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多民族文化融合.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4050439 上传时间:2019-09-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多民族文化融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多民族文化融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多民族文化融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多民族文化融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多民族文化融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多民族文化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是对中华民族共同精神、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和价值取向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的一种文化,它能够反映中华民族最为本质和最具特色的内涵,能体现中华民族基本精神。这种文化是一个民族劳动、智慧的结晶,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特点:崇尚伦理道德的人际关系;光宗耀祖的功名思想;推尊入世的处世哲学;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强调统一的政治理念;“和为贵”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简述中华文明起源、特点 中国文化的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在史前时期,对于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无疑首推农业的发明,是伟大中华文明的摇篮。 中

2、华文明都可以说是肇源于新石器时代。从“以玉为兵”的黄帝到“以铜为兵”的禹,中华民族实际是在向青铜时代过渡的过程中,完成了向文明的过渡。新时期时代晚期,随着私有财产的丰富和部落领袖权力的增加,权力和财富的继承也被垄断。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确立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制度。至此,国家形态正式产生,中国进入了有史社会。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国家的形成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大体平等的农耕聚落形态;含有初步分化和不平等的中心聚落形态;都邑国家形态。 中华文明的起源既是本土的,又是多中心的。由于四周地理事物的天然阻碍,中华文明只能发源于本地,而且在早期的发展中也极少与外界文化发生关系,是世界上少有的原生性文明

3、;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辽西红山文化、陕西半坡文化等等,都能说明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多元区域性发展的特征。 中国文化在其早期就产生了自身的凝聚力。夏、商、周的氏族来源固然不一,宗庙各异,但均发展出城邑式的宗族统治机构,君王的继承制度也有基本上的类似。而在物质文化方面,基本特点也是一致的。比如都以农耕为主要生业,都以土葬为主要埋葬方式,陶器都以灰色印文陶为特征,器形以三足和圈足为特征。民族冲突和融合对文化的影响民族的兼并、迁徙不但导致了种族的混融,还加速了文化的融合。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异质文化间意识形态的不同又带来激烈的民族冲突,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民族融合与冲突对中华文化的

4、影响,应从客观辩证地看待: 民族融合与冲突对文化产生许多积极的影响。民族融合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文化融合发展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文明程度高的民族往往占有主导地位。民族的融合有利于汉民族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及欠发达地区的进步。在魏晋时期,由于大批北方居民的迁入,黄河流域相对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江南,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中华文化共同体,促进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例如“中国”概念的形成就是中华民族多支祖先不断组合与重组的结果。民族融合还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如汉武帝开丝绸之路,西域的农作物、杂技、音乐、绘画艺术、风土人情注入中原,大大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

5、容与内涵;汉文化传入西域,大大拓宽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视野。同时民族冲突和融合还有利于优势民族取长补短,优胜劣汰,强化优势民族的核心地位;有利于弱势文化取长补短,为己所用;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生活方式的改变。 民族融合与冲突不可避免地对文化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北方民族的文明主体属于草原游牧文明,与中原汉族农业文明存在巨大的差异。少数民族向中原推进建立政权的过程往往伴随大规模的烧杀抢掠,如清兵入关时的“扬州十日” 、 “嘉定三屠” ;蒙古军每攻一城如遇抵抗则破城后随即屠城,都对汉农业文明造成巨大破坏。而且北方民族的统治在某种程度上还把奴隶制度因素注入汉地,致使社会经济领域中出现了人身依附关系强化的倒退

6、趋势。另外,少数民族政权采取民族歧视与压迫的政策,利用文化心理控制思想,强行同化汉文化,摧残人才,使中华传统文化遭受巨大冲击。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禁毁书籍,企图消弭汉族士人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造成了精神思想的严重禁锢。 民族的歧视与冲突只是暂时的,文化的融合则是永久的。简述胡化和汉化汉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必然的历史趋势,在胡族汉化的历史进程中,后赵的石勒、前秦的苻坚、北魏的孝文帝,都是颇具代表性的推动人物。苻坚重用汉族寒门士人王猛,提倡儒学,令贵族子弟入学受业,他还下令“复魏晋士籍” ,维护士族特权,争取汉族士大夫支持。使得前秦国力增强,版图扩大,与东晋对峙。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汉化

