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一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和形态观察球菌杆菌 弧菌 实验一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和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和细菌抹片的制备方法 2、学习掌握单染色的操作技术 3、了解革兰氏染色机理,并掌握其操作技术 4、 熟悉显微镜的使用、学习并掌握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 -简单染色 细菌的细胞小而透明,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识别,必须对它们进行染色。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使经染色后的菌体与背景形成明显的色差,从而能更清楚地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此法操作简便, 适用于菌体一般形状和细菌排列的观察。 常用 碱性染料 进行简单染色,这是因为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溶液中, 细菌细胞通常带
2、负电荷 ,而碱性染料在电离时,其分子的染色部分带正电荷,因此碱性染料的染色部分很容易与细菌结合使细菌着色。经染色后的细菌细胞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显微镜下更易于识别。常用作简单染色的染料有 美蓝、结晶紫、碱性复红 等。当细菌分解糖类产酸使培养基 pH下降时,细菌所带正电荷增加,此时可用 伊红、酸性复红 或 刚果红 等酸性染料染色。二、实验原理 -简单染色 染色前必须固定细菌 。其目的有二:一是杀死细菌并使菌体粘附于玻片上;二是增加其对染料的亲和力。常用的有加热和化学固定两种方法。 固定时尽量维持细胞原有的形 。二、实验原理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法是 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Christa
3、inGram氏创立的,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 革兰氏阳性菌 ( G+)和 革兰氏阴性菌 ( G-)两大类。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最重要的鉴别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是由这两类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不同决定的。 二、实验原理 -革兰氏染色 革兰氏染色法的基本步骤是:先用初染剂结晶紫 进行初染,再用 碘液媒染 ,然后用乙醇 (或丙酮 )脱色 ,最后 用复染剂 (如番红)复染 。经此方法染色后,细胞保留初染剂蓝紫色 的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如果细胞中初染剂被脱色剂洗脱而使细菌染上 复染剂的颜色 (红色 ),该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二、实验原理 -革兰氏染色
4、 当用 结晶紫初染 后,像简单染色法一样,所有细菌都被染成初染剂的蓝紫色。碘作为媒染剂,它能与结晶紫结合成 结晶紫一碘的复合物 ,从而增强了染料与细菌的结合力。当用脱色剂处理时, 两类细菌的脱色效果是不同的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壁厚、类脂质含量低,用乙醇 (或丙酮 )脱色时细胞壁脱水、 使肽聚糖层的网状结构孔径缩小,透性降低,从而使结晶紫 -碘的复合物不易被洗脱而保留在细胞内 ,经脱色和复染后仍保留初染剂的蓝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则不同,由于其细胞壁肽聚糖层较薄、类脂含量高,所以当脱色处理时, 类脂质被乙醇 (或丙酮 )溶解,细胞壁透性增大,使结晶紫 -碘的复合物比较容易被洗脱出来 ,用复染剂复染后,细胞被染上复染剂的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