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第十組: (14) 卓恩琦 、 (30) 陳沛瑜 (43) 劉亭妤 、 (51) 孫淑雲,結核病,結核病是由於感染結核菌所引起的一種傳染病。近年來, 台灣每年新發現並且登記有案的確診病人仍有約一萬五千 人大多按時服藥的結核病人可以治癒。但是如果規 則服藥,任意中斷者,可能會造成抗藥性菌種之出現。因 此,抗藥性結核病絕大多為人為因素造成,只有少病 人是幸一 開始就受到抗藥性菌種之感染。,栗粒型結核,認識多重抗藥性結核病,如果抗藥性結核病對於目前主要的二種治療藥物(Isoniazid 和Rifampin)具有抗藥性,就成為多重抗藥性結核病 (MDR)。如果多重抗藥性結核病對於治療
2、多重抗藥性結核病任何 fluoroquinolone藥物具有抗藥性,且對於1種以上注射型抗 結核病藥物(capreomycin, kanamycin, amikacin)也出現抗 藥性者,就會成為所謂超級抗藥性結核(XDR-TB)。,致病原,多重抗藥性結核病(MDR-TB) 是指感染至少對最重要的兩 種抗結核物isoniazid及rifampicin抗藥之結核菌株的結核 病。藉由直接觀察療法 進階的都治計畫(DOTS - Plus) 的介入,能減少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的產生。 * DOTS 補充: 藉由經過訓練的觀察員執行送藥到手、服藥入 口、吞下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以上之關懷服藥,確保每一 個
3、病人規則服下每一顆藥。,流行病學,2017年衛福部疾管署統計今年首兩例的境外移入多重抗藥 性結核病(MDR-TB)個案,患者分別是中國及越南的台 商。2017年衛福部疾管署統計,今年至2月底止,國內共通報 1291例結核病確診個案,含上述兩境外移入病例在內其 中,有11例為MDR-TB。,傳染途徑,抗藥性結核病的主要傳染途徑與結核病相同,是由飛沫與 空氣傳染。部分是由於人為因素造成,部分是因為一開始 就受到抗藥性菌種之感染。,潛伏期,與結核病潛伏期相同。肺結核,從受到感染到初發病灶出現,大約須412週; 而從感染後612個月是病程繼續進行到肺結核的最危險 期。無論如何,一旦受到感染,終其一生均
4、可能為一潛在 發病源。健康人受到抗藥性結核桿菌感染後,通常不會立即發病, 一般人受到感染後,一生中約有5-10%機會發病。,臨床現況,多重抗藥性結核病治療的窘況,近年來已有多種新的藥物 帶來一些曙光;包括 qui-nolone 類藥物 (例如: ofloxacin, ciprofloxin ),amikacin 以及 rifampicin 的衍生物(例如: rifabutin, rifapentene) 等等,已有初步之臨床治療成果。,檢驗方式,藥物敏感性試驗以由菌株培養後,再做藥物敏感性檢驗的 間接方法較為準確。經過第一線抗結核藥物與第二線抗結 核藥物的試驗後,確立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病患的抗藥
5、型態, 並建立治療療程。由於結核菌於固態培養基培養時,須時 4-8週,若能使用液態培養基,則可減少所須培養時間至 10-14天左右。,法定傳染病的類別,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疾病。補充:結核病為第三類法定傳染疾病。,影片,https:/youtu.be/THSGXf14fo0,導致抗藥性產生的因素,與病人相關的因素 : 服藥不規則 藥物的吸收不良 藥物副作用 醫療資訊、交通、或金錢不足 遵從醫囑的社會障礙 藥物濫用或毒癮病人與醫護人員相關的因素: 副作用調藥 沒有發現過去治療過 根據兩三個月前的藥敏調整藥物,與醫療照護系統相關的因素: 醫療照護的可近性不足 無法取得藥物 藥物品質不佳
6、,儲存狀況不佳 公共衛生機構組織不良或缺乏結核病防疫控制經費 沒有遵循的原則或遵循的原則不適當 缺乏適當或及時的實驗室檢驗,卡介苗的接種:接種卡介苗之目的於人體尚未受到第一 次自然感染前,先用疫苗造成人工感染,使人體免疫系統 認識結核菌抗原。 建議接踵對象:出生 5 8 個月內接種。長住高發生率地區或即將前往結核病盛行國家,可建 議家屬考慮提早接種卡介苗。,預防方法,認識疾病之傳染方式及可能的症狀,以便能早期就醫、早 期診斷與治療。與抗藥性結核病患有密切接觸者,要接受衛生單位追蹤2 年,每半年定期追蹤一次。改善居住環境,避免過度擁擠,以減少疾病傳染機會。,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蘋果新聞感控天地,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