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201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8 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按照省、市、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要求,以转型项目建设年为抓手,全力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较好的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2018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29.04 亿元,增长 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7.65 亿元,增长 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 4.49 亿元,增长
2、 17.0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2 亿元,增长 9.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11.49 亿元,增长 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0097 元,增长6.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 6801 元,增长12.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化学需氧量排放等约束性指标均控制在省市下达的目标之内。(一)产业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一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和绿色有机原料生产基地、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等工作,第一产业实现良性发展, “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数
3、量达到 12 个,认证面积 31 万亩。创建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 3140 亩,沁州黄小米荣膺 2018 中华品牌2商标博览会金奖,并跻身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行列,荣登2018 年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争取资金支持,重点实施了新增粮食产能、农业综合开发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致力于种植养殖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酿酒原料高粱种植面积达到 6 万亩,沁州黄种植面积达到 8 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 3 亩,蔬菜种植面积 1.5 万亩,各类畜禽养殖总量达到 1700 多万头(只) 。二是扎实推进新能源、新兴产业快速
4、发展,第二产业逐步壮大。山西襄矿集团恒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建成并顺利试生产。郭村 20 兆瓦集中式光伏电站基础工作基本完成,先期 2 兆瓦实现并网发电。风脉能源(武汉)有限公司郭村镇 50MW 风电项目获得市发改委核准,沁园春矿泉水、沁州黄小米营养粉等项目取得新进展。三是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实现了生产性服务业良性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扩张壮大。编制完成沁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成功举办第十届端午民俗文化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精心打造了走马岭茶马古道、漳河源头、小东岭红色旅游、下曲峪运动休闲、瓮城山等一批特色旅游景点,全年实现旅游收入 0.56 亿元。旅游
5、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8 国道至玉华山森林景区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208 国道至南涅水石刻景区道路已完成 3.2 公里油面铺装和标志标识工作,环湖旅游公路 1.7 公里试验段全线通车。3(二)项目建设纵深推进,有效投资扩量增长以转型项目建设年为抓手,以促进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为目标,着力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完善了项目推进体制机制。建立了转型项目集中审批周制度,积极推进项目手续集中办理活动常态化,深入开展了“进工地、到一线、解难题”活动,为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建设创造了条件。二是抓住“一带一路”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机遇,县委、政府主动
6、外出对接招商,先后赴北京、上海等地开展招商引资,全年签约项目 21 个,签约金额101.74 亿元。开工项目 10 个,开工率 47%。三是积极引导要素资源、产业项目向开发区集聚,湖西岛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众里研学旅行营地、万家福肉鸡标准化养殖、惠而旺食品加工等一批规模较大、成长性强的产业项目落地开发区并开工建设。到年底,年初确定的 84 项重点工程都得到了正常推进,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17.65 亿元,其中转型项目 62 项完成投资13.86 亿元。(三)重点改革稳步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探索开展承诺制改革试点。出台了承诺制改革试点方案,依托政务网公开发布了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统一清单及相关配
7、套工作细则,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承诺制审批受理窗口,启动了 15 个承诺制试点项目。稳 妥 推 进 国 企 国 资 改 革 。 开 展 了 县 属 国 有 企 业 职 工 身 份 、 信息 认 定 等 基 本 情 况 摸 底 排 查 , 为 下 步 加 大 改 革 力 度 , 持 续 推 进 国4企 改 革 奠 定 了 基 础 。 积 极 推 进 企 业 清 产 核 资 工 作 , 11 户 企 业 变 更了 出 资 人 。 积 极 推 进 “三 供 一 业 ”分 离 移 交 工 作 , 全 县 7 户 分 离移 交 企 业 均 和 相 关 接 收 单 位 进 行 了 对 接 , 完 成 了
