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经药解读.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403536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4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方经药解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经方经药解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经方经药解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经方经药解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经方经药解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健康护卫者,中药临床人; 医药融通途,传承国学微; 默默耕耘路,直至心愿诚。 祝之友,重新认识(现代)中医中药,“经方 经药”解读,祝 之 友 主任中药师 临床药师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四川 洪雅) 电话:13778810856 2017-07 Email:,中国人,不了解、不相信中医者,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国人。中国医生,不了解、不相信中医者、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国医生。中医,不了解、不熟悉“经药”、“中药临床药学”,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医。,中医現代化,中西医结合是改造中医,消灭中医的最大骗局。 中、西医并重是对中医的最大遵重和支持。 現行中国药典单味药的处方剂量,是限制中医医生用葯和治病救

2、人的紧箍咒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用其某一成分的含量高低来判定和鉴定,是要把中医中药引向歧途,中医万岁!,徐大椿:“凡药性有专长,此在可解不可解之间,虽圣人亦必试验而后知之。如菟丝子去靣皯,亦其一端也。以其辛散邪,则辛散之药甚多;以其滑泽耶,则滑泽之物亦甚多,何以他药皆不能去而独菟丝能之?蓋物之生,各得天地一偏之气,故其性自有相制之理。但显於形质气味者,可以推测,而知其深藏於性中者,不可以常理求也。故古人有单方及秘方,往往以一二种药治一病而得其中。及视其方,皆不若经方必有经络奇偶配合之道,而效反神速者,皆得其药之专能也。药中如此者极多,可以类推,回归本经伤寒中药之本来是保证中医临床疗效之根本. 基

3、于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经方的研读,对中医“经药”的认识.,神农本草经与黄帝内经中医药理论同源. (中医药的发展是先有药后有医)伤寒杂病论药证源于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方药根基于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标志了经方的起源.,神农本草经是伤寒杂病论问世的基础.黄帝内经是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理论之源.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性效与功用在伤寒杂病论得到应验。,为什么要注意和加强对“经方经药”(包括“经典”方)的研究。中国中医药报20170818第8版, 中医药文化栏目: “酸枣仁”. 作者:山东名老中医。,文章是说酸枣仁药物的名称的由来和中医临床效用。 “酸枣仁,又名枣仁、生枣仁、炒枣仁,为鼠李科植

4、物酸枣仁的成熟果实(应是成熟种子)。酸枣仁性味甘、平。入心肝经。性质平和,甘补酸收(应为果实性效),有养心安神,敛汗生津(亦应是果实性效)功效。为养心阴,益肝血,而宁心安神的良药。”,缺失在什么地方: 1.不懂中药同基原不同入药部位的临床疗效迥别。 2.不清楚经方(包括经典方)经药与现代方剂与药物的差异。 3.不懂中药饮片生品与炮制品之临床性效差异。 4.误导读者对中药饮片临床疗效的解读。 (以上是目前我们中医药界的通病),建国以来,中医中药教育,只注重“经方”(包括经典方)的研究,忽略了“经药”的研究,这就造成了: 现代中医(特别是“学院派”中医)对“经药”的错误认识。 造成了中医治不了大病

5、,治不了急危重病的认识误区。 近年来中医研究生对“经方经药”的认识缺失,直接造成了中医药研究课题的失误结果。,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各级别研究生(也包括科研单位)的课题对第二文献的认识缺失;对经方(包括经典方)经药,历史时间概念及其意义的认识:,Ex:中医药发展的时间段意义: 古代近代建国时期现今传统中医药认识:离现今时间越近,认识误区越严重。现代医药学:离现今时间越近,真实性和可信度就越高传统中医药:离现今时间越近,其真实性和可信度就越低,反之离古代时间越近,其真实性和可信度就越高。这就是国家倡导“读经典”“用经典”的现实意义。,见议和倡导: 研读“经方” 必先研读“经药” 应用“经方”必会用

6、“经药”. 只有精通“经药”才能精通“经方”,理必内经 ,法必伤寒, (方)药必 本经 . (有些药物要回归到本经 和内经 ,其效用则在伤寒中得到应验。) 用现行教科书的药性理论解读经方经药往往出现误解和缺失,萹 蓄,本经:味辛、平。主浸淫,疥搔,疽痔,杀三虫。,统编教材药典同步:性微,味苦,入膀胱经,利尿通淋,杀虫,止痒。,说文解字病部:疥、浸、淫解。,灵枢卷十二痈疽篇: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痈发于颈,名曰夭疽,发于肩及臑,名曰疵痈,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內经卷一生气通天论篇: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诸病源候论卷三十:疥候诸病源候论卷十八:三虫候诸病源候论卷四十:痔病候,基原:蓼科

