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 总则1.1 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性危害,防止职业病的发生,依据安全生产法 、 职业病防治法 、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定,制订本管理制度。1.2 在公司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2 名词解释2.1 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2.2 作业场所:是指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场所。2.3 职业危害: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各种损害。2.4 职业禁
2、忌:是指从业人员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损伤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2.5 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健康检查以及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3 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基本要求3.1 公司成立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职责;认真贯彻落实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好职业安全卫生工作,采取综合措施,消除职业性危害;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 职
3、业危害申报制度 、 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 职业危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 职业卫生检查与奖惩制度等制度;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实现安全生产。3.2 消除或限制职业性危害因素的危害,采取有效的安全、卫生和防护措施,防止泄漏和扩散,保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减少人员与职业性危害因素的接触,做到对作业场所定期监测,对接触职业性危害的职工进行教育培训,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3.3 编制年度职业安全卫生工作规划,综合挖潜、革新、改造,逐步消除职业性危害。对长期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
4、作业场所,要限期整改,否则应停止生产。4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三同时”4.1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要认真贯彻落实“三同时” ,即劳动保护、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4.2 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职业卫生、环保、消防等设计规范和标准。4.3 设计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时,必须有鉴定报告;属3于甲、乙类物品和易燃品、剧毒品,必须有技术鉴定证书。4.4 新产品转入批量生产时必须符合下列条件:4.4.1 采用成熟的工艺方法。4.4.2 工艺条件的选取应符合安全要求。4.4.3 具备可靠的安全措
5、施(包括可靠的控制手段、报警装置及发生事故的紧急处理装置等) 。4.4.4 设备选型和建筑等,应符合防火、防爆、职业卫生等标准和规定的要求。4.4.5 设计文件要有职业安全和职业卫生可靠性评价。4.5 审查初步设计或方案时,应有安全、职业卫生、环保、消防部门及工会参加评审工作。4.6 凡引进先进的工艺装置和技术,必须同时引进先进的安全、职业卫生、环保、消防设施和技术,或配备国内相应水平的设施和技术。4.7 项目可行性评价报告书中应有职业安全专篇 、 职业卫生专篇 、环境保护专篇和消防专篇 。4.8 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安全、职业卫生、环保、消防设施的施工监督检查,及时纠正施工中的缺陷。4.
6、9 安全、职业卫生、环保、消防等部门应当会同工会组织参加竣工验收工作,凡安全、职业卫生、环保、消防设施没有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试车,或经考核达不到原设计要求的,均不能验收。5 对职业性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5.1 凡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和散发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噪音和高频辐射4等的作业,都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理和防范措施。5.2 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明确其产生的职业性危害。5.3 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或加工过程,应采用密闭的设备和隔离操作,以无毒或低毒物料代替毒害大的物料,革新工艺,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生产。5.4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应采取回收利用和净化处理等措
7、施,不得任意排放。5.5 有粉尘或毒物的作业场所,应加强通风,并有冲洗地面和墙壁的设施,地面要有防水层和排水沟。5.6 对产生和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设备,要加强维护,定期检修,保持完好,杜绝跑、冒、滴、漏。各种防护设施,不得随意停用、挪用或拆除。5.7 所有盛装有毒有害物质的容器,必须符合安全要求,防止泄漏扩散,容器外部应有警告标签。5.8 有毒有害物质的包装,必须符合安全要求,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贴有安全标签,防止泄漏扩散。5.9 在使用和处理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应设置有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并应设置警示标识。5.10 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应设置防护和急救器具专用柜、安全淋
8、浴等措施,个人防护用品配备要齐全。5.11 对存在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以及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或联锁装置。5.12 安全生产技术部要根据尘毒等物质经常逸散和产生噪声的范围,工人5经常停留或持续操作的地带,能反映工人实际接触尘毒、噪声等职业危害因素的地点选定检测点。各车间质检分析每周一次检测作业场所中的职业性危害因素,测定结果填写在现场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监测牌上,并建立台账,记录每次各点检测情况。职业性危害因素数值超出国家标准的场所,生产技术部、安全生产技术部要组织车间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5.13 从事特种作业的职工必须经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5
9、.14 职工应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劳动纪律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5.15 职工遇到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情况,有权拒绝执行。5.16 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学习、演练,学习、演练要做好记录。5.17 财劳部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性危害及其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合同中写明。职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性危害的作业时,应当依照前款规定,向职工如实告知,并协商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条款。6 职工培训与健康检查6.1 对职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安
