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等学校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01913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高等学校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贵州高等学校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贵州高等学校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贵州高等学校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贵州高等学校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贵州省高等学校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 任 务 书 专 业 名 称 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 校 名 称 铜仁学院 (盖 章) 共 建 单 位 贵州大学 (盖 章) 负 责 人 颜宝平 联 系 方 式 0856-5233261 贵州省教育厅 制 二一一年二 月 2 填 写 说 明 1.任务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 责。 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3.任务书限用 A4 纸 张打印填报并 装订 成册 。 3 一、简表 专业名称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修业年限 4 年 项目编号 学位授予 门类 学士 本专业设置时间 2

2、006 年 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 48 首届毕业生时间 2010 年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 369 所在院系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学校近 3 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建设经费(万 )元 ) 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 名 颜宝平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0.6 学 位 硕士 学 历 在职研 究生 所学专业 应用数学 毕业院校 贵州大学 职 称 教授 职 务 主任 所在学校通讯地址 铜仁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电 话 办公: 0856-5233261 手机: 13885678078 电子信箱 邮政编码 554300 学校情况 所在地(州、市) 铜仁地区 学校财务部门审核盖章 银行开户单位 开户银行 银

3、行账号 4 二、主要参与人员(限填 10 人) 姓名 学位 技术职称 承担工作 雷晓军 本科 教授 教学科研 李大勇 学士 教授 教学科研 、实践 田 华 硕士 副教授 教学科研 龚 静 硕士 副教授 教学管理 陈世发 本科 副教授 教学科研管理 冉光华 本科 副教授 教学科研 王红芳 本科 副教授 教学科研 张 华 博士 (在读 ) 讲师 教学科研 杨英杰 硕士 讲师 教学科研 雷 宏 硕士 助教 教学科研 秘书 三、参与共建单位(指校外单位) 单位 承担工作 贵州大学 指导教学科研 5 四、建设目标 一、专业现状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 2006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我校升格为普通本 科院校后

4、首批申办的本科专业,设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2006 年 9 月开始招生。该专业办学历史较长,是在原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教育专业基础上组建而成。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教育专业 1977 年开始招收专科生,从 2001 年起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培养了 2005 至 2009 共五届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毕业生,为社会输送了 259 名合格本科人才,为铜仁地区的教育事业、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自成立以来,按照学院的统一部署、统一规划,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师资力量不断得到加强。截止到 2010 年 12 月,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 22 名,已形成以中年教

5、师为骨干,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科研队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为 8 名,占教师总数的 36%,具有硕博学位的教师 13 人( 1 人在读博士),占教师总数的 59%。教师中现有学院学术带头人 3 人,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 4 人。三年来本专业教师曾获得过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校教学成果一等奖,还有多名教师获得学校“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等称号。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在铜仁师专数学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有与本专业对应的专科或相近的本科教育历 史多年,数学教育专业从 1977 年就开始招收专科生,已向社会输送了两千多名合格的专科毕业生;与贵州师大联合培养数学与

6、应用数学本科生,共有五届 259 名毕业生,就业率很高,社会反映良好。到目前为止, 2005 至 2008 届就业率均为 100%, 2009届一次就业率达到 87%。 铜仁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专业 专任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从 2007 学年度到 2010 年学年度的 3 年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师获得科研项目 14 项,获得科研经费共计 22.1 万,中级职称以上教师的科研经费每年每人是 0.61 万元,科研项目经费呈逐年上升趋势; 共发表学术论文 70 篇,中级以上人年均 0.7 篇;其 6 中核 心期刊 25 篇,出版学术专著 5 部。 铜仁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培养学生方面取得

7、了很大成绩:黄顺权、 谭恩贵、 杨兰凤等已成为“全国优秀教师”, 张著洪、薛德黔、雷晓军等被评聘为教授, 彭吉黔、刘泽木、龙海、陈世发、安启洪 等任正处级以上行政职务, 更有一大批学子出色考取各个出色的岗位,在铜仁乃至全省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如:2005 届毕业生夏林丽考入湖南省重点中学 溆浦中学任教,现已考取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杨龙仙考入铜仁民族师范学校(后并入铜仁学院)任教, 现已考取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 2006 届毕业生李小军考入铜仁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任辅导员; 2009 届毕业生李颖考入省 级示范性中学 铜仁一中任教等。 铜仁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之余,更加强

8、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自 2001 年以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开始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多次获赛区一、二等奖,自 2008 年以来,开始组织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参赛, 12 人获贵州赛区一等奖, 12 人获贵州赛区二等奖, 45 人获贵州赛区三等奖。 2008 年学校首届“十佳”学生教学能手比赛中,本专业有 两名学生获奖 ; 2009 年学校第二届“十佳”学生教学能手比赛中,本专业有三名学生分获第一、二、五名 ; 2010 年 学校第 三 届“十佳”学生教学能手比赛中,本专业有 两 名学生分获第二、 三 名 。 本专业 2011 届毕业生中,三名同学参加考研,分别考出

9、370、 335、 300 的好成绩。 在课程设置方面,本专业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基础数学、应用数学类课程为本专业的基本骨干课程,此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与技术素质、实践运用素质、创新素质、组织协调能力、身心素质等,并开设了相应的课程。 本专业设在数学与计 算机科学系下,这使得本专业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本系拥有 2502、 2504、 2506、 2601、 2603、 2605 等六 个实验室,总面积 480m2,拥有电脑 280 台,完全能够满足教研的需要。 铜仁学院图书馆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资料室有关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图书共有 36487 册,其中数学与计算机

