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研 究 报 告(2009-2010 年)课题委托单位 : 国家体育总局课题承担单位 :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课题负责人 : 王宗军 教授、博导课题组成员 : 洪宪培 博士研究生戴庭燕 硕士研究生二零一零年五月2I摘 要体育事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新中国成立的多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我国的体育事业迅速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国民身体素质普遍提高,竞技体育全面登上世界体育舞台,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体育事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并对促进我国经济发
2、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建立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就如何客观有效的评价我国现在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不仅是当下极为有意义的一个课题,对我国今后体育事业的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本文在界定我国体育事业的内涵边界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现状做了一定程度的描述。其次运用文献资料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在构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确认权重。依据体育社会评价指标的多元性、递阶多层次性、模糊性等特征,选择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评价来得到较为客观的结论。最后在经过分析重新选取用于评价区域体育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从而对湖北省的体育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关键词:体育
3、发展水平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IIIII目 录摘 要 .I一、绪论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2 研究对象 .2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3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41.2.3 存在问题分析 .51.4 研究方法和途径 .61.5 研究的基本框架与核心内容 .7二、我国体育事业发展 .92.1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现状 .92.1.1 建国以来体育事业的发展 .92.1.2 改革开放以来体育事业的发展 .92.1.3 新时期体育事业发生的转变 .102.2 体育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12.3 体育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2三、我
4、国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基本设计 .153.1 理论基础 .153.1.1 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 .153.1.2 评价原则的确定 .153.3.3 国外指标体系的借鉴 .163.2 指标体系的构架 .183.2.1 指标的选取 .193.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203.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243.3.1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243.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29IV四、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分析 .324.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324.2 评价步骤 .344.3 模糊单因素评价 .354.3.1 定性指标的模糊评价方法 .354.3.2 定量指标
5、的模糊评价方法 .364.4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的分析 .374.4.1 最大隶属度原则 .374.4.2 加权平均原则 .374.4.3 模糊向量单值化 .38五、体育事业发展水平评价的实证分析 .395.1 湖北省体育事业情况概要 .395.1.1 人口状况 .405.1.2 生活质量 .405.1.3 资源条件 .405.2 湖北省体育事业调查结果与综合评价分析 .425.2.1 区域体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 .425.2.2 确定指标权重 .445.2.3 湖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的量化及评价 .465.3 结语 .47参考文献 .501一、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体育是人类共同创造的
6、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体育作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反映现代社会文明和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我国的体育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由于我国经济制度的特殊性,体育事业应当是由国家财政支出的且不进行经济核算的体育部门。体育事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新中国成立的多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不论是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还是在群众体育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正处于转型调整的重要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国家领
7、导、社会支持和全民的参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的现状和社会效果如何,需要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进行综合评价。而评价体系的基础就是评价指标的制定。虽然目前对建立我国体育事业的相关的指标体系研究很多,但各自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因此,如何制定系统、科学、全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体育事业整体发展水平进行有效的综合评价,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体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指国家或地区为全面评价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而指定的指标体系。它以宏观体育为研究对象,与体育现代化的研究对象有较多重合部分。其功能在于它面对一个复杂、多变、多层次、多口标的社会大系统,可
