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4050436 上传时间:2019-09-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华传统美德故事1、岳母刺字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 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 岳母刺字投军抗辽。不久因父 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 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 飞叫到跟前,说:“ 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 线杀敌,精忠 报国!“ 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 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 姚太夫人 问:“ 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 岳飞说 :“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

2、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 “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 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 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后来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受历代人民所敬仰。 2、凿壁偷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 报酬。主人

3、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 ”主人听了,深 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3、海瑞惩恶 海瑞是明代著名清官,他在淳安任县令时,当 时奸相严嵩正得势,气焰非常 嚣张。海瑞的顶头上司是闽浙总督胡宗宪,此人是严嵩的得意门生,他倚仗着有大靠山,不可一世。胡宗宪有个无恶不作的儿子,倚仗父势,到 处非作胡为。一天,胡宗 宪的儿子带着一帮浪荡公子窜到淳安闲逛,并派人叫海瑞安排食宿。胡公子的恶名海瑞早有所闻。他想了一下,关照专管接待的驿站官员说:“他们不是奉公而来,照规矩可以不接待。不过他们既然来了,就让他们住下,一日三顿便餐即可。若他们胡作非为,及时

4、报我。 ” 胡公子一伙在淳安住了一天,便传来消息,说这帮人抢掠东西,调戏妇女,闹得城里鸡犬不宁。海瑞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生了一计。晚上,胡公子等人吃 饭时,桌上只摆了三菜一汤,而且无酒。胡公子便破口大骂。 驿站公差辩解了几句,胡公子不由分说便命随从将他捆绑起来,吊打一顿。海瑞大怒,命衙役将胡公子一帮人捆到公堂受审。胡公子一见海瑞,不肯下跪,高叫:“我是胡总督的儿子,要让我父知晓,轻则革职,重则性命难保!” 海瑞哈哈大笑说:“ 总督大人我是知道的,他可是朝中 严 太师多次夸奖过的廉洁奉公之人。 ”“知道就好,赶快松绑,给我赔罪!” 胡公子趾高气扬地说。海瑞忽地沉下脸道:“ 胡大人是大清官,你是他

5、公子,怎会如此胡作非为?你哪一点像胡大人家的人!你是谁家的恶少,竟敢冒充胡大人的公子,败坏胡大人的名声?” 说罢让衙役重打胡公子 40 大板。胡公子的一个家奴忙跪下说:“大人息怒,我 们出游有老 爷的亲笔信,可不是冒充的。 ”海瑞狠拍了一下惊堂木:“ 大胆小 贼,竟敢伪造胡大人信件,再打 40 大板。 ”胡公子一伙人,吓得魂不附体,连连磕头求饶。 海瑞立即给总督府写了公文,说有一起冒充胡大人亲属的案件,要求严办,接着派人押着犯人连夜赶往总督府。人押走, 县吏们很为海瑞担心,因为他们都知道,胡公子确实是总督的儿子,海瑞说:“正因为是真的,我才说他是假的,不以真当假,岂可打他 40 大板?”众人恍

6、然大悟。 胡宗宪看了海瑞呈上的公文,又看看被打得遍身麟伤的心爱的儿子,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4、华佗治贪 三国时期,杨修和杨宕叔侄二人共事曹操。杨修为相府主簿,杨宕为军需官。杨修聪明博学,但恃才放旷,屡犯曹操之忌。被曹操借惑乱 军 心之罪处死。杨宕惧怕曹操因叔罪嫁祸于已,便想趁着近期押运军粮饷银之便, 设法捞他一把,然后 谢官还乡。他惧怕曹操之威,又贪财心切,剧烈心理冲突引发了一种怪病:既不发烧,也不头痛,只是胸口胀闷,坐卧不安,请了不少医生诊治,不见好转。请神医华佗来诊,经过望、闻、 问、切,华佗开了两个药方,嘱其依次服用。 杨宕先看第一个药方,上面写着:“二 乌、过路黄、香附子、连翘

