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及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 ,刚建的时候,下部城台开有五个门洞,上部城楼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正中重檐之间高悬着“承天之门”匾额,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承天门门楼建成 37 年后被火烧毁,当时没有修复。到了明成化元年(1465 年) ,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承天门被改建为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的城楼,以体现帝王的“九五之尊 ”。明崇祯末年,承天门毁于战火。清顺治八年,按照明代建筑规制重建承天门,并改称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定国”之意。天安门占地 4800 平方米,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高度为 33.7 米(1970 年重修后
2、,高度为 34.7 米) 。我们先看下面的城台,它的下部为汉白玉须弥座,上部为城台主体,外面包砌山东临清官窑烧制的城砖,涂着红色颜料。正面开有五个锅底券门洞,正中的御路门洞最高最宽,其余的门洞尺寸自中央向两侧递减。城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殿内有 60 根红漆立柱,地面铺设的是苏州、江宁等地烧制的金砖。大家不难发现, “9”这个数字在天安门中随处可见,比如城楼面阔九间;檐角小兽九只;门扇为 36 扇为四九;城门上的门钉为 81 颗,为九九等,以喻天数。那时的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明清两代,每逢圜丘坛祭天、方泽坛祭地、祁谷坛祁谷、先农坛耕耤田,以及皇帝大婚、御驾亲征等,
3、皇帝及随从人员都从天安门出入。凡遇国家大典,如皇帝登基、册立皇后、册立太子,命将出征等,都要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隆重的颁诏礼。颁诏礼从太和殿开始,届日皇帝御太和殿,内阁大学士从太和殿内的黄案上捧起诏书,至太和殿前檐下授予礼部官员。礼部官员先将诏书放在丹陛正中的黄案上,行礼后再置于云盘内,捧出午门放入龙亭。銮仪卫将龙亭抬往天安门城楼之上,奉诏官捧出诏书,由宣诏官站在宣诏台上宣读,丈武百官在金水桥南跪听。之后,奉诏官将诏书用黄丝绳系住从天安门城楼上慢慢降下。礼部官员用朵云漆盘承接后,放入龙亭内抬往礼部。礼部官员负责将诏书用黄纸誊写若干份,分送各省,颁布天下。明代颁诏时,用龙头杆系黄丝绳拴诏书。清代改
4、用一只木雕金凤,金凤口衔诏书由上而下,俗称“金凤颁诏”。我们再来看天安门设施。天安门前的河为金水河,河上跨有 7 座汉白玉石桥,称外金水桥。正中为御路桥最长、最宽,只有帝后能在上面行走;两侧为皇族桥,供宗室王公行走;再两侧为品级桥,供三品以上官员行走;最外侧是公生桥,专供四品以下官员等行走。天安门城楼前后各有一对汉白玉华表。底部是八角形台座,中间柱身通体雕有盘龙和朵云,柱头横插云板,顶部承露盘上有一蹲兽,俗称“望天犼”。华表立在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名称。我们现在所讲的这两对华表放置在皇家建筑的门前,起到美化景观和标志的作用。天安门前有两对汉白玉石狮,东侧为雄狮脚踏绣球,寓意一统寰宇;西
5、侧为雌狮脚踩幼狮,寓意子孙绵延。两对石狮的头部都歪向内侧,以示保卫御路。明代的承天门广场是用红色宫墙围成的“T”字形,最东端是长安左门西是长安右门。御路南端为大明门,北端为承天门。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之间,东西长约 370 米,南北宽约80 米的地方全部铺着石板,叫做“天街”,这里是颁诏时官员们跪听的地方。天街中部与中央御路连成一体,是“T” 形广场的一部分, “T”形广场是皇城的前区。清代对广场没有做大的改动,只是将大明门改称大清门,承天门改称天安门。增筑了东三座门和西三座门。天安门广场东侧宫墙外(今国家博物馆一带) ,基本上是各文职机关所在地。天安门西侧的宫墙外(今人民大会堂一带) ,大体上
6、是武职和司法机关所在地。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文东武西。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分别位于太庙前和社稷坛前的长安街上。长安左门俗称龙门。在故宫太和殿举行“金殿传胪”仪式后,礼部官员将把进士黄榜张挂在长安左门外临时搭建的“龙棚”里,新科进士们都由长安左门出皇城按顺序看榜。在五行方位中东方属木,主生;四象中东方为青龙,皇城前广场东门应天象, “一登龙门身价百倍”,所以叫龙门。另外,长安左门内千步廊拐角处,还是“吏、兵二部月选官掣签”(选拔官吏) ,及礼部“ 磨勘” (复查乡试、会试试卷及考生资格)的地方。长安右门俗称“虎门” ,每年 8 月初,皇帝诏令三法司(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会同王公大臣,在长安右门
