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椎动物分类学 爬行类 龟鳖目:鳖科、棱皮龟科、海龟科、平胸龟科、龟科 相同特征1. 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四肢2. 背有龟壳,外层为来源于表皮的角质盾片,内层为来源于真皮的骨板3. 卵生,卵壳为为钙质或革质4. 有夏眠和冬眠 对比特征1. 背腹甲的相连方式:鳖科(结缔组织) ,海龟科(韧带) 、平胸龟科(韧带) 、龟科(骨缝、韧带)2. 头是否能缩入壳中:可以缩入壳中(鳖科、龟科、陆龟科)不能缩入壳中(棱皮龟科、海龟科、平胸龟科) 3. 头背:覆皮肤(鳖科、棱皮龟科、龟科) ,覆角质盾片(海龟科、平胸龟科、陆龟科) 区别特征1. 鳖科:两颚被肉质软唇,吻形成管状吻突,边缘结缔组织形成裙边
2、,体表覆以革质皮肤2. 棱皮龟科:体表被有革质皮肤、背有 7 纵棱、四肢桨状3. 海龟科:体型宽扁,近心型,四肢桨状,具下缘盾4. 平胸龟科:有下缘盾,颚呈强钩曲状,颞部被骨片覆盖5. 龟科:无下缘盾6. 陆龟科:头顶具对称大鳞,四肢粗壮具爪 蜥蜴目:鬣蜥科、壁虎科、石子龙科、蜥蜴科、双足蜥科、蛇蜥科、巨蜥科、鳄蜥科 相同特征:1. 可明显区分头、颈、躯干、尾2. 四肢发达具 5 趾,具爪3. 体表布有覆瓦状角质鳞 对比特征:1. 眼睑:有眼睑(鬣蜥科、石子龙科、蜥蜴科、鳄蜥科、巨蜥科) ,无眼睑(壁虎科(除睑虎外)2. 尾:不易断(鬣蜥科、鳄蜥科、巨蜥科) ,易断(壁虎科、石子龙科、蜥蜴科、
3、蛇蜥科)3. 舌:先端完整或有缺刻、分叉(鬣蜥科) 、先端完整(双足蜥科) 、先端分叉或有深缺刻(蛇蜥科) 、先端分叉(鳄蜥科、巨蜥科)4. 头顶的大鳞:有对称排列的大鳞(石子龙科、蜥蜴科、双足蜥科) ,头顶无对称大鳞(鬣蜥科、壁虎科、巨蜥科)5. 瞳孔:除壁虎科部分种类,都为圆形 区别特征1. 鬣蜥科:体表有覆瓦状排列的鳞片,起棱;部分种类有鬣鳞2. 壁虎科:瞳孔竖直,许多种类指、趾扩展,腹面有攀瓣,上具微毛垫3. 石子龙科:通身布覆瓦状圆鳞,鳞片下承以来源于真皮的骨板4. 蜥蜴科:腹鳞大多为方形或矩形,纵横排列成行,舌长而薄5. 双足蜥蜴科:周身为覆瓦状排列的圆鳞,眼隐于眼鳞下,无耳孔,无
4、前肢,雄性有一鳍状后肢6. 蛇蜥科:体型似蛇,四肢消失或退化,体侧有纵沟,眼小能活动,躯干、尾被以覆瓦状排列的圆鳞,鳞下承以来源于真皮的骨板7. 鳄蜥科:体被覆瓦状排列的粒鳞,杂有起棱大鳞,尾背侧有两行显著的鳞脊8. 巨蜥科:背鳞粒状,腹鳞四边形 蛇目:盲蛇科、蟒科、钝尾蛇科、闪鳞蛇科、瘰鳞蛇科、游蛇科、眼镜蛇科、海蛇科、蝰科、蝮科 相同特征:身体上细长有角质鳞 对比特征:1. 背腹鳞分化程度:腹鳞不发达(盲蛇科、蟒科、瘰鳞蛇科、海蛇科) ,腹鳞发达(闪鳞蛇科、游蛇科、眼镜蛇科、蝰科、腹科)2. 牙:前沟牙(眼镜蛇科、海蛇科、蝰科、腹科) ,后沟牙(游蛇亚科:林蛇、瘦蛇、金花蛇、花条蛇、紫砂蛇
