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白玻璃压延线设计概要.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4087351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白玻璃压延线设计概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超白玻璃压延线设计概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超白玻璃压延线设计概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超白玻璃压延线设计概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超白玻璃压延线设计概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超白玻璃生产线机械设计概要超白玻璃生产线设计,经过与相关工作人员多次交流意见,参照其它生产线设备运行情况,借鉴 CNUD 设计理念,双方反复讨论优化后确定的方案。、 退火窑壳体:1、 退火窑分区为适应超白线产量和产品规格要求,保证玻璃退火质量,划分了退火窑各区长度,详细如表 1表 1 退火窑长度分区A1 A2 A3 A4A 区3025 3050 3050 300012125B1 B2 B3 B4 B5 B6 B7B 区 3000 3000 3000 2660 2660 3040 2940 20300C1 C2 C3 C4C 区3000 3000 3000 3000 12000D 区 2500

2、2500Ret区 7200 7200E 区 2400 2400F1 F2F 区6000 600012000总长度合计(单位 mm):685252、 电加热方式A 区采用侧抽屉式,引出接线端在传动侧,维修更换在非传动侧,下部加热器通过玻璃清扫口抽出,上部加热器则预留安装口。B、C 区采用可依动式加热器,可移动距离为 450mm, B 区除 B1 段左右各一组加热器外,其余均为在壳体两侧两端部各 2 组加热器,C 区各段均为左右各一组加热器。详见表 2表 2 退火窑电加热功率、只数、分区布置退火窑电加热功率、支数、分区布置表左边部 中区 右边部 按退火区功率 x 支数 功率 x 支数 功率 x 支

3、数 统计=分区功率 =分区功率 =分区功率部位kw kw kwkwA 区上 9x9=81 9x9=81 162A 区下 9x9=81 6x9=54 9x9=81 216B 区上 9x13=117 9x13=117 234C 区上 9x4=36 9x4=36 723、各区测温元件热电偶及高温辐射计安装位置说明A、B、C 三区及入口上部各在边区、次边区、中区设五个热电偶测温点(分别装在 A1、A4、B6 和 C4 段) ,分别检测各纵向区域温度,其中边区和次边区热电偶根据加工玻璃宽窄可相互切换,在 B6 段尾部设三只高温辐射计,辅助测试玻璃温度。A、B、C 三区未设热电偶测温点的各段,在壳体顶部留

4、有一个远红外测温检测口,以备随时人工检测。下部则分为左、中、右三区控制。Ret 区上部设一测温点,控制 Ret 区温度。根据退火窑分区情况及退火温度要求, A 区入口测温点在 A1 节前端距壳体中心 612.5mm 处(根据辊道分布及控温要求,此处刚好在两根辊道中间又处于本节壳体前段中间位置,固设于此) ;A 区出口测温点在 A4 节后端距壳体中心 470mm 处(两辊道中间) ,B 区测温点在 B6 节(参照 CNUD 设计模式) ,热电偶和高温辐射计分别设在距壳体中心 400mm 处(热电偶在中心前,高温辐射计在中心后) 。C 区测温点在 C4 节后端距壳体中心 450mm 处(两辊道中间

5、) 。4、换热冷却系统A 区采用顺流两侧进风模式,上游顶部设计作业平台。B、C 区采用逆流进风模式。A、B、C 三区顶部风管设计为 6 组 5 区模式,边区、次边区合用一个自动阀控制,边区可手动。根据各区散热特点,为提高散热效果,A、B 两区均为双层 70x30矩形不锈钢管换热器,C 区为 3 层 70x30 矩形普通碳钢管换热器,底部风管A、B、C 三区设计为 4 组三区模式。A、B 区用 70x30 矩形不锈钢管换热器,C 区则采用 t2.5mm 钢板焊接换热器。换热风管上下部共用一组风机(两风机一用一备) ,上下部左、右、中各设 3 组气控碟阀根据所测温度分别控制各区域换热量。Ret 区

6、为自循环系统,加之适量外部空气补充,以达到工艺控制温度要求。F1、F2 为强冷却区。各区风机流量、风压及冷却方式见表 3、表 4。表 3 退回窑冷却风机型号、参数和数量区域型 号 风量 m3/h 风压 Pa功率kw使用温度 台数备注A W4-62-4.5C 5146-12251 356-647 11 600 2 一用一备B W4-62-6C 3175-7572 489-917 7.5 500 2 一用一备 C W4-62-6C 5146-12251 543-1021 11 400 2 一用一备 Ret 4-68-8C 13583-23770 892-1284 11 200 1 F1 4-68-