7、内千步廊拐角处集中会审。霜降以后,刑部监狱内的死刑犯从长安右门外下囚车,由南门洞进入,在长安右门内千步廊拐角处一字排开跪在公案前听候审问。案件呈送皇帝最终裁决。五行方位中西方属金,主杀;四象中西方为白虎,所以长安右门俗称“虎门” 。在广场御路上的东西两侧建有千步廊。千步廊为通脊联檐廊房。两侧南北方向各有廊房 110 间,到天街南侧后,随红墙东西方向各延伸 34 间,东至长安左门,西至长安右门。大明门位于“T”形广场的南端,是皇城的外南门,明代称大明门,清时叫大清门,民国元年改叫中华门。明永乐年间建成时,朱棣曾命大学士解缙提门联:“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清代没有改动。在大明门的南侧是正阳门,
8、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 ,正阳是取“圣主当阳,日至中天,万国瞻仰”之意。明清时期正阳门包括城楼、箭楼、瓮城、瓮城内的关帝庙与观音庙、瓮城前的正阳桥与五牌楼组成北京内城正南一组壮观的建筑群。是内城各城门中最高的城楼和箭楼。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 ,正阳门被八国联军炮火击毁。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 ,重修正阳门城楼;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 ,重修正阳门箭楼,历时五年竣工。(补时用)在正阳门城楼与大明门之间,有一个百步见方的小广场。广场上有呈“十”字形,且带石护栏的通道,称为“棋盘街”或“ 棋盘天街”。棋盘街南连正阳门,北接大明门,东、西分别通往东江米巷(今东交民巷)
9、和西江米巷(今西交民巷) 。因明清两代皇城不准许平民通行,棋盘街便成为当时北京东、西城市民来往的交通枢纽。这里还荟萃了一些商贾、娱乐活动等,十分热闹。今日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广场南北长 880 米,东西宽 500 米,占地位面积 44 万平方米,可容纳 100 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辛亥革命之后,天安门广场对外开放。由于它处于城市中心,成为群众集会、演说、游行的地方。1919 年 5 月 4 日爆发的“五四运动”、1935 年 12 月 9 日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和 1947 年的反饥饿、反内战的游行等都发生在天安门广场。新中国成立后,20 世纪 50 年
10、代初拓展了长安街,在天安门广场南部,建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广场的东侧建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广场的西侧建人民大会堂。1976 年毛主席逝世后,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南面建立了毛主席纪念堂,形成今天天安门广场的建筑布局。1999 年建国 50 周年前夕,再次对天安门广场进行了改造。用 28 万块浅粉色花岗岩石取代了过去的水泥砖;广场两侧各辟 4800 平方米的绿地,总面积 9600 平方米,象征着我国 960 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并改造了照明系统。我们面前这条宽阔的大道是长安街,1966 年长安街成为一条横贯北京市东西的交通大道。如今的长安街向东延伸到通州区,向西延伸到石景山区,平均宽度
11、70 米,最宽处 100米,长度 46 千米。接下来我介绍国旗和升旗仪式:1949 年 9 月 2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者是曾联松。开国大典时由毛主席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收藏在国家博物馆内。1991 年我国政府颁布了国旗法 。为适应新的升(降)旗仪式的要求,对原旗杆基座和旗杆进行了改造。改建后的基座面积为 36 平方米,四周环绕汉白玉栏杆,四面各有 2 米宽的出入通道。基座外环绕为 2 米多宽的赭红色花岗岩石带,最外层为绿化带,绿化带外的护栏有 56 个金色铜制隔离墩,象征中国 56 个民族团结在国旗下。新旗杆由无缝钢管制成,4 节组装
12、,重7 吨,高 32.6 米旗杆经特殊处理,20 年不生锈。自 1991 年 5 月 1 日起,在天安门广场开始执行新的升(降)国旗仪式。仪式分为节日和平日两种。每逢国家重要庆典或每旬第一天,即每月 1 日、11 日、21 日,举行节日升(降)旗仪式,届时由 36 名国旗护卫队官兵和 60 名军乐队员,总共 96 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组成仪仗队。节日升旗由军乐队员现场演奏国歌;平日升(降)旗仪式由 36 名国旗护卫队官兵执行仪仗任务,播放国歌录音。升(降)旗时,由一名掌旗手肩扛五星红旗,两名升(降)旗手随扈,其他护旗队员分四列纵队,从金水桥至旗杆围栏,正步走 138 步,准确到达既定位置。国旗
