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儿麻疹的预防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自从推广麻疹减毒疫苗接种后己少见流行。如无并发症一般预后良好,本病大都有终生免疫。典型病例有接触史,经 1011 天潜伏期,前驱期 34 天后,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流泪,怕光,食欲差。发病第三天在颊粘膜近第二臼齿处有麻疹粘膜斑。出疹期:3 5 天,高热,在耳后及颈部开始出现玫瑰色斑丘疹,急速蔓延全身。疹大小不一,可融合成片,皮疹间皮肤正常,扪之碍手,压之褪色。恢复期:皮疹出透后逐渐消退,热度下降,皮肤可见麦麸脱屑,留存棕色班痕至 34 周消失。病程中常易引起 肺炎、喉炎,肠炎或脑炎等并发症。不典型病例多见于注射麻疹减毒活疫
2、苗或接受被动兔疫行,病情轻,病程短。中医认为麻疹是麻毒侵入肺脾二经所致,麻为“阳毒”,以透为顺,早期忌用攻下,见形期忌用大辛大热,后期忌用大苦大寒。(一)中医辨证治疗麻疹发病过程中,首先判断病情的顺、逆,可分为顺证和逆证。1顺证:发热不高,3 4 天后疹点由阳转阴,自上而下,先耳后、发际,其次颈、额、面、胸、背达四肢、手、足心、鼻准头均见疹点鲜红活,分常均匀,出疹快,回收慢。(1)初热期(疹前期、前驱期)。主证:发热,咳嗽,喷嚏,流涕,眼睑微肿,目赤羞明,泪水汪汪,神倦,纳呆,或伴呕吐、泄泻、咽痛。舌质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指纹紫。治法:辛凉透表,清宣肺卫。方药:薄翘透疹汤(自拟验方)。薄
3、荷 6 克(后下),荆芥 6 克(后下),连翘 10 克,板蓝根 12 克,前胡 6 克,桔梗 6 克,蝉蜕 5 克,浮萍 10 克,甘草 3 克。方解:薄荷、荆芥疏风解表,助透疹;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前胡、桔梗宣肺利咽祛痰;蝉蜕、浮萍、甘草轻清透疹。加减法:高热加青蒿 6 克(后下)、青天葵 10 克。加促麻疹透发外洗方:麻黄、浮萍、芫荽等量煎水热敷。(2)见形期(出疹期)。主证:高热不退,肌肤灼热,烦躁,口渴,咳嗽加剧,神倦懒动,目眵多,嗜睡,舌红苔黄,脉数。治法:清热解毒,佐以透疹。方药:解毒透疹汤(自拟验方)。连翘 10 克,金银花 10 克,菊花 10 克,升麻 5 克,葛根 12
4、 克,浮萍 10 克,蝉蜕 5 克,黄芩 10 克,青天葵 10 克,红紫草 15 克,甘草 5 克。方解:连翘、银花、菊花清热解毒,升麻、葛根、浮萍、蝉蜕解肌透疹解毒,黄芩、青天葵清热,红紫草、甘草清热凉血解毒透疹。加减法:疹色红赤、紫暗、融合成片加羚羊角骨、水牛角骨各 30 克、生地 10 克、丹皮 8 克;发热面赤、疹色紫红者,加山枝 6 克、石膏 15 克。可用上述外洗方加速麻疹透发。可用荸荠、红萝卜、竹蔗、茅根煎水代茶。(3)疹没期(恢复期、回收期)。主证:疹按出现次序先后收没、体温下降、胃纳转好、口渴、微咳。舌红少津、少苔、指纹淡红,脉细数。治法:养阴生津,清解余邪。方药:沙参养阴
5、汤(自拟验方)。北沙参 12 克,天花粉 10 克,玉竹 10 克,天门冬 10 克,生扁豆12 克,山药 10 克,玄参 10 克。方解:沙参、花粉、玉竹、麦冬滋养肺胃津液,生扁豆、山药、甘草养胃益气,桑叶、杏仁止咳,清解余邪,生地、玄参养阴增液。2逆证:在麻疹全过程中均可出现、但多见于出疹期。(1)麻毒闭肺(麻疹合并肺炎)。主证:发热、疹点不多或疹见旋收,或疹点密集色紫,咳嗽,气促,鼻煽,唇紫绀,口渴,烦躁,舌红绛,苔黄,脉浮数。治法:宣肺开闭,清热解毒。方药:麻蒌汤(自拟验方)。麻黄 3 克,北杏仁 8 克,石膏 15 克,瓜蒌仁 10 克,鱼腥草 15 克,黄芩 10 克,连翘 10
6、克,板蓝根 15 克,青天葵 10 克,蝉蜕5 克,甘草 3 克。方解:麻黄、杏仁、石膏清热宣肺,止咳定喘;瓜蒌仁、鱼腥草开胸止咳化痰;黄芩、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利咽;青天葵、蝉蜕、甘草清热解毒透表。加减法:疹色紫暗加丹皮 8 克、赤芍 8 克、红花 2 克(焗服),气喘咳甚加地龙干 7 克、莱菔子 10 克;疹出不畅加浮萍 10 克、芫荽 10 克。(2)麻毒攻喉(麻疹喉炎、中耳炎)。主证:咽喉肿痛,声嘶,咳重声如犬吠,吸气困难,吞咽不利,也可致口疳,走马牙疳。治法: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方药:解毒利咽汤(自拟验方)。银花 10 克,连翘 10 克,蒲公英 12 克,板蓝根 12 克,马勃 6
7、 克,射干 7 克,桔梗 6 克,枝子 8 克,黄芩 10 克,玄参 10 克,生地 10 克,甘草 5 克。方解:银花、连翘、蒲公英清热解毒,板蓝根、马勃、射干、桔梗清热利咽消肿,枝子、黄芩清热除烦,玄参、生地、甘草利咽生津。加减法:咽喉肿痛甚加瓜篓仁 10 克、浙贝母 8 克以化痰散结;痰多气促加葶苈子 10 克,桑白皮 10 克,地龙干 7 克泻肺利水。(3)麻疹合并 痢疾。多见于麻疹见形期或收没期。主证:麻疹虽收,但身热未退,或麻毒内陷肠腑,症见下利赤白粘冻、腹痛、里急后重,舌红、黄白腻或黄腻。治法:清热解毒止痢。方药:解毒止痢汤(自拟验方)。白头翁 10 克,黄连 5 克,秦皮 8
