B7001 教师通用职业技能 0.5 16 C *307B7002 学科教学技能 0.5 16 C *307B7009 教育见习(1) 1 1 周 C *307B7010 教育见习(2) 1 1 周 C *307B7011 教育实习 6 16 周 C *307B7012 教育研习 1 1 周 C *227B0010 学年论文 1 C *227B0020 毕业论文(设计) 6 C * *实践能力模块必修应修小计 1710八、其他有关说明1.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施分层教学,一年级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者可进入大学英语进阶课程学习,未通过者继续学习大学英语基础课程;文科、艺体学生进校通过学校计算机考试者,免修计算机应用基础 1 级课程,可自愿选择修读计算机 Office 课程,通过课程考试所获学分可冲抵通识任意选修课程学分。2.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参加各类创新创业训练及项目,各类学科和技能竞赛活动,发表研究论文、文艺作品、专著、编著和专利,参加创业培训或者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获得创新创业学分,学分的认定工作按照淮阴师范学院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学时认定表执行。修订人: 杨绪辉审核人: 曹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