5、,水游蛇亚科) 区别特征:1. 盲蛇科:小型蛇类,似蚯蚓,口小位于头端腹面,眼小,隐于半透明眼睑下,通身被圆鳞2. 蟒科:有爪状后肢残余3. 盾尾蛇科:头小背腹扁平4. 闪鳞蛇科:蛇体鳞片在太阳下闪耀光泽5. 瘰鳞蛇科:头背面被小鳞,通身被小鳞,无腹鳞6. 游蛇科:头背有对称大鳞,腹鳞横展宽大,上和不能竖立7. 眼镜蛇科:有眼镜状斑纹8. 海蛇科:体后部及尾侧扁,鼻孔开口于吻背,有可开关的瓣膜,绝大多数卵胎生,生活于海中,均为毒蛇9. 蝰科:头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10. 蝮科:头大三角,鼻眼间有颊窝 水生蛇各科相同及区别特征:瘰鳞蛇科、水游蛇亚科、海蛇科相同:尾短侧扁不同:水游蛇亚科腹鳞发达瘰
6、鳞蛇科无沟牙海蛇科鼻孔开口于吻背,有可开关的瓣膜,绝大多数卵胎生,生活于海中,均为毒蛇 两栖类1. 犁骨齿着生于犁腭骨上的细齿,其齿列位置、形状和长短对于有尾目分类有重要意义2. 肩带 固胸型:主要特征是上喙软骨极小,其外侧与前喙软骨和喙骨相连,左右上喙软骨在腹中线紧密连接而不重叠,有的种类甚至合并成 1 条窄小的上喙骨;肩带不能通过上喙软骨左右交错活动。-蛙科、树蛙科、姬蛙科 弧胸型:主要特征是上喙软骨颇大且呈弧状,其外侧与前喙软骨和喙骨相连,一般是右上喙软骨重叠在左上喙软骨的腹面,肩带可通过上喙软骨在腹面左右交错活动;前胸骨与正胸骨仅部分发达或不发达。-盘舌蟾科、锄足蟾科、蟾蜍科、雨蛙科3
7、. 椎骨类型1) 后凸型:各个椎骨的椎体都是前凸后凹的-盘舌蟾科2) 变凸型:大部分或全部椎体都是前凹后凸的,间或也有若干个椎体前后是凹的;荐椎横突宽大;荐椎与尾杆骨完全愈合而无关节,或者具关节而仅有一个尾杆骨髁。-锄足蟾科3) 前凸型:各个椎骨的椎体都是前凹后凸的。-蟾蜍科、雨蛙科4) 参差型:第 1-7 枚椎骨的椎体为前凹形;第 8 枚椎骨的椎体却为双凹;荐椎的椎体前后都是凸的(即为双凸),其前凸面与第 8 枚的后凹面相关节,而其后凹面为 2 个尾杆骨髁与尾杆骨相关节;荐椎横突呈柱状或略宽大。-蛙科、树蛙科、姬蛙科 蚓螈目:外形像蛇和蚯蚓 有尾目:小鲵科、隐鳃鲵科、蝾螈科 区别特征:小鲵科
8、与蝾螈科小鲵科:椎体双凸,体外受精肛腺一对,睾丸不分叶,皮肤光滑无疣粒,体侧有肋沟蝾螈科:椎骨后凹,体内受精,肛腺 3 对,睾丸分叶,皮肤光滑有疣粒,肋沟不明显 无尾目:盘舌蟾科、锄足蟾科、蟾蜍科、雨蛙科、蛙科、树蛙科、姬蛙科 对比特征:1. 舌:后端无缺刻(盘舌蟾科、蟾蜍科) ,后端有缺刻(锄足蟾科、雨蛙科、蛙科、树蛙科) 区别特征:1. 盘舌蟾科:皮肤粗糙,舌为盘状,后端无缺刻,周缘与口腔黏膜相连,不能自由伸出2. 锄足蟾科:1 拟髭蟾亚科:皮肤粗糙吻端钝圆,吻棱不呈棱角状,吻端略突出下唇,上眼睑外缘无大疣或帘状肤褶,舌后端有缺刻2 角蟾亚科:皮肤光滑,吻盾形,吻棱棱角状,吻端明显突出下唇
9、,上眼睑外缘有大疣或帘状肤褶,舌后端有缺刻3. 蟾蜍科:皮肤粗糙,有或无耳后腺(厚蹼蟾属)舌长呈椭圆形,后端无缺刻,能自由伸出,瞳孔水平4. 雨蛙科:舌大,后端有缺刻,皮肤光滑无疣,指趾末端多膨大呈吸盘,有马蹄形横沟,瞳孔横置5. 蛙科:舌长椭圆,后端有缺刻,能自由伸出湍蛙亚科:指趾间吸盘甚宽大6. 树蛙科:舌后端缺刻深,瞳孔大多横置,有筑泡沫卵巢的习性7. 姬蛙科:身体呈球状或蟾状,树栖种类指趾末端膨大 哺乳类 主要特征:1. 全身被毛,体温恒定2. 胎生、哺乳3. 四肢扭转位于身体腹面4. 头骨合颞窝型,双枕髁,有完整的次生颚和肌肉质软腭5. 血液双循环,成熟红细胞无核,保留左体动脉弓6.