7、,浸淫:病名。又名浸淫疮。金匮要略卷中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浸淫疮,从口流向四支者,可治;从四支流来入口者,不可治。 “浸淫疮”由心火脾湿,凝滞不散,复感风邪,郁于肌肤而致。初起形如粟米,瘙痒不止,搔破流黄水,蔓延迅速,浸淫成片,甚则身热。即现代急性湿疹,亦包括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治宜祛风胜湿,清热凉血,解毒。,疥搔:“疥”即疥疮 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疮病诸侯凡六十五论疥候:“疥者,有数种。有大疥,有马疥、有水疥、有干疥、有湿疥,多生于手足,乃至遍体。大疥者,作疮有脓汁,焮赤痒痛是也。马疥者,皮内隐嶙起作根墌,搔之不知痛。此二者则重。大疥者,痦癌如小瘭浆,摘破有出除,此一种小轻。干疥者,

8、但痒瘙之皮,起作于痂。湿疥者,小疮皮薄,常有汁出。并皆有虫。人往往以针头挑得,状如水内虫,此悉由皮肤受风邪热气所致也。按九虫论云:蛲虫多所变化多端,或作疥痔瘘,无所不为。”,疽痔:“疽”,病名。常见痈并称。 黄帝内经灵枢卷十二痈疽第八十一:“黄帝曰:余已知血气之平与不平,未知痈疽之所从生愿尽闻痈疽之形岐伯曰: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发于颈,名曰夭疽发于肩及臑,名曰疵疽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发于胸,名曰井疽。”,疮面深而恶者为疽,是气血毒邪所阻滞,发于肌肉筋骨的疮肿。宋以前的疽仅指无头疽,自宋卫济宝解始见有头疽之描述。现今按“疽病”甲期之有头与无头,分为有头疽与无头疽两类: 有头疽:系指发于体表软

9、组织之间的阳性疮疡。患部初期有单个或多个白色粟米样的疮头而得名。根据其形态和发病部位的不同而命名,如发脑、发背、发胸等,多因感受外感风湿火毒或湿热火毒内蕴,使内脏积热,营卫不和,邪阻肌肤而成。初起患部面红发热,根囊高肿,疮头如粟米,一个至多个不等,甚则疼痛剧烈,身热口渴,便秘尿赤,脉洪数,舌红苔黄者为实证。治宜清热解毒、疏风、活血等。内服如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等。若疮面大、腐肉难脱则应手术切开治疗,内服汤药和外敷药物。 无头疽:指发于筋骨之间,或肌肉深部的阴性疮疡。多因毒邪深陷,寒凝气滞而酿成。患部漫肿无头,皮色晦暗,病程缠绵,甚则伤筋烂骨,难溃难敛。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内服汤药如阳和汤

10、、醒消丸、小金丹等。外用阳和解凝膏、冲和膏等。无头疽还包括骨疽、流痰、流癃等多种中医外科病症。,“痔”,中医病名。 传统中医对痔的认识有二: 泛指多种肛门部的疾病。黄帝内经素问卷一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妇杂病诸侯痔病候:“痔病由劳伤经络,而血流渗之所成也,而有五种:肛边生疮,如鼠乳出,在外时出脓血者,牡痔也;肛边肿生疮而出血者,牝痔也;肛边生疮,痒而复痛者,为血脉痔也;肛边肿核痛,发寒热而出血者,肠痔也;因便而清血出者,血痔也。”,指九窍中小肉突起。医学纲目:“凡人九窍中有小肉突起皆曰痔。” 近代医学认为:痔系直肠下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痔静脉扩大和

11、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又称谓静脉窦)。按其生长部位不同分为内痔、外痔、内外痔(混合痔)三种,其病因多由平素湿热内积,过食辛辣,久坐久立,或临产用力,大便秘结,或久泻久痢等因素所致,以致体内生风化燥,湿热留滞,浊气淤血下注肛门,发为本病。 另有痔瘘一病,即痔疮和肛瘘的合称。在中医药文献中所称痔瘘之概念为:初生肛门不破者为痔,破溃而出脓血,黄水浸淫淋漓不止者为瘘。,八正散 【出处】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方 【组成】 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 【用法】 共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芯煎至七分,去渣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与之。 【功能】 清