13、升降时间依据每天日出和日落时间来确定。每天早晨,当太阳的上部边缘与天安门广场所见到的地平线相切时,就是升旗时间,每天傍晚,当大阳的上部边缘与天安门广场所见到的地平线呈水平时,就是降旗时间。升旗速度由计算机控制,整个过程 2 分 07 秒。旗杆的南侧人民英雄纪念碑。1949-年 9 月 30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天安门广场竖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天下午,毛主席率领全体政协委员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奠基仪式。以梁思成等人设计的方案为主,征求多方意见形成今天的造型。纪念碑通高 38 米,碑身由 413 块花岗岩砌成,碑顶采用的是我国传统建筑形式的盝顶规制。纪念碑碑身正面,刻着
14、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身背面刻着由毛泽东亲自起草、周恩来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内容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碑座有两层月台和两层须弥座构成。下层须弥座四周有 10 幅汉白玉浮雕,从东面开始按历史的顺序,依次为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胜利渡长江。在胜利渡长江画面两旁另有两幅装饰性浮雕,内容为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
15、放军。全部浮雕共有 180 个人物,概括了中国 100 多年的革命历史。上层小须弥座座四周还刻有牡丹、荷花、菊花、百合花组成的八个花圈。纪念碑南侧是毛主席纪念堂,毛主席纪念堂坐落天安门广场中轴线的南部,建筑面积2.8 万平方米。门额上悬挂由华国锋题写的“毛主席纪念堂”金字牌匾。毛主席纪念堂全部工程仅用了 6 个月的时间,1977 年 9 月 9 日毛泽东逝世一周年时正式开放。纪念堂主体一楼分为三个部分。北大厅是举行纪念活动的场所,大厅中央为汉白玉雕刻的 3 米多高的毛泽东坐像。瞻仰大厅是纪念堂的核心部分,正中砌有黑色花岗岩棺床,棺床上的水晶棺中安放着毛泽东遗体。南大厅北面的汉白玉墙上,刻着毛泽
16、东手书体的诗词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纪念堂二楼有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纪念室。毛泽东纪念堂北门和南门外各有两组人物群塑,四组雕塑共有 62 个人物。天安门广场东侧是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 6.9 万平方米,2003 年正式挂牌成立,馆名由江泽民同志题写。国家博物馆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 10 周年而建造的北京 50 年代十大建筑之一,由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部分组成,中国历史博物馆位于大厦的南半部,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12 年成立的北京历史博物馆。1959 年迁入天安门广场东侧的新馆,并正式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是:“中国通史” 。时
17、间从 170 万年前的元谋猿人开始,直到 1912 年清王朝灭亡。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部分按朝代展出。中国革命博物馆位于大厦的北半部,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50 年成立的中国革命博物馆的筹备处。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是近代中国。收藏和展览的是 1840 年鸦片以来的近代和现代历史。天安门广场的西侧是人民大会堂,是为庆祝建国 10 周年而建造的“北京 50 年代十大建筑”之一,1958 年 10 月动工,1959 年国庆节前竣工。人民大会堂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南部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区。中部为万人大礼堂,分上、中、下三层,可容纳 1 万人举行会议,底层的每个座位都安装有扩音器和译意