10、 具汗腺7.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最终场所,有肌肉质横隔8. 有外耳壳,小听骨 3 块9. 大脑发达皮层化10. 开始出现肉质的唇,肌肉质的舌 三亚纲的区别牙齿 乳头 泄殖腔 子宫与阴道 生育 胎盘 育儿袋 胼胝体 肩带原兽亚纲 无 无 有左右分离 卵生 无 无 无似爬行类真兽亚纲 有 有有遗迹左右分离,前部合并胎生 无 有 无有哺乳动物的特征后兽亚纲 有 有 无有不同程度的 胎生 有 无 有由单一肩合并,左右合并胛骨构成 单孔目 相同特征卵生、无乳头有乳腺,无齿,肩带似爬行类,有泄殖腔,大脑皮层不发达无胼胝体 区别特征鸭嘴兽科:体被毛,尾扁平,眼与耳孔位于头的靠前部,嘴扁宽,有革质鞘,嘴两边有缺
11、刻,嗅觉不发达,幼兽有齿,成兽没有,前后肢 5 指(趾) ,趾端具爪,趾间具蹼,半水栖针鼹科:体被毛,杂有坚硬的刺,吻鼻突出成喙,覆革质皮膜,终生无齿,有能伸缩的蠕虫状舌,有强壮的钩爪,尾退化,大脑半球有沟回,卵在育儿袋中孵化 有袋目:多门齿亚目,双门齿亚目 相同特征胎生不具真正的胎盘,胚胎发育不充分,需在母体育儿袋里发育,肩带有高等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乳腺乳头,大脑皮层不发达,无胼胝体,泄殖腔短,已失去功能,雌性双子宫,双阴道,体温更接近高等哺乳类,卵黄囊与母体子宫壁形成卵黄囊胎盘 区别特征:多门齿亚目:上颌两侧有 4-5 枚门齿双门齿亚目:每侧有 1-3 枚门齿 真兽亚纲 相同特征有真正的胎
12、盘,大脑皮层发达有胼胝体,肩带为单一肩胛骨,不具泄殖腔,有良好的体温调节机制,乳腺发达,异型齿 区别特征食虫目:1 比较原始的有胎盘2 个体一般比较小,脑室小,大脑沟回简单,嗅叶发达,吻部细尖,适合食虫,眼和视孔小,不能形成听泡(除象鼩)3 四肢多短小,多五指型,指端具爪,适合掘土4 牙齿结构比较原始,异齿形,适合食虫。臼齿多尖,齿脊多呈 W 型5 体被绒毛或硬刺6 主要以昆虫蠕虫为食,大多夜行。 树鼩目:1 吻部较窄,脑和神经较食虫类发达2 大脑皮层、小脑发育较好3 视觉高度发达,嗅觉相对退化。4 听泡完全5 四肢五趾,趾端有弯曲的爪,无甲。皮翼目:1 狐脸大眼2 有翼膜,只是滑翔不能飞行。
13、3 四肢及尾纤细,足掌宽大,均五趾,趾端有爪。4 鼯猴胸骨有龙骨突起,乳头胸位,阴茎由腹部分离而悬挂。5 草食动物,肠道长6 第一上门齿小,第二上门齿犬齿状,下门齿梳齿,臼齿三齿尖。7 夜行性翼手目:1 能够真正飞翔2 前肢特化为翼,第二指至第五指掌骨与指骨特别延长,有翼膜,侧膜,股间膜。3 前肢仅第一或第一及第二指具爪4 后肢短小,五趾,具长而弯的钩爪。5 胸骨具龙骨突起,锁骨发达6 齿尖锐 适于食虫7 视觉较差,听觉发达,夜行性。8 有的种类具耳屏,有的种类有对耳屏,有的具有鼻叶。灵长目:1 拇指可与其它四指対握,适于树栖及抓握。2 四肢关节灵活,前肢锁骨发达。3 趾端已由扁而宽的甲代替弯
