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0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诗歌鉴赏 作业题组一 炼 字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劳停驿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 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 “瘦”二字的妙处。答: 答案 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 “荒” “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 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 “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从情感寄寓来看: “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
2、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炼字型诗歌鉴赏题型的把握。考生可从字的本义,在诗句中的意义,以及其表达效果等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如,荒,荒凉冷落;瘦,贫瘠。 ( 字的本义 ) 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月,瘦瘠之至。 ( 放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 ) 作用效果: “荒” “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 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在感情上所起作用 ) 考生若能准确解读诗歌 ( 借助注解 ) ,按老师平时所教方法
3、来对炼 字型题目进行答题,与答案应该没有多大出入。2.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好事近 清 黄之隽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2 答: 答案 表现了作者乘船观看山水时悠闲自得的心情。用一“插”字,把江边山峰的尖 峭、挺拔形象地表现出来。解析 这是一道考核诗歌情感和炼字综合的题目,注意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即可。开头两句要抓住“高卧” “仰看”的描写来体现悠闲自得的心情,炼字的题目主要从“炼意” “炼境” “炼手法” “炼结构”几方面分析,此题是景物描写,应从 “炼意
4、”和“炼境” 的角度分析,写出山峰的特征。3.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3 注过苏州苏舜钦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 暮亦行。 注 区区:即“仆仆” ,形容旅途劳累困顿。 简析“东出盘门刮眼明”中的“刮”字的妙处。答: 答案 “刮眼明” , 指令人眼界明亮、开朗。一个“刮”字,生动写出了细雨过后,天 气放晴,气清水秀,景色清新明媚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 ( 赞美 ) 之情。解析 这是一道炼字题,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典义临时语 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
5、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眼 儿 媚朱 淑 真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云锁朱楼”一句的诗眼是哪个?请分析这个字妙在何处。答: 答案 这一句的诗眼是“锁” 。 “锁”字含义丰富,除了给我们云雾压楼的阴霾感觉以 外,还具有锁在深闺的女子不得自由的意味。解析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古代填词,有个基本写作方案,那就是上片 描叙景色,下片状情。以景带情,定好调子。起句开门见山,描绘出一幅风和日丽,花香怡人的春日美景。春日迟迟,和煦的阳光抚弄着杨柳的柔枝嫩条。一个
6、“弄”字,形象生 动鲜明。良辰美景,信步走在花间小径上,一股暗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春天多么 美 好 啊 ! 第 三 句开 始 转 折 。 好 景 不 长 , 清 明 过 后 , 却 是 阴 霾 的 日 子 , 云 雾 笼 罩 着 朱 阁 绣 户 , 往事不堪回首。 “锁”字,除了描绘云雾压楼的阴霾以外,还具有锁在深闺 的喻意。4 题组二 炼句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残春旅舍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 ,拂拭朝簪待眼明 。 注 韩偓 ( 约 842 923) :字致尧,京兆万年 ( 今陕西
7、西安 ) 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 闽地时所作。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5 阶。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 ,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答:答案 构思精妙,把“花须落” “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 “鱼吹” 联系起来,十分新奇;用词巧妙, “抱” “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但又显得非常自然。解析 赏析诗句主要的切入点是意象的含义、意境的创设以及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其中手法的运用往往伴随“炼字”而出现。解答此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赏析诗句的切入点一般为意象的选取, 手法的运用, 此题主要的
8、就是 “花须落” “柳 絮行”“蜂抱”“鱼吹”的结合,手法上注意“抱” “吹”的运用。2.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 其二 )李商隐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答: 答案 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 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 ( 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
9、 。6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语言。首先理解两句诗的基本含义,再结合诗歌内容, 分析每句诗对诗歌主旨及结构方面的作用。第一首诗的结句与“怪来诗思清人骨”句形成因果关系,也是诗人情感凝结处;第二首诗的结句存在理解的多向性,可以理解为诗人从正面展现自己的情态,也可以理解为诗人从侧面衬托隐者的生活状态。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旅夜怀远客许浑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竟晓月空明”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诗中表达什么感情?答: 答案 这句诗的意思是:直到天亮,都只有月色“空明” ,无人欣赏。 ( “竟晓”一词7 注 遥承“梦
10、断” ) 暗示诗人 ( 梦醒之后 ) 辗转无眠,直到天明。这一句寓情于景,皓月当空本是 极美的景致,但诗人无心欣赏,含蓄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人的思念。解析 这是一个写景的句子,作用在于借景抒情,理解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竟” 和“空”来分析。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青玉案曹组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 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 总是离人泪。 注 谩:徒然、空自。请赏析“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答: 答案 运用借景抒情、想象、虚写、对偶,词人想象自己夜间
11、独宿孤馆,借雁声、残 月抒发深沉的思乡之情。解析 “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全文揣想着笔,身未经而心先历历想,念及此,不禁黯然伤神。这是对“凄凉只恐乡心起”的第二层回应和铺染。 “一声征雁” ,使人想到一字抵千金的家书,又自然会发出 “雁归人未归”的感喟; “半窗残月” , 则使人想见“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的梦后惆怅之情。总之,独宿孤馆,乡思盈怀,所闻所见,无不献愁供恨,催人泪下。这四句与上片“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四句遥相映照,前后相连相生,全词和谐化一。 题组三 语言风格1.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 宋 辛弃
12、疾白苎 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 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8 注 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白苎 (zh ) :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答: 答案 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 词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豪放派的特点,从意象与意境两个角度分析。 “大鹏”“丹凤”“北海” “太阳”都体现了开阔的特点,诗歌中的人 物形象与前
13、面的意象结合又形成了刚健有力的意境。9 2.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长干曲四首 ( 其一)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略加分析。答: 答案 这首诗歌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 “何处住” , “在横塘” , 通过自问自答的 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朴素率真的船家女形象。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语言风格特点的能力。首先,考虑诗人的风格,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分析。这首诗抓住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明快、清新。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朴素自然。3.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本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答: 答案 朴素自然。整首诗的语言没有任何雕琢,平易通俗,感情真挚。不论是前两联 交代自己对灯孤坐,还是后两联遥想家人,都是如此。解析 本诗考查分析语言风格特色的能力。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冬至夜深时,人们还围坐在灯前,家人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 。构思别致精巧,诗中无一“思” ,只平平叙来,却处处含着 “思”情。语言直率朴直,道出人们常有的1 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