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电影放映现状调研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农村电影“2131” 工程的延伸和 发展,既是一件惠及百姓的好事、实事和新事,也是提高农民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以“政府买单 、群众看 电影”的形式,让农民在劳作之余通过丰富的影视内容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此举对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确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农村电影改革发展及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中的新经验、新思路、新措施和主要问题。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民几乎占了全县人口的 80%。为了确保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取得实效,该县
2、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并将之作为“ 文化下乡 ”的“民心工程”,作为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工程” 来抓。在具体操作中, 该县将电影放映与精神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围绕“ 三农”,积极在推广科技、宣传政策法规、传播文明新风、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上下功夫,在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帮助农村脱贫致富上下功夫,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上下功夫,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农民求知、求富、求美、求乐的要求。2008 年, 电影放映了 8892 场公益电影,覆盖了全县100%(即 741 个)的行政村,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一 场公益电影的目标。 鉴于该
3、县 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2008 年,衡阳市的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现场会还特别选择在该县召开。2009 年, 计划全面实现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现将 农村电影放映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农村电影工作常抓常议。确定了每月召开一次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例会,每季度听取一次情况汇报制度。周密部署并积极出谋划策,真正解决农村电影放映工作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加强管理是重点。该县将农村电影放映计划完成情况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围,成立了由县委宣传部、督查室、县文化局三家组成的联合督查组。采取年中和年底集中督查,每月深入乡镇实地督查的办法,狠抓农村电影放映落实
4、。(三)财政投入是保障。该县能够较认真及时落实农村电影放映经费,在 2007 年经费一次性拨付到位的基础上,对 2008 年的放映经费早安排、早预算, 实行 专账管理, 专款专用。(四)协调共管是抓手。在具体工作上,该县加强协调,规范管理,认真落实放映场次计划。在县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乡镇党委、政府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并确定一名乡镇宣传委员专抓专管农村电影放映,配合放映队提前做好场地准备、观众组织、转场等衔接工作。电影队也能积极在预约放映,影讯公示等工作上下功夫。采取每月在人口集中的集市张贴公布当月电影放映计划,与村、组预约放映时间和地点的办法。保证了农村电影放好、放实、放
5、到位。在总结该县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经验和思路的同时,一些问题我们也不能忽视:1、认识欠到位。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党和国家关注民生,尤其是关注文化民生的重大举措,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桥梁。省委、省政府把农村放映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之一,并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目标管理考核内容,足见其不单是一项电影放映业务工作,而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政治任务。但实际操作中,个别主管领导和部门的认识仍然欠到位,存在领导不力、工作不实的现象。2、责任欠到位。 即在衔接过程中,有些工作关系没有完全理顺,随意性比较大。3、经费欠到位。在场次补助标准上,四 级财政补贴拨款 100 元一场显然不够(如运输距离
