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答案).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4073435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众望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师生共用讲学稿课题:第 1 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姓名: 班级: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6.2 主备人:李成华 审核【课时安排】3 课时(总第 13 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结构。2、体会作者在百草园中的快乐生活。体会作者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3、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景方法,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4、通过对比理解作者蕴涵于文中的思想感情。第一课时【预习导学】一、学前导航:1走进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有小说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

2、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等,都收在 鲁迅全集里。2、题目解读 :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包括:狗猫鼠 阿长与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十篇散文和朝花夕拾小引 后记 ,其中前文篇是鲁迅在北京期间写的,后五篇是在厦大期间写的。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已经 40 多岁了,题目的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从到”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百草园,绍兴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鲁迅读书的地方。3、三味书屋的先生:三味书屋的先生寿镜吾(1849192

3、9 年),名怀鉴,字镜吾,浙江会稽人。他 20 岁那年,考取会稽县的“学生员”(秀才),后因对现实的黑暗和官场的舞弊看不惯,不愿再去参加乡试,于是继承父业,在三味书屋坐馆教书,直至 1929 年 7 月 30 日 80 高龄去世,整整教了60 年学。寿先生博学、正直,具有反帝的爱国思想,对清王朝丧权辱国的腐朽统治极为不满,很同情义和团的反帝斗争。他甘于过淡泊的书塾生活,不愿出去做官,一生不用外国货,以免外国人骗钱。他为人耿直,和蔼可亲,对学生关心爱护,很少体罚学生。作为启蒙老师,鲁迅对他一直很尊敬。鲁迅先生后来在外面学习、工作,每次回家都要去看望他,师生之间书信往来不断。寿先生逝世后,鲁迅还和

4、先生的家属保持联系。课文中,鲁迅刻画、描写先生也是以尊敬的感情,寓批评于幽默之中。作者批判的是封建教育制度,决非自己一向尊敬的先生。4.记叙文文体要点:(1)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3)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4)常见的几种写作方法:对比、象征、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5)人物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二、基础知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确 zo( ) 菜 q( ) 桑 shn( ) 斑 mo( ) cun( )成 脑 su ( ) 蝉 tu( ) 倜 tng(

5、)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班蝥 消释 绅士 盔甲 B.渊博 签赏 秕谷 罕见 C. 书塾 臃肿 觅食 恭敬 D.质朴 缠络 绣象 和蔼3.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确凿(zo) 斑蝥(mo) 菜畦(q) B.皂荚(ji) 桑(sn) 油蛉(lng)C.珊(shn)瑚 秕(b )谷 蝉蜕(du) D.盔(ku)甲 骨髓(shu) 倜(t)傥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 ,作者 ,我国伟大的 家, 家, 家。5、整体感知本文课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文题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作者用 “从到”

6、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从此,可以发现, 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1)百草园:从开头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2)三味书屋:从“出门向东”到完。第 9 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过渡、承上启下作者在百草园的生活和三味书屋的感受是怎样的?在百草园的生活感受是自由快乐的(乐园)。作者认为在百草园中有无穷的乐趣;三昧书屋的生活则是枯燥乏味的。第二课时【合作探究】1、品读第二自然段请找出本段中心句,并指出“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单是”一句是中心句。“单是”以后的内容是强调的重点。作者是怎样具

7、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友情提示:可从写景角度(形、声、色、味;不同季节)、写景顺序、所用修辞等方面来分析)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用 词贴切。 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 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 泼多姿。 先用两个“不必说”从整体上写百草园,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由低到高写静物,再由高到低写动物;整体是从植物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到植物。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 攒成的小球。有 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作者把百草园描写得有声、有色、有趣、有味,确是儿童的乐园。2、插叙美女蛇的故事对写百草

8、园有什么作用?作用: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3、画出捕鸟经过的一系列动词,体会一下我当时的心情。运用的动词有“扫开”、“露出”、 “支起”、“撒”、 “系”、“牵”、“看”、“拉”、 “罩”。充分表现了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4、阅读“三味书屋”部分,思考:你认为在在三味书屋的生活哪些地方写的有趣?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 同窗们到三味 书屋后面的园里自 寻乐趣“我”对三味 书屋的主人 寿镜吾先生是很尊敬的,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5、分析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对比6、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

9、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 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 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 比,表 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 书 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由于课文内容复杂,初一学生难以理解得很深刻。只要有所理解,也就达到目的了。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第一种 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

10、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第三课时【巩固提升】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确凿( ) 菜畦( ) 攒( )成 秕( )谷 蝉蜕( ) 倜傥( )( ) 拗( )过去 锡 b( ) 桑 shn( ) 斑 mo( ) 脑 su( )2、文学常识填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_集_。作者_,原名_,_(籍贯),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_家,_家和_家。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11、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晨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本段中写出许多植物和动物,请分别写在下面横线上,并

12、指明它们分别是哪一季的景物。植物:菜畦 皂荚树 桑椹 何首乌 木莲 覆盆子动物:鸣蝉 黄蜂 叫天子 油蛉 蟋蟀蜈蚣 斑蝥本段选自_,该文选自_,作者_,原名_,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_家、_家、_家。作者把百草园写得如此美丽是因为(B)。A、园中的悦耳的蜂鸣,美丽的桑椹等引起了儿童的好奇心理。B、这里的自然环境给人以鲜艳的色彩、悦耳的声音、可爱的形象,因而激起了“我”热爱大自然的美感。C、因为作者小时候贪玩,这里的景物又那么有趣。在文中画出最能概括全段感情的句子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画线句表现了儿童一种什么样的天性?好奇,要验证,强烈的求知欲仔细阅读语段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字里行间渗透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完成填空。“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去了”,既写出了对鸟儿的轻灵,又写出了孩子的羡慕之意:“低唱”“弹琴”则写出了“我”对虫声的欣赏;斑蝥在儿童心里简直成了奇妙的玩具,字里行间渗透“我”的心理好奇逗乐;写覆盆子的形、色、味,都透露出一股喜爱之情。作者描绘百草园景物时,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表达出喜爱、赞叹的情感。作者先用两个“不必说”宕开一笔,为的是。既然“单是”就已趣味无穷,那么请你也用这个句式造一句,描写、议论不限。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