12、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 湿热下注,热淋、血淋,小便混赤,溺时涩痛,淋漓不畅,甚或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等。,【方名考释】: 八正散为治疗热淋之常用方剂。湿热下注,结于膀胱,气化不行所致之湿热淋证。方中萹蓄、瞿麦、木通、车前可利湿通淋;栀子、大黄能泻火通淋,导湿热下行;甘草既可缓其急迫,又可防止苦寒太过。 史记律书记载:“律历,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气,天所以成熟万物也。”就是说,音律和历法,是天用来贯通五行八节之气,以成熟万事万物。,八正,即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方中所用八位药物,除滑石全年皆可采收外,其余药物尽在“八节”时采收

13、:木通,在正月、二月立春和春分前后采收;车前子、萹蓄,在四月立夏和五月夏至前后采收;瞿麦在七月立秋是采收;山栀子仁在十月立冬前后采收;大黄,在立冬或冬至前后采收;甘草多在二月春分、八月秋分的“除日”采收。建除家认为:建日为吉日,除日为去旧迎新的日子,故甘草在二月、八月的“除日”采收最佳。,“八正散”中诸药,正是顺应“八正”,匡正驱邪,以达到三焦通利,导热下行,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目的。本方以方中诸药采收时令所对应的“八正”而命名为“八正散”。,名人方论:清代名家汪昂在医方集解中云:“此手足太阳手少阳(手太阳小肠经,是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药也。木通、灯草,清肺热而降心火,肺为气化之源,心为

14、小肠之合也。车前清肝热而通膀胱,肝脉络与阴器,膀胱津液之府也。瞿麦、萹蓄,降火通淋,此皆利湿而兼泻热者也。滑石,利窍散结。栀子、大黄,苦寒下行,此皆泻热而兼利湿也。甘草合滑石为六一散,用梢者,取其直达茎中,甘能缓痛也。虽治下焦而不专治于下,必三焦通利,水乃下行也。”,中药品种理论对汤方中部分药物解读: 山栀子(仁)与山枝子(仁): 山栀子仁,系茜草科Rubiaceae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成熟种子。性味苦、寒。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热痈,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等病症。栀子与栀子仁,栀子为成熟果实,栀子仁

15、为其成熟种子。传统中医认为,栀子偏重于清热利湿,用于湿热黄疸;栀子仁药性更浓,常用于淋证热痈。朱丹溪言:“山栀子仁,大能降火,从小便泄去。其性能屈曲下降,人所不知。亦治痞块中火邪”。,山枝仁,系海桐花科Pittosporaceae植物光叶海桐Pittosponum globratum Lindl.的种子。性平,味苦、温。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治疗虚热心烦,口渴咽痛,泻痢后重等,根本不具备山栀子仁的临床作用。 八正散中的山栀子仁为茜草科植物,且只能用其种子。,木通与通草:木通,系木通科Lardizablaceae.植物木通Akebia quinata (Thunb.) Decne 等多种木通的藤茎

16、。性味苦寒。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用于淋证,水肿,心烦尿赤,口舌生疮,经闭乳少,湿热痹痛等症。用量:36g。孕妇忌用。,通草,系五加科Araliaceae.植物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 K.Koch.的茎髓。性微寒,味甘、淡。清热利尿,通经下乳。用于湿热淋证,水肿尿少,乳汁不下等。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收载的方剂中木通,均应为通草;其通草应为现今之木通。 “八正散”中之木通应为现今之通草。,经方:一般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如:辅行诀、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所载方剂。又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方剂为代表。经药系指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

17、论中所载的药物。,经方的含义: 1.汉以前临床医方著作以及方剂的泛称。汉书艺文志:“活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固气威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团结,反之于平。” 2.经典医著中之方剂。指內经、伤寒杂病论中之方剂。 3.专指伤寒杂病论中之方剂,即仲景之方。金匮心典徐序:“惟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大成,惟此两书(伤寒论、金匮要略)真所谓经方之祖。”通常所言经方,多为此指。,按:1.伤寒杂病论所载方剂一定是经方,但经方不一定就是伤寒杂病论之方。 2.由于历史原因,经方中很多药物,其名称与现今完全相同,但有些药物其品种、入药部位、性效等发生了变迁,古今有别。即“古今方药不相

