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解读朱子家训专题讲义一、朗读朱子家训 熟悉文章大意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
2、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录自紫阳朱氏宗谱 )2、 我们来了解一下朱熹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 ,出生2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
3、哲者中。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 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 周易读本 楚辞集注 ,后人辑有朱子大全 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三、朱熹朱子家训翻译 作为国君,最重要的是怀有仁慈的心。作为臣子,最重要的则是忠诚。为人父,最重要的是慈爱;为人子,最要紧的则是孝道。作人的兄长,最要紧的是友爱弟妹;作为弟妹,则要恭敬兄长。作丈夫的,最重要的是态度平和,作妻子的,则必须重视温柔的作用。与师长相处,最重要的是合乎礼;与朋友相交,
4、最重要的则是讲信用。遇见老者,当有尊敬之心;看见幼者,当有慈爱之心。对品德高尚的人,虽然年纪比我小,我也应当尊敬他;对那些素行不端者,虽年纪比我大,我们也该离他远点。千万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更不可以仗侍著自己的长处而自以为了不起。对人有很意,化解之道就在于检查自己是否站在合于道义的一方;对于那些自己所怨恨的人,则应以平直的心态,正常地对待他们。随便遇到什么样的环境,都当心平气和地接受。3别人有小过错,则应有包容之心;别人犯了较大的过 错,则应将正确合理的作法明白告诉他。不要以为只是一件小小的善事而不去做,更不可以认为是小小的坏事而大胆地去做。别人的缺点,(面对他人时) 我们应帮他稍加掩盖;别人
5、的优点,则应该帮他宣扬。 处世不应为了私事而与人结仇;治家更要注意不可因为私心而有不公平的作法。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要有妒贤嫉能的心态。遇到不顺的事情,切勿因气愤而求一时之快;不要违背正常的行为规范而去伤害别的物体。遇有不合正义的发财机会,则应该放弃;遇到合情合理的事情,则不妨从事。古圣先贤所流传下来的经典,不可以不读;待人的合理规范与处世的正当态度,则不可不知。对后代子孙,不能不重视教育;对仆人帮佣,则必须能体谅关怀。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不可不尊敬;遇到灾变打击,则不可不相互扶持。谨守本分,必须有赖于了解做人的基本规范;而我们一生的命运,则是 由老天来决定。一个人能做到以上各点,则老天必定会来
6、相助的。这些基本的道理,都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做的。就像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是每天都不可离开,每天都不可缺少的。我们对这些基本的生活道理,怎可不重视呢?四、解读朱子家训治家格言 (又称朱子家训 、 朱子治家格言 、 朱柏庐治家格言 ) ,全文 524 字,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简明赅备 ,对仗工整,朗朗上口,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有清一代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其中一些警句,如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4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 等,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义。朱子家训以“修身” 、 “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
7、厚,含义博大精深。 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 ,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第一句:君之所贵者,仁也。意思是:作为国君,最重要的是怀有仁慈的心。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每个朝代都会涌现许多忠君爱国的仁人志士。 “忠君爱国”在中国算是一个流传千年的原命题,几乎就成为一个做臣下的必修课基本原则,奉之,则忠臣顺民;不从,则乱臣贼子。然而,这个命题有许多含
8、混之处,值得说道说道。首先值得厘清的是: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 “忠君”和“爱国”基本上就是一回事因为忠君,所以要爱国;忠君就是爱国。所以会有这样的观念,也不奇怪,中国传统社会就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社会:皇帝既是国家元首政府老大,又是思想座标行为规范,还是文化代表国家象征。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既是“伟大的领袖” 、 “伟大的统帅” ,又是“伟大的舵手” , “伟大的导师” 。藉是,忠君,就是爱国;爱国,必须忠君。所以,即使在在明知对方有错的情况下也表现自己的忠贞不二,岳飞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忍着剧痛让老母亲请人在背上刺字,把“忠君”与“报国”作为一生的5精神统一体。他为了南宋王朝的稳定,为了收复北方的
