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妇科选编.ppt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4099508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8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治疗学妇科选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针灸治疗学妇科选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针灸治疗学妇科选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针灸治疗学妇科选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针灸治疗学妇科选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妇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 目录 各论 月经不调 崩漏 闭经 带下病 痛经 总论 月经生理特性 月经生理特性 肝 胞宫 血溢子宫,月经来潮 任脉通太冲脉盛 天 癸 至 肾气盛 气血 和调 气血 充盛 “女子 七岁,肾气盛 ,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太冲脉 盛, 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 竭, 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 黄帝内经 素问 脾 月经生理特性 肾 气旺盛 肝脾 调和 月经按时而下 冲任 脉盛 相关因素 :脏腑 :肾、肝、脾、胞宫(子宫) 经络 :冲、任 气血 月经生理特性 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的消长变化 行经期 ( 14 天):血海由满而溢,血室

2、正开,子宫 泻而不藏,经血下泄 经后期 ( 5-13天):子宫、胞脉相对空虚,阴血不足。 子宫藏而不泻 经间期 ( 14-15天):重阴必阳,受肾中阳气鼓动,阴 阳转化,阴精化生阳气,出现絪缊之候 经前期 ( 15-28天):阳气渐长,达到 “ 重阳 ” 状态。 阴精与阳气皆充盛,胞宫、胞脉气血渐满盛 特殊月经现象: 并月( 2月一至) 居经或季经( 3月一至) 避年( 1年一至) 暗经:终身不行经而能受孕。 激经:受孕之初,按月行经而无损于胎儿 的 。 月经生理特性 初潮: 14岁( 11-16岁) 绝经: 49.5岁( 45-55岁) 周期: 28-30天( 1 周) 经期: 3-7天 经

3、量: 50-80 ml 经色: 暗红 经质: 稀稠适中,不凝固,无血块,无臭气 伴随表现: 轻微腹胀、腰酸、乳房胀痛、情 绪波动 月经不调 概念 病因病机 针灸治疗 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月经不调 概念 月经周期 经量 经色 经质 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 异常 月经不调 病因病机 月经先期 : 气虚型 :舌淡苔薄 ,经色淡红 ,质清稀薄 ,纳少便溏 ;面色晄白 , 头晕心悸 ,神疲力乏 ,少气懒言。 虚热型 :舌红苔少津少 ,经色血红 ,质厚无黏 ,面红心热 ,口干咽 燥。 实热型 :舌红苔黄 ,经色深红 ,质浓黏稠 , 烦躁口干 ,小便黄短 , 大便干结。 肝热型 :舌红苔薄黄 ,

4、经色紫红 ,质稠结块 , 心烦急躁 ,口苦咽 干 ,胸闷胁胀乳胀。 月经周期每月 提前 8-9天 甚至 半月 ,连续 2个 周期以上 者称为 “ 月经先期 ” ,亦称 “ 月经 超前 ” 。 月经不调 病因病机 气滞型 :舌淡苔薄 ,胸乳腹胀痛 ,经少色暗有结块 ,挟瘀时 ,舌绛有 瘀斑 ,经行下腹胀痛较甚 。 虚寒型 :舌淡苔白 ,经少色淡质清 ,溲清便稀 ,腰酸乏力 ,经行下腹 隐痛 ,喜用热敷。 血虚型 :舌质淡 ,经少色淡 ,心悸少寐 ,面色萎黄,头晕眼花 ,经行 经后下腹隐痛 ,喜用手按。 血寒型 :舌淡苔白 ,肢冷畏寒 ,经少色暗有结块 ,经前腹胀痛甚 ,经 行冷痛 ,喜用热敷。