18、能”,影响了经方疗效,影响经方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有时影响了中医药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国内外中医药学术有效的交流。,经方的两种说法: 说法一: 一是指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所记载“医经、经方、神仙、房中”的经方十一家,但经方十一家,包括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三十卷、五藏六府疝十六病方四十卷、五藏六府瘅十二 病方四十卷、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泰始黄帝扁鹊俞跗方二十三卷、五藏伤中十一病方三十一卷、客疾五藏狂颠病方十七卷、金疮疭瘛方三十卷、妇女婴儿方十九卷、汤液经法三十二卷、神农黄帝食禁七卷,原书今俱已失传。,梁代陶弘景曾经亲眼见过汤液经法,从中摘抄部分方剂,写成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一卷。据说1907年,法国人伯

19、希和从敦煌莫高窟盗取古书卷,委由莫高窟道士王圆箓装箱时,王道士受人所托,随意抽出一卷医书暗藏,此卷即辅行诀藏府用药法要。1915年为河北威县张渥南所购,传于嫡孙张大昌,但原书在文化大革命时被毁,所幸当时有人已将全书默记,而有传抄件存世。中国中医研究院马继兴根据传抄件整理成书,附于敦煌古医籍考释一书中,公诸于世【1】(【1】经方溯源刘渡舟),“经方”来自于殷商时代伊尹所著的汤液经法,其上而又源于神农本草经及桐君采药录。据梁陶弘景说:“依 神农本经及 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尚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

20、首;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避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1】 所以“经方”最初的含义是这经方十一家,即十一部古籍中所记载的方剂。,经方说法二中医学界最为普遍的说法,是指中国汉朝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所记载之方剂。乃是相对于宋、元以后出现的时方而言的。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05首,除去重复的38方,共计280方。伤寒论载药90味,金匮要略载药192味,除去重复的76味,共计206味。经方是“医方之祖”,后世中医学家称伤寒杂病论为“活人之书”、“方书之祖”,赞誉张仲景为“

21、医圣”。,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依辨证论治的原则而化裁出一系列的方剂。经方的特点可概括为“普、简、廉、效”。所以后世所公认的”经方“是指张仲景伤寒 杂病论中所记载的方剂。,神农本草经与经方经药. 经药的含义: 1.专指神农本草经中所载的药物. 2.系指內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中所载的药物. 如:枳实、茜草、佩兰、海漂蛸、大枣,一.神农本草经、伤寒论杂病 汤方药物传承与缺失. 从药物名称、入药部位、性、效、炮制、剂量、煎煮、服用方法 神农本草经药物三个三分之一 1. 2. 3.,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临床葯学专著,伤寒论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较为完善的古代重要中医经典著作,

22、是中医、药人员必读之书。在漫长的历史流传过程中,经历代整理,其内容有一些为后人所增改。加之药物的历史变异,其药物名称、基原种、入药部位、药性理论等名实有误,在医药文献中误载、误教、误解、相互混用。,现在中医药人的致命伤:记住了经方药物名称,并没有掌握药物名称的实际意义:如桂枝、王不留行、茺蔚子、山茱萸、酸枣、夏枯草、仙鹤草、地肤子记住了汤方药物,未掌握单味药物的炮制、剂量,如药物的枚、钱、升、斗、铢等。,经方剂量换算 一斤=250g 一两=15.625g 一分=3.9g 一龠(yue)=10ml 一合=20ml 一升=200ml 一斗=10升=2000ml 一斛(hu)=20000ml 一钱=

23、3g(一般情况下可以,对伤寒杂病论不实用) 一铢=0.625g 六铢为一分, 四分为一两 一方寸匕=5ml 两龠=一各(音ge) 龠(yue,音月),古代容量单位。 合(ge,音哥),市制容量单位。 一合=10勺(shao,音芍),一升=10合。 “钱” 解: ,大枣、附子、水蛭、细辛, 桂枝汤、五苓散、炙甘草汤,由于神农本草经伤寒论杂病论为“经典”,后人不敢“摘破” (伤寒论不敢“摘破” 神农本草经,后学者不敢“摘破”伤寒论),“望文生义”或“望名生义”,造成后学者思维误区和对“经典”汤方药物的研究与应用误区,以及临床疗效验证之疑窦。严重影响国内外学术成果的有效交流,并影响“经方”的第二次开