14、曲的爪,前后肢至少一指是甲 4 足掌面裸出,形成皮垫,跖行5 眼眶周缘具骨,两眼前视,视觉发达,嗅觉退化6 大脑半球高度发达7 牙齿有食虫型变为杂食型,臼齿齿尖圆盾,犬齿发达。8 树栖 群居异关节目:1 其腰椎除普通二对关节突外,尚有特别关节突起。2 脑小,大脑半球不发达,几乎无沟回3 后足 5 趾,前足 2 或 3 指发达,有强壮的爪,适于掘土攀爬。4 牙齿数目变化较大。牙齿简化,无门齿和犬齿,无珐琅质,单齿根。 (贫齿目。食蚁兽 0,树懒 16-20,大犰狳 100。鳞甲目:1 体外覆有角质鳞甲,鳞片间杂有稀疏硬毛。2 眼小,口小,耳小,视觉差,嗅觉灵敏,无牙齿,舌长。3 四肢短强健,前后
15、肢均 5 趾4 胃的幽门部胃壁增厚,胃内有沙粒,用以磨碎食物。5 有的种类有肛腺,分泌臭液。6 雌兽乳头 2 对,乳头胸腹位。兔形目:1 中小型食草动物,与啮齿目具亲缘关系。2 上门齿 2 对,后一对小,隐于前一对门牙后方,又称重齿类。3 门齿前后方具珐琅质4 无犬齿,在门齿与前臼齿间呈现空隙,便于食草时杂土逸出。5 上唇具唇裂6 上颌骨多网状结构7 前足 5 趾,后足 4 或 5 趾啮齿目:1 体中小型2 上下颌各具一对门齿,尽前面被有少量珐琅质,成凿状,终生生长。3 无犬齿,门齿与前臼齿具有空隙4 咬肌发达5 具有阴茎骨6 手掌 5 指 脚趾 3-5 个7 胃多变,从单胃到复胃鲸目:1 身
16、体流线型,前肢存在,五指或四指,指不分开,呈鳍状肢,无爪。后肢退化消失,仅存一对小骨块。具背鳍和尾鳍2 体表几乎无毛,皮下有很厚脂肪层,无汗腺和皮脂腺3 鼻孔位于头顶,形成喷水口4 眼小,无泪腺和瞬膜,视力差,主要看回声定位寻食避害。5 无外耳,耳孔小,听觉灵敏,感受超声波。6 肺呼吸7 睾丸终生留于腹腔,无阴囊。雌乳头一对,双角子宫。8 须鲸齿出生时被须取代,齿鲸齿终生保留食肉目:1 门齿小,犬齿发达,尖长,粗壮,具有裂齿。2 牙齿具很厚珐琅质3 头骨脑盒大,与颞窝相通,下颌骨强大,关节突横向,构成关节。4 胃结构简单,肠道短,盲肠小或消失。5 前后趾具利爪6 大脑发达,听视嗅觉发达7 双角
17、子宫,雄性具良好阴茎骨鳍足目:1 四肢特化为鳍足,后肢转向体后,既利于游泳,又利于上陆爬行,有些种类后肢完全失去。2 趾端具爪,被肥厚的蹼膜连成鳍状3 不具齿裂4 四肢及后肢高度特化,无锁骨5 鼻和耳孔有瓣膜管齿目:1 土豚口吻细长,大耳,头长,舌可伸缩,具粘液,用以粘取蚂蚁和白蚁。2 牙齿无齿根,无珐琅质,数目不稳定,鼻腔大,嗅听觉发达3 四肢短而强壮,前足 4 指 后足 5 趾,具强爪。蹄兔目:1 鼻吻较短,下颌粗壮2 门齿特化,2 枚上门齿不断生长,形如犬齿,有珐琅质,下门齿凿状,3 齿尖,无犬齿。下臼齿有 V 型脊3 前足 4 趾后足 3 趾,所有趾有小蹄,有脚垫。长鼻目:1 象鼻2