7、、王不留行、法夏、毕拔、朱砂。 ”熟知古文章法的杨宕,将这八味药名的头一个宇连、 读:“二过香( 相)连,王法毕朱(必诛)。 ”他大惊失色,额头上冷汗直冒。遂打消了大捞一把的邪念。接着,他又拿起第二个 药方,一看顿时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往后便倒。原来,神医开的第二剂药方是:“常山、乳香、官桂、木香、益母萆,附子。 ”把六味药名的头一个字连起来,其谐音便是:“常(赏)乳(汝)官(棺)木益(一)附(副) 。”杨宕大惊,吓晕过去。家人 见状,吓得慌了手脚,大哭不止。 过了好一会儿,杨宕被家人哭声惊醒,睁开眼睛,倒觉得心清身爽,胸部再也没有 胀闷的感觉,病竟痊愈了。 华佗在一旁对杨宕说道:“你之所以胸

8、部胀闷 ,是因为肚内瘀血积结,乃贪婪气郁积聚之故;现在气随汗出,吐尽瘀血,消积化痰,恶 病已祛。只是身子虚弱, 还需调理。我再给你开一剂药方,你服后便会健康如初。 ”华佗随即给他开了一个滋补方。杨宕去了贪婪的心病,又补了病后的虚弱,很快便恢复了健康。5、孙 康 映 雪 读 书晋朝人孙康自幼聪敏好学,但是家中很贫穷,根本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于是,他开始利用夜晚时间读书,可是夜间读书时,必 须点油灯,往往读一个晚上的书,就要用去一灯油,以孙康当时的家庭条件根本负担不起,一到天黑,便没有 办法读书。特别是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便躺在床上默诵。

9、有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三天两头下一场大雪。冬夜,孙康盖着薄被正蜷缩在床上,面对着北风呼啸的窗口又在背书。背着背着,突然 发现窗口越来越亮,他甚至怀疑是到了快要出太阳的时候了,等他披着衣出门一看,原来是下了大雪,是白雪把窗口映亮了。孙康心想:既然白雪能映亮窗口,那么一定也可以用积雪照着读书吧。想到这里,他便捧起书跑到门外,一个人蹲在雪地里,借着 积雪映出的微弱亮光来读。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搓搓手脚。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整个冬天,他夜以继日地读书,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读到鸡叫。即使是北风呼号,滴水成冰,他也从来没中断过。功夫不 负有心人, 孙 康最终摆脱贫困家境,成

10、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6、华 佗 学 医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亲眼看见许多人被病痛折磨得呻吟着, 挣扎着。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 历尽艰辛,来到西山,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华佗拜了师,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心侍候他们吧!”华佗一面耐心地侍候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因此,在三年里 头,他懂得了不少的病源、病理和用药方法。三年过去以后, 师傅要他 读些医书、药典。从此,华佗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攻读起医书来。暑去寒来,又是三年。一天,华佗正在读书忽然有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华佗连忙跑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摸师傅的额

11、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无大病,自会好的。 ”人们都责怪华佗不懂医道。就在这时,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 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的。 ”众人听了,个个惭愧,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有志者事竟成。 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 给人治病去了。7、羲 之 墨 池王羲之七岁时,拜女书法家卫铄为师,一直学 习到十二岁, 虽已不错,但自己却总是觉得不满意。王羲之 13 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 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 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 终于答应了他的要

12、求。王羲之 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 时无刻不在 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着墨吃起来, 还觉得很有味。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王羲之常 临池 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 墨池”。 现在绍兴兰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庐山归宗寺等地都有被称为“墨池”的名胜。8、皇 甫 绩 守 信 求 责皇甫绩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难以维持家里的生活,就带着他回到娘家去住。外公见皇甫绩聪明伶俐,又没有父亲,怪