24、发效果(如中成药的临床疗效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在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深入开展过程和教学过程中,不少临床医生提出问题:辨证施治准确,处方极当,而出现临床性效疑窦。而多数临床医生只从其自身医理思考,不知药物其因:药物品种、入药部位、性效理论等古今有别。,屠呦呦研究员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给我们的启示: 青蒿素是化学药(西药) 对传统中药认识与研究反思 青蒿品种理论研究与中医临床用药.,著名中医学家孙启明教授说:“千百年来,伤寒论注家几百家,他们研究伤寒论时,只抓住“方和证” 的研究,而忽略了“方和药” 的研究,尤其是方和药物品种的研究,这是中医传统研究课题中的一大疏漏.”,孙老先

25、生又说 :“从来的中医名家大多数人只知道疏方而识药物。伤寒注家们从来也没有注解伤寒沦大、小柴胡汤中柴胡是什么品种”。 这种“方未变而药多变” 的特殊发展,造成了古方、经方与用药之间的脱节,造成了医方与用药的矛盾。如伤寒论中众多经典名方,至今未变,但其临床用药却被偷换了药物概念。” (国家信息部),药物古今有别目次: 桂枝与肉桂, 枳实与枳壳, 王不留行与王不留行子, 山茱萸与山萸肉, 旋覆华(金沸草)与旋覆花, 茺蔚子与益母草, 酸枣与酸枣仁, 苍耳与苍耳子, 梓白皮与桑白皮, 连翘与湖南连翘(地耳草), 夏枯草与夏枯花(果橞),枸杞与枸杞子, 金银花、忍冬与忍冬藤;地龙、何首乌、淡豆与银翘散

26、酸枣与酸枣仁火麻子与火麻仁地肤与地肤子茵陈与茵陈蒿木通与通草紫草与紫草绒 (略),桂 枝 桂枝一名出自伤寒论。本经只有菌桂、筒桂、牡桂。本草经集注增载桂,一直到清代中期,所有本草目录均沒有桂枝。桂枝嫩枝条入药起始于清代中后期。,桂 枝,伤寒论汤方:炙甘草汤:桂枝 振奋心阳五苓散:桂枝 助膀胱气化金匮肾气丸:桂枝 助肾阳,陶弘景:“所谓去皮者,乃是去皮上虚软甲处” 虚软甲处 即非入药部位木栓层。孙思邈、苏颂、寇宗奭等人均认定:仲景所含桂枝诸方桂枝就是箘(筒桂)。,本经:只有箘(筒桂)、牡桂。集注增加桂,一直到清末,所有本草目录均没有桂枝桂枝必然是其中之一。本经P38 在牡桂条注释:今人呼桂皮厚者

27、为木桂,及单名桂者,是也,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本草纲目:P175 牡桂:“此即木桂也,薄而味淡,去粗皮用(仲景用法)其最薄者为桂枝,枝上嫩小者为柳桂。”,本草衍义:P.79 桂,大热,素问云辛甘发散为阳,故汉张仲景桂枝汤,治伤寒表虚皆须此药,是专用辛甘之意也然本经之言桂,仲景只言桂枝者,盖亦取其枝上皮,其本身粗厚处,亦不中用。,伤寒论所有含桂枝汤方中的桂枝均要求“去皮”,桂枝加厚朴汤杏子汤要求厚朴亦“去皮”陶弘景:所谓去皮者,乃是去皮上虚软甲错处即去栓皮。孙思邈、苏颂、寇宗奭、李时珍等人均认为仲景诸方中桂枝是箘桂北宋陈承:今又有一种柳桂,乃桂树幼嫩枝条清代以后才将其改称桂枝。,经方

28、: 炙甘草汤: 炙甘草四两、生姜三两、人参三两、生地黄一斤、 阿膠二两、麦冬半升、麻仁(胡麻仁)半升、 大枣三十枚、桂(去皮)三两。 麦冬:主胃络脉绝,胃络脉绝:“胃络”即胃之大络。黄帝内经素问卷五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胃之大络,名曰虚理注1,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注2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注1.“虚里”:位于左乳下,心尖搏动之处,为古代医生脉诊部位之一。 注2. “宗气”:即水谷所生的精气,加上肺吸入之自然之精气,积于胸中,为脉之所宗,故称宗气。,该段经文要义:胃经的大络,名叫虚里,这个络脉从腹腔通过膈肌,向上联络