18、头大,头骨中有“气室”3 第 1 3 上门齿消失,2 特化为象牙。象牙无齿根,无珐琅质,终生生长。4 四肢健壮,足垫,无锁骨。5 胃简单,盲肠大,无胆囊,无阴囊,无阴茎骨,乳头一对,双角子宫。海牛目:1 体粗重纺锤形,前肢鳍状,5 指,后肢缺失,尾鳍宽大扁平2 有瓣膜,不能完全关闭3 眼小,眼睑可闭合,瞬膜发达,无耳壳,外耳孔小,位于眼后4 颈短,有缢纹5 颈椎分离6 乳头一对,双角子宫,无阴囊7 盲肠与十二指肠相通,膨大,盲肠分泌腺液,肠道长。奇蹄目:1 四肢仅第三趾发达,其他各趾趋向退化或消失。2 后肢趾数为奇数,趾端具蹄,蹄行性3 前足有 4 个、3 个、或 1 个指,四肢中轴通过中指。
19、4 踝部 距骨 胫骨相关节面是双重隆起的滑车型,远端关节扁平5 股骨骨干外侧有显著突起,称第三转节6 上下门齿存在切割植物,门齿和颊齿有齿隙,犬齿有或无,前臼齿臼齿化7 胃简单,单室,不反刍,盲肠发达,无胆囊偶蹄目:1 四肢第三四趾同样发达2 上门齿趋于退化 前臼齿和臼齿趋于相似。颊齿分为“丘齿形”和“月齿形”3 踝部的距骨有 2 个滑车面,股骨上没有第三转节4 胃构造复杂,1 室或 3 室 食虫目、啮齿目、兔形目相同及区别特征1. 食虫目:1 个体小,脑室小,沟回简单。2 嗅叶发达,吻部尖细,眼和视孔小,不能形成听泡3 四肢短小五趾型,趾端具爪,适合掘土4 牙齿结构原始,臼齿多齿间 W 型5
20、 体被绒毛或硬刺6 食虫,夜行2. 啮齿目1 上下颌各具一对门齿,前面被有少量珐琅质,成凿状,终生生长2 无犬齿,门齿与前臼齿间有空隙,咬肌发达3 有阴茎骨4 手掌 5 趾,后足 3-5 指5 胃多变,由单胃到复胃3. 兔形目1 上门齿两对,后一对小,门齿前后方有珐琅质2 无犬齿,在门齿与臼齿间存在空隙3 上唇有唇裂4 上颌骨有网状结构5 前足 5 趾,后足 4-5 趾 可飞行各目相同及区别特征1. 皮翼目:宽而被毛的皮膜从耳后一直延伸到前肢指端,经体侧伸至后足趾再延伸到尾端,只能滑行,乳头胸位,足掌宽大,均具 5 趾,且末端有尖而弯曲的爪,有龙骨突,草食性,盲肠长,夜行性2. 翼手目:前肢特
21、化,具延长的指,指末端到尾间有翼膜,仅第一指(小蝙蝠亚目)或第一二指具爪,后肢反转具爪,有龙骨突,锁骨发达,齿尖锐,耳大,部分有耳屏3. 啮齿目1 松鼠科:22 枚齿,眶后突发达,前后肢之间有被软毛的皮褶2 鳞尾鼯鼠科:与鼯鼠相似,属于生态趋同 以昆虫或蠕虫为食的各目、科的相同或区别特征 相同特征:5 趾,臼齿结构简单,多齿尖,齿尖 W 型,门齿大而呈钳形 区别特征:树鼩目:吻部较窄,大脑较发达,有沟回,嗅觉退化,听泡完全,昼行性食虫目:吻部尖细,大脑简单,无沟回,嗅觉灵敏,无听泡,夜行性沟齿鼩科:第二下门齿有深沟马岛猬科:有刺状硬毛,尾短或者无金毛鼹科:外貌形态似鼹类,无尾猬科:猬亚科体表具
