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幼儿几种特殊心理现象.ppt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938066 上传时间:2019-08-27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看待幼儿几种特殊心理现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怎样看待幼儿几种特殊心理现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怎样看待幼儿几种特殊心理现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怎样看待幼儿几种特殊心理现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怎样看待幼儿几种特殊心理现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怎样看待幼儿几种特殊心理现象王婉w 幼儿期 是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心理发展的状况还会影响今后的心理发展。人们对于幼儿期出现的心理现象应根据一定的标准作出正确的判断,若出现与幼儿心理发展指标不符的特殊现象,应判别这种特殊现象是否正常,以及确定若不正常应怎样正确处理。下面就幼儿期出现的几种特殊心理现象作一下分析。w 一、 “重听 ”现象w 重听 ”现象是幼儿期儿童听力的一种特殊现象,即有些幼儿对别人的话听得不清楚、不完整,但他们常常能根据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嘴唇动作以及当时说话的情境,猜到说话的内容。这种现象只发生在个别幼儿身上。当幼儿出现这种现象时,说明他们的听力已经有了缺陷,应

2、该引起成人的注意了。w “重听 ”现象对幼儿的言语听觉、言语及智力的发展都会带来消极影响 。w 首先, “重听 ”现象会对幼儿的言语听觉产生消极的影响。幼儿的言语听觉有赖于听觉的好坏, “重听 ”现象使幼儿无法听清楚别人的讲话,或听得不完整,致使言语听觉无法得到训练,久而久之,言语听觉能力就会越来越差, “重听 ”现象也会愈来愈严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w “重听 ”现象会对幼儿言语产生消极的影响。良好的听觉是训练幼儿言语表达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的前提,一个人若没有听觉,根本就不能进行言语表达,也无法与人交流,推而言之,差的听觉也会阻碍幼儿言语正常、迅速地发展。w 造成幼儿出现 “重听 ”现

3、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幼儿的听觉器官(主要是耳)出现问题,导致幼儿听力上的缺陷;二是幼儿注意力不集中。作为成年人,对这两种情况应及时发现并加以解决:一是经常对幼儿进行听力 检查 ,及时发现幼儿的听力缺陷,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w 二是培养幼儿良好的注意力。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幼儿身体疲倦,可能是情绪不稳定,还有可能是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等等。排除了这些干扰,有了良好的注意作基础,对幼儿的听力进行认真训练,如采取老师讲,幼儿复述 故事 等方法,就可逐步恢复幼儿的听力, “重听 ”现象也就可以纠正了。w “重听 ”现象对幼儿智力的消极影响。智力是对外界刺激

4、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听觉,幼儿可以获得大量的外界信息,然后再通过大脑加工分析,从而使幼儿获得丰富的知识,使幼儿的智力在此过程得以提高。幼儿的 “重听 ”现象使幼儿无法通过听觉获得准确、完整、清晰的材料,致使幼儿无法进行科学的加工,智力的发展相应地就会受到阻碍。w 由于 “重听 ”现象对幼儿诸多方面的发展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成人应及时发现其产生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在幼儿期就彻底根除,以免后患。w 二、 “记忆恢复 ”现象w “记忆恢复 ”现象是幼儿的另一种特殊心理现象。根据记忆的一般规律可知:人们贮存在头脑中的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但在某些幼儿身上却出现与此相反的现象,即量的增加。也就

5、是识记的内容在后来回忆时比即时回忆要多。比如:让儿童识记儿歌、故事,许多幼儿过了一两天后记忆儿歌、故事的内容要比当时记的效果要好。这就是记忆的恢复与增长。w “记忆恢复 ”现象之所以发生,一方面由于在识记时有积累的抑制,影响识记的记忆效果,过了一段时间,抑制解除,记忆效果又提高了;另一方面,是由于识记材料的前部和后部的作用所引起的消极影响,过一段时间抑制解除,记忆也就恢复了。儿童的 “记忆恢复 ”现象较成人普遍,是因为幼儿的皮层细胞比成人更易产生疲劳所致。w w “记忆恢复 ”现象是幼儿心理的一种正常现象。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很不成熟,活动时间稍长就易引起疲劳,这样就可导致记忆中的抑制,使得当

6、时记忆效果并不是最好的,过后抑制一解除,记忆效果反而好一些。这样就提醒成人,当发现幼儿在回忆时出现 “记忆恢复 ”现象时,就应意识到这是幼儿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为了提高即时记忆效果,要尽量缩短活动时间,避免疲劳,随着幼儿年龄不断增大,神经系统逐渐成熟,记忆效果就可以提高。w 三、 “想象与现实混淆 ”现象w 想象与现实混淆,是指把想象的东西当作现实的东西。幼儿期儿童有时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是已经得到的东西,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作已经出现的事情来描述。此外,幼儿在参加 游戏 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和扮演的角色一样,身临其境,或与剧中人物同兴奋,共忧愁,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这也是由于想象与现实混淆

7、的缘故。这种现象在有些幼儿身上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w 成人应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在组织幼儿学习活动时,一方面使幼儿在想象中和故事或游戏中的角色一样活动,分享角色的乐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来接受教育;另一方面,应尽量避免引起恐惧、害怕等情绪。尤其对年龄较小且又胆小的幼儿,在有关的活动中,更要多加说明,使他们知道这些不是真实的,不要害怕。此外,父母和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把幼儿说的与事实不符的话都简单地归之为说谎,而应深入了解,弄清真相,假如是想象与现实的混淆,就要耐心指导幼儿,使他们分清想象与事实。w 四、 “情感 ”共鸣现象w 幼儿期的儿童常表现出 “情感共鸣 ”现象,即看到别的儿童哭,他也随着

8、哭,看到别的儿童笑,他也跟着笑。w “情感共鸣 ”现象在幼儿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正常现象。这种现象与以后儿童情感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不仅能够感知他人的情感,而且还能体验他人的情感,从而在 “情感共鸣 ”的基础上产生移情。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幼儿比较敏感,能通过与人交往,立即感受到他人的情感反应并有所体验,有的幼儿则比较迟钝w 。有些幼儿随年龄增大, “情感共鸣 ”逐渐减弱,对他人的情感反应也就相应迟钝了,而另一类幼儿则始终保持了 “情感共鸣 ”的敏感性,也就使他能迅速地感受并体验与他人相同的情感。情感的敏感性可导致幼儿心理向不同方向发展:一方面使幼儿能产生较强的移情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会导致幼儿过度敏感、细心,易于情绪化;情感的反应迟钝则可能造成幼儿性格上的缺陷:软弱,没有主见,易随波逐流。因此,对于幼儿的 “情感共鸣 ”现象应加以正确的引导,使之朝向正常、健康的方向发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