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概思考题答案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答:(1)马列主义和革命建设实践基础(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各阶级分析(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农村包围城市(3)遵义会议后:论联合政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4)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之后:论人民民主专政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答: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包含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 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等内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 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 论联系实际,在 实践中检
2、验 和发展真理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工作路线与行动出发点与落脚点独立自主: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坚定不移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 极争取外援,学 习外国一切有益的先 进事物;矜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处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如何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艰辛获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 设的科学指南。第二章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答:总路线是
3、: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革命的定义而非怎么做)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 民主主 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 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 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 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 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 不是自然而然得来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中实现的。 (党的建设,斗争)无产阶级 及其政党 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 须建立以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 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
4、权的关键 。无 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建一 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统一战线,与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无产阶级 要保持在 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必 须建立和发 展人民的革命武装力量, 坚持党指毛概思考题答案挥枪的原则。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 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 大的革命武装,是保 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党指挥枪,人民武装)加强 无产阶级 政党的建设,是 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党的建 设)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 垄 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
5、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两个没收一个保 护)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 封建主 义,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民的科学的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 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 义?答: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道路的必要性在于:第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性质,决定了在内部没有民主,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没有和平斗争的条件,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第二,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 问题, 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 军,而中国革命的敌人又占据中心城市,革命只能在农村 发
6、动集聚力量,最后 夺取政权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道路的理论有重要意义:第一,在实践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被证明是中国革命走向 胜利的惟一正确道路。第二,在理论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 论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第三,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 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反对教条主 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中,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问题的典范。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答: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 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
7、战线,武装斗争是 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建设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统一战线: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广大知 识分子和其他劳动 者组成的工农联盟(基础), 资本家和其他非劳动者组成的民族资产阶级联盟(保障)。独立自主,区别对待,既斗争又联合。武装斗争: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军队 ,坚持正确的战术战略原则党的建设:思想建设(首位) ,组织建设,作 风建设第三章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究其本质仍然属于 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推翻的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建立后 民族资产阶级仍存在, 生产资料私有制 也
8、没有废除,而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就是 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以 说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过渡性社会。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答: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 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为 主体;二是以解放生产力、 实现 三大改造为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 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方面互相联系,毛概思考题答案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 统一,形成一个辩证的统一关系。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显 著特点是体现了社会主义建 设与 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其实质是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
9、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答: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实现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完成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 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是党在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 实践证明,党 坚持社会主义 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 革中保持社会稳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 法积极引导、逐步 过渡的方式。中国的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 展造
10、成破坏,而且促 进了生产 力的发展。第三,进行和平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无 论是资 本主义工商业, 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在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方面,用事实向农民表明合作化的好处和给农民带来的利益,使 农民拥护党的政策。手工业者的情况和农民基本相同。同时以 和平赎买的方法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把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个人的改造结合在一起进行。 对资本家实行 团结、教育和改造的方 针,不仅稳定了资本家的思想,提高了他 们的认识,保 证了改造的顺利 进行,而且将几十万资本家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为社会主 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干部。这不仅
11、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总之,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如何理解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 20 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