18、风(可同时翻译 12 种语言) 。万人大礼堂顶部为穹隆顶式样,中央装饰有巨型红色五角星灯,周围点缀着 70 道光芒、40 片葵花瓣、500 个满天星灯等,象征“万众一心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北部为宴会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举行盛大国宴和招待会的地方,可供 5000 人的座席宴会或 1 万人的酒会,是我国最大的宴会厅。故宫(概况、午门)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是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建筑群。故宫 198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对故宫的评价是:“紫禁城是中国 5 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的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 9000 个房间的庞大建
19、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紫禁城的紫指紫微垣.位于天的中央最高处,其中的北极星是天的中心,为天帝之星。这组恒星被认为是天帝的居所,又称为紫宫,人间的皇宫与天宫相类,这是紫的由来。禁是指禁地,皇宫叫大内,警卫森严.所以北京皇宫就叫做紫禁城了。明永乐四年,明成祖朱棣下诏:“北京为兴王之地,宜为首善之区。 ”启动了宫城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征集了全国的工匠 23 万,民夫百万人,永乐十八年竣工,永乐 19 年元旦吉日,朱棣御奉天殿受朝贺,紫禁城正式启用.紫禁城的设计和营造以南京皇宫为蓝本,它的规模制如南京,但超过了南京。明朝自明成祖朱棣到思宗朱由检共有 14 位皇帝在紫禁城生活起居
20、、治理国家。清朝政权入驻紫禁城后,对部分区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如文渊阁、宁寿全宫等处由于紫禁城在明代多次发生火灾,所以清廷对紫禁城重要建筑进行防火结构的改造;建立火班;配备消防器材等以备不时之需 .清末,国力衰微,管理松懈,紫禁城再次走下坡路。清朝从世祖福临到逊帝溥仪的两百多年间,共有 10 位皇帝在紫禁城内生活起居,治理国家。清宣统三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清廷成员仍居住在紫禁城内廷的乾清门以北、神武门以南的区域。民国初年,袁世凯在太和殿举行了大总统就职典礼,撤掉了皇帝宝座,换西式靠背椅;民国十一年,紫禁城建福宫花园失火,烧毁字画、古玩、古籍无数,仅金佛就有 2556 尊; 民国十三年,冯
21、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要求溥仪即日移出宫禁;1925 年“故宫博物院” 成立,紫禁城正式对社会开放;解放前最有价值的文物转运到台湾.现藏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内。解放 50 多年来,政府投巨资对故宫博物院进行维护.保养.研究。故宫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故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首先它是一座完整的皇宫遗址博物馆;第二它是一座包罗万象的综合艺术博物馆;第三它还是集中中国古代建筑之大成的古代建筑博物馆。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背靠镇山,面南朝阳,左边是太庙,右边是社稷坛.占地面积 72 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 15 万平方米,共有宫殿房屋 8704 间。城上四角各建一角楼。城墙四正方位各开一城门,南
22、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城外环绕着 52 米宽的护城河。紫禁城由前朝,后廷两部分组成。前朝位于紫禁城中轴线南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土字形须弥座上。因为是举行大朝会,体现国威帝尊的地方,所以宫殿特别高大,前朝两翼东为文华殿建筑群,西为武英殿建筑群。后廷位于中轴线北部,是帝后的生活区,宫殿规制与前朝相比显得含蓄些,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是后廷的中心,两侧为东西六宫,再东为宁寿全宫,再西为慈宁宫等建筑,祭祖礼佛的宫殿,休闲娱乐的御花园分布其间,整个皇宫内外有别,上下有序,上自帝后,下至奴仆,各得其所。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紫禁城的正门,因为它位于紫禁城的午位也就是正