13、可怜的,所以格外疼爱他。皇甫绩的外公叫韦宽。 韦家是当地有名的大户,生活很富裕。由于家里上学的孩子多,外公就请了个教书先生到家里来, 办了个私塾。皇甫绩就和表兄弟们一起在家里的学堂上学读书。 外公是个非常严厉的老人,尤其是对他的孙辈们,更是 严加管教。私塾开学的时候,就立下了规矩,谁要是无故完不成作 业,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有一天,上午上完课后,皇甫 绩和他的几个表兄 躲在一个已经废弃的小屋子里下棋。一贪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课时问,大家都忘记了做老师上午布置的作业了。第二天,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几个 孙子叫到书房,狠狠的 训斥了一顿。然后按照家规,每人打了二十大板。外公看皇甫绩年龄

14、最小,平时又乖巧,再加上没有了父亲,不忍心打他。于是,就把他叫到一边,慈祥的 对他说 :“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不过,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不作功 课,不学好本领,将来怎么能成大事?” 皇甫绩和表兄们相处的很好,表兄们都很爱护他。看到小皇甫绩没有被罚,心里都很高 兴。可是,小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我和表兄都犯了一样的错误,耽 误了功课。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 纵我自己,应该也按照规矩,挨二十大板才成。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 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们一听,都“噗哧”一声笑了出来。皂甫绩一本正经的说:“这是私塾里的 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了,触犯规

15、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是不遵守诺言。你 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 ”表兄们被皇甫绩这种诚心改正错误精神感动丁。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二十下。后来皇甫绩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下养成的信守诺言、用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有丢,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巾享有很高的威望。9、得 黄 金 百 斤 ,不 如 得 季 布 一 诺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 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 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 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

16、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 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 过来,如果 贪图 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10、曾 子 杀 猪 立 信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 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 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 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 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吗?我

17、回来以后杀了猪就给你做。 ”这话倒也灵验。她儿子一听,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地望着妈妈一个人远去。 曾子的妻子从集市回来时, 还没跨进家门就听见院子里捉猪的声音。她 进门一看,原来是曾子正准备杀猪给儿子做好吃的东西。她急忙上前拦住丈大, 说道:“家里只养了这几头猪,都是逢年过节时才杀的。你怎么拿我哄孩子的话当真呢?” 曾子说:“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谎的。他们年幼无知, 经常从父母那里学习知识,听取教 诲。如果我们现在说一些欺骗他的话,等于是教他今后去欺骗别人。虽然做母亲的一时能哄得过孩子,但是过后他知道受了骗,就不会再相信 妈妈的话。 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 ”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

18、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助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子的妻子就 为儿子做好了一 顿丰盛的晚餐。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 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己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和整个社会。11、羊角哀左伯桃生死至交春秋时期的燕国人羊角哀和左伯桃,不仅是好朋友,而且都是品德高尚、有才 华的人。因听说楚庄王是一个明君,他俩一同到楚国去寻找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不料在路途中遇到暴风雪,陷于茫茫荒原。寒冷、饥饿使左伯桃病倒了,羊角哀说:“要死就死在一 块 ,我扶你走吧! ”两天后,羊

19、角哀也精疲力竭了,好不容易才把左伯桃扶到一棵两人合抱的空心树下,暂避风雨。左伯桃气喘吁吁地说:“ 兄弟,荒原千里,风雪无边,与其两人冷饿而死,不如救活一个。 ”羊角哀说:“ 你放心,我背也要把你背到楚国去。 ”左伯桃举起双手,搭在羊角哀的双肩上深情地 说:“你的心意我领了,救民于水火之中是我俩的共同理想,不论这个理想是咱俩共同实现,还是你一个人去实现,都算达到目的了,你说是不是?”两人真诚相让,最后还是左伯桃说服了羊角哀。羊角哀到楚国见到楚王后,立即带人回到荒原。 这时左伯桃已冻死在空树洞里。他埋葬了朋友的尸体,痛哭而别。每逢左伯桃的忌日,羊角哀 总 是朝着左伯桃遇难的荒原方向深深一拜,心中默

