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 号: 2008083124课 程 论 文题 目 超现实人像摄影师哈尔斯曼学 院 设计艺术学院专 业 影视摄影班 级 08 摄影学生姓名 黄利指导教师 彭晓职 称2011 年 11 月 4 日重庆工商大学课程论文成绩评定表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 班级: 08 摄影 学生姓名:黄利 学号: 2008083124 论文题目:优秀(100x90)良好(90x80)中等(80x7 0)及格(70x60)不及格(x60)项目 分值 参考标准 参考标准 参考标准 参考标准 参考标准 评分学习态度 15学习态度认真,科学作风严谨 学习态度比较认真,科学作风良好 学习态度较好学习态度一般学习马虎,纪律涣散,
2、论证能力 50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能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知识,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文章材料翔实可靠,说服力很强论点正确,论据可靠,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文章材料比较翔实可靠,有一定的说服力观点正确,论述有依据,对所学知识能进行一定的运用,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材料能说明观点观点正确,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材料基本能说明观点在运用知识上存在概念性错误或主要材料不能说明观点创新 10有独特见解,学术水平或价值高有较新颖的见解,学术水平或价值较高有一定的新见解有一定见解 缺乏见解观念陈旧论文撰写质量及规范化25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层次清晰,语言准确,文字流畅,语言准确、生动
3、,完全符合规范化要求,书写工整或用计算机打印成文结构合理,符合逻辑,文章层次分明,语言准确,文字流畅,符合规范化要求,书写工整或用计算机打印成文结构合理,层次较为分明,文理通顺,用词比较准确,达到规范化要求,书写比较工整或用计算机打印成文结构基本合理,逻辑基本清楚,文字尚通顺,达到规范化要求内容空泛,结构混乱,文字表达不清,错别字较多,达不到规范化要求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摘要:这篇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超现实主义摄影师菲利普哈尔斯曼,为了找到哈尔斯曼的成功关键,我阅读了大量关于哈尔斯曼的资料,究其一生,知道他的生命非常坎坷。我想,也许正因为他的遭遇,才 让他
4、真正的领悟到,真正的作品要体现出人物内心的深处。要以非常人的洞察力去观察这个世界。只有这样,我 们的作品才有生命力,有活力。关键词:人物内心 非常人 观察 超现实主义摄影师哈尔斯曼作者:重庆工商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08 摄影黄利指导老师:彭晓菲利普哈尔斯曼(Phillipe Halsman)1906 年生于欧洲的拉脱维亚首府里加市,父亲是一个牙医。青年时代的哈尔斯曼,曾在德国的德累斯顿学过三年电气和机械,并开始对摄影产生兴趣。1930 年,他居住巴黎,开始从事摄影工作。1940 年,纳粹侵占巴黎的前夕,他在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帮助下,带着一只箱子、一架照相机,逃难到了美国。此后一直定居在纽约,直到
5、1979 年 6 月逝世,享年 73 岁。 1 一.菲利普哈尔斯曼 - 成就哈尔斯曼博学多才,思维敏捷,能言善辩,懂得英、法、德、俄、西班牙、拉脱维亚和拉丁等七种语言。他的人像摄影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术,在美国摄影界享有很高声誉。1945 年,任美国杂志摄影家协会的第一任主席。1958 年,被美国大众摄影杂志推选为世界十大摄影名家。他精通心理学,擅长拍摄别具一格的“心理肖像”照片。世界许多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曾出现在他的镜头里。美国有影响的生活杂志,在 1942 年到 1970 年之间,选用哈尔斯曼拍摄的肖像照片做封面,达 101 张之多,创该杂志出版以来最高记录。他为斯蒂文森、
6、爱因斯坦和斯坦贝克拍的肖像,曾被印制在邮票上大量发售。除了摄影之外,哈尔斯曼还经常讲课和演说。他一生出版了六本有关摄影的书籍和画册,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1961 年出版的菲利普.哈尔斯曼论摄影意念的产生和1972 年出版的哈尔斯曼的透视眼光。 2 二菲利普哈尔斯曼 - 经历我们熟知的摄影家菲利普哈尔斯曼(Philippe Halsman,19061979) 作品是以拍摄名人肖像出名的,但他在超现实主义的观念摄影空间却产生了惊世骇俗的效果。他出生于拉托维亚,后来在巴黎自学成为摄影师,并在移居美国后真正开始成名事业。通过肖像摄影,哈尔斯曼探索个体深处的灵魂。同时通过他敏感的心理学直觉,使照相机也成为
7、灵魂的显微镜。他同时也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将一些奇思怪想的幽默色彩和观念转换成意想不到的影像。工程师的背景可以让他进行各种实验,发明一些可以将心灵中的东西变成真实图片的技术。 哈尔斯曼在 14 岁时从他的父亲的照相机中找到了乐趣,而第一次在暗房中的魔术般的体验,就是和他妹妹一起冲洗了一张玻璃底板负片,从而刺激他花了所有的零花钱购买摄影器材和附件。1924 年,他决定去学习电气工程学,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看上去这就是我未来伟大的职业”带着照相机到了具有优秀技术大学的德累斯顿。1928 年,年仅 22 岁的哈尔斯曼遭遇了几乎灭顶之灾,从而改变了他的生活进程。哈尔斯曼一家在火车旅行中遇到了一位旅游者,