9、河山,奔驰在广袤的战场上,英勇杀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致使金兵闻风丧胆,所以才有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说法。公元 1140 年的五六月间,岳家军和金军进行了几次大战,结果使金军的十万人马死伤过半,为宋朝收复了蔡州、郑州、洛阳等地。其时,很多金军将领已经准备投降大宋王朝。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南宋朝廷却收回成命,命令岳飞“择日班师,不可轻进” ,而且一天之内连下十二道金牌催逼撤军。在这种情形下, “忠君”和“爱国”的矛盾已经败露:要忠君,就得听从皇帝旨意,班师回朝。然而,这么做的结果,却是跟国家利益相违背(也就是跟“爱国”相违背) ,因为这样做会将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白白葬送,于国无利,于民
10、也无利。然而,囿于中国传统“忠君爱国”为一体的糊涂观念,岳飞的唯一选择便是遵命会师。其结果,不仅收复的大好河山再度沦陷,岳飞本人也因“莫须有”的罪名冤死风波亭。岳飞之死,一般归罪于奸臣秦桧。然而,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会明白,秦桧只不过是宋高宗的一颗棋子,当然也有其本人的主观性格(他的确是想害死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但秦桧能真正做得了主吗?要知道,这个“下刀”的命令只有皇帝老儿才可以下的!他的死实际上是死于高宗皇帝的私心。宋高宗是一个既自私又懦弱的皇帝,他并不愿意岳飞打败金人,直捣黄龙道理很简单,万一打败金人,直捣黄龙,那原先被金人俘虏的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就要回来,那他这个新立的皇帝就做不
11、成了。因此他一边假装积极抗金,另一边又秘密派人与金人和议,而岳家军的节节胜利毫无疑问地严重威胁着他的利益,所以才会这么急急将岳飞召回6皇帝自己的利益,也并不一定和国家利益一致,很多时候倒是相反。那么,在传统中国,当“忠君”和“爱国”发生矛盾,臣下不选择“忠君” ,而选择“爱国” ,结果又会怎样?结果不会比岳飞好明朝的于谦就是例子。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正统十三年(1448) ,于谦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七月,瓦剌人也
12、先大举进犯,王振挟持皇帝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邝埜极力劝谏,但皇帝不听。邝埜跟随皇帝管理军队,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结果明英宗在土木堡被瓦剌人俘虏。消息传来,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郕王监国,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许多臣下建议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摇动,国家大计就完了。难道诸位忘了宋朝南渡的事吗(独不见宋南渡事乎)?”同时,他还与诸大臣商定拥郕王即位。稳定了局势,并且在瓦剌兵逼近京师时亲自督战,将其击退。从国家利益而言,于谦毫无疑问是功臣,是爱国者。可是,他这一举措损害了当时是敌方俘虏的英宗的利益,让他做不成皇帝了。所以,当明朝与也
13、先议和,使得英宗归朝后并复辟成功后,爱国有功的于谦就只得在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杀。忠君与爱国之间的矛盾古人也不是没有看到。战国时期,齐庄公到大臣崔抒的家里跟崔杼的太太通奸,崔杼不甘戴绿帽子,当场把齐庄公杀了。齐国宰相晏子在得知皇帝死后,马上在别人都不敢去的情况下,7自己去崔家吊念国君。他的左右问他:你会为国君死难么?晏子的回答是:皇帝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为什么我要一个人为他死?左右又问他:那么,离开齐国逃走吗?晏子答:皇帝的死又不是我的罪,我为什么要逃?我为什么要出国?左右又问他:那么就回家吗?晏子答:皇帝死了,回到哪儿去呢?晏子真是中国第一流的大政治家,看他这三段答活,不死、不逃、也不想回家
14、,说得又识大体、又有感情、又义正词严。当时他去吊国君,大家以为崔杼必定杀他,但是他仍然去吊、去哭,并且枕尸股而哭 ,一点也不怕刺激手里拿刀的。他的理论是:做人君的,岂是高高在百姓之上的?而是主持社稷;做臣子的,岂是为领俸禄混饭吃的?而是维护社稷。所以人君死是为了社稷而死,做臣子的,就该和他一道死,所谓“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晏子认为:如果做人君的,死的原因不是为了社稷而是为了他自己,那么陪他死的,只合该是那些在他身边,跟他一起混一起谋私利、谋小集团利益的宠幸、私呢和亲信,才有份儿,堂堂大臣是不干的。也就是说,他将忠君和爱国分得很清:如果君主是为国家而死,那么,跟他一起死,就