23、南方,所以叫做午门,午门的建筑规制是汉唐以来皇宫正门规制的延续,也就是宫门两旁建两阙,整座门呈凹字形。午门城台正中建筑为重檐庑殿顶城楼,九五开间,通高 35 米,两观城台上建连檐通脊明廊各 13 间,南北各有四角攒尖崇楼与正中城楼联成一气,俗称五凤楼。城台上正殿东侧放钟,西侧放鼓。具体的用法是:在举行常朝礼时,午门上鸣钟鼓,百官以钟鼓声为进退。皇帝亲祀坛庙出午门时,午门上鸣钟,皇帝祭享太庙出午门时,午门上击鼓。午门开正门三间,背面则为大门五间,人们称这种规制为“明三暗五” 。两观下东西侧另开左掖门、右掖门。出入午门是有一定的规矩的:午门的正门专由皇帝出入三品以上文武官出入由左(东)门,宗室王公
24、出入右(西)门。左右掖门在平时是不开的,上大朝时三品以下百官分别东西班次由掖门出入。殿试时贡生按名次单数走左掖门,双数走右掖门。举行传胪大典时进士也按名次分单双数,由鸿胪寺分左右掖门引入;传胪后,状元、榜眼、探花可以从午门正门出宫以示褒扬。皇帝大婚,皇后进宫从午门正门入。明清两朝在午门前主要举行两类活动:一是逢年过节与官民同乐的活动。明朝时每逢正月十五、立春、端午、重阳等节庆,宫中会赐糕饼、悬花灯。明清两朝立春时还会在午门前举行由顺天府尹率领的大兴、宛平县令举行进献春山、春牛的活动,象征春耕和丰收。另一类是正式典礼,清朝时在午门主要进行两件事,一为凯旋献俘礼,二为颁朔礼。凯旋献俘礼,是朝廷在重
25、大军事行动中取得胜利后,为了安民心、振国威举行的庆典活动。献俘礼在五礼中属于军礼范畴。清乾隆年间举行过四次献俘礼:第一次平定准噶尔部;第二次是俘获准噶尔酋长;第三次是平定回部;第四次是平定金川之乱。颁朔礼就是颁布第二年历书的典礼。颁朔礼于孟冬这一天在午门前举行。事前钦天监算好第二年的望朔日,制成历书,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皇历”。时宪书通过午门前举行的颁诏礼颁布天下。紫禁城的禁卫制度森严,每座宫门都对可从此门出入的人登记造册,违反规定的无论出入者还是守门者都会受到重罚。另外宫内还制度了宿卫制度、门钥制度等,以保证宫中的安全。午门广场是明朝实施“廷杖” 的地方。廷杖就是对朝廷上违逆了皇帝意志的大臣
26、用棍子打的刑罚,处罚地点在午门外御路西墀下。 明朝成化年以前,廷杖只是象征性的,并非真打,示辱而已,后来逐渐变成真打,并不时发生伤人致死事件。其中有两次廷杖轰动朝野。一次是正德十四年劝阻明武宗朱厚照南巡的大臣被处以廷杖之刑。一次被打 158 人,死 15 人。另一次是嘉靖三年因“大礼仪”事件,廷杖大臣 134 人,死 17 人。 廷杖时由主管东厂兼司礼监和锦衣卫使监刑,宣旨后行刑。午门我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请大家随我向里走,我们走进紫禁城,开始宫内的游览。故宫(三大殿导游词)刚才我给大家介绍了故宫的历史和午门的情况,现在我再来给大家介绍故宫的前朝部分,紫禁城内由前朝和后廷两部分组成,前朝位于紫
27、禁城中轴线南部。走进午门,我们看到的这个建筑是前朝的正门太和门,,初建时叫奉天门,明嘉靖年间,改叫皇极门,清顺治年间改为太和门.太和门为重檐歇山顶,九四开间,三开门,坐落在崇基上,四周围着汉白玉石栏。明成祖朱棣曾在太和门御门听政;清世祖福临的登基典礼,加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封吴三桂为平西王等活动都是在太和门举行的。清光绪年间太和门被烧,当时接近元旦大典,第二年的正月又是光绪的大婚之期,重建已经来不及了,于是用扎彩工艺临时搭成一个仿建的太和门救急。这个假门的尺寸结构,花纹装饰等方面都和原来的太和门一模一样,即使是长年生活在宫里的人也难辨真假。现在我们看到的太和门是此后重建的。清代太和门东侧南北
28、向的门为昭德门,西侧南北向的门为贞度门,太和门东庑中间的门叫协和门,西庑中间的门叫熙和门。太和门、协和门、熙和门加上前朝三大殿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称之为“六和”。皇城的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称之为“六安”。六指天地四方,内外相应,统称为“六和六安”,意思是:内和外安,天下太平。太和门前宽阔的广场叫太和门广场,横穿过广场的是内金水河,河上跨汉白玉石桥五座,内金水河从紫禁城西北角筒子河引入紫禁城,最后从紫禁城东北角流入午门东侧筒子河。总长 2100 米。内金水河的作用有:(1)排汇雨水(2)防止火灾(3)满足宫中营造用水(4)风水上的需要:向为乾位,为“天门”。东南
29、方为巽位,为“地户”。紫禁城以这种走向的水环抱,可以聚集生气。 (5)建筑设计上的需要。 穿过太和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大殿是太和殿,也就是我们大家常说的金銮殿。太和二字出自周易 , “太”是大的意思, “和”即是和谐。意思是在天道的主宰下,万物和谐共存。太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原名奉天殿。嘉靖时改名叫皇极殿.清顺治年间改称太和殿。既然被称做金銮殿,又是明清两代是举行大朝礼的地方。太和殿的建筑等级自然也是最高的。下面我就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太和殿的建筑规制:太和殿为重檐庑殿顶,正脊两头的琉璃构件叫大吻。垂脊上有脊兽 10 只,分别是龙、凤、狮、天马、海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脊兽前
