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域分析与规划论文城市旅游规划论文基于重力模型的环青海湖区域规划与开发战略分析内容提要:对环青海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数据,运用重力模型计算该地区各县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据此确定环青海湖区域经济中心并提出区域经济规划与开发战略措施:(1)将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相结合,培育区域增长极。(2)依托交通轴线,实施点轴开发,完善城镇等级体系。(3)走新型城镇化道路。(4)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推进流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重力模型;增长极;点轴开发模式;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合21 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区域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统筹区域发展已
2、放在突出位置,统筹就是强调要协调发展,因此区域调控成为政府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经济区的划分作为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的重要工具,是进行合理的地域分工和区际协作,引导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的基础,对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区域开发、经济投资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1。 一、环青海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一)区位条件分析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咸水湖,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区、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大区域的交汇地带2,是世界著名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环青海湖地区地处青海省农牧结合部,距省会西宁市 130 公里,东接全省经济重心河湟谷地,西连柴达木盆地,是青海进入新疆、西
3、藏的重要通道。环湖北岸有青藏铁路、青新公路 315 国道,南岸有 109 国道通过,交通比较便利。该区域自然条件相对较好、自然资源相对富集,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草地资源;以青海湖为依托旅游资源更是得天独厚,特色突出,在全省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 1.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环青海湖地区四县行政区域面积 5.58 万 km2 ,占全省面积的7.75%。2008 年末人口 22.8 万人,占全省人口的 4.11%,国内生产总值 553 411 万元,占全省的 5.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4 272.41 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 1.40 倍(见表 1)。 环青海湖地区经济发展既具有优势和各
4、种机遇,也面临着很大的生态经济问题。 (1)区域经济总量小、质量低,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三次产业产值比重来看,刚察县和共和县仍以农牧业为主。从三次产业就业比重来看环湖各县绝大多数劳动力仍滞留在第一产业,产业偏离度很高,产业结构极不合理,区域城镇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见表 1)。地区 GDP(万元)人均 GDP(元)人口(万人)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城镇化率(%) 海晏县 141699416763.46.167.92640.817.241.938.2 刚察县 49449114994.341.314.943.870.40.529.134.9 共和县 189398144571
5、3.118.845.735.562.63.533.934.4 天峻县 172065860322.09.180.91076.22.221.625 青海省 961520017389552.911553444.521.334.240.86 (2)区域内四县之间社会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从表 1 可以看出海晏县和天峻县人均 GDP 分别达到 41 676 元和 86 032 元,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是刚察县与共和县则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共和县总人口 13.1 万人,天峻县仅 2 万人,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从产业发展情况看,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最高的刚察县为 40.8%,最低的海晏县为 6.1%,非农就业比重最
6、高的海晏县达到 59.1%,最低的天峻县仅 23.8%。四县城镇化水平差距也很大,海晏县城镇化率为 38.2%,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而城镇化水平最低的天峻县仅 25%(见表 1)。 (3)环青海湖区域缺乏经济增长极。 城镇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教育的中心,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支点和人口聚集的平台。经济区域需要有一个具有强大辐射力并对区域腹地发展有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但是环青海湖地区没有一座城市,只有 11 座城镇,除共和县恰卜恰镇之外,其余城镇规模过小,缺乏增长极导致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弱,缺乏与其他区域的竞争力和协作发展能力。 (4)环青海湖区
7、域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划不协调,区域内缺乏有效合作。 环青海湖地区四县毗邻青海湖,县域间相互接连,在资源禀赋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互补性,具备区域经济合作的条件,因此青海省经济区划中将其划分为一个经济区,并于 2007 年成立了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以促进自然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综合利用。但是环青海湖经济区四县在行政区划上分别隶属于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和海晏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和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由于经济区划和行政区划不协调,流域各县在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开发建设,没有实现有效合作和多方共赢。同时由于青海湖开发主体与治理主体