8、克,葛根 12 克,黄芩 10 克,白芍 10 克,木香 6 克(后下),槟榔 10 克,厚朴 6 克,山楂炭6 克,甘草 5 克。方解:白头翁、黄连、秦皮、葛根清热解毒止痢,黄芩、白芍、木香清热止痛,槟榔、厚朴、山楂炭行气止痛,甘草和中解毒。加减法:腹胀重坠难解酌加大黄 6 克,苔白腻加苍术 6 克、枳壳 6 克。(4)麻毒内陷心肝(麻疹合并脑炎或心衰)。主证:发热、烦躁、谵语。皮疹密集成片,色紫红、或有鼻煽、颈硬、抽搐,舌质红、苔黄干、脉洪数为合并脑炎。如见呼吸微弱,面色苍白,烦躁,汗出,疹出即收或不透,色淡,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数为合并心衰。治法:合并脑炎清心开窍,凉肝熄风。合并心衰回阳
9、救逆,法瘀敛气。合并脑炎清心凉肝汤(自拟验方)。水牛角 25 克(先煎),勾藤 10 克,生地黄 10 克,菊花 10 克,白芍 10 克,川贝母 8 克,竹茹 6 克,竹沥 10 克,茯神 10 克,石菖蒲 5 克,甘草 5 克。方解:水牛角、勾藤清心平肝熄风,生地、菊花、白芍清热平肝养肝,川贝母、竹茹、竹沥化痰通络,获神、石富蒲、甘草宁心安神。加减法:昏迷较深加郁金 6 克,胆星 8 克;神昏加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清心开窍。合并心衰参附龙牡汤加味。人参 5 克,附子 5 克,磁石 15 克,黄芪 10 克,于姜 3 克,杏仁6 克,红花 3 克,肉桂 3 克,鲜石菖蒲 5 克,龙骨 20 克
10、,牡蛎20 克。方解:人参、附子、肉桂、干姜、黄芪补气、回阳、救逆,磁石、龙骨、牡蛎以收敛浮散之气,石富蒲通心气,杏仁、红花法瘀活脉。(5)麻疹合并紫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证:见形期面及躯干皮肤红色斑丘疹,双下肢有密集鲜红色针尖大小出血点,压之不褪色,舌红、苔黄、脉滑数。治法:清热解毒,滋阴凉血。方药:清热化斑汤(自拟验方)。石膏 15 克,知母 8 克,玄参 10 克,连翘 10 克,黄芩 10 克,赤芍 8 克,枝子 8 克,水牛角 30 克(先煎),牡丹皮 8 克,竹叶 10 克,甘草 5 克。方解:石膏、知母、水牛角、玄参凉血解毒,枝子、连翘、黄芩清热泻火解毒,赤芍、牡丹皮凉血散瘀
11、,竹叶、甘草清心除烦。加减法:神昏加莲子心 5 克,麦门冬 10 克,清心开窍;出血点多加地榆 10 克,生地黄 10 克凉血止血。(二)西医治疗(1)不要勉强退热;(2)保持皮肤粘膜,口腔清洁;(3)如合并肺炎、脑炎则按原则处理;(4)有惊跳或抽搐者用镇静剂;(5)流质饮食,多饮开水;(6)预防:自动免疫:麻疹减毒活疫苗,满 8 个月婴儿即可注射,可维持45 年;被动免疫:麻疹流行期间,对来接种过疫苗的儿童,在接触 5 天内可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或成人血 2030mL,可制止或减轻发病。 照看护理麻疹病儿,首先要采取隔离措施,直至出疹后第六天。家庭护理要做好如下几点:(1)住房要经常
12、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但要避免直接吹风。室内光线不要太强,保持环境安静,让病儿充分休息和睡眠。(2)经常注意病儿口、眼、鼻和皮肤的清洁。眼分泌物(眼屎)过多时,可用温水湿润毛巾后清洗局部,也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口、唇和鼻孔,发干时可涂些植物油。(3)应给病儿吃容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发热或出诊期间,饮食宜清淡;但热退后即应注意充足的营养,切不可“忌嘴” 而影响病儿的营养。(4)出诊期间工防止受凉,但也不要衣被过多过厚而造成出汗过多甚至虚脱。最好既能保持小儿手脚温暖,又不出汗为宜。(5)病儿出疹时出现面色青、手脚发凉、疹子颜色变为淡红色隐在皮肤里透不出来,或病儿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加重、体温升高时,就提示有并发症的可能,应赶快去找医生诊治。麻疹的并发症,常见的有肺炎、急性喉炎和中耳炎等,家庭护理病儿时应经常注意观察。除了上述几点以外,还要注意:在麻疹流行的地区,尽量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如果要去最好让孩子戴上口罩。若孩子和麻疹病儿接触过而又没有打过麻疹预防针者,可给肌肉注射胎盘球蛋白,可以预防麻疹的发生或减轻其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