29、肺藏,出现在左乳下,用手触按时,可以感觉到它的搏动,这是宗气在脉中的表现。倘如虚里搏动过盛,好像喘气病人的呼气那样,急促而不柔和,并且时有歇止的现象,这是病在胸中的反映。若如搏动不柔和而坚硬,缓慢而时有歇止者,这是有气滞、痰凝、血瘀等和滞病的反映。假如虚里跳剧烈,使其衣服也相应地振动,这是宗气不能藏蓄而外泄的反映,同样是危重的病证表现。”,“胃络脉绝”:指心气衰败欲绝。麦冬主胃络脉绝,即指麦冬有治疗心气虚重证之作用。“炙甘草汤”中的麦冬 ,“清心安神,养心血,充脉,以治胸痹。” 以麦冬、人参、五味子组成的生脉饮,广泛用于气阴两虚型之冠心病、心绞痛等急危重证的治疗,是麦冬治疗胃络脉绝的最好注解。

30、 金匮要略治疗用痹症的汤方均用麦冬,均取其清心安神,养心血,充血脉。,金匮肾气丸: 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附子、牡丹皮、桂枝(去皮)。 五苓散: 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去皮)。,当归四逆汤: 当归、芍药、细辛、炙甘草 通草、大枣二十五枚、桂枝(去皮)。 等方中之桂枝,从中医药理学解读,应作肉桂解,方通。,枳 实,枳实(壳),伤寒: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也是阳明腑实证之一,热结是本质,旁流(下行)是假象。,內经卷十二风论篇第四十二:大风,中医治疗痢疾原则:行气活血。调气则后重自除,行气则便脓自愈。,枳壳具有非常

31、强的止皮肤瘙痒的作用,尤其瘾疹瘙痒症独具疗效,可惜现代教科书不载,老师也不教了。藏区用枳的果实治麻风。,药典与教材同步。,本经:枳实,味苦寒,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痒,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蔵,益气轻身。,教材:性微寒,味苦、辛、酸。归脾、胃经。理气宽胸,利滞消胀。,內经:“黄如枳实者死”。,枳实本经:九、十月采.集注:九、十月采 (深秋). 破,令干;除去中核及瓤內经:黄如枳实者死梦溪笔谈:古人言枳实者,便是枳壳, 本经中枳实主疗,便是枳壳主疗。纲目:枳乃木名,实乃其子。,品种考证疏漏本经伤寒论大承气汤:大黄四两(约62.5克)厚朴半斤(约125克)枳实五枚(按枳实计约3克,按枳壳计约

32、150克)芒硝六合(超过180克)枳实栀子汤:枳实三枚(按枳实计约2克,按枳壳计约90克)栀子十四枚(超过20克)豉一升(超过400克),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四枚(按枳实计约2.5克,按枳壳计约120克)薤白半升(超过150克)桂枝一两(约15.625克)厚朴四两(约62.5克)瓜蒌一枚(超过100克)仲景诸方若为后世枳实则各药用量比例失调,若以枳壳重量计算则比例十分匹配不少学者强调仲景为何用枳实而不用枳壳有意义吗?,品种考证疏漏本经:药有真伪陈新注意品种变化宋以前:以枸橘果实为正品唐宋时期:枸橘与酸橙并用(北方用枸橘,南方用酸橙)明清以后:主要用酸橙,枳实采收提前“枳实夏收,枳壳秋采”(青皮

33、、陈皮)药典记载变化,续 断,明兰茂滇南本草:“续断,一名鼓槌草(其花形似击鼓的槌),又名和尚头。鼓槌草,独苗对叶,苗上开花似槌。”应是川续断科Dispacaceae川续断属Dipsacus植物续断Dipsacus asper Wall.ex Henry.的根,习称川续断。,【经 文】:续断,味苦微温。主伤寒,补不足, 金創痈伤,折跌,续筋骨,妇人乳难,久服益气力。,图经本草所附药图“越州续断”应是菊科Compositae.植物大蓟Cirsium japonicum DC.的根或同属植物的根。,本草经集注载:“续断,今皆用茎叶,节节断,皮黄皱,状如鸡脚者,又呼桑上寄生。”应是现今桑寄生科植物槲