20、默祷告:“伯桃,我一定要实现咱俩的理想。 ”12、明 山 宾 诚 信 卖 牛南北朝时,有个贫寒的读书人叫明山宾。除了父 亲留下的一头牛,他 别无他物。一年春天,正值青黄不接,家里揭不开锅,明山宾只好把牛 牵到集市上去卖。他到集市上一看,人家的牛又肥又壮,自己的牛又瘦又小。等了半天才把牛卖出去。明山 宾走出集市不远,忽然想到:这头牛从前得过蹄疾,如果劳作过累或者牛棚过于潮湿,蹄疾就会复发,而今换了主人,不知正确使役,到时候,人家不是等于买了一头没用的牛吗?于是,他急忙赶回去找到买主,把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 还特别嘱咐使役、饲养的方法。买主听了,要求明山宾退回一些钱,明山宾想想也是,就退 还了买主

21、一些钱,然后心情 轻松地回了家。这件事传开后,人们都称赞明山宾的诚实美德。13、宋 濂 的 故 事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 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 他。一次,他借到一本 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 这书看。 ”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 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 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

22、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 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 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 严寒啊!” 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 对老师不尊重啊。 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当宋濂到达老 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14、晏 殊 诚 实 守 信古往今来,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诚实守信的。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 岁被地方官作为“ 神童 ”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 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

23、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 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 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 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 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 奖。晏殊当官后,每日 办完公事,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后来皇帝了解到 这个情况,十分高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员。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皇帝又称 赞他能够闭门苦读。晏殊却 说:“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不去参加。我是有愧于皇上的夸

24、 奖的。 ”皇帝又称赞他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 难得的人才,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相。晏殊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的故事说明,一个人为人的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对于取得别人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啊!15、晏 殊 求 换 试 题晏殊做童子生的时候,张文节就把他向朝廷推荐,皇上召见晏殊到朝堂下。 这个时候皇帝正好亲自主试进士,就命令晏殊一同应试。晏殊看了看试题。他 对皇上说:“这个题目我在十天前就已经做过回答,我还保存着答卷, 请求换一个题目。 ”皇上非常喜欢他的诚实。晏殊后来在文馆就职,当时天下太平,皇上允 许 臣下们找好日子举行宴饮。于是连下级官员和文馆里的士大夫们都相互宴请

25、,以至于市场上的酒楼和路边的小酒店都成为游玩和休息的地方。晏殊当时很贫穷,不敢外出,独自在家中和堂弟相互 论理和学习。有一天,皇上选择太子的老师, 宫中忽然传来消息晏殊被任命了,传达政令的太监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第二天又去问皇上,皇上告 诉他说:“ 听说这些天来臣下们没有一个不在搞相互宴请和嬉游的,并且通宵达旦地,惟独晏殊和他的兄弟在家中读书,像 这样地谨慎厚道的人,正是可以当太子的老师。 ”晏殊到朝堂感谢皇恩。皇上当面告诉晏殊为何被选为太子的老师。晏殊的回答非常质朴,他 说:“ 我不是不喜欢宴请游嬉,确实是太穷没有做宴请的本钱;我如果有钱的话也一定去,只是没有钱所以不能出去罢了。 ”皇上更加

26、地喜欢他的诚实。16、卖 狗 嫁 女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 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 间茅草房里。后来,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 牵着一条狗走出来。管家问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

27、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管家感叹道:“ 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17、苏 东 坡 节 俭 成 习苏东坡一生在生活上都非常注重节俭。公元 1080 年,他被贬官来到黄州时,生活窘迫。为了渡过困境,他订出了一套特殊的计划开支办法:把所有收入分成 12 份,每月一份;然后又将每份分为 30 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他把每月分好的每小份钱挂在屋梁上,每日清晨挑下一包来用,准余不准超。剩余的钱,他另用竹筒保存,以备意外开支之需。后来,他又在朝廷中做了高官,但仍注重节俭,从不讲究奢华。他自订每餐只能一饭一菜,有客也只能增加两个菜,不许铺排,否则就拒绝 用餐。一次,苏东坡的一个老友与他重逢,请他吃饭,他嘱咐朋友千万不可大操大 办。可是,当苏东坡应约去老友家赴宴时,见酒席准备得相当奢华,他婉言拒 绝入席,告辞而走。苏东坡走后,他的朋友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