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心理学的认识.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946316 上传时间:2019-08-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对心理学的认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对心理学的认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对心理学的认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对心理学的认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对心理学的认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我对心理学的认识学习心理学导论的体会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生活压抑,或者感到自己总是闷闷不乐,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感觉自己无法适应社会生活,最终导致抑郁或是其他心理疾病,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严重的会自寻短见,跳楼什么的事件自杀时有发生。这可谓是一种悲剧,然而这种悲剧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看我们怎样去面对这些问题,怎样走出这些心理误区。这就涉及到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心理对我们的行动具有极大的影响,具有一种导向作用,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正确认识自己,掌握一些基本心理学知识,走出心理误区,克服心理上的困难,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关键词:大

2、学生心理问题 影响 克服正文:当今社会,在就业压力等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出现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做出一些难以令人理解的行为,甚至走向犯罪道路。所以,学习心理学显得很必要和重要。首先,我们简单地认识一下什么是心理学。我的理解,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人又包括动物,当然研究动物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为主。简言之,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三大任务:揭示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指导实际运用。最重要的,我想是指导实际运用。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大脑,也就是说,

3、我们的心理是受大脑支配的。作用都是相互的,所以反过来,我们的心理自然也会影响到大脑,心理会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说了那么多,下面说点实际的东西,看一下跟我们当代大学生联系比较紧密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走出这些心理误区,让我们能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快结束的阶段,青春期向成年过渡,思想逐步成熟,更容易产生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其表现是多样化的。第一,适应问题。这是个比较笼统的心理问题,包括对新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方法等诸多方面的适应,主要是对大一新生而言的。先说对新环境的适应问题。大学生活与过去的生活比起来,会有很大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4、对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要求更高了,跟过去相比起来,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或许都会有较大变化,对于新生来说,面对突如其来的诸多变化,可能会有些措手不及,以致产生一些负面的心理,如焦虑、紧张、自卑等,结果越来越糟糕,任其发展的话,就会导致心理问题,影响到其他活动,严重的还会造成抑郁等心理疾病,甚至出现失眠等影响健康的问题。所以,适应是每个新生必须面对的第一个问题。不光是新生,每一个人,只要是到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总要面对这个问题。有人会说,适应只是个时间问题,早晚都会适应的。其实不然,有些人花再多时间也难以完全适应新环境,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根据我自己个人经验以及一些朋友的经验,总结出如下规律。

5、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大致要经历三个过程:分离、过渡、融入。所谓分离,是从离开自己以前的生活环境那一刻就开始了的,分离是适应的起点。分离,就意味着要对自己的家庭和昔日朋友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义。过去都总是粘在父母亲人和亲密朋友之间,他们会及时地给我们提供建议和帮助。但现在,远离家乡,到了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已不再是那些能够随时提供帮助的得力助手或者说向导,充其量能够给我们一点心理安慰或者一些建议什么的,虽然也还算是比较不错的帮助,但终归,入学伊始,认识的人又不太多,对一些规则什么的又不太了解,更多时候还得靠我们自己,靠我们自己去思考、去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不管通过什么方式,向别人请教也好,自己查资

6、料也好,总之,就是一个分离过程,与曾经和自己“同舟共济、生死与共”的家人、密友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会造成比较大的心理落差感,有种孤独、无助的感觉,想要放弃。但现实总是要去面对的,这时候就到了第二阶段,过渡阶段。这个阶段是最关键的阶段,因为分离实际上是由于入学的客观要求决定的而融入又是适应的最终目的和结果,所以,过渡是持续时间比较长,需要付出最多,也是最考验一个人能力和承受能力的时候。过渡期延续的时间长短以及在过渡期的状况直接影响融入的结果。在过渡期,各人应对的态度、方法会有所不同,这也就造成了不同的心理状况,导致不同的结果。有的人勇敢地接受现实,坦然面对,处理问题时泰然自若,遇事总是冷静分