8、竭力推荐他们去奥地利阿尔卑斯山脉的提洛尔居民区旅行。这是他们原先旅程中所没有的计划,但是他的父亲马克思有所心动,于是除了他的妹妹决定回巴黎之外,他和父母在因斯布鲁克登陆。就在他和父亲翻越一座山峰时候,父亲意外坠落死亡。而他却因语言不通,加上犹太人的身份,被当地激进势力(后来的纳粹分子)指控为谋杀他的父亲而被拘禁,并且被判十年的监禁和劳役。流落街头的母亲好在被当地的好心人收留,而年仅 18 岁的他的妹妹则孤军奋斗,试图通过各种力量营救他的哥哥。 3 三菲利普哈尔斯曼 - 转折监狱生活无疑改变了哈尔斯曼。他在身心两方面都受到重大打击的情况下,曾几度试图自杀。当时有长达五个月不见阳光,睡眠状态非常糟
9、糕,更重要的是无法和家人自由交流。尽管意志消沉,但还是凭借对母亲和妹妹的存在而坚持下来。为了表达内心的复杂感情,甚至在监狱中还写下了荒诞色彩的诗篇。 菲利普哈尔斯曼在 1929 年的复审时,刑期减少为四年。到了 1930 年底,哈尔斯曼终于因为肺结核病而被释放。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他的理想、梦幻以及所有的计划都被粉碎了,在以后的两年中生活几乎难以延续。他决定移居巴黎,和他的妹妹和妹夫一起生活,以摆脱监禁的阴影。然而在他的心灵中一直被噩梦所占据,也没有能力支撑一个家庭。在巴黎,他试图完成工程师的学位,但是在毕业前的几个月,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心力交瘁,从而转向成为一个摄影师。尽管摄影在当时的地位很低,但
10、是他认为这是唯一可以为继的事业。 当时巴黎的人像摄影风格流行柔焦朦胧结合修饰的技巧,追求创造梦幻般的唯美色彩,然而缺乏性格的魅力。刚刚从噩梦般的阴影笼罩下挣扎出来的哈尔斯曼,却清醒地意识到这是一种表面化的肤浅。他从流行的样式中转向,试图在人像中捕捉心灵世界的真实状态。凭借工程学学业的底蕴,他更强调拍摄中的精确性,以及对光学性能的理解。在他狭小的旅馆房间里,他尝试光线的系统实验,以及创造氛围的心理效果。1932 年,他自信可以成为抵抗主流的先驱人物,然而他被对手攻击的理由,就是他的肖像是“现实主义的和清晰的”。 哈尔斯曼的直觉是对的,也终于使其成名。在 30 年代后期的巴黎,代理商开始对他紧追不
11、放,评论家也不再吝啬对他天才的赞美之词。他开始给时尚和其他一些著名的杂志拍摄,不久便成为巴黎最炙手可热的肖像摄影家,而且是一个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年轻的成功者。1937 年,他和先前的助手、后来的摄影家伊冯莫瑟结婚,这对他以后的成功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艺术实践上,莫瑟经常是他奇思怪想的模特儿,胶片曝光实验的助手。哈尔斯曼和莫瑟成为“一代使用罗莱或徕卡相机”的朋友,这些朋友如柯特兹、布拉塞、卡蒂尔布列松和卡帕。只是和卡帕目击世界重大事件的做法不同,哈尔斯曼继续通过肖像探索人类的精神世界。正如他所说:“我将心理学应用于摄影,更加重于摄影本身的过程。在纪实的过程中你无法介入,
12、我也无法成为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和目击者。我希望一种参与。我希望激起对方,让对方兴奋起来,或者通过提问让我的对象完成更有兴趣的表达空间。”他的拍摄对象从街头的人物和年轻的演员开始,最终完成了对几乎那个时代所有巴黎名人的拍摄。 四菲利普哈尔斯曼 - 艺术特点作为一个艺术家,哈尔斯曼倒不怎么看好视觉艺术家,而是崇尚一些作家如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些作家的坦率和不畏缩,看上去更为真实,他们更注重对象的心理这对哈尔斯曼影响非常大。正如哈尔斯曼所说:“除了对他们的风格发生兴趣之外,更感兴趣的是他们不是将语言作为艺术的工具,而是清晰地表达他们思想的途径。对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心理深度,伟大的诚实,以及
13、不讲究技巧。” 作品作为肖像摄影师的转折点始于 1936 年,在为他所崇拜的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拍摄过程中,终于坚定了他的拍摄理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成为哈尔斯曼的核心理念,并且一直贯穿始终。 后来因为战争,带着他所发明的照相机,12 幅照片,以及很少的钱,哈尔斯曼在 1940 年到了纽约,完全是默默无闻。但是在纽约以后的四十多年,一种强有力的动力一直推动他向前拍摄美国和欧洲的文化名人,包括 101 幅生活杂志的封面人物,被推选为第一任美国杂志摄影家社团的主席,出版、演讲、教授,赢得无数奖项。最终从不为人知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哈尔斯曼。 阅读哈尔斯曼的照片,你可以真正理解这一点:生活、死亡以及复活都是世界的心跳,不间断的、无穷大的以及可以听见的,都在表层的下面。正如他于 1972 年的视觉与洞察一书中,是这样描绘他的拍摄对象艾伯特爱因斯坦: “如果一张人像不能体现人物内心深处,那它不是一张真实的肖像,只是一张空洞的画像。因此我的肖像主要目标既不是构图,也不是光的摆布,也不是在有意义的背景前表现主题,更不是新的视觉图像的创造。所有这些要素都能使一张空的照片成为一张视觉上有意思的图像,但是要成为一幅肖像照片必须捕捉人物的本质。这就是肖像摄影中主要目标也是高难度的。摄影师探究的是内心最深处,镜头只能看到表面” 参考文献1.超现实主义摄影2.观念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