34、寄生Viscum coloratum Nakal.,新修本草载:“此药,所载山谷皆有,今俗用是。叶似苎而茎方,根如大蓟,黄白色。”宋图经本草:“续断三月已后生苗,秆四棱似苎麻,叶也类也,两两相对而生,四月开花,红白色,似益母花。根如大蓟,赤白色,七月八月采。”所附药图“降州续断”应是唇形科Labiatae.植物糙苏Phlomis umbrosa Turcz.的根。,陶氏又云:“时人又有接骨树,高丈余许,叶似蒴藋(藋,zhuo。蒴藋,又称作“藋”,草药接骨草的别称,又名陆英),皮主治金創,有此接骨名,疑或是”。应为忍冬科Caprifoliaceae.接骨草属Sambucus.植物接骨草Sambu

35、cus chinensis Lindl.或血满草Sambucus adnata Wall.的根或根茎。,【经 文】:续断,味苦微温。主伤寒,补不足,金創痈伤,折跌,续筋骨,妇人乳难,久服益气力。一名龙豆,一名属折。生山谷。,本草经集注载:“续断,今皆用茎叶,节节断,皮黄皱,状如鸡脚者,又呼桑上寄生。”应是现今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Nakal.陶氏又云:“时人又有接骨树,高丈余许,叶似蒴藋(藋,zhuo。蒴藋,又称作“藋”,草药接骨草的别称,又名陆英),皮主治金創,有此接骨名,疑或是”。应为忍冬科Caprifoliaceae.接骨草属Sambucus.植物接骨草Sa

36、mbucus chinensis Lindl.或血满草Sambucus adnata Wall.的根或根茎。,新修本草载:“此药,所载山谷皆有,今俗用是。叶似苎而茎方,根如大蓟,黄白色。”宋图经本草:“续断三月已后生苗,秆四棱似苎麻,叶也类也,两两相对而生,四月开花,红白色,似益母花。根如大蓟,赤白色,七月八月采。”所附药图“降州续断”应是唇形科Labiatae.植物糙苏Phlomis umbrosa Turcz.的根。而图经本草所附药图“越州续断”应是菊科Compositae.植物大蓟Cirsium japonicum DC.的根或同属植物的根。,明兰茂滇南本草:“续断,一名鼓槌草(其花形似

37、击鼓的槌),又名和尚头。鼓槌草,独苗对叶,苗上开花似槌。”应是川续断科Dispacaceae川续断属Dipsacus植物续断Dipsacus asper Wall.ex Henry.的根,习称川续断。问题: 1. 同一名称的中药,古今对其临床功效的解读有较大差异(品种与入药部位发生变化)。但教科书和药典沿袭了最始本草文献的记载。 2. 教科书和药典所载功效是否确切?,我国著名本草学家谢宗万教授生前曾指出:历代本草文献的续断,品种变化很大,临床应用品种繁多。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 C.Y.Chong.et T.M.Ai是明清以后的药用续断品种,因以四川产者为道地

38、,故名“川续断”。明代以前所用续断,为现今桑寄生科Loranthaeae.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Nakal.忍冬科Caprifoliaceae.植物陆英Sambucus chinensis Lindl.唇形科植物糙苏Phlomis umbrosa Turcz.忍冬科植物血满草Sambucus adnata Wall.菊科植物大蓟Cirsium japonicum DC.等的根。,注意中医处方用名“桑寄生”与中药植物分类学的“桑寄生”有天壤之别造成中医临床处方用名与药房调配品种混乱;药监部门对中药饮片的鉴定名不符实,桑寄生,陶弘景:“寄生松上、杨上、枫上皆有,形类似一般,但

39、根津所因处为异,则各随其树名之。”,寄生所在其寄主上生长过程中,自然会受其寄主物质代谢的影响,因而寄生品种(学名相同)即便相同,但若寄主品种不同时,则肯定会影响到其寄生的化学成分和临床疗效。故古人强调药用桑上寄生(桑上寄生、槲寄生、扁枝寄生均如此)时,必须用桑上寄生者。要正确鉴定寄生品种,必须附带其寄主连生之寄生,否则难以准确鉴定其真伪。,【经 文:桑上寄生,味苦平。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其实明目。轻身通神。,名医别录:“桑上寄生,味甘,无毒。主治金疮,去痹,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苏颂言:“凡槲、桦、柳、水杨、枫等上,皆有寄生,惟桑上者堪用。然