5、月经后期: 月经周期 延迟 7天以上 ,甚至每隔 40-50天一 行 ,连续 2个周期以上 ,称为 “ 月经后期 ” ,又 叫 “ 经期延后 ” 。 月经不调 肾 虚 型 少年肾气未充 ,更年期肾气渐衰 ,或素体肾气不足 ,房劳多 产 ,久病损伤肾气 ,肾气不充 ,开阖不利 ,冲任失调 ,血海蓄溢失常 ,遂 致经行先后无定期。 脾 虚 型 素体脾虚饮食失节 ,或思虑过度损伤脾气 ,脾虚统摄无权 及生化不足 ,冲任气血失调 ,血海蓄溢失常 ,遂致经行先后无定期。 肝 郁 型 素性抑郁或忿怒过度 ,肝气逆乱 ,气乱血乱 月经先后不定期: 月经周期 或前或后 1-2周者 ,称为 “ 月经先 后无定期

6、 ” ,又称 “ 经水先后无定期 ” 、 “ 经乱 ” 。 注:青春期初潮后 1年内及更年期月经先后无定期者 ,如无其 他证候 ,可不予治疗。 月经不调 治疗 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方义: 关元 任脉穴,为调理冲任的要穴 三阴交 调理肝脾肾,调经之要穴 血海 理血调经 经穴释义汇解 : “穴为脾血归聚之海,具有 祛瘀血、生新血之功能,属女子生血之海,故名血海。 ” 治则: 气虚、血虚、肾虚 者益气养血、补肾调经, 针灸并用 ,补法 ; 血寒 者温经散寒、调理冲任, 针灸并用 ,平补平泻; 气郁、血热 者疏肝理气、清热调经, 只针不灸,泻法 。 月经不调 治疗 气虚 足三里、脾俞 血虚(脾虚

7、) 脾俞、膈俞 肾虚 肾俞、太溪 气郁 太冲、期门 血热 行间、地机 血寒 灸归来、命门 随症加减 : 月经不调 治疗 ( 1)耳针法: 主穴:皮质下、内分泌、子宫、肾、肝、脾。操作:每 次选 2-4穴,毫针中等刺激,或用耳穴贴压法。 ( 2)皮肤针法: 选背腰骶部夹脊穴或背俞穴,下腹部任脉、肾经、脾胃 经,下肢足三阴经。叩至局部皮肤潮红,隔日一次 。 其他治疗 : 月经不调 护理及注意事项 1. 治疗时机: 一般多在经前 5-7天开始治疗,行经期 间停针。若经行时间不能掌握,可于月经净止之日起 针灸 ,隔日 1次,直到月经来潮时为止。连续治疗 3-5 个月经周期 。 2.注意经期卫生, 少进

8、生冷及刺激性饮食 ; 调摄情志 , 避免精神刺激;戒烟酒;适当减轻体力劳动强度。 3.节食可引起月经不调, 体内脂肪至少达到体重 22%,才 能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 因此需要 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 崩漏 概念 病因病机 针灸治疗 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崩漏 概念 妇女 非周期性 子宫出血 其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 “ 崩 ” 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 “ 漏 ” 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 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 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 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多见。 崩漏 病因病机 冲任损伤,不能固摄,以致经血从胞宫非 时妄行。与

9、肝、脾、肾关系密切。 实证 虚证 血热 湿热 气郁 血瘀 脾虚 肾虚 崩漏不调 病因病机 实证 血热: 血色深红 ,质粘稠,气味臭秽,口干喜饮,舌红苔黄,脉滑数。 湿热:出血量多,色紫红而质黏腻, 带下量多,色黄臭秽,阴痒, 苔黄腻 ,脉滑数。 气郁: 血色正常 ,或带有血块, 烦躁易怒,时欲太息,小腹胀痛,苔白,脉弦 。 血瘀:漏下不止,或突然下血甚多, 色紫红而黑,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下 血后疼痛减轻,舌质紫暗而有瘀斑,脉沉涩。 虚证 脾虚: 血色淡 ,质稀薄, 面色萎黄 ,神疲肢倦,气短懒言, 纳呆便溏,舌质 淡而胖, 苔白,脉沉细而无力。 肾阳虚:出血量多,淋漓不尽,日久不止,色淡红

