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优良的家风润泽孩子的心灵作 者:熊天云性 别:女工作单位:麻江二中地 址:官隆大道手 机 号:15286311556邮 箱:优良的家风不仅是荫蔽孩子成长的大树,更是铸造子女成才的熔炉。 题记犹记儿时,父亲谆谆教诲:“食不言,寝不语。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仍没忘记,母亲温声细语:“做人要诚实。 ”“掉落的米饭要捡起。 ”而今,二三十载的光阴转瞬逝去,那些忠厚纯正的家风似乎也随着社会的日趋发展、科技的日渐发达,在日夜不停的时光中渐行渐远了。忆往昔,看今朝,今天,80 后的我因为“家风”一词此住了前行的脚步。爱子而不教 犹为不爱也严于管教是培育优良家风的重要基石。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观念、态度等都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增广贤文中说到:“养儿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家庭教育的重要程度由此可见一斑。然而许多家长并不理解它的重要性,甚至还会有人这样说:“自己的孩子,爱怎么管就怎么管,想怎么疼就怎么疼。”现在的父母往往是管教不够,疼爱有加。其实早在中国古代,一些圣人和学者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他们把教育子女看成是父母的重要责任,养子必教,养子不教不仅危害自身,也危害他人,更危害国家。宋代程颐说:“人生之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 ”明代方孝孺也说:“爱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 ” 古人教子讲究“慈爱” ,反对溺爱。这
3、点尤有现实意义。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当父母的往往因为自己曾今饱受的生活之苦,抑或又因为家庭的富足,又或许因为攀比心理作祟,对孩子总是有求必应、一味放纵。这是部分孩子任性妄为、骄横无理的重要原因。韩非子曾说:“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 ”司马光亦说:“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 ”他们认为父母之爱需理智而有分寸,才会起到正面的作用。 “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则会使孩子养成任性、骄狂的习性,甚至走上歧途,所以古人云:爱不可溺。 “慈母败子”是古人以自己的教训得出的道理。这个道理仍如警钟,提醒为人父母者不可溺爱子女,而要注重做人的道德伦理教育。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饱
4、读诗书是培育优良家风的常态任务。任时光匆匆流转,沧海桑田变化, 读书都应该是每个家庭的必修课。可我们却悲哀地发现, “低头族”和“手机控”已经成为当今国人的代名词。在公共场所,有人在高声喧哗,有人在沉思迷惘,有人在痴迷手机,很少看见人读书;一家人齐聚客厅,父亲在看电脑,母亲在玩手机,孩子在看电视,唯独没有人在看书;在卧室,孩子在被子里玩手机,父亲在左边玩手机,母亲在右边玩手机,唯有书本在茫茫黑夜中孤独泪流。手机,手机,还是手机。我们的生活被手机绑架了!于是有人戏谑:“如果有下辈子,我宁愿做你的手机,这样起码你离不开我。 ”多么让人痛心疾首的现状啊!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 0.7 本,与韩国
5、的人均 7 本,日本的 40 本,俄罗斯的 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刻苦学习、发奋读书的事例比比皆是:西汉有匡衡凿壁借光;晋代有车胤囊萤映雪;晋朝有孙敬头悬梁;战国有苏秦锥刺股;近有鲁迅刻“早”励志更有古人留下了若干脍炙人口的读书名句。颜真卿谆谆告诫:“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朱熹感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杜甫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是啊,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籍是人类智慧和想象力的载体,一个家庭怎能无书,父母怎能不引导孩子读书!记得有一位学者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
6、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家庭,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要知道: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作为构成民族的最基本元素家庭,怎能不把读书当成最重要的家风呢!十五男儿志 三千弟子行自幼立志是培育优良家风的关键环节。古训云:“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无不是先立大志而后成大器;又有多少凡夫俗子,碌碌无为,虚度年华。历史的见证告诉我们每一个人:“人无志则不立。 ”自幼立志是孩
7、子成才的关键,也是培育有两家风的关键。立志不是挂在嘴边上的口头禅,也不是放在桌上的座右铭,而是一种刻于心间而后现于行动的大智慧,大境界。它需要辛勤的汗水去浇灌,也需要努力的付出去滋润。 “志存高远”是它的指导思想,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它的行动指南。伟大的文学家苏东坡“发愤识辨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他以“识辨天下字”和“读尽人间书”作为人生志向,毕生为此努力奋斗,最终成为一位横跨历史星空的文学星宿。远大的志向犹如一盏指路灯,指引人们前进。个人的成才和立志是成正比的。故而诗圣杜甫都教育自己的孩子:“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敢求得汝力 但未忘父情心怀感恩是培育优良家风的价
8、值追求。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竞争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在培养孩子方面,只重视他们的特长,只重视他们考试的分数,而忽视了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培养,也忘了“要成才、必须先成人”这一重要的古训。如今,走在大街上,随时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看见在乞讨的人,家长会带着孩子绕开走,又或者当孩子准备给乞讨者零钱的时候,家长都会阻止说:“孩子,这是骗人的。 ”伴随着乞讨者无助的眼神,家长带着小孩子走开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自私、狭隘、霸道,不容人、不讲道理,缺乏或者没有爱心,不知道也不懂得关心他人的现象存在。古人云:“桑树从小扶。 ”为什么
9、现在很多的犯罪者,在阐述自己幼年的时候,都会说缺少对社会感恩的培养,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对社会都没有感恩,对社会缺少感恩的心?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祖国发展的未来,每一位家长都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自私的人,他们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会是一个有修养、有思想、懂礼貌的人,所以,要让自己的孩子学会感恩,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 ”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子女若常怀感恩之心,不仅能培养其与人为善、与人为乐、乐于助人的品德,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对其今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有重要作用。让孩子学会感恩对其一生的发展很重要。白居易有诗云:“敢求得汝力,但未忘父情” 。 这首诗不仅寄托了父亲的期望,期望女儿能够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勿忘父母深深的爱和期盼。在这种期望的背后,更是一种对“孝”的家风传承。做儿女的有了“孝” ,有了感恩,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家,是社会最大的一个细胞,也是最细小、最繁多的一个细胞。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世风正。为人父母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以传承传统价值观为己任,春风化雨般地将这些优良家风深深地刻在孩子们的心里,让优良的家风润泽他们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