8、不一致,也难以保证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 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在西部生态经济脆弱区域中具有典型性,因此根据地区现状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不但对于促进环青海湖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保护青海湖湿地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于西部同样面临生态经济问题的其他区域也有借鉴作用。 二、基于重力模型的环青海湖区域经济空间联系实证分析 (一)重力模型方法介绍 重力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地区间的客货流量是两地区间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结果,从出行起点 O 到讫点 D 的客货流量与 O 点的总出行发生量和 D 点总吸引量成正比,而与 O、D 两点之间的距离成反比3。该法综合考虑了影响出行分布的区域社会经济增长因素和出行空间
9、、时间阻碍等因素,是国内交通规划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4。 基本重力模型(无约束重力模型)可表示为: 其中 qij 指 i、j 分区之间的出行量预测值,O 和 D 分别表示起止点间的交通出行量5。(Cij) 为 i 区到 j 区的交通阻抗函数,它反映交通区之间交通便利程度的总体差异。由于不同目的或方式的出行分布特点存在一定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根据出行调查的实际结果,选择合理的阻抗函数,分别建立不同目的或方式的模型6。 (二)重力模型方法在区域空间关系和经济区划方面的研究成果 重力模型方法在我国区域空间联系和指导经济区划方面有许多研究成果。顾朝林运用重力模型方法对中国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强度进行
10、定量计算,刻画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联系状态和结节区结构7。王钰兰等通过空间交互理论的重力模型对成渝经济区内的城市的空间相吸引强度和吸引范围进行定量计算,据此界定成渝经济区的范围,解析成渝经济区的空间的内在结构8。冀俊、李少游通过重力模型,分析广西城市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进而得出广西可能形成的城市群9。曹纪伟、叶桢翔用重力模型分析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对圈内的小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提出小城市应依靠交通资源优势积极对接大都市圈来发展自己这一战略决策10。 (三)基于重力模型的环青海湖区域经济空间联系实证分析 重力模型以万有引力为依据,用自然规律来反映经济社会的复杂现象,显然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对于一些确定
11、存在很强吸引力的城市或地区,如经济发达地区、旅游景点、政治文化中心,使用重力模型才会产生较好的效果3。针对包含 4 个县域的环青海湖地区,采用空间重力模型来定量说明区域经济中心所在以及经济中心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强度是可行的。根据出行需求调查结果并考虑计算简便,选择幂函数作为交通阻抗函数,重力模型表示为: 式中 , 为待定系数,需要根据现状 OD 调查资料,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由于环青海湖各县之间出行主要是依赖公路客车,其单位时间出行费用基本相等,所以计算时用出行时间代替出行费用。另外,环青海湖地区四个县中,天峻县的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过小,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离青海湖景区较远,考虑到距
12、离衰减规律的作用,所以在重力模型分析中不予考虑,只计算分析海晏县、共和县、刚察县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从中选取环青海湖地区的增长极。通过对三县公交运管所和交通局实地调研,整理出相关原始数据(略)。 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样本数据进行标定,得出 = 0.124 , = 1.173 , = 1.455 ,即标定的重力模型为 qij = Oi0.124Dj1.173 /Cij1.455 将所选地区的 OD 数据分别带入到上式中,可以计算出共和县对海晏县和刚察县的联系强度分别为 0.0103 和 0.0055,自身的经济活力为 0.1243。海晏县对共和县和刚察县的联系强度分别为 0.0103 和 0.003
13、7,自身的经济活力为0.106。刚察县对共和县和海晏县的联系强度分别为 0.0045 和 0.0037,自身经济活力为 0.106。各县经济联系势能总强度依次为 q 共和 =0.1234+0.0055+0.0103=0.1343, q 海晏=0.1060+0.0037+0.0103=0.1200,q 刚察=0.1060+0.0037+0.0045=0.1142。 根据空间重力模型计算结果可知共和县的空间联系强度最大,目前具备成为环青海湖地区增长极的条件。从对环青海湖地区基本状况分析也可以看出,共和县无论从经济总体水平、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能力、镇区面积等方面均居前列,实证分析结果与区
14、域实际情况一致。另外,共和县的区位不但是环湖南岸,同时也是省内黄河谷地的起点,离省会西宁较近,处于青海省东西发展轴上,共和县的发展可以同时起到改善青海省两大重要的发展轴线(沿青藏铁路发展轴、沿黄河发展轴)的增长极分布状况和提升经济集聚、辐射能力的重要作用11。 三、环青海湖区域经济规划和开发战略措施 由于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环青海湖区域经济规划和开发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保护青海湖湿地生态安全为基本出发点,倡导区域合作,点轴梯度推进,并且根据资源优势,走特色经济和新型城镇化之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一)将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相结合,培育区域增长极 环青海
15、湖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发挥增长极的作用,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根据增长极理论,增长极是一组推进型的产业以及这种优势产业在特定地域上的集中。所以环青海湖区域经济开发首先要重视特色产业发展,并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促进城镇发展。 环湖地区四县应抓住机遇围绕青海湖这个国际品牌,进行产业规划,协同整合产业优势,培养特色产业集群以及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通过产业链建立区域经济联系。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中小城镇的作用,将城镇化与特色经济发展相结合。根据前述实证分析结果,综合考虑环湖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经济、生态环境等因素,可以在共和县规划建设一座环青海湖区域性中心生态城市,成为该区域对外交流的一个平台。在大力发