30、是骑凤仙人。太和殿由 72 根巨柱支撑。藻井中心蟠龙口衔涂着水银宝珠,人称轩辕镜,意思是说宝座上的皇帝轩辕子孙正统嫡脉。藻井的设置起烘托帝王尊严的作用;殿内陈设有皇帝的宝座,座下为须弥座式地平床,殿内地面铺设的金砖主要产于江苏苏州。太和殿须弥座四周龙凤云纹望柱下有排水螭首 1142 只。殿外东西两侧的鎏金太平缸喻以“金瓯无缺”,实际用途是储水 ,紫禁城内现有明清两朝遗留下来的铜质及铁质太平缸 308口,其中鎏金 18 口.三层台阶间列铜鼎 18 只,鼎意为普天之下。丹陛东西两侧各有一只龙头龟和一只铜鹤、龟鹤都是祥瑞长寿的动物,在这里有千秋万代的含义。实际上龟鹤是香炉;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日晷
31、是古代中国的一种计时器。每年春分到秋分,晷针日影投在晷盘上面,从秋分到第二年春分,晷针日影投在晷盘下面。明清两代官员为九等十八级,文武官员上大朝时就按品级在品级山相应的位置上站班行礼。太和殿在明清两代是举行大朝礼的地方。每逢三大节以及皇帝登基、大婚、命将出征、金殿传胪等重大活动,在太和殿举行隆重的庆典。冬至圜丘大祀、孟夏圜丘常雩礼、孟春祈谷坛祈谷的前一天,皇帝在太和殿阅视祝版。太和殿广场东庑中间为体仁阁, 清朝前期举行博学鸿词科的考试;阁的北面为左翼门.西庑中间为弘义阁, 是清廷收储珠宝的地方及皇家银库.阁的北面为右翼门。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 中和殿在明初称华盖殿,嘉靖年间改称中极殿,清初改名
32、中和殿。中和二字出于: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体现了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中和殿的主要用途有:三大节举行庆典前,皇帝先于中和殿升座,内阁.内大臣.都察院.翰林院.詹事府各堂官及侍卫执事人员向皇帝行礼.皇帝在这里稍事休息,等待到太和殿上朝的时辰;遇皇帝亲自参加方泽坛、太庙、社稷坛及历代帝王庙、先师孔子、朝日、夕月等处的祭祀活动,前一天皇帝会到中和殿阅视祝版,以示恭敬谨慎.;每年仲春吉日,皇帝会到先农坛耕耤田,届时皇帝会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扶犁三推,以躬耕垄亩的姿态,告诫天下官守百姓,应该不违农时搞好农业生产。耕耤礼前,皇帝亲临中和殿阅视祝版,农具和盛放种子的青箱。中和殿有皇帝日
33、常用的肩舆两副,陈列在宝座两侧。肩舆也叫平肩轿,由八人抬行,皇帝在宫中往来多乘这种肩舆。现在中和殿里的两副肩舆是乾隆年间制造的。前朝最后一个殿是保和殿。保和殿在明永乐初年叫谨身殿,嘉靖以后改称建极殿,清初重建后改叫保和殿.“保和” 二字出典处和太和殿相同,意思是人君应该保持天人和谐,维护万物的平衡。保和殿重檐歇山顶,建筑特点是殿内南侧减去了一排柱子,使宝座前的空间特别宽畅、明亮。这种建筑方法叫减柱造,殿后的台阶上有一块紫禁城内最大的石雕丹陛,丹陛为艾叶青石,上雕九龙。丹陛石长 16.57 米,宽 3.07 米,厚 1.7 米,总重 200 余吨,采自北京房山境内的大石窝。清朝时,每逢除夕皇帝在
34、保和殿宴请外藩王公;公主下嫁的宴请活动在保和殿举行;清乾隆以后在保和殿举行的最重要的活动,就是进行科举考试中最高等级的考试的殿试。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皇帝出题,前 10 名的名次由皇帝钦定,所以进士被人们称之为:“天子门生”。因为殿试是国家最高等级考试,所以大传胪作为“抡才大典”,特别隆重,金殿传胪等级和大朝礼相同,仪式在太和殿举行。大传胪时,贡士们穿公服,戴三枝九叶冠按名次站在文武官员东西班之后,赞官宣制:“某年、月、日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然后唱名,一甲、二甲、三甲进士依次出班行礼。唱名后,鸣赞官赞“举榜”,礼部堂官捧大金榜从太和殿中阶下来,金榜放在
35、云盘中,由黄伞前导,从太和门、午门中路出,礼部堂官率一甲进士状元、榜眼、探花随榜而行,其他人从太和门两旁的昭德门、贞度门出。金榜到午门处放在彩亭里,御仗鼓乐前导,到长安左门外张挂,状元率进士们观榜,顺天府备伞盖仪仗送状元归第,三天后金榜交内阁收储。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大传胪后第三天,在礼部赐新进士恩荣宴,因为宋代赐新进士宴于琼琳苑,所以恩荣宴又叫做琼琳宴。宴后状元率进士上表谢恩并择日到孔庙行礼易顶服,礼部题请工部给建碑银 100 两,在孔庙立石题名。一甲进士即刻授以官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还要经过朝考,按各人前后几次考试的成绩分别授予庶吉士、主事、中书、县官等职,
