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学案设计】知识点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自主学习1. 城市和乡村的主要区别聚落形式人口 建筑 交通生产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城市农村2、在哪些地区出现了最早的城市?3、地区有什么共同特点?4、为什么在这些地区出现了最早的城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5、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的地区为城市的起源提供了什么必要条件?6、城市是在阶级和利益集团之后出现的,怎样保证个阶级和集团利益,维护生产和生活秩序?7、城市起源的条件a.生产力的发展:_的出现b.社会分工:_和农业分离,_出现 c.社会组织机构出现物质基础:_知识点二、城市的发展阶段自主学习最早的城市诞生于公元前 5000 年到公元前 3
2、500 年之间,距今大约 6000 多年。(阅读课本)了解城市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填写下表城市发展阶段 城市数量城市规模城市职能城乡关系产业革命以前产业革命以后二战以后典例感悟1、下列因素与城市起源关联不大的是( )A生产力发展 B社会分工C社会组织的出现 D人口数量的增加 2、 “科学城” 、 “旅游城”等专业化城市出现在( )A18 世纪产业革命以前 B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C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3、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C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 D特大城市、大城市带的出现变式训练1、 1991
3、年至 1998 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2、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突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C社会劳动力不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3、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4、下列关于城市化发展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世纪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超过发达国家B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属于世界著名城市带之一C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大城市的数量急剧增加D发达国家目前出
4、现了郊区城市化和逆知识点三、城市化及其特点自我探究1、一个城市的发展是世界城市发展的缩影,请看“北京城市用地的扩展”,思考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北京城市用地规模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2、我们扬州这两年人口的变化情况如何?城市用地规模又有何变化?3、大家再想一想,城市增多的人口从哪里来的?城市为了扩大规模而占有的用地又从哪里来?4、扬州正在进行着城市化。那么什么是城市化呢?5、城市化有哪些主要表现呢?6、哪一条可以作为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思维拓展举例说明城市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自我学习当代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新特点 小组探究1、 在世界地图中指出世界六大城市带,并分析原
5、因自然原因:社会经济:2、阅读课本 P34-P35起步时间 发展速度 城市化水平 与经济的关系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2、 阅读课本 P35 分析发达国家逆城市化原因城市化现象,城市环境问题已经消除5、下列属于城市环境问题的是( )A就业困难 B交通拥挤 C地面下沉 D噪声污染2、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中出现了“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A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 B市区失业人口增多C工厂向郊区迁移 D大城市环境恶化以及交通条件改善6、今后我国城市化合理的方向应该是 ( )A大城市的人口向西部迁移B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迁移C农村人口向特大城市迁移D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迁移7.城市
6、形成的基本条件是(A,D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人口数量的增加C.人类居住环境的变化 D.劳动分工促进城市的出现8.如果你是一个大城市的市长,那么你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 )A.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转移部分人口,吸纳高素质人才B.建立立体交通道路系统,增加私人汽车数量C.将对环境有污染的工厂一律清除出本市区以外,加强园林绿地建设D.控制人口增长,规划建设大量高档次住宅,建设高大稠密的住宅楼典例感悟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知识点四、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主学习1产生资源、生态问题:大量土地被占用,导致 减少;水资源短缺,有些
7、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出现 下沉、 恶化等生态问题。2产生环境问题:导致 污染、 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3产生社会问题: 、 、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图表导读 (1 )读教材图 2-1-7“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气温曲线有什么分布特点?(2)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带来什么影响?哪些措施可以减弱城市的热岛效应?合作探究1城市中过度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哪些问题?2近年来,许多大城市纷纷实施“大树进城”计划,将乡村、山区的大树乃至百年以上的古树移栽进城,大树移植成了不少城市绿化的时髦做法。大树移植进城,对改善城市环境固然起了一些作用,但
8、也存在争议。你认为此举有何弊端?(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解析:这两幅图反映出:城市建设后,农田为水泥、柏油等硬化路面所取代,地表植被减少,降水后雨水多汇集成地表径流快速流走,或从下水道排走,雨水下渗少,可供蒸发的水分减少。第(1)题,雨水汇集成地表径流快速流到河里,使河流汛期洪峰流量加大。第(2)题,城市硬化路面阻隔了雨水下渗。答案:(1) D (2)C 变式训练下图反映了某市地下水位
9、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该市( )010203040160120804001940 1960 1980 200 年地下水位()m城市面积(km )地 下 水 位城 市 面 积 2A.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B.1990 年以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C.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 D.1950-1980 年期间城市发展非常迅速【演练提升】一、单项选择题下图是北京城郊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 ,读图回答 13 题1北京前门与通州相比,年平均气温的差值 T 最大可达( )A3.1T3.9 B2.5T3.5C1.7T2.O D2.9T3.02城区气温比郊区气温高,主要原因有( )
10、人口集中 工业发达 汽车数量多 建筑物密集A B C D3在夏季 A、B、C、D 四个地点降水量可能稍多的是(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2004 年 7 月中旬,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遭遇暴雨侵袭,给城市交通及公共管理带来了一次“突发性考验” 。据此回答下列 4-5 题。4一般而言,城市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高于郊区,这是由于( )A.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高压区 B.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低压区C城市建筑物使暖湿气流长期滞留 D.城市大多位于沿海低地5暴雨对城市的“突发性考验” ,将“城市病”暴露无遗, “城市病”主要表现在( )环境质量 交通堵塞 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排水不畅 城市用地
11、规模不断扩大;A. B. C. D.读下列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 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完成 68 题。 6.图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 GDP 的关系是( )A.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 GDP 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B.某阶段人均 GDP 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C.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 GDP 水平的主要动力D.人均 GDP 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7.20 世纪 50 年代至 80 年代,图中四个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人均 GDP 平均增长速度方面最快的是( )A.印度 B.中国 C.日本 D.德国8.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 )A.发展水平较高 B.应
12、加快发展 C.发展速度最快 D.应限制发展9.热岛温度为城区与郊区气温之差,其值高低反映了热岛强度的大小。从下图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某市热岛强度A.夏季大于冬季 B.午后大于夜晚C.冬、夏季的差异在午后最小 D.冬、夏季的差异在日出前后最小10.我国某些特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的首要原因是A.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B.中心区人口密度大,地价上涨 C.中心区农贸产品供不应求 D.中心区绿地面积减少二、综合题11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 ,分析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_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_、_、_。(2)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_污染、_污染、_污染、_污染等
13、。(3)该过程中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_、_等。(4)如果你作为农民,可能在待开发土地上发展_、_、_等生产。(5)促进图中城市发展的原因主要是_。12、(2006 年上海地理)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950 年至 2000 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什么?()与 F 城相比,E 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 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图 2 的两线中,反映 G 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 线。这说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G 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 ,其原因是 、 等社会经济问题。()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利影响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_(多项选择)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