6、远近不一,放映员工资、下乡补助、机器拆旧、供电、总结、协调等开支)。4、宣传欠到位。如果各村都能够充分运用公示、广播等形式进行放映预约,从而使公益放映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那么其放映效果将会更好。二、市、县级电影行政管理体制和电影公司的情况目前,衡阳市电影公司和 电影公司都属于“事业单位,企 业管理” 性质。 电影公司的情况简介如下:该公司现有干部职工 127 人,在职在岗(含内养)51 人,离退休 48 人,停薪留职 28 人,是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目前全部经费来源于农村公益电影收入,县治乔迁后,因为经营场地全部拆除,新县城经营场地尚未启用,如果连公益电影都中断,那么,该公司将全部解散
7、竭业,农村公益电影收入已经成为该公司干部职工的唯一生存保障。三、县级电影行政管理体制和电影公司的体制改革情况2009 年 6 月 30 日以前, 电影公司还归属 文化局管理,按上级文件精神要求,6 月 30 日以后将归属 广电局管理。正是因为县电影公司存在这种生存危机,因此,在 2007 年,县委、县政府曾 计划对该公司进行体制改革,即买断所有在职在岗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的工龄,一次性补偿其损失,但因数额实在巨大,县财政无法负担而致计划流产。为帮助电影公司解决困难,度过难关,县长办公会议曾以会议纪要形式决定,2006 年、2007 年电影公司所欠交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由县财政予以弥补,2008 年
8、到 2010 年三年间,县财政帮助电影公司每年解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10 万元。电影公司离退休干部职工工资按月由社保发放,并在会议中心安排电影公司 9 名职工就业。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管理体系的建设情况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的领导,2008 年 5 月4 日,中共 委办公室、 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发文(南办通200823 号),成立了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担任;副组长由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县人民政府副研究员、县委办副主任、县政府办副主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化局局长和副局长、 县财政局总会计师、县发改局副局长,以及县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 电视台台
9、长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文化局,由文化局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同时,该县文化局还成立了工作督查领导小组,采取不定时、不定点的抽查,询问、调查、核实放映情况,确保放映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五、关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及保障机制情况和补贴发放标准、资金管理情况。为确保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落实到位,政府对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每场补助 100 元,其中,中央财政负担 50 元,其余部分由省各级财政配套解决:省级 30 元/场,市级 5 元/场,县级 15 元/场。从实施情况来看,各级财政基本能够到位(县政府全年补贴 18 万元),但拨付时间比较长,且是分次拨付到县电影公司,因而
10、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放映工作的正常开展。六、县、 乡镇影院基础设施建设情况。2003 年,县治乔迁后,县委县政府对新县城电影院的建设也纳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县会议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但是以经营为主的小影厅因资金问题尚未建好。80 年代中-00 年代初, 该县的三塘、车江、泉溪等 镇不但有 专门的影剧院,而且生意还非常红火,随着电影放映事业逐渐走下坡路,现在该县 20 多个乡镇已无一家影院。七、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技术保障、设备管理及维护情况。在农村放映的影片生产年代大都是 60 年代之后,2007 年,该县电影公司新购了 15 台数码投影机(三洋 XU-75 型),2008
11、年由市院线公司统一组织,购买了 24 套数字放映设备。2009 年,该公司计划再购买 24 套,以确保放映工作不延误,但因资金存在困难而未实施。在技术保障上,对所有放映人员进行映前培训,确保每一位放映员能够正确、熟练操作机器。所有设备的保管及维护都由电影公司自行负责。八、农村电影放映队伍建设情况,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放映队组建情况。为确保将“文化惠民 ”的政策落 实到位, 电影公司公司组建了15 支放映队,租用 3 台车,全年奔波在农村,按照要求对全县 27 个乡镇的 741 个行政村放映了上级下达的 8892 场公益电影任务,受益群众达 90 万人次(含学生)。九、农村观众喜爱的影片内容、
12、题材、类型,农村中小学生喜爱的影片内容、题材、类型。据调查,农村的观众基本都喜欢看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影片,现代军事题材片,反映农村生活及新人新事的故事片,以及能够帮助农民进行科学种植业、养殖、引导农民致富的科教片和科幻片等等。现在的中小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多而广泛,思想也成熟得比较早,多数学生除了喜欢看喜欢看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影片,更喜欢看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同龄人的校园生活的故事片。十、农村电影工作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对策。一是高素质的放映人员少。目前, 电影公司放映人员的年龄都偏大(以 45 岁-55 岁居多),而且体弱多病者多,能熟 练掌握技术且愿意为农村服务的年轻人很少。这主要是放映