12、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今天中国 现代化建设取得的 辉煌成就,都离不开 选择并且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 变革,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和扩 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 农联 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第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 极影响。占世界人口 14 的 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13、 为 其他相对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经验 ,对这些国家的人民也是一个巨大的鼓舞。第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 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 义理论。毛概思考题答案第四章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答:(1)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2)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 的口号,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开始了向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进军。(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14、是以 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 是主要的) 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4)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6)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大
15、意义?答: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 论准备、物质基础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答: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 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 应,不能急于求成。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 义法制。5.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 门来搞建设,要借 鉴和吸收人 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第五章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6、?答:1、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邓小平精辟地分析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形势,以此为立论的基础,以 这种时代眼光和世界历史眼光思考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以及中国的发展思路,从而形成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 基础。邓小平理论就其根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而言,它与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 泽东思想属于同一个思想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 历史经验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 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毛概思考题答案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 史依据。中国社会主 义胜利和挫折的 历
17、史经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都要求我 们:要使社会主义充满 生机和活力,必 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的实践,是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 现实依据。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根据有两个方面:一是新的社会实践,二是人民群众迫切的理论需要。如何把握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答:(1)政治理论邓小平认为为了完善体制,需要做到党政分开。长期以来中国对于“执政党“ 理念的 误解是造成党政长期不分的原因。举美国的例子,共和党在美国执政,但这并不表示共和党中央机关可以干 预联邦政府的运作,政府和党负担的是不同的职能。由于长
18、期以来党政不分使得中国各 级政府、党委运行效率低下,政府 职能不明确等弊病。邓小平曾认为学校、企业当中不需要党组织。邓小平认为应该适当扩大社会主义民主。(2)经济理论邓小平关于经济的理论,概括起来 讲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邓小平主张恢复市场的功能。邓小平认为, 计划经济不利于 调动人民劳动的积极性,同时统购统销的方法不是按照需求,而往往是按照平均主义的方式 进行分配。在 计划经济体制下,非常重要的上游资源产品的价格总是被压低,以便使下游产业获取利润,而在市 场定价下面,这种情况将会得到改观。 (主要 讲计划经济的弊端, 积极性,统购统销平均主义忽视需求,上游定价被压低)邓小平认为市场经济或者
19、计划经济并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主要标志。邓小平认为计划经济的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丧失了自主性, 对人才以及 资源的不合理运用造成了企业效率低下,利润率难以提高,科技含量也始终很低,因此邓小平希望建立和现在世界上发达国家相似的股份制企业制度。 (自主性,人才 资源不合理造成三低)(3)军队建设理论邓小平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新的 历史时期的具体国情、军情创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这一理论是邓小平 军队建设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新时期军队建设要以现代化为中心,注重质量建军,走精兵强国之路,加强和改进军队政治工作,提高后勤保障能力。这一理论
20、对中国新时期军队建设起着决定性影响。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答: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 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 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理论是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 泽东思想的继承和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 结晶。第八章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毛概思考题答案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 经转 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21、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三个方面依据:1. 经过改革开放 40 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发生新阶段性的变化,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2.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民主、公平、正义、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3. 影响人们 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发展不平衡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平衡,制 约全国水平提升;不充分指一些地区、领域、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任务还 很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 许多新要求,需要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推
22、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基本国情仍未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答:(1)五个方面的内涵: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 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从历史脉络来看)决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的时代(从实践主题来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 渐实现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人民)全体中 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 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 代(2)三个方面的意义从中国人民复兴的历史进程来看
23、,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进 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 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迎来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伟大旗帜。从人 类文明 进程看,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 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新选择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如何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答:一. 主要内容:1. 核心要义与丰富内涵(1)核心要义:坚持和发展中国
24、特色社会主义(2)内涵:(八个明确)明确 坚持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在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 代我国社会主 义主要矛盾在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中特”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坚定“四个自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特”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 总目标是建设“中特”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在新 时代的 强军目标是建立一支听党指挥、能打 胜仗、作风优良的世界一流人民军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特”最本质特征与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毛
25、概思考题答案2. 基本方略:新时代是新思想得以产生的时代背景,新思想是新 时代顺 利前行的思想灯塔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将新时代“中特” 基本方略被概括为十四个坚持:(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 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4)坚持新发展理念(创新、 协调、 绿 色、开放、共享)(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国
26、家利益至上,人民安全 为宗旨,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各方安全;(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4)坚持从严治党二. 历史地位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开辟了 马克思主 义新境界:是当代最现实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形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 密、内在 统一的科学体系对人 类文明 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人类思想宝库增添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2. 新时代的精神旗帜该思想具有厚实的现实基础与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新 时 代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旗帜该思想必然以强大的解释力创造力凝聚力,激励全党各族人民朝着共同