16、展特色经济,逐步形成城镇产业支撑的基础上,促进农牧区人口到城镇定居就业,提高城镇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经济效益。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使环湖地区的小城镇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城镇的经济实力与吸引力,并以此促进环湖经济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二)依托交通轴线,实施点轴开发,完善城镇等级体系 点轴开发理论指出在重视“点”(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交通干线)的作用。 “点轴系统”反映了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客观规律,是一种最有效的区域开发模式12。环青海湖地区是天然环状经济区,地广人稀,宜居地分散,城镇如“飞地”,彼此不相连,只有通过交通轴线连接起来,才能相
17、互发挥经济辐射作用,所以环青海湖区域经济开发适宜增长极培育基础上的“点轴”开发模式。借助环青海湖分布的交通干线作为轴线,立足本地丰富的畜牧业、能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把环湖地区发展成为现代畜牧业生态经济圈、环湖旅游生态经济圈、环湖城镇生态经济圈13。以特色产业和现有城镇为重点,依据区位条件、交通条件、资源禀赋条件等,选择培育有一定发展前途和潜力的次级“成长中心”城镇。充分重视中小城镇的定位与发展,优化区域的城镇规模结构体系,促进城镇体系的完善。 (三)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与环青海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和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只有提高环青海湖地区城镇化水平,才能够有效地将人口和
18、经济活动集中在少数生态极上,实现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转化,收入水平提高,才能从根本上减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 13。 笔者实地调查发现环青海湖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进城的顾虑还比较多,乡土情结很重,这也是该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加上该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有限,也不宜大规模的开发。为此,结合青海湖湿地生态保护的长远要求和区域社会经济现状,该区域最适宜的战略选择应是走健康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13-14。要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通过合理的城镇体系规划和牧区居民点规划,促使人口和经济活动相对集中于生态环境条件较好的宜居区域,改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
19、保障水平,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化发展道路,并在规划建设中坚持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风貌。比如将生态畜牧业与生态旅游业有机结合,通过开发地方传统特色的畜牧业产品,开展牧家乐等形式,使旅游业发展带动畜牧业持续发展,不但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转型,增加牧民收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使区域少数民族传统得以保留和发扬,有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 (四)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推进流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 环青海湖地区具备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良好基础,推进环湖地区经济合作符合区域内各县利益,是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然选择。环青海湖四县应当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形成共荣共赢的
20、整体合作理念,根据资源禀赋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合理配置资源,避免区域内部恶性竞争。通过产业间优势互补,以共创旅游品牌为突破口,打造极具竞争实力的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产品和特色服务品牌。同时环湖地区应依托优势资源和重点项目联合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共同开展区际合作,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步形成协调发展、竞争合作的区域发展格局,引导区域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通过环青海湖区域内产业分工与合作,建立区内利益协调机制也是推进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协调,形成地方政府之间的合理分工合作关系,实现流域经济一体化,才能为流域经济发展和综合治理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21、环青海湖区域规划和经济开发要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主导,统筹城乡,完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打造环青海湖少数民族特色生态经济区,实现环青海湖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08BMZ-039)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唐娟,马晓冬,朱传耿,钱程.淮海经济区的城市经济联系格局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05):1820 2刘青春.以小城镇建设推动青海湖景区发展J.青海经济研究, 2009,(06)6064 3刘世峰,赵洪武.重力模型的机理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01):5658 4张兰,彭国雄.重力模型标定方法的分析及应用J.交通科技与经济,
22、2009,(01):106108 5褚琴,陈绍宽.重力模型标定方法及应用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3,(02):5156 6都国报,廖勇,郭倩倩.空间重力模型标定方法与使用范围的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01):87907顾朝林,庞海峰.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J.地理研究,2008, (01):112 8王钰兰,魏景赋.基于空间交互理论的成渝经济区范围界定的研究J.特区经济,2008,(12):1941959冀俊,李少游.基于重力模型的广西城市群雏形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9,(08):121123 10曹纪伟,叶桢翔.试用重力模型研究小城市空间结构规划J.经济研究导刊,2008,(07),143144 11丁生喜.青海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发展模式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02),71012陆大道.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2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