13、人员的待遇问题、社会地位问题较之从前电影放映事业红火期相比,实在不可同日而语。要想解决人才的青黄不接的问题,必须要转变目前电影公司的“事业单位,企业管理” 的经营模式(所谓的“事业单位”,也就意味着干不干活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反正政府不会炒“ 鱿鱼”,因而也就不存在“企业管理”),大胆改革,将自主经营权完全下放到企业,彻底市场化。而企业的经理人也应一改过去上级任命的做法,实行民主选举制,能者上,平者让,庸者 坚决淘汰出局!彻底扭转目前人浮于事、不思进取的工作局面。否则,电影公司永远都是政府的一个包袱!相信该县电影公司的这种情况在全市、全省其他县市都是普遍存在的,改革因此势在必行。二是交通运
14、输不方便。去农村放映,对交通工具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现在的数字放映设备多而笨重,如果没有车,基本是寸步难行!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现在放映人员下乡基本是要自己去租车放映,这在时间的把握上、安全的考虑上等各方面都是难以保证的。建议由政府给每个县的电影公司免费配送 3-5 俩专门 适合下乡用的交通车。三是经费补贴比较少。现在中央、省级、市 级、县级四级的财政补贴拨款 100 元一场显然不够(运输距离远近不一,放映员工资、下乡补助、机器拆旧、供电 、总结、协调等开支)。建 议每场补助应提高到300-500 元左右,这样县级电影公司才可保本 经营,正常运转。四是好题材的片源少。在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片源安排
15、上,各级院线公司处于商业利益的考虑,都是放映一些过时的或题材比较旧的影片,而市场上新出的好影片几乎看不到,或者要购买才能观看。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观看电影的积极性。建议农村电影的放映可实行“半公益半市场” 化操作,即一些帮助 农民致富和科学种(养)殖的影片就免费放映(每一个村每月放映一场),其余的当季上市影片也可以较市场价格便宜的价格采取购票方式观看,但前提是必须每一个村都有固定的、可容纳 100 人以上观众的放映场地(正在筹建的乡村乐园基本可满足这个条件)。五是个别领导不重视。由于农村工作千差万别,确实比较难抓,而且公益电影放映又是对地方没有经济收益的事情,因而难免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
16、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建议将这些工作也纳入干部全年工作考核范围之列,对于一些组织得当,措施得力的干部,上级部门应该给予奖励,而对那些马虎行事,甚至不作为的干部应该给予严肃的批评甚至处分!十一、解决农民工看电影的思路和对策。在城市为生活打拼的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枯燥单调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解决他们的精神之需,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全体来努力。建议政府每年可给予一定标准的补贴给企业,让一些有条件的大企业建设自己固定的看电影的场地,自购或租用放映设备,政府免费或适当有偿提供片源,自行组织农民工看电影。对一些条件稍差的企业,则要求其每月至少组织农民工去就近的工人文化宫或电影院看一场电影,购电影票的凭据可作为年底
17、获得地方补贴的一种依据。十二、对深化农村电影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农村电影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或建议。人、机、片、交通和场地是搞好 农村电影放映的必须的“ 五大硬件”。放映员既要技术过硬,又要热爱农村工作;放映机器要先进,且“ 不带病” 工作;片源要保 证 数量和质量;交通要 畅通;场地要固定和宽敞只要经费充足,宣传到位,这些“硬件”基本还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农村电 影机制改革如何进一步深化却是更加关键的“软件” ,因为要达到这些要求,需要从中央到地方的全面努力,从财力保障到制度约束,任何一个环节不顺畅都将会对结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具体思路是:(一)要进一步加大各级领导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18、(二)要进一步明确主体职责任务,确保农村电影放映到位。(三)要进一步提高放映队伍素质,确保放映队伍管理到位。此外,我们建议:(1)放映主体应由农村到学校、机关、农林场所不断扩大放映面,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享受文化成果;(2)建议农村公益电影应纳入法制管理范畴,依法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十三、有关影响农村电影发展的其他问题和对策建议。我国电影的拍摄、发行市场早已实行市场化,因而每一个电影制片公司都办得风生水起,但电影放映市场却没有统一市场化,尤其是县一级的电影院,还在诸多“婆婆”的管制之下,因而发展慢,包袱重。建议全国对县一级的电影公司要加快市场转型的步伐。同时,也要加快对乡镇影剧院(或有放映功能的乡村乐园)的建设,让农民朋友在家门口就能看到电影,看好电影。此外, 农村公益 电影的放映补助不能永远和全部依赖政府,而要思考加快电影有偿广告逐级放权的改革力度,最终让电影广告能和电视广告一样为社会和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