10、科学系资料室有图书 3725 册,期刊杂志 30 余种, 7 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基本能满足教学、科研需要。 二、总体目标 继续发挥传统优势,突出师范教育,以教育部本科教学标准和基本规范为准则 ,以适应铜仁地区乃至贵州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为宗旨,以“厚基础、强能力、宽就业”为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评价方式,加大实践教学,突出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 的 培养,努力提高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深入的专业建设,将铜仁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成为贵州省较为先进的基础教育教学师资培养基地。 以师范教

11、育为中心,根据社会需求,积极探索新的专业建设及新的就业途径。以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这个大背景为一个优势平台,充分利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科 学与技术素质。 三、具体目标 1师资队伍。通过五年努力,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学术科研能力强、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内外结合的教师队伍。在师风师德方面,建设一支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改革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在学历结构方面,通过建设达到获博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20%以上,获硕士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70%以上。在职称结构方面,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60%以上。在科研方面,本专业教学团队每年公开发表论文总数达到 18 篇以上,平均每三名教师

12、有一个科研项目。 2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数学科学及数学教育的基本理 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具备应用数学和数学教学能力,适应铜仁地区乃至贵州省基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的数学教师或数学教育教学研究人员;或能在企事业、科技和经济部门从事与数学专业相关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3.课程建设。在课程 建设方面,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已均获院级合格课程,其中 高等数学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在此基础之上,争取在五年 8 之内,再打造两到三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一门省级精品课程。编写并出版适合本专业学生的数学建模和 数学教育 学 教材。

13、4. 教学方法的转变。逐渐实现从“教”向“学”的转变和从“知识教受”向“问题 驱动 ”、“实践探究”的转变。 鼓励 合理使用多媒体,积极开发和使用课件,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确实提高教学效果。 5.规范各个教学环节,加强教学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6.实验室建设。对于实验室原有设备及时维护和更新。在原有实验室的基础上,增设“应用数学”实验室,配置 30 台电脑 ,一台打印机,一台扫描仪,供教师教研或科研使用。 7.加强与省内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学科的交 叉、渗透与融合等。加强与省外高校的交流,开阔视野,聘请校外专家指导和协助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

14、同时派教师外出深造,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9 五、建设方案 一、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队伍 1.在专业带头人培养方面,在本专业的中青年教师中遴选出 1-2 名事业心强、教学科研成绩突出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 2.在教师学历方面,积极创造条件,鼓励 45 岁以下未达到硕士学历的教师考取硕士研究生、未取得博士学 位 的教师考取博士研究生,同时积极引进博士或优秀硕士; 3.加强青年教师后备队伍的培养,将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列入考核教师的指标,激励青年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在参加学术会议、访 学及进修方面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方便,让他们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与教学方法; 4.逐

15、步建立健全教师教学、科研考核细则,对每一位教师进行年度考核,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 5.加强与外校的交流与合作,每个学期至少聘请一名省内外知名教授或教育专家为客座教授,每学年定期为学生开设一定数量的讲座,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等 。 二、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培养目标,本专业已经构建了专业性、师 范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有机结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本专业将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践环节。具体方案如下: 1. 认识阶段:从第 2 学期起,结合所学的数学内容选取适当的数学模型的例子,作为学生课堂讨论或课外作业,使学生对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有个感性认识; 2、数学实验:安排数学实验,使学生掌握常用的几

16、个数学软件的使用,如Matlab, Mathematica, Maple, Lingo; 3、专业见习:为使学生熟悉中学数学教育,在第六或第七学期安排学生到中学进行实地见习若干次; 4、专业实习: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教学能 力,在第八学期安排学生教育实习 8周; 10 5、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技能,进行独立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时间集中在第八学期进行,通过答辩评定成绩。 三、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要彻底改变目前部分教师课堂教学靠“一本教材、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口”的单一讲授式教学方式,实现从“教”向“学”的转变和从“知识讲受”向“问题解决”、“实践

17、探究”的转变,积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现场示范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还可以根据课程性质,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 代信息工具探索教学的实验,数据的模拟等,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和有效。 2. 本专业 现有教室 8 间,其中有多媒体教室 8 间,多媒体教室中设备安装齐全,有较为完善的教学条件 。要求每位教师认真思考所任专业课哪些内容、哪些环节和哪些方面可用多媒体教学,积极开发和使用课件,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确实提高教学效果。 3.将课程的一些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授课教案、电子课件、教学视频、应用案例、模拟试题等上传到本系网站上,让学生共享,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内容哦那个,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 开辟课程论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的平台与教师交流的场所。 四、加强实验室的建设 目前本系有六个实验室, 280 台电脑,但是电脑配置比较陈旧,本专业 将 在未来 五年之内,逐渐实现资源的更新 , 并从中分出一间实验室作为“数学建模实验室”, 并在实验室应增设一台打印机,一台扫描仪供学生使用,为学生参加建模竞赛做准备。 此外,增设一个“应用数学”实验室,配置电脑 30 台,打印机一台,扫描仪一台,供教师教学或科研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