27、的目 标团结奋斗该思想于十九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 议上被载入宪法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新 时代党和人民的行 动纲领是党、国家、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特提供了根本指引为新 时代治国理政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全面从 严 治党、把党建设成为中特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提供了 强大的思想武器(略)第九章如何认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 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
28、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看待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答:两个一百年:到建党一百年,建成惠及全国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实现现代化,建成现代化 强国。两步走战略:2020 年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 础上,再 奋斗 1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35 年本世纪中叶,在基本 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 15 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要深刻把握这个新目标, 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是什么,怎么做,略)毛概思考题答案如何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
29、安排?答:前一问+两步走的具体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二 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 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经济科技);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政治);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 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文化);人民生活更 为宽裕, 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 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 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迈出坚实步伐(
30、民生);现代社会治理格局 基本形成,社会充 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社会);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 基本实现。 (生态)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 共同富裕基本 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 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十章新时代如何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答: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 导,以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
31、为 主线1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 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 发展理念,使创新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2深化供给侧链改革坚持质量第一、效率第一,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提高全要素生 产率(人力资本培育,三去一降一补)二、加快建设适应现代化经济 体系要求的产业体系和经济 体制(1)六个体系,一个体制:创新引 领、 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 显优势, 协调
32、灵动 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 发挥市场作用、更好 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系;(2)六个方面的工作重点: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激发各类市场活力;积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点!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 统一?答: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 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
33、要体现人民毛概思考题答案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三个“人民“)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 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统一起来。 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法律及其实施应充分尊重人民意志。 (党的四个法)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答:一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大主旋律、正能量的弘扬和传播,建设好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二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34、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四个方面构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改革 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1. 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2. 革命文化传统文化 3. 伟大创造、 伟大奋斗、 伟大团结 、伟大梦想精神。三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 义文化强国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产业;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提高文化软实力,国 际影响力如何在发展中加强和改善民生?答:1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1)优 先 发 展
35、教育 事 业 ;(2)提高 就 业 质 量和人民 收入 水平;( 3)加 强 社会保障 体系建 设 ;(4)坚决打 赢 脱 贫 攻 坚 战 ;(5)实 施 健康中国 战 略2、加 强 和 创 新社会治理( 创 新体制,改 进 方式,加 强 建 设 )(1)创 新 社会治理 体制( 2)改 进 社会治理 方式( 3)加 强 预 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机制建 设 (4)加 强社会心理服 务 体系建 设 (5)加 强 社会治理 体系建 设3、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 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
36、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1)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2)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3)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4)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 (5)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如何建设美丽中国?答:1. 坚 持人与自然和 谐 共生生 态 文明的核心是 坚 持人与自然和 谐 共生,生 态 文明建 设 的定 义 :人 类 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 程中,主 动 保 护 自然、 积 极改善和 优 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 设 健康有序的生 态 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 态环 境。要建 设 以 资 源 环 境承 载 力 为 基 础 、以自然 规 律 为 准 则 、以可持 续发 展 为 目标 的 资 源 节约 型、 环 境友好型社
37、会,努力走向社会主 义 生 态 文明新 时 代。2. 形成人与自然和 谐发 展新格局(1)节约资 源放在首位( 2)坚 持保 护优 先、自然恢复 为 主( 3)着力推 进绿 色 发 展、循 环发 展、低碳 发 展( 4)形成 节约资 源和保 护环 境的空 间 格局、 产业结 构、生 产 生活方式等3. 加快生 态 文明体制改革(1)推 进绿 色 发 展( 2)着力解决突出 环 境 问题 (3)加大生 态 系 统 保 护 力度( 4)改革生 态环 境 监管机制毛概思考题答案第十一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答:1.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忧患意识,底 线思维 ;标本兼治,防止
38、风险转化2.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专项扶贫、行 业扶贫、社会扶贫等“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重点解决好深度贫困问题 ,坚持中央统筹,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3.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第四,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 发展。 +经济部分内容!(供 给侧链改革+六个方面的工作重点)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答: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党和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方面的任务。第十三章如何认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答:一、时代主题逐
39、渐转向“ 和平与发展”。二、世界格局多极化三、经济趋于全球化四、安全环境复杂化如何推动建立以相互尊重、公平正 义、合作共 赢为核心的新型国 际关系?答:1.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 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先列出宗旨)2.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 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中国始 终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为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内部出发)3. 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外交工作布局。 (面向外部)4. 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时代特点)5. 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
40、规体系6. 把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经社文等方面。 (总结)如何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答:核心: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 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摈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2. 安全上: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 义。 3. 经济上: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4. 文化上: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 阂、文明互 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5. 生态上:坚持环境友好,合作 应对其后比那花,保 护好人 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