7、最为彻底和影响深远的改革。他与冯太后先后主持改革,确立汉族传统的礼仪文教制度,以华夏苗裔自居,迁都洛阳,易汉服改汉姓倡通婚。使得民族矛盾得到缓解,促进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汉化政策遵循了政权封建化的需要,不仅笼络了大量汉族士人甘愿为少数民族政权效劳,对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维护了社会稳定推动了经济发展。但是汉化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常受到胡化的冲击。入住中原的各少数民族,虽然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汉族的影响,但基本上还保存着自己的部落组织,统治方式也具有部落军事统治和封建统治的二重性,对华夏文明造成了严重破坏。例如匈奴族建立的汉国采用“胡汉分治”的政策,后赵石勒命羯人为“国人”

8、 ,社会地位高人一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阻力巨大,甚至有鲜卑贵族屡屡发动叛乱。文化融合并不以部分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强势的汉文化压力之下,入主中原的各少数民族迅速融入汉族这一主导民族。民族融合过程中,民族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隋唐皇室都出身于汉人豪族和鲜卑权贵共同组成的关陇集团,在民族问题上比较开明,胡化风气盛行。在唐的政坛中宇文士及、长孙无忌和狄仁杰等都是胡人后裔,文化领域元稹、白居易和刘禹锡等人也是西域族人后裔。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长安出现了“胡化之风” ,唐人坦然接受传统汉族人极力诋拒的胡人风尚。唐朝还主动吸收外来文化,陆续引入的异域新颖的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样式,为传

9、统文化注入了新鲜元素。实际上正是由于以胡化和汉化为代表的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促进了南北一统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秦汉时期形成的中华文化共同体,经过魏晋南北朝以致隋唐时期异质文化因素的滋养,不但内核不失强固,而且更具有兼容并包的文化自信,最终形成了向四周强力辐射的文化圈。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钱穆曾谈道:“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之区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致不外三型:一游牧文化,二农耕文化,三商业文化。游牧文化发源在高塞的草原地带,农耕文化发源在河流灌溉的平原,商业文化发源在滨海地带以及近海之岛屿。 ”

10、可见,地理环境确是人类文化历史的舞台,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着不同的民族精神,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从整体上看,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的影响;从地理环境看,三面陆地,一面临海,北面多沙漠,西面从北到南由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把中国和西亚隔开,东面和南面是大海,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是造成中国文化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原因。这使得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更多是向内发展,在自己的体系中自我完善。从历朝历代上来看,中国文化在秦汉之际出现过对外大力开拓疆土的行为,虽然此后也有,但是中国基本上很少有长期对外扩张的时代。这与中国文化的内向性是分不开了。二是对中国文化多

11、样性的影响;中华文明拥有更为辽阔的发展腹地,同时复杂的地理形势,完备的气候类型,因此我国不同地域的地区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特色与民族特色。就单单以民歌为例:极富有民族特色的新疆民歌,唱起来能够很好的带动听众,这是因为由于新疆地形原因,大多数民歌由牧歌发展而来,普遍带有呼唤性音调。又如听起来千回百转的四川民歌,听起来总让人有回肠荡气的感觉,这是因四川地跨青藏高原东缘及四川盆地,多山歌民歌特点钢筋、幽默、体现出汉文化的传统,自然而然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了。三是对中国文化传播形式的影响;由于中国有广袤的肥沃良田,使得中华文明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为了给农耕文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人民崇尚和平,

12、以和为贵。这样,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更多是伴随着人口迁移、官方和亲、使者交流和商旅往来为主的和平方式,通过大规模对外侵略战争来传播自己文化的发式较为少见。四是对中国文化开放程度的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开放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受着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之中,沿海地区往往最先开放,开放程度也较为领先。这是受益于沿海地区开阔的地理界域,容易开展对外交流以及对外贸易,从而能够较容易地促进这一地区的发展。五是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中国文化作为巨大复杂的文化实体,其中的地域性差别是非常大的。对这种差别最简单的划分是把中国划分为南北两大块。在南北差异的大框架下,它可以包括许多分支,如南北艺术差异、南北建筑差异、南北服饰差异、南北风俗差异、南北饮食差异、南北文学差异、南北性格差异、南北方言差异、南北商业差异等等。因此,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文文化,政治文化和经济文化上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