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歌行教案【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诗歌积累,他们对中国古典诗歌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和阅读能力,对于理解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并不存在太大的困难,所以在课堂上,经师生的共同探讨、教师的点拨和启发,学生应该能够通过反复诵读、比较鉴赏和联想把握诗歌的意境与思想内容。 【三维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 2、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 3、教育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1、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 2、熟背全诗。 【教学难点】: 用典、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学法指导】:1、朗读想象感
2、悟。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步骤】:导入: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说曹操,曹操就到) ,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句俗语的意思?“devil”一词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把“魔鬼”翻译为曹操呢?接下来,我想请一些同学谈谈你所知道,所了解的曹操。(提示:可从生平、后世评价等角度切入来谈)学生发言+有没有补充的点评: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切入,谈到了自己所了解得曹操,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在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也注意到了同学们或贬曹,或褒曹的感情倾向(可能大家是受到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其实小说或戏剧不一定能客观地反映曹操的真实性格,也许历史上
3、的曹操并不像小说、戏剧、或大家所想的那样,奸邪,狡诈。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幻灯片,一起来了解一下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一、作者曹操(展示幻灯片):曹操(155220) ,字孟德,东汉人。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曹操,一个令人评说不尽的历史人物。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短歌行(幻灯片切入)短歌行二、解题短歌行:古乐曲的名称,属于汉乐府
4、旧题,运用乐府旧题来补做新词的诗歌,就是“拟乐府”。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根据乐府解题 ,其分别在歌声、曲调的长短。在正式赏析本诗歌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幻灯片切入):写作背景三、背景介绍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请众文武,饮酒至兴,忽闻鸦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四、赏析诗歌1、读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自由朗读这首诗(幻灯片切入)诗歌!正音个人读和齐读相结合2、诗眼问:进一步思考:大家能不能在诗中找出感情色彩最浓
5、厚的字眼。忧(堪称这首诗的诗眼:一首诗中一脉相承的东西,贯穿全诗始终)那作者忧的又是什么呢?3、赏析诗歌(我们说这首诗总共有两段,但是我们还可以把这两段分为四节,所以我们先来齐读第一节(从开头至唯有杜康)学生朗读 1 节问:作者忧的是什么?(用本诗句子回答)那我是不是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人生短暂!(板书):人生短暂!问:作者在这里是如何形容人生苦短,用到哪种修辞手法?明确: 比喻(本体、喻体、相似点、作用)本体: 人生喻体: 朝露相似点: 存留时间短暂(转瞬即逝) 作用: 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问:作者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最早造酒的人,故后世用杜康指代酒需明确:1, 虽然中国酒文化源远流
6、长,古今往来涉及酒的诗篇不胜枚举。但是,我们需强调,酒只是一种精神寄托,并不能真正达到排忧的作用(目的)2, 所以在这里你别看曹操就被邀明月,欲与尔同销万古愁,到最后,他的忧愁真正得到排解了吗?3, 没有!正如李白所说“抽刀,举杯。 ”忧愁没有排解。那么曹操还忧愁什么?问:作者还忧什么?学生朗读 2 节明确:(句意表现手法情感深层意义)(1) 句意:(衿:衣领;悠悠,连绵不绝;)+本意+比喻义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艾蒿。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鼓瑟吹笙来迎接他们。(2) 表现手法:引
7、用,比喻:渴望得到贤才!(3) 抒发情感:对贤才渴求表现出招纳贤才的热情(4) 深层意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不宁嗣音?暗示:(贤才啊,您让我很挂念,纵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呢?)紧接着又引用诗经,小雅说,一旦贤才来临,我必当礼贤下士,鼓瑟吹笙欢迎!这样一来,上下句,意思就连贯了!曹阿瞒爱才三国里多处有涉及到。待会再讲!所谓“千金易求,一将难得” “卧龙凤雏,得其一便可安天下”我认为曹操求贤爱才之心相比之刘备,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处! (板书):贤才难得!请看第 3 节(不讲,请同学们自己分析!)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
8、旧恩明确:本节可参照第二节的分析方式来分析(提示:句意+表现手法+抒发情感)(1)句意:当空悬挂的皓月哟,我什么时候才能摘取? 我为此感到绵绵忧伤。远方宾客穿过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心中都怀着往日的情谊(友谊)诉说。 (想象贤才归顺自己时的情景)(2)表现手法:比喻(明月贤才)(3)抒发情感:贤才难得忧思!我们再来看第 4 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明确:(1) 前两句即是自然环境描写,也是社会环境描写。(2) 如何理解也是“社会环境”描写?(结合时代背景+“乌鹊”意象)三国时期,士无定主。“乌鹊”
9、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比喻贤士徘徊选择主公的状态!“有良禽择木而栖”之意!暗示,贤才来归顺自己!(3) 如何理解最后两句(句意、表现手法、情感) (可提问),来源管子:还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其意不言自明:希望自己尽可能多地接纳贤才!,最后作者表明心迹,说自己愿意像周公一样,礼贤下士,让天下人才都能心悦诚服的归顺。“周公吐哺周公说他自己“一沐(洗头)而三握发,一饭而三(多次)吐哺”唯恐因怠慢(接待贤士缓慢)贤士而失掉人才!,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是对“何枝可依”的一种回答!延伸,:曹操说这话,我是相信的,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听说许攸来降,连衣服都来
10、不及穿,只穿着睡衣跑出去迎接!生怕失去许攸!延伸,: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表现出王者霸气,这与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之贤更显气势恢宏,而且,言语中也透漏曹操想一统天下的雄心!所以我们说曹操在这里还忧的是 功业未成!(板书):功业未成!小结:我们说读者在读诗的过程中,其实有意无意的都在对诗人的作品进行自我解读,我们再回头看看板书,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全诗大可用 “招贤纳士”概括之。【板书】 人生短暂忧 贤才难得 招贤纳士功业未成五、学生观看视频与历史人物对话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则 100 字左右的小练笔。要写的有激情。 六、作业1、背诵短歌行2、 高效学习法54 页第二大题,阅读龟虽寿完成
11、 12、13 题。【教学反思】这一单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学习,是高中学生的第一个古典诗歌单元,所以,虽然已经讲读了三首古诗诗经 、 离骚 ,但是学生对于怎样读诗歌,还是没有清晰的思路,所以备课时,我就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诗歌鉴赏方法的掌握上。诗歌的鉴赏方法有很多,有的可以从题目入手,如归园田居 。有的可以知人论世,如王维的诗歌,有的可以从意象入手,如王安石的孤桐 。但具体到这一课似乎都不是很合适, ,从题目入手,只能分析到文体知识,知人论世倒可以,但有先入为主的嫌疑,意象似乎也不是很突出。想了很久,觉得还是用一般文章的鉴赏方法: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几个方面去带着学生鉴赏。教学
12、过程中主要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诗眼?2、 “忧”从何来?3、如何表现出“忧”?这样来指导学生抓关键词提纲挈领的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手法。比老师逐句的翻译好很多。同时在教学中时时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读懂新诗歌,如对照诗歌中的“酒文化”理解“对酒当歌” ,对照诗歌中对人生短暂的吟咏以及曹操的其他诗歌理解曹操的感情基调是否低沉。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学生对方法有了比较清楚的概念。同时,诗歌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诵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六次诵读,开始的听读正音,齐读初识,到分层的齐读把握感情,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不断充实精神境界。本节课不足是,教师的示范作用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资源,在授课中我遗忘了教师的适时展示,如诵读。时间把握也还要更严格一点,课外拓展时间较短。以后要注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