8、 “三 供 一 业 ”维修 改 造 资 金 申 报 和 划 拨 资 产 、 清 产 核 资 工 作 。此 外 , 积 极 推 进 财 政 金 融 体 制 改 革 、 医 药 一 体 化 改 革 、 支 持民 营 经 济 发 展 、 科 技 创 新 等 方 面 的 工 作 , 顺 利 完 成 了 农 村 信 用 社改 制 , 农 商 行 挂 牌 , 医 疗 集 团 组 建 , 依 托 沁 州 黄 公 司 搭 建 了 “星创 天 地 ”创 新 创 业 平 台 , 培 育 创 客 137 名 。(四)城乡发展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在城乡建设方面:编制完成了县城中心城区控制性规划和新店等 3 个镇
9、近期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了城镇空间布局。以提升完善县城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为目标,投入资金 1.34 亿元,推进实施了供水管网改造 8 公里,供气管网延伸 1.748 公里,供热管网铺设 9 公里,新增供热面积 30 万平方米。完成了旧城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拆迁户调查摸底工作。垃圾填埋场投入运营,对填埋区进行了雨污分流、对渗滤液处理车间系统进行安装调试。以破解交通瓶颈为突破口,先后铺开“四好农村路” 、环湖旅游路等一批重点交通项目,完成了松牛线、208 国道至南涅水石刻馆、玉华山森林景区旅游公路,贫困村村通公路、烟立至迎春等 406 公里交通道路建设任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结合脱贫攻坚
10、和乡村振兴,完成了农村 248 个村饮水安全改造,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2120 亩,水土流失治理 4.71 万亩,高等级5造地 24.09 公顷,新建 215 个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对 133 个贫困村进行了电网改造。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投资 8600 余万元对 59 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了校舍维修改造,实施了中小学校长交流轮岗,为农村薄弱学校招聘特岗教师 50 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通过了国家验收。强化医疗保障,新建村级标准化卫生室 97 个。加强社会保障,全县建成 6 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完成了全县城乡低保标准提标,实现了全县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 ,农村低
11、保保障标准提高至 3570元/年,城市低保保障标准提高至 445 元/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 95.65%、95%。文化体育蓬勃发展。新建文化广场 139 个,为边远地区贫困户安装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备 1300 余套,沁州三弦书十七棵松获得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五)致力保卫蓝天碧水,生态文明取得进步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红线底线,严格环保准入,从源头控制新增污染源;督促企业加快环保技术改造,华安焦化有限公司完成了焦炉烟气特别排放限值改造并通过验收,华阳供热公司在用燃煤锅炉完成脱硫
12、、脱硝、脱氮环保提标升级改造,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淘汰机关事业单位燃煤锅炉 154 台,因地制宜实施煤改电、煤改气、生物质能等清洁取暖替代工程 7545 户,空气质量恶化态势得到6遏制;全面推行河长制和河湖巡查制度,对河道非法倾倒、排污入河、采砂、乱建乱垦等非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行动,水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扎实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高标准农田改造等工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严格控制化肥农药施用等,农业面源污染得到了控制;继续开展林业生态治理、森林资源保护、荒山绿化、环城、环水、环村、通道绿化工程,全年完成造林面积 2.42 万亩,林业碳汇水平得到提升。(六)脱贫攻坚首战告捷,民
13、生福祉全面提升着眼于年度脱贫摘帽目标,按照“夯实一个基础、补齐两块短板、瞄准三个靶心、强化四个保障”脱贫路径,举全县之力打响了脱贫攻坚决胜战役,扭住“五种三养”培育特色扶贫产业,全年实施种养殖产业项目 874 个,加工业项目 31 个,实现了村村有带动主体、户户有增收项目,有效助推了产业带动增收;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33 个集中移民搬迁安置点建成并交付使用,11 个乡镇 119 个村 926 户 2398 人已全部入住;落实教育扶贫政策,18811 人(次)享受了义务教育、高中、中职阶段教育扶贫补助政策;实施退耕还林、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带动贫困户 2242 户,户均增收 3000 元。
14、推进就业扶贫,因人因户开展菜单式培训,11356 人次免费接受技能培训,组织 8 场扶贫就业对接会,提供 2 万余就业岗位;落实社会保障兜底政策,4583 名贫困群众享受了低保兜底,1371 名贫困群众享受了五保兜底,实现应保尽保。严格执行“三保险、7三救助” 、 “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等政策措施,组建 521 个家庭医生团队对 5147 户贫困户开展“双签约”服务。完成了 84 个贫困村 4568 户 11263 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贫困县退出 14 项指标通过县级自查,市级初审和省级第三方评估验收。二、201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2019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