10、全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安全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安全卫生知识,督促职工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程,指导职工正确使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6.2 组织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应将结6果如实告知本人;新进职工,经检查不适合于从事职业性危害作业的,不得分配在职业性危害岗位工作。6.3 对接触职业性危害的在册职工,应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建立健康监护档案,并按规定的期限妥善保管。6.4 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职工,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排。6.5 对从事职业性危害作业的职工,可逐步实行轮换、短期脱离、缩短工时,进行预防性治疗或职业疗养等措施;
11、对患有职业禁忌和过敏症者,应及时调离。6.6 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职工,应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6.7 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7 职业病的范围和诊断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对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应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并应进行积极治疗和妥善安排。附: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2、职业危害告知制度3、职业危害申报制度4、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6、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77、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8、职业危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9、职业卫生检查与奖惩制度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为加强对
12、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分工,增强各级各部门做好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制定本制度。1 总则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公司主要负责人对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对分管范围内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具体负责,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直接负责并实施日常管理工作。公司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指挥、协调、统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行使其日常工作职能。2 安全生产技术部职业危害防治职责2.1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的归口管理和监督部门,代表公司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行使职业危害防治日常工作职能。2.2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加强劳动保护、预防
13、职业病方针、政策、法令,组织建立健全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3 负责制订公司劳动卫生与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方案,并监督实施;2.4 负责委托相关行政部门对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监测,负责监督各生产车间作业环境职业危害因素的定期监测,对危害因素超标的生产作业环境提出整改意见。82.5 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进行效果评价。2.6 参与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2.7 将职业健康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实施考核。2.8 组织开展劳动卫生法规和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2.9 建立健全公司职业卫生档案。2.10 督促、教育、指导员工按使用规则正确使用公
14、司配发的劳动防护用品。3 财劳部职业危害防治职责3.1 在与新职工订立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性危害及其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合同中写明。职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性危害的作业时,向职工如实告知,并协商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条款。3.2 定期组织公司职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应将结果如实告知本人;新进职工,经检查不适合从事职业性危害作业的,不得分配在职业性危害岗位工作。3.3 负责安排职业病的诊断、治疗和统计报告工作。3.4 建立健全公司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及其管理档案,专人严格管理,
15、并按规定妥善保存。3.5 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所需经费(包括健康监护费、职业病诊疗康复伤残费、尘毒监测仪器设备购置费、监测费、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费、9培训费、管理费、职业病危害调查费、职防科研费等)应列入公司年度资金计划。3.6 根据公司职业危害情况,制定科学的劳护用品管理制度,负责向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教育、指导员工按使用规则正确使用。3.7 负责落实国家有关职业病待遇政策。4 工会职业危害防治职责监督公司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情况,宣传防尘防毒的重要意义,组织安排从事有害作业人员疗养。5 生产技术部职业危害防治职责5.1
16、组织对公司职业危害因素、环境和可能的职业病进行辩识、评价、确认,建立台帐,并及时更新。5.2 组织或参与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项目职业病危害防范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并提交职业危害申报相关基础资料。5.3 组织制订切实可行的职业危害因素现场防护措施。5.4 组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善和减少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影响。6 其它部门(车间)的职业危害防治职责6.1 具体负责落实和实施公司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方案。6.2 做好本部门职业危害有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工作。6.3 根据公司安排,积极组织本部门接触职业危害有害因素人员按时完成各项健康体检。106.4 建立健全本部门的职业卫生管理
17、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监督执行。6.5 建立健全本部门的职业卫生档案。6.6 负责本部门接触有害因素人员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安全卫生培训,督促、指导员工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6.7 按照规定对本部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用品进行维护、检修、检测,并保持正常运行、使用状态。7 员工的职业危害防治职责7.1 学习和掌握与本岗位相关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7.2 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7.3 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7.4 按照公司安排积极参加各项健康体检。2、职业危害告知制度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公司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制定本制度。1 公司各部门应当为本部门职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职工获得职业卫生保护。2 公司综合部在与已进、新进公司的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3 公司职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公司财劳部人力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