8、以科学、完整地表述和深刻揭示其内部、外部的有机联系。构建反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国家有关部门了解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改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出有效、可操作性强的体育水平综合评价评价内容、方法、指标和评价量表,对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进步,实现我国体育事业的2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按照评价与所使用信息特征的关系,根据现代综合评价方法所依据的理论基础,选取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进行研究。1.2 研究对象1)体育事业概念的界定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 。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
9、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文化活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事业”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指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另一种是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费核算的与“企业”相区别的文教、卫生单位,即通常说的“事业单位” 。体育事业分为广义的体育事业和狭义的体育事业。广义的体育事业概念不涉及这些体育单位及其活动的经济性质,不论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体育事业单位,或是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体育企业单位,都属于广义的体育事业的范畴。狭义的体育事业就是指由国家财政支出的不进行经济核算的体育事业单位。主
10、要包括由财政经费支出的国家及地方的专业运动队伍运动技术学院、体工队等高水平运动队伍及后备队伍的培训机构由国家财政支出的综合性及单项体育运动设施包括各类公共体育场馆也包括供专业运动队伍训练使用的体育运动设施。以及其他体育事业单位。本文所说的体育事业,针对的是狭义的体育事业。2)体育事业区别于与体育产业要分析体育产业,就应该明白产业的概念。中国经济大辞库对产业一词下了明确的定义:“所谓产业,是指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体育产业应该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与某些事业单位的集合。要注意的是,体育事业不等同于体
11、育产业。产业是同类经济活动的总和,而事业是创造公益性、福利性公共产品的组织单位的集合,两者之间有着如下不同的特3征:第一,在概念外延上,体育事业包括从事非赢利性体育服务的单位或组织,而体育产业不仅包括从事赢利性体育服务的体育企业,如体育俱乐部、体育中介机构等,还包括从事非赢利性体育服务的体育组织;第二,从运行机制来看,体育事业的基本运行机制以计划为主,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在国家财政支持下,由各级行政部门统一步骤、统一管理的方式进行的,而体育产业的运行机制则是以市场为主,是按照供需关系的市场交换规则进行的;第三,从组织形式来看,体育事业是由自上而下且隶属关系清晰的行政组织系统构成的,而体育产业则以
12、分散的且又是独立的经济实体构成的。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既有明显共性又有不同,既有区别又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促进社会主义体育水平的发展,两者都不可偏废而是相辅相成的。但是搞清楚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构建评价体育事业发展的指标体系对于促进在市场经济无法起作用的体育发展领域是有着积极作用的。体育发展是指体育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长过程;是体育价值提高和增值过程中的变化,是以人的需要的满足和目的实现为趋向的,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一种运动。正是在考察发展事实的指标体系中,标示出对于发展的价值判断。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体育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之
13、上的,形成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其基础要好,有体育产业拉动的体育发展起到了绝大的作用,因而政府起到的作用有限。因而也就不存在事业一说,其指标体系的内容也多围绕体育产业与体育分类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外的许多学者就如何建立体育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做了不同角度的有价值地探索,这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1)箱根会议指标体系。1960 年,在日本的箱根召集了一次“国际现代化会议”。会上讨论了关于体育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并且对世界体育现代化进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 8 项标准,作为衡量和比较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水平和状态。42)布莱克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由美
14、国普林斯顿大学西里尔E 布莱克教授于 1966 年提出的,布莱克教授共提出了 10 项标准。但是由于这些标准失之精确、简洁和可操作性,因此只是作为文献被引用,未能成为体育事业综合评价的有效工具。3)英克尔斯指标体系。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体育发展评价的 10 项标准。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1)中国体育事业指标体系。1986 年,原国家体委计划司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成立“中国体育事业指标体系”课题组,依据当时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统计需求,开始展开专题研究。1988 年形成研究成果,其主体“中国体育事业指标体系”根据“投入一活动一产出”模型的
15、构思设计制定。它形成纵横联系的网络结构,既包括宏观层次、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又依据指标的重要性和概括性分为基本指标、一般指标、辅助指标和核心指标,共设有 584 个统计指标。在其横向结构的三大类指标中,投入(条件)类分为 5 个小类,活动类分为 8 个小类,产出(成果)类分为 7 个小类。该指标体系是一个统计指标体系,而不是一个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设计对指标进行了逐级分层,但庞大的指标体系,在实际操作中却难以执行。2)全国体育先进县评价指标体系。1994 年 10 月 12 日,国家体委、财政部、农业部共同发出关于开展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的通知 。通知列出了全国体育先进县标准的 9 项一
16、级指标,36 项二级指标,68 项三级指标。3)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评价指标体系。1997 年 11 月 21 日,国家体委号令发布施行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评定办法(试行) 。其中列出一级指标 5 项,二级指标 15 项,三级指标 40 项。该指标体系根据社区体育的特点安排其评价的内容,但这里的学校也仅仅作为社区体育开展的后勤保障。4)中国都市体育竞争力指标体系。 中国都市体育竞争力研究一书依据体育的事业与产业复合体的性质来构建中国都市体育竞争力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侧重于事业方面发展,体育产业侧重于产业方面发展。其中,群众体育竞争力的二级指标有体育人口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