10、, 少腹冷痛,喜温喜按, 形寒肢冷, 大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细而迟。 肾阴虚:出血量或多或少,色红粘稠, 头晕耳鸣,心烦不寐, 腰膝酸软, 舌 红少苔,脉细数 。 崩漏 针灸治疗 实证 主穴 关元 -任脉穴,通调冲任 公孙 -通冲脉,固摄经血 三阴交 -足三阴经交会穴,可清泻三经 之湿、热、 瘀等病邪,又可疏肝理气 隐白 -脾经井穴,治崩漏经验穴 配穴 血热 -血海 湿热 -阴陵泉 气郁 -太冲 血瘀 -地机 治则: 血热内扰、气滞血瘀者清热凉血、行气化瘀,只针不灸, 泻法;肾阳亏虚、气血不足者温肾助阳、补气摄血,针灸并用, 补法。 崩漏 针灸治疗 虚证 隐白 -脾经井穴,治崩漏经验穴 气海

11、-益气固本,调补冲任 足三里 -补益气血,使经血生化有源 三阴交 -健脾益气,促进脾之统血作用 主穴 配穴 脾虚 -百会、脾俞、胃俞 肾阳虚 -肾俞、命门 肾阴虚 -然谷、太溪 盗汗 -阴郄 失眠 -神门 崩漏 其他治疗 ( 1)耳针: 皮质下、内分泌、内生殖器、肝、脾、肾 ( 2)挑治 : 在腰骶部督脉或膀胱经上寻找反应点,用三棱针 或挑治针挑破 0.2-0.3厘米长, 0.1厘米深,将白色纤维挑 断,每次 2-4点,每月 1次。连续挑 3次。 崩漏 护理及注意事项 1.对于病势急,大量出血,出现虚脱时应及 时抢救,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2.绝经期妇女反复多次出血,需作妇科检查 以明确诊断,排

12、除癌变。 3.患者应注意饮食调摄,加强营养,忌食辛 辣及生冷饮食,防止过度劳累。 闭经 概念 病因病机 针灸治疗 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闭经 概念 原发性闭经: 女子 年过 18岁 而月经 尚未来潮 。 继发性闭经: 以往有过正常月经,现 停止月经在 3个 周期以上 。 至于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以及绝经期的闭经都 属生理现象。 闭经 病因病机 血枯经闭(原发性及继发性均见) 寒邪凝滞 :小腹冷痛,形寒肢冷,喜温喜按,脉沉迟。 肝肾不足 :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 盗汗,舌红苔少,脉弦细。 气血亏虚 :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疲肢倦,食欲不振,舌淡 苔薄白,脉沉缓。 血滞经闭

13、(见于继发性) 气滞血瘀 :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小腹胀痛拒按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弦。 痰湿阻滞 : 形体肥胖,胸胁满闷, 神疲倦怠, 白带量多,苔腻 ,脉滑。 闭经 针灸治疗 血海 -理血调经 归来 -益血活血,使经血生化有源 “ 归来如当归, 皆妇科之良方 ” 足三里 -补益气血,使经血生化有源 关元 -调理冲任,补下焦而化生经血 主穴 血枯经闭 配穴 肝肾不足 -肝俞、肾俞、太冲、太溪 气血亏虚 -气海、脾俞、胃俞、中脘 闭经 针灸治疗 血海 -理血调经 三阴交 -调和气血 中极 -调理冲任,疏通下焦 主穴 血滞经闭 配穴 气质血瘀 -太冲、合谷 寒邪凝滞 -命门、腰阳关

14、 痰湿阻滞 -丰隆、阴陵泉 闭经 其他治疗 ( 1)耳针: 内分泌、内生殖器、肝、肾、卵巢、神门 ( 2)皮肤针法: 选背腰骶部夹脊穴或背俞穴,下腹部任脉、肾经、脾 经、带脉等。叩至局部皮肤潮红,隔日一次。 闭经 护理及注意事项 1.对感受寒邪、气滞血瘀、气血不足和精神因素所致 的闭经疗效较好,而对严重营养不良、结核病、肾病 、子宫发育不全等其他原因引起的闭经效果较差。 2.必须认真检查,以明确发病原因,采取相应治疗。 因先天性生殖器官异常或后天器质性损伤所致无月经 者,不属于针灸治疗范围。 3.患者应调畅情志,增强锻炼,注意生活及饮食规律 。 4.应与生理性停经、早孕相鉴别。 痛经 痛经 -

