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外科手术切口分类 v 根据创伤和外科手术中污染的可能性将切口分三类v 手术切口分为三类 : 类为无菌切口, 类为可能污染切口, 类为污染切口。愈合等级分为三级:甲级为愈合优良,乙级为愈合欠佳,丙级为切口化脓。对于个别分类确有困难的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 ”者以 “ ”计,不能确定为 “ ”者以 “ ”计。 v 1、清洁切口,用 “ ”代表,是指非外伤性的、未感染的伤口;手术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即缝合的是无菌切口,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v 2、可能污染的切口,用 “ ”代表,是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
2、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 6小时内伤口经过清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v 3、污染切口,用 “ ”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与感染物的切口,如化脓性阑尾炎手术、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伤口等。愈合的分级有三级 v1、甲级愈合,用 “甲 ”代表,是指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v2、乙级愈合,用 “乙 ”代表,是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v3、丙级愈合,用 “丙 ”代表,是指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v 引起术后切口感染的最低条件是有细菌来源,有传播细菌的载体
3、以及细菌经切口进入机体的途径。至于切口是否发生感染则取决于细菌进入切口的数量、细菌的致病力和患者的抵抗力。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性可用下列公式表示:污染切口的细菌数 细菌毒力机体的抵抗力感染系数。由此可以看出造成切口感染的最重要的条件是手术的污染程度。另外,手术技巧、患者的免疫力、年龄、营养状况、住院时间长短、手术时间长短以及切口部件、切口局部有无坏死组织等都与发生感染的机率有关。 v 1、患者健康状况:休克、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肝硬化、恶性肿瘤等均能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增加感染的机会。v 2、切口部位:不同切口部位对细菌的抵抗力不同,感染率也不相同。消化道、呼吸道等疾病手术切口的感染率较高,而
4、未与口咽相通的面颈部切口感染率相对较低。 v3、手术技巧:良好的手术技巧是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技术高明的医生,不仅能缩短手术时间,而且能适度地处理组织、减少出血、消灭死腔,降低感染几率。v4、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与患者的住院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据有关统计,住院 1d清洁切口的感染率为 1.2%, 1周为2.1%, 2周为 3.4%, 3周以上为 14.7%以上。造成感染率与日俱增的原因是患者皮肤上和体内存在的细菌与医院环境中和工作人员身上携带的毒力较强的且具耐受性的细菌互相交融有关。v 5、其他:老年、肥胖、手术时间长、引流部位选择不当、慢性病患者等都能使感染几率增高。v 美国疾病
5、控制中心提出一种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指数,包括四个危险因素: 腹部手术, 2h以上的手术, 污秽或感染的手术, 有 3个以上出院诊断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v 引起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环节较复杂,因此,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贯穿于护理活动的拿过程 v 1、术前准备:预防微生物污染切口,应开始于手术前。v 2、患者皮肤准备:做好患者手术前的清洁和皮肤准备,对于预防切口感染是很重要的。据调查,术前不沐浴患者术后清洁切口感染率为 2.3%,用肥皂沐浴者为 2.1%,用消毒药皂沐浴者为 1.3%。术前备皮的方法不同感染率亦不相同,剃毛比剪毛的感染率要高,并且备皮时间距手术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所以,为降低切口感染率,最好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于术前 1d洗澡、理发、剃须、剪指(趾)甲,更换清洁内衣。备皮时检查皮肤有无炎性反应及破损,切忌剃破皮肤,剃毛后用 75%酒精消毒手术区皮肤,并用无菌巾包裹,立即或在较短的时间内施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