36、殿试是科举的终点,仕途的起点,无论以后政绩如何,进士出身的人都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故宫导游词(后廷部分)刚才介绍了紫禁城前朝部分,下面我再讲一讲故宫中轴线北部的后廷部分。我们面前是内廷的正门乾清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通道,单檐歇山顶,五开间,三出陛各九级。门前有两尊鎏金铜狮,东西两侧墙下各放着五口鎏金太平缸。乾清门举行的最重要的活动是御门听政,明初叫“常朝御门仪”,清袭明制,康熙年间制度逐渐完备,御门听政的时间冬春两季在辰正时刻,也就是现在时间的 8 点 15 分,春秋两季则在辰初初刻,是现在的 7 点 15 分,清代的御门听政以康熙皇帝最为勤谨。乾清门广场东为景运门,西为隆宗门,隆宗门内北
37、侧排房是待卫值房和军机处,南面朝北的房间是军机章京办公的地方。军机处是清朝最重要的权力中心,雍正皇帝因西北用兵,军情紧急而设立军机房,三年后改称军机处,由亲王、大学士等充任,军机处职掌每日晋见皇帝,商量处理军国事务,宣统三年内阁成立后,军机处撤消。穿过乾清门我们就看见了乾清宫。乾清宫是后廷的主要建筑,后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为中心进行布局,观念上与天象相应,关于这个布局说法有很多种:一是乾清为天为阳,坤宁为地为阴;东边有日精门,像日;西边有月华门,像月;东西分布着东西六宫,是十二地支;东北、西北有东西五所,为十天干;天地运行,生生不息。二是紫微垣有恒星 15 颗,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紫
38、微正中,而东西六宫像十二辰,正与天帝所居相应;三是64 卦中的泰卦为乾卦在下,坤卦在上,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万物生成。意思是君王管理政务应调和阴阳,顺应天意,做到国泰民安。这组建筑就体现了泰卦的本意。虽然有多种说法,但每种说法并不矛盾,这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特点。乾清宫是后廷的主要建筑,九五开间,重檐庑殿顶。明朝时,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当时宫中有隔断, 一共有暖阁九间,设床 27 张。明朝许多震惊朝野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如壬寅宫变、红丸案、移宫案、武宗戏火及崇祯出逃等。清康熙皇帝去世后,在乾清宫停灵,雍正皇帝在养心殿为康熙守制。雍正以后乾清宫就成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
39、清朝时皇帝逢年过节在这里举行家宴,这里还举行过千叟宴。乾清宫和清政权独创的秘密建储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雍正皇帝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建立了秘密建储制度,使得皇权的转移过程相对稳定。秘密建储制度就是皇帝生前通过对皇子们进行考察,把自己认为适合作皇帝的皇子用遗诏的方式确定下来,遗诏一式两份密封在文件匣中,一份皇帝留在身边,一份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边。皇帝去世后,顾命大臣当着皇子们的面打开两份遗诏,核对无误后,按照遗诏立新皇帝。在清朝,按照这种方式继承皇位的皇帝有: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位。乾清宫殿前陈设与太和殿相似,但嘉量是圆形的,另外有灯杆石座两对,台上台下各一对,过年过节立杆挂花灯使用。
40、丹陛台下两侧有文石台,台上放金殿,称为江山社稷。在这个院落里还有清代皇子皇孙们上学读书的上书房;与上书房相邻的祀孔处;内务府所属专管宫内太监的敬事房;设立于康熙年间为调整朝廷权力设置的南书房,传说中的康熙擒鳌拜事件就发生在南书房;另外还有懋勤殿、弘德殿、昭仁殿等等,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的介绍了。 乾清宫后面是交泰殿。明成祖朱棣按南京皇宫的规制建成的紫禁城的后廷,当时并没有交泰殿,明嘉靖年间对北京宫殿坛庙进行了许多改造,并且在故宫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又建了交泰殿。交泰殿是皇后的正宫,逢年过节的时候,皇后在交泰殿接受嫔妃及朝廷命妇们的朝贺,仲春吉日举行亲蚕仪式前,皇后在这里阅示采桑工具。交泰殿内
41、悬挂着康熙御笔的“无为”匾,这里的无为是指不施刑罚,以德政感化人民而达到天下大治的意思; 宝座两侧有放玉玺的容器,玉玺“ 考证排次为二十五,以应天数。 ” 宝座东侧是乾隆年间制作的古代的计时器铜壶滴漏; 西侧是嘉庆年间造办处自制的大自鸣钟; 殿内立有一铁牌,上书“宦官不许干预朝政”。清代对宦官的权限有严格的规定,以防太监擅权干政。交泰殿后的坤宁宫,明朝时是皇后的寝宫,明最后一位皇后周氏在崇祯皇帝穷途末路时于宫内自缢身亡。清初康熙的两位皇后都死在坤宁宫。第一位皇后赫舍里氏因生太子允礽难产而死,令康熙万分悲痛。雍正以后,东暖阁成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婚后,皇后搬到东西六宫的某处,平常坤宁宫西侧大殿则为