15、是爱国;反之,如果君主死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自己下半身快活,那自己就没必要跟他一起死。我们可以看到,绝对的“忠君”产生绝对的独裁,相对的“忠君”产生相对的独裁,独裁政权和昏聩、不理性、腐败等腐朽落后现象是紧密相连的,希特勒时期的德国,文革中的“三忠于” 、 “四无限”就是令世人刻骨铭心的教训。如果说在封建社会, “朕即国家” 、 “君权神授” 、“君主永远伟大和正确” ,宣扬儒家的“忠君爱国”思想因为历史条件8的限制尚有情可原,那么今天还在大肆鼓吹“忠君爱国”就不能不说是别有用心了,人们不禁要问,今天“朕即国家”中“朕”的内涵是什么?似乎从来没有人给他以明确的定义。 “忠君”和“爱国”是两个
16、层面的意思,强拉硬拽把他们扯在一起既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也有思想逻辑上的错误。 “忠君”是狭隘的对一个人或某些集团利益负责;而“爱国”在普遍意义上是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服务。在过去一百多年,有许多有志之士,反君权、反独裁,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甚至牺牲了巨额财产和生命,象陈嘉庚、杨虎城、吉鸿昌、张志新等等,他们不迷信君权、拒绝独裁,却是爱国者的典范,深受中华民族人民的爱戴。所以说, “忠君”和“爱国”是两个不同的理论概念范畴, “忠君”的人未必热爱自己的人民, “爱国”更不一定要跟“忠君”扯上关系。事实上,在今天,忠君和爱国都在面临考验。忠君自不必说,民主国家,君王早已不存在,皮之不存,毛
17、将焉附?至于爱国,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有云“我没有祖国,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 ”胡适也说:“现在有人对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 ;我对你们说:争取个人的自由,就是争取国家的自由;争取个人的人格,就是争取国家的国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第一句:臣之所贵者,忠也。作为臣子,最重要的则是忠诚。 “亲民” ,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它主要是对为政者而言的,包含了爱民保民、顺民惠民、富民安民的意思,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是真正的“亲民” 。民为国之本,有民才有国,治国平天下须从亲民开始。9把老百姓的苦难当成自己的苦难“亲民”背后的哲学依据是万物一体
18、之仁。儒家认为, “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人与人之间应该是诚爱无私的。真正的仁人,能够了解他人的痛苦,就仿佛他人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如果不能了解别人的痛苦,那么就是麻木不仁。因此, 大学里的“亲民” ,强调的是为政者的使命感。读书人希望“学而优则仕” ,出仕为政的主要目的不是升官发财,而是自身使命与价值的实现,若想在仕途中实现价值,就需要具备亲民的素质。王阳明出仕的时间比较久,在古代儒者当中,他罕见地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王阳明平定赣南叛乱后,罢黜冗官,整肃吏治,赈济救灾,同时兴修县学,移风易俗,以求长治久安,解决当地人民的切实需求。他曾说老百姓的一切苦难都仿佛是自己身上的痛苦
19、一样,如果不知道这些痛苦,就是没有是非之心。在王阳明等古代儒家知识分子看来,对世人的痛楚、苦难、不幸要有恻隐爱心,也要有急切拯救的心情,看见人民饥饿痛苦,就仿佛自己身处其中,以拯救人民为己任。要切身了解和体会民间疾苦 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十分重视了解民间疾苦,大凡古代的盛世,其确立之前提都是政治家对民间疾苦的感知、对人民生活问题有切身体会。如若一个统治者只在乎自己的享乐,活在自己的观念中凭想象看社会,不可能出现好的治理局面。唐太宗执政初期,如何稳定政权、恢复生产、聚拢人心成了他面对的重要课题。 贞观政要以唐太宗的一段话开篇,颇具玩味。这段话10的大意是,为君之道,必须先让老百姓存活。如果损害百姓的
20、利益来满足执政者的欲望,就仿佛割大腿上的肉来填饱肚子,虽然吃饱了,自身也会死的。为政者如果言行不合宜,就会导致人心涣散、怨言四起、众叛亲离。唐朝之所以会出现贞观之治,和唐太宗的亲民思想是分不开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民就是水,不亲民就不能了解民间的疾苦,终究会被人民所推翻。身为一国之君,为了避免自己的耳目被遮住,唐太宗采取多种措施了解人民的切实需求。例如,他命令京中五品以上的官员轮换住在中书省,多次召见,向他们询问民间疾苦,了解政事得失。还派李靖等十三名考察地方官吏的“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各地风评。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当然,历史上也有不少“亲民”的反例。 晋书惠帝纪记载,晋惠帝时期,有一次发生大的饥荒,老百姓流离失所,饿死的很多。大臣跟晋惠帝汇报灾情,说老百姓没有粮食吃,他竟然答道:“百姓为什么不吃肉粥呢?”晋惠帝竟昏聩到如此地步!没多少年,西晋灭亡了,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古代类似晋惠帝这样的皇帝还有很多,他们不想百姓之所想,如何能“亲民”?对于一个王朝来讲,统治者一旦失去了对民间疾苦的感知能力,那么它离灭亡也就不远了。为民办事不计回报 古人讲做官是“为民父母” ,不是说官员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