15、键之年,是立足“两转”基础拓展新局面的攻坚之年。也是我县巩固脱贫成效,补齐发展短板,推进转型发展的重要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把供改、综改作为经济工作主线,着力抓好项目推进、经济转型、城乡统筹生态文明、民生改善等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投资、稳预期,着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
16、国成立 70 周年。(二)主要目标遵循 2019 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按照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原则,确定 2019 年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8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7%;地方财政收入增长 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6.5%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城镇登记失业率,资源节约、环境质量等约束性指标均控制在市下达任务之内。三、201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任务围绕确定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为引领,聚焦县委十三届六次
17、全县暨经济工作会上提出的“六大坚定不移” ,着力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推进转型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快转型项目建设,打造重要经济增长极是实现强县富民的重要抓手,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好项目带动快发展的理念,以增加有效投资,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目标,扭住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 67 个重点实施项目着力推进。一要紧扣发展主题,突出完善基础设施补齐发展短板,增加有效投资壮大发展后劲两个主题,抓住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这条主线,结合沁县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放宽视野,开拓思路,科学论证,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的新产业、新项目;以开展项目建设“冬季攻坚行动”
18、9为契机,尽快开展项目论证、土地、规划、环评等要素落实以及项目审批等前期工作,建立健全项目不断生成,滚动发展的推进机制;二要继续完善领导包联、入企服务、项目调度、督查督办制度,深入推进项目联审联批、承诺制审批、项目集中开工和“进工地、到一线、解难题”等活动,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和结症,为项目尽快落地、正常推进和按时完工创造条件;三要抓住中央投资向重大基础设施、民生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倾斜的有利时机,抓紧抓实项目筛选申报和资金争取工作,积极为重点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四要对照国务院出台的补短板意见和针对民间投资开放投资领域的有关政策,以交通、环保、物流、产业融合、水利、旅
19、游、养老为重点,采取中央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的形式,引入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建设,确保重大基础设施、民生事业项目短板尽快补齐;五要紧抓京津冀产业外溢,沪杭广深产业转移的机遇,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完善产业招商目录,绘制招商地图,以沁县现代农业产业开发区为载体,聚焦现代农业、有机食品、高端水产业、文化旅游、医药康养、现代物流及“高新” “战新”产业等领域,瞄准世界 500强、国内 500 强和大型央企国企,采取产业化专业招商、行业化集群招商,区域化定向招商,菜单式项目招商,链条式延伸招商,小分队灵活招商等“十式”招商,着力引进一批与主导产业契合度强的“大高好”项目和创税能力强、发展
20、前景好的“小精专”项目,通过以上举措,年内固定资产投资要确保完10成 18.97 亿元,其中转型项目投资要努力完成 11.97 亿元以上,占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60%以上,5 个省市级重点项目要完成投资 10 亿元以上。(二)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抓手,要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为方向,聚焦产业链两端和价值链高端,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六条发展路径相结合,以“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为基本遵循,着力培育构建具有沁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走出一条无资源地区产业优化升级的新路子,助推县域经济持续向好高质量增长。做强有机食
21、品产业集群。继续贯穿延伸农业,跨越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工业化的理念,发挥我县独特的农产品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依托现有的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潞宝金和生食品有限公司、晋汾高粱有限公司、晋味美食品有限公司、沁州绿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抓紧抓实现有的婴幼儿、中老年米粉、肉鸡屠宰、熟食料理品、老干妈辣椒加工、洁净菜等加工项目达产达效。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功能,精准对接,精准招商,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食品加工企业向开发区集聚,着力开发功能性食品、保健营养品、休闲食品、高端肉制品等“米袋子” “菜蓝子”食品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把我县打造成全省知名的有机食品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