42、祭神的场所。清皇帝大婚时用九凤金顶百子喜轿接皇后,经大清门、天安门、午门正门等到坤宁宫举行合卺礼,妃嫔入宫走神武门。坤宁宫每年正月初二、二月初一、八月初一三次祭神仪式和立杆祭神仪式比较隆重。御花园内的建筑有供奉真武大帝的钦安殿,钦安殿是北京中轴线上唯一的宗教性建筑,也是紫禁城最北面的一座宫殿。钦安殿东北侧有堆秀山再向东是摛藻堂,乾隆年间是藏书的地方, 四库全书荟要曾珍藏在这里;选秀女活动在御花园举行,清朝挑选秀女的范围只限在八旗内,选进宫的秀女或备内廷主位或与皇子、皇孙拴婚;为亲王等指婚。紫禁城的后门是神武门,明朝时叫玄武门,清初为避圣祖玄烨名讳,改为神武门。门上设置钟鼓以报时刻。故宫的后廷就
43、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我带领大家继续参观 故宫后廷外东路参观完故宫三大殿后,我陪大家参观故宫的东线景点,紫禁城东北部有一组自成体系的建筑,被称为外东路,统称宁寿全宫。明代这里是供养已经去世皇帝的妃嫔的宫殿。清朝时对这组宫殿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最初是康熙皇帝为给皇太后养老,把这里改建为比较完备的宫殿区,康熙的母亲孝惠皇太后及许多老太妃都在此生活过。乾隆皇帝 25 岁即位时曾许愿,如果他能像祖父康熙皇帝一样在位 60 年,他将传位给儿子。他为了归政以后有个地方养老,用了 4 年时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改建,增建了宁寿宫等建筑。但乾隆皇帝归政后并没过来居住,此后这组宫殿空置了百余年。光绪皇帝亲政以
44、后,为了给慈禧养老,又花银 60 万两对宁寿宫进行了修缮。慈禧太后晚年大部分时间住在这里,前后达 19 年之久。慈禧在这里过的 60 岁生日;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从这里出逃;慈禧死后也是在这里停灵并从这里出殡。宁寿宫这组宫殿实际上是微缩的紫禁城,皇极殿、宁寿宫为前朝;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为后廷;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为御花园。它的东路还有紫禁城内最大的戏台畅音阁。下面我为大家依次介绍这组建筑:皇极门前的九龙壁是宁寿全宫的照壁。这座九龙壁长 71.6 米,宽 2.94 米,高 3.5 米,由 270 块各色琉璃拼接成的九条巨龙形态各异。现在国内一共有三座明清时遗留的九龙壁,除了我们眼前的这座,还
45、有山西大同明朝王府的九龙壁和北京北海公园北岸的九龙壁。皇极殿是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作为乾隆皇帝归政临朝受贺之所,它的品级仅次于太和殿。在这里曾经举行过千叟宴。皇宫中有各种类型的宴会,可分为内廷筵宴,宗室筵宴、御殿大宴、婚嫁赏赉筵宴四种。前两种归内务府御茶膳房经办,后两类则归光祿寺负责。千叟宴属内廷筵宴。清代前后举行过四次千叟宴。第一次是康熙 52 年在清圣祖玄烨 60 寿辰时举行,地点畅春园。参加者为 65 岁以上的老人近 2000 人。第二次康熙 61 年,地点在乾清宫,参加者有 65 岁以上老人 730 余人。第三次乾隆 50 年,地点乾清宫,参加者为 60 岁以上的老人3000 余人。第
46、四次是乾隆 61 年即嘉庆元年,地点就在宁寿宫皇极殿举行,参加者为年过花甲的老人 3056 余人。这是最大的一次千叟宴,也是最后一次。宁寿宫在皇极殿的后面,是紫禁城内除坤宁宫以外的另一处体现满族风俗的重要建筑。宁寿宫后面的养性殿是仿照养心殿,为太上皇建造的理政之所。是宁寿宫后寝主体建筑之一。养性殿后的乐寿堂原设计为乾隆寝宫,但乾隆一天也没住过。西暖阁后来成了慈禧的寝室。宁寿宫西侧花园,又叫乾隆花园,面积不大,但整个园子中的建筑古华轩,禊赏亭、遂初堂、耸秀亭、符望阁、倦勤斋,座座玲珑剔透,错落有致。乾隆当年常在这里赐宴,听曲,观戏,与王公大臣唱和。在养性殿东侧的是紫禁城内最大的戏楼畅音阁。建于乾
47、隆年间,结构与颐和园的德和园大戏台相类似。畅音阁北侧阅是楼是帝后观戏的地方。现在阅是楼是陈列宫中戏剧服装道具的展室。宁寿宫中路北端是景祺阁。景祺阁后小院是清末幽禁光绪皇帝珍妃的地方,小院西墙外就是珍妃井。珍妃姓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出身于贵胄之家,一门书香。她的祖父曾任陕甘总督,父亲任户部右侍郎。珍妃和其姐瑾妃自幼跟着任广州将军的伯父长善生活在广州,这段时间里学者文廷式是她们的老师。她的哥哥志锐曾任伊犁将军,志均任正黄旗满洲副督统,都颇有文名。光绪 14 年珍妃和瑾妃同时被选入宫中。珍妃性格活泼,才华出众,颇得光绪欢心。因珍妃喜欢摄影,常艳装露容,听任内监拍摄。又喜女扮男装,俨然美少年。这种性格惹得慈禧非常不高兴,斥责珍妃“宫嫔不应所为” 。光绪“百日维新”失败后,被囚在瀛台,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