15、概念 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 周期性小腹疼痛 或痛引 腰骶 ,甚至剧痛晕厥者 ,称为痛经 。 1.以 青年女性 多见; 2.生殖器官无明显异常者为 原发性,多见于青少年女 性 ; 3.因生殖器官的某些 器质性病变 (如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病、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等)而出现的 痛经, 为继发性, 多见于育龄期妇女。 原发性痛经经常在分娩后自行消失,或在婚后随着年龄增长 逐渐消失。 痛经 -分类 少女痛经少女痛经 经血排量多、分泌量大,子宫肌纤维强烈痉挛性收 缩 子宫内膜整块脱落、或子宫颈口较狭窄,子宫过度 屈曲,使经血不能顺利流出 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波动很大 身体虚弱缺少锻炼,又对疼痛颇为敏

16、感,且耐受力 差 内分泌紊乱 痛经 -常见原因(了解 ) 年轻女性年轻女性 子宫颈管狭窄子宫颈管狭窄 :主要是月经外流受阻,引起:主要是月经外流受阻,引起 痛经痛经 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良 :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 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 子宫位置异常子宫位置异常 :若妇女子宫位置极度后屈或:若妇女子宫位置极度后屈或 前屈,可影响经血通畅而导致痛经前屈,可影响经血通畅而导致痛经 中年女性中年女性 一般考虑是一般考虑是 继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 由于某些由于某些 妇科疾病而产生妇科疾病而产生 的的 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

17、膜异位 引起痛经的妇科病主要包括引起痛经的妇科病主要包括 子宫肌瘤、盆腔子宫肌瘤、盆腔 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 等等等等 痛经 -病因病机 实证 寒湿凝滞 气滞血瘀 不通则痛 虚证 气血不足 不荣则痛 脉络受阻, 气血运行不畅 胞宫失于濡养 主症 经期或行经前后 下腹部 (或痛引腰骶) 周期性疼痛 ( 可呈阵发性、痉挛性、胀痛伴下 坠感;或隐痛、坠痛喜揉按,或绞痛、灼痛、刺 痛拒按 ) 历时数小时,有时甚至 2-3天,疼痛剧烈时患者 脸色发白,出冷汗,全身无力。或四肢厥冷,或 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尿频、头痛等症状。 痛经 -临床表现 时间 部位 程度 性质 痛经 -临床

18、表现 实证 1. 寒湿凝滞 经前或经期 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 血量少,色紫暗有块 。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 苔白,脉细或沉紧。 2. 气滞血瘀 经前或经期 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 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血块, 舌紫黯 或有瘀斑,脉沉弦或涩。 虚证 3. 气血不足 经期或经后 小腹隐痛喜按,且有空坠 不适之感,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 神疲乏力 ,头晕眼花,心悸气短,舌淡、苔薄,脉细弦。 治疗原则 本病病位在子宫、冲任,变化在气血,治疗以 调理子宫、冲任气血 为主,遵循 “ 急则治其标,缓 则治其本 ” 的原则。 治疗分两步: 经期 调血止痛以治标 平时 辨证求因而治本 痛经 -针灸治

19、疗 痛经 -针灸治疗 治法:寒湿凝滞、气滞血瘀者温经散寒、化瘀止痛,针灸并 用,泻法;气血不足者益气养血、调补冲任,针灸并用,补 法。 地机 -调血通经止痛。( 脾经郄穴 ) 中级 -通调冲任之气,散寒行气。 (局部取穴 ) 次髎(或十七椎) -活血调经,暖胞宫。( 经验穴 ) 三阴交 -调理肝脾肾,通经止痛。( 交会穴,远部取穴 ) 主穴 配穴 寒湿凝滞 -灸水道、归来 气血亏虚 -血海、脾俞、胃俞 益气养血止痛 气血瘀滞 -合谷、太冲 温经止痛 调气活血 耳针 :内分泌、交感、神门、内生殖器、皮质下、 肝、肾、腹。 穴位注射 :辨证选用注射液,穴注体针之穴位(常 用: 上髎、次髎 ) 皮肤