22、棘刺,面部、腹部、四肢及尾被毛而无刺。鼩猬亚科无棘刺。鼩鼱科:有长而尖的鼻吻,第一上门齿特化,大而有 2 个齿尖。鼹科:外耳不明显或缺失,眼退化,隐于毛下, 无毛向, 盲肠退化,前足掌心向外翻转。象鼩科:有长而弯曲的鼻吻。 主要以白蚁为食个目或科相同及区别特征种类 目 科 特征象鼩 食虫目 象鼩科 有长而弯曲的鼻吻。眼大,耳大,四肢细长,尾细长。食蚁兽 异关节目 食蚁兽科头骨长而呈圆锥状,齿骨细长,脑小,大脑半球不发达,几乎无沟回,听觉、视力均差,鼻甲复杂,嗅觉灵敏。胃的幽门部胃壁增厚,胃内有沙砾针鼹 单孔目 针鼹科体被毛,杂有坚硬的刺,吻鼻突出成喙,覆革质皮膜,终生无齿,有能伸缩的蠕虫状舌,
23、有强壮的钩爪,尾退化,大脑半球有沟回,卵在育儿袋中孵化穿山甲 鳞甲目 穿山甲科体外有角质鳞甲,鳞片间有稀疏硬毛。吻尖,齿发达;胃的幽门部胃壁增厚,胃内有沙砾土狼 食肉目 鬣狗科从头后到臀部的背中线具有长鬣毛,前臼齿小而尖,仅 2 枚,臼齿仅 1 枚且退化,不适于强力咀嚼肉类。土豚 管齿目 土豚科头骨长,呈圆锥状,有一个大的嗅器官,没有门齿,没有犬齿,颊齿呈钉字状,没有釉质,每 1 颗牙均由许多六角形的棱状体,中间有管状腔所构成。牙齿终生生长。盲肠大,前足 4 趾,后足 5 趾,趾的基部有蹼懒熊 食肉目 熊科前胸点缀着一块白色或淡黄色的“U ”型或者“Y”型斑纹。上颚无内门齿,在牙龈上形成一个空
24、隙,便于吮吸白蚁。 共同点,有长似蠕虫的舌或有长的鼻吻,嗅觉灵敏,有强有力的爪 蹄兔目、兔形目 区别特征:1. 兔形目上门齿两对,可以终生生长,前后有珐琅质,无犬齿,上唇有唇裂,上颌多有网状结构,前足 5 趾,后足 4-5 趾2. 啼兔目上门齿特化,犬齿状,终生生长,有蹄状趾甲,有无毛有特殊附着力的足垫,被针毛,背部有腺体,夜间觅食 兔科、鼠兔科1. 兔科:耳朵长筒状,簇状短尾,后肢明显长于前肢,有框上突,分为前后两支2. 鼠兔科:耳短而圆,尾部明显,后肢不长于前肢,无框上突,有贮藏食物的习性 穿山甲科,犰狳科,食蚁兽科1. 穿山甲科:被鳞甲,吻尖不具齿,舌长蠕虫状,前爪长,胃的幽门部胃壁厚,有沙砾2. 食蚁兽科:头骨长,圆锥状,听觉视觉退化,鼻甲复杂,嗅觉灵敏,无齿,舌长蠕虫状、胃的幽门部胃壁厚,有沙砾,前肢强壮有强有力的爪3. 犰狳科:牙齿多,但细小,身体被有鳞片,上面覆有角质表皮 小蝙蝠亚目、大蝙蝠亚目 区别特征1. 小蝙蝠亚目:第一指具爪,鼻周特化形成复杂的鼻叶,耳大,许多种类有耳屏,臼齿齿间发达2. 大蝙蝠亚目:第 1、2 指具爪,尾短,股间膜小臼齿齿冠近方形,齿尖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