7、10C 21984-37974 931-1323 15 1 F2 4-68-10C 21984-37974 931-1323 15 1 表 4 退火窑冷却方式A 上 辐射顺流冷风A 下 辐射顺流冷风B 上 辐射逆流冷风B 下 辐射逆流冷风C 上 辐射逆流冷风C 下 辐射逆流冷风D 中性过渡,无加热、无冷却Ret 热风强制对流冷却E 中性过渡,无冷却F1 冷风强制对流冷却F2 冷风强制对流冷却5 、退火窑保温系统根据压花玻璃退火温度渐降曲线,A 区入口退火温度在 600以上,出口达550,此区顶部保温层厚度为 430mm;B 区退火温度相应降至 500以下,顶部保温层厚度为 360mm,到了 C

8、 区,退火温度已降至 350以下,相应顶部保温层降至280mm。为保证壳体整齐,边部侧墙保温厚度 A、B、C 区均为 260mm,D 区为温度缓慢冷却过渡区,只在边部作轻微保温即刻,顶部只用镀锌板封盖,不作保温。Ret 区为自循环强制对流冷却区,只在顶部作适当保温,边部不设保温层,温度调节根据测定温度通过 500 碟阀开度补充外部空气达到设定要求。E 区又是缓慢冷却区,为敞开设计,只有辊道传动。F 区为强冷却区,根据生产能力及生产速度,设有两段完全相同的强冷却区,可根据玻璃厚度,生产速度调节闸板开度及各段风门开度,以使玻璃各区温度均匀,达到生产要求。、 退火窑传动:1、 退火窑传动设计依据:根

9、据超白玻璃生产工艺要求及甲方所提出的参考意见及历次交流。2、 退火窑传动设计原则:以全面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和产品质量为目标,最大限度的发挥设备性能,以减少投资,降低运行成本,获得最大投入产出效益比。3、 退火窑传动系统主要技术参数说明序号 名 称 单 位 技术参数1 生产能力 t/d 1102 玻璃类型 超白3 玻璃原板最大宽度 mm 20304 玻璃静板最大宽度 mm 18305 玻璃厚度 mm 3106 进退火窑玻璃板温度 6007 出退火窑玻璃板温度 708 退火窑总长 m 68.5259 退火窑首末辊距离 m 68.3510 过渡辊台长度 mm 71011 传动站总功率 KW 37、

10、方案介绍:1. 基础设施:以原有设施二楼平台(+4500mm)为基准,退火窑辊道上平面高度为 1215mm(同其它现有各生产线) 。2. 过渡辊台:过渡辊台采用 6 支辊道,分为 2 组,每组 3 支。靠近退火窑入口出 3 支为固定结构,另一组近压延机端为可折叠结构,可升降,方便压延机进出。过渡辊台的动力为退火窑主传动第 2 支辊道,传动方式为链条传动。3. 退火窑主传动:退火窑主传动为螺旋正交齿轮传动,润滑方式为油浴式稀油润滑。退火窑主传动末端预留位置作为冷端第一段主动力源。4. 传动站:退火窑传动站为单箱双机式,即 1 台变速箱,2 台主电机。2 台主电机功率相同(为 18.5KW) ,采

11、用一用一备。5. 辊道:辊道直径为 100mm ,NO.1NO.30 辊道材质为耐热不锈钢;NO.31NO.134 辊道为普通不锈钢材质;NO.135NO.198 辊道为碳钢材质。辊道距离排布根据各区工艺技术条件,详见辊道排布图。6. 传动系统连接方式:传动站减速箱为空心轴套装式结构,主传动轴穿过减速箱输出端齿轮中心;传动轴之间连接采用刚性中心键连接;传动轴与主动齿轮采用胀紧联结套;从动齿轮与辊道为普通平键连接,详细参见结构图。1、 辊道:全部辊道 205 支;F1F6、N0.1N0.30 为耐热钢(4Cr25Ni20Si2)辊道;N0.31N0.136 为不锈钢辊道(0Cr18Ni9Ti);

12、N0.137N0.201 为碳钢辊道。2、 辊道传动系统同 QR6 线传动方式。3、 传动站:主传动电机功率 18.5KW;辅助传动电机功率 3KW。4、 生产速度:50m500m/h 可调。、 敞开段:1、 辊道有效宽度:2130mm;总长度:19.5m。2、 敞开段含自动打边机,碎玻璃漏斗 2 个(耐磨板 QRG 提供) 。3、 敞开段含玻璃边分边轮一组;纵切刀一组;横切机由 QRG 提供。4、 敞开段切片前面的动力为退火窑传动站,切片后的动力为单独的马达传动,变频调速。、 倾斜输送机:1、 宽度:2110mm(总外形宽度) 。2、 长度:按原有设备长度。3、 皮带:5 条;皮带宽度按原宽度,皮带中心距为 380mm。、 滚轮输送机:1、 宽度:2030mm。2、 长度:4380mm。3、 传动方式:齿轮传动。、 收片平台:1、 外形尺寸:3000x2000x850mm。2、 功率:5.5KW 高压风机(带消音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