20、针 :下腹任脉、腰骶督脉、肾经、胃经、脾经 、膀胱经穴。以所叩部位出现潮红为度,每次叩刺 10-15分钟,以痛止、腹部舒适为度。 穴位贴敷: 痛舒宁硬膏 (成药 )剪成 4厘米见方,于经 前或经期贴敷穴位上,每日更换 1次。 痛经 -其他疗法 痛经 -转归及预后 1.针灸对 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治疗宜从经前 35天 开始,直到月经期末。连续治疗 23个月经周期。 一般连续治疗 24个周期能基本痊愈。 2.对继发性痛经,运用针灸疗法减轻症状后,应及 时 确诊原发病变 ,施以相应治疗。 1.注意经期、产后卫生 ; 2.经期保暖,避免受寒; 3.保持心情愉快,气机畅达 ; 4.不可过用寒凉或滋腻的

21、药物及生冷之品。 5.避免行经期间剧烈运动和过重体力劳动。 痛经 -预防与调护 带下病 正常带下: 妇女阴道内流的一种 无色、粘稠、无臭 液体 ,其 量不多 。 带下病: 带下 量明显增多 , 色、质、气味异常 ,或 伴全身及局部症状者。 至于行经期间、经前或妊娠期带下稍有增多者,属 正常生理现象。 本病可见于西医学的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 带下病 -概念 “ 人有带脉,横于腰间,如束带之状,病生于此,故名为带 。 ” 妇人大全良方 “ 夫带下俱是湿症。 ” 傅青主女科 任脉损伤,带脉失约湿邪 主因 病机关键湿热下注 脾虚湿困 带下病 -病因病机 水湿浊液下注 (带下) 阳虚水停 主症:

22、阴道缠绵不断流出如涕如脓、气味臭秽的浊 液 。 辨证分型 湿热下注 :带下量多, 色黄、粘稠,有臭气 。或伴 阴部瘙痒、胸闷心烦、口苦咽干、纳差、少腹或小 腹作痛、 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 脾虚湿困 :带下量多, 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无 臭气 ,绵绵不断, 神疲倦怠,四肢不温,納少便溏 ,舌淡、苔白或腻, 脉濡弱。 带下病 -临床表现 肾阴亏虚: 带下量多, 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或有臭 气, 阴部干涩不适或有灼热感,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颧赤唇红,五心烦热, 失眠多梦, 舌红、苔少或黄 腻,脉细数。 肾阳不足 :带下量多, 淋漓不断,色白清冷,稀薄如 水, 头晕耳鸣, 腰痛如折

23、, 畏寒肢冷,小腹冷痛,小 便频数,夜间尤甚, 大便溏薄,舌质淡、 苔薄白,脉 沉细而迟。 带脉 -理下焦、调经血、止带下(交会穴) 关元 -通调肝脾肾 白环俞 -利湿止带 三阴交 -调经止带 主穴 配穴 湿热下注 -中极、次髎 肾虚 -肾俞、太溪、命门 益气养血止痛 脾虚湿困 -脾俞、足三里 清利湿热 健脾化湿 带下病 -针灸治疗 1.刺络拔罐: 十七椎 、腰眼、八髎 2.耳针: 内生殖器、肾上腺、神门、脾、肾、肝、三焦 3.穴位注射: 三阴交 药物: 黄连素注射液 其他治疗 【 按语 】 1针灸治疗本病疗效较好,年龄在 40岁以上者,带 下黄赤,应注意排除癌症。 2节制房事,注意经期及产褥期的卫生,分娩时避 免宫颈撕裂伤,保持外阴清洁。 3.注意调摄生活起居,饮食清淡,少食肥甘;劳逸 结合,多进行户外活动。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 “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