7、析,既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也不拖沓、任其发展,这样的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是相对较高的,他们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人力、物力、还有其他文化力量等等,他们往往表现得比较主动,主动交朋友,主动向别人请教一些问题,主动查找对自己有利的资料,主动学习等等,自己把握了这场“战争”的主动权,那结果不言而喻了,他们最终就能很好地融入到新环境中,而且时间上往往比较短。反之,有相当一部分人在面对新环境时往往会表现得很被动,要不就是急于求成,总是觉得自己应该早就适应这个环境,但现实又往往不如人意,这就会造成很大的心理落差,抑郁惆怅就随之而来,终日闷闷不乐,遇事也总是自己独自在纠结,不愿与别人交流。这样的人往往很

8、难适应,当然就不能很好地融入。所以,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总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问题,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我的理解,一定要主动,主动了解新环境的情况,多与人沟通,注意学习,千万不可被动。第二,适应学习的问题。大学的学习,与过去中学的学习相比,差别是非常大的。首先,它对自主的要求更高了,课文中讲到的东西已经不再是那么详细具体,很多时候要靠自己去发现和探索一些规律。然后,它变得很灵活,学习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学习的时间不再只是课堂,留给自己支配的自由时间很多,要靠自己去把握,合理去分配。面对这种转变,容易出现两种错误的心理现象:从众和按部就班、因循守旧。从众,这些人往往是找不到适合自

9、己的方法,但是又不想表现出自己很无能为力的样子,在自己的虚荣心和压力的驱使下,急于找到一些看似很适合的方法,这最快捷的当然就是照搬。他们愿意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于是乎,毫不犹豫,认为大家都好用的方法,自己也会适用,就照搬别人的做法,盲目从众。这种做法,肯定是不可行的,从众是心理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多数情况下不正确的心理现象。另一种,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究其原因,主要是一种定式思维的影响,还有对自己过度的肯定。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在自己过去形成的固有模式的影响下,不知变通,不管现在的学习情况,一味照搬原来的模式,不懂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论是从哲学的角度还是心理学的角度讲,

10、都是错误的。那么怎样去适应学习生活呢?既不能盲目从众,也不可不知变通、定式思维,应该积极探索,找到新的学习方式,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找到最佳的方法。第三,人际交往问题。这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人是社会的人,总要跟人交往的。而人际关系往往会对一个人的心理、成长和事业影响深远。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我们保持良好的情绪,提高办事效率,反之,糟糕的人际关系会影响自己的心情,情绪低落,分析、解决问题时往往会造成错乱,影响效率。可见心理特别是情绪对我们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对于大学生来说,面对的人群比起以前更为复杂,交际的范围更广了,而大家的思想也都逐渐成熟,交往起来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

11、,相互猜疑,彼此之间不信任,这种非正常的心理会造成朋友之间的关系渐渐疏远,最终导致“崩盘” 。还有自卑、自负等,有些人总是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不敢开口去跟别人交流,总是在想别人如何看自己,甚至强加一些想法在别人身上,自己活得很累,总是关注别人而往往忘了自己。这样长此以往,只会造成人际关系的恶化或者交际圈的缩小,不敢去交际,不愿去交际,这会严重影响自己的情绪,进而影响自己的办事效率等。而有些人是过度自信,即自负,总是认为自己是最棒的,不容许别人对自己有任何意见,不会广泛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固步自封,刚愎自用,最终导致的结果,当然是“众叛亲离”,自己也永远不会提高。这两种心理都是比较常见的错误心理,都

12、会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进而影响我们的活动。还有一种是自我,以自我为中心,总是把自己当王看待,什么事都是我说了算,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想让别人干什么就拼命阻拦,总之就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不会换位思考。这往往会造成矛盾,特别是在寝室生活中,矛盾激化就会决裂,朋友越来越少,最终孤独、压抑。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千万要杜绝自卑、自负、自我的心理,而应该真诚、大方、热情,以德服人,多与人交流沟通,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学会换位思考,彼此尊重。其实心理学无处不在,心理学时刻伴随着我们。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心理问题,很正常,千万不能认为自己有病或是陷入其他心理误区,不敢去正视它。正确的态度是,勇敢地去面对,正确认识心理问题,认清它们的影响,从容面对,找到解决途径,走出心理误区,克服心理困难,健康、快乐、阳光地成长。不要让心理问题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利用一些心理学的基本常识,跨过这些“绊脚石”,助我们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