40、殊难辨别,医家非自采不敢用。”张志聪言:“世俗多以寄生他树者伪充,不知气性不同,用之非徒无益而反有害。”这就就谢宗万教授生前所言:“品种虽同,在一定条件下,性效可变”之意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桑生高者二三尺。其叶圆而微尖,厚而柔,面青而光泽,背淡紫而有茸。人言川蜀桑多,时有生者,他处鲜得。须自采或连桑采者乃可用。世俗多以杂树上者充之,气性不同,恐反有害也。”,【经 文:桑上寄生,味苦平。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其实明目。轻身通神。一名寄眉屑,一名寓木,一名宛童。生川谷。,桑上寄生:凡“寄生”者,皆寄生于寄主的茎干、枝节处,由此抽茎而生。神农本草经将“桑上寄

41、生”列于上品,本草纲目列入木部寓木部,为中医药之补益肝肾,养血润筋,祛风通络药。主要用于治疗腰酸背痛,足膝酸软,风湿痹痛,肢节不利,胎动不安,血漏,乳汁稀少等。现今药用寄生品种众多,我国南北各地均产。产于东北、华北者习称“槲寄生”,又称“北寄生”;产于南方地区者,习称“桑寄生”,其临床疗效基本相同。但值得注意的是:桑寄生不等于桑上寄生。,名医别录:“桑上寄生,味甘,无毒。主治金疮,去痹,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一名茑。生弘农桑树上。三月三採茎、叶,阴干。”五代韩保昇蜀本草:“按诸树多有寄生,茎、叶并相似,云是乌鸟食一物,子、粪落树上,感气而生。叶如橘而厚软,茎如槐而肥脆。今处处有

42、,方家惟须桑上者。然非自采,即难以别。可断茎而视之,以色深黄者为验。”(五代韩保昇蜀本草尚志钧辑复,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25),唐苏敬等新修本草:“桑上寄生寄生槲、榉、柳、水杨、枫等树上,子黄、大如小枣子,惟虢州有桑上州。子汁如黏,核大如小豆,叶无阴阳,如细柳叶而厚肌,茎粗短,江南人相承用为续断,殊不相关。且寄生实,九月始熟而黄,今称五月实赤,大如小豆,此是陶未见之。”从以上文字描述,与中国药典2015年版所收载之桑寄生科槲寄生属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Komar.)Nakai.相似。商品中称之“北寄生”。中国药典2015年版桑寄生条,作为桑寄生非正品品种,

43、而另立项:槲寄生予以收载,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均与桑寄生相同。,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笔者在高原藏族地区进行中药资源普查时发现,在桑树和桃树上同时见到在同一株树上有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 (DC.)Danser,四川桑寄生Taxillus sutchuenensis Lecomte.和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 (Komar.)Nakai,等。所以笔者认为:桑上寄生不完全(或不一定)是桑寄生。,是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桑生高者二三尺。其叶圆而微尖,厚而柔,面青而光泽,背淡紫而有茸。人言川蜀桑多,时有生者,他处鲜得。须自采或连桑采者乃可用。世俗多以杂树上者充之

44、,气性不同,恐反有害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7:1252)。 由此可见,要正确鉴定寄生品种,必须附带其寄主连生之寄生,否则难以准确鉴定其真伪。苏颂言:“凡槲、桦、柳、水杨、枫等上,皆有寄生,惟桑上者堪用。然殊难辨别,医家非自采不敢用。”张志聪言:“世俗多以寄生他树者伪充,不知气性不同,用之非徒无益而反有害。”这就就谢宗万教授生前所言:“品种虽同,在一定条件下,性效可变”之意义。,中药处方用名“桑寄生”,是指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槲寄生属Viscum 植物槲寄生Viscum colordtum(Komar)Nakai中药植物分类学的“桑寄生”,是指桑寄生科Loranthaceae钝果寄生属Taxillus.植物桑寄生Taxilluc chinensis (DC.)Danser. *桑上寄生不等于 桑寄生,王不留行【经文】王不留行,味苦平。主金创,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久服,轻身耐老,增寿。生山谷。,王不留行,宋代图经本草:“王不留行,苗、茎俱青,高七、八寸以来。根黄色如荠根,叶尖如钥头,亦有似槐叶者,四月开花、黄紫色,随茎而生,如菘子状,又似猪盐花。五月内采苗叶,小疮粉其中,大疮但服之,产妇亦服”。明确指出,张仲景时代、宋代所用王不留行应是全草入药,其性味亦是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