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吸虫内容复习 - 寄生部 位 感染方 式和途 径 卵内含物 中 间 宿主 终 宿主 诊 断方法 肝吸虫 肝胆管 经口 毛蚴 豆螺沼螺 淡水鱼类 人、猫等 集卵法、十 二指肠引流 姜片虫 肠 经口 卵细胞和 卵黄细胞 扁卷螺 水生植物 人、猪等 直接涂片法 肺吸虫 肺 经口 卵细胞和 卵黄细胞 川卷螺 溪蟹、蝲 蛄 人和肉食 类哺乳动 物 痰液、粪便 直接涂片查 虫卵、活检 、免疫学诊 断等 血吸虫 肠系膜 静脉 经皮肤 毛蚴 钉螺 人、水牛 等 尼龙绢筛集 卵法、毛蚴 孵化法、免 疫学诊断等 四种吸虫生活史比较 Date (微米) 虫 种 平均大 小 形 状 颜 色 卵 壳 卵 盖 内 含 物
2、 其 他 肝吸虫 29x17 芝麻 黄褐色 较 厚 卵盖 毛蚴 肩峰小疣 姜片虫卵 135x80 椭圆 淡黄色 薄 盖小 卵 细 胞 卵黄 细 胞 血吸虫卵 89x67 椭圆 淡黄色 较 薄 无 毛蚴 侧 棘 肺吸虫卵 99x54 椭圆 金黄色 厚薄 不 卵盖 大 卵 细 胞 卵黄 细 胞 带绦 虫卵 31 43 近球 棕黄色 薄 无 六 钩 蚴 胚膜厚有 条 纹 吸虫卵比较表 Date 1.哪些吸虫不寄生于肠道,为什么 从粪便中能查到虫卵? 2.简述血吸虫生活史(虫卵、尾蚴 、童虫和成虫)各期对人的致病机 理? 简述虫卵肉芽肿(结节)的机 理? 3.比较四种吸虫的生活史要点? Date 医学
3、蠕虫之绦虫医学蠕虫之绦虫 285页页 Date 绦虫 - 重 点 难 点 教学目的 生活史要点的比较 致病机理 l 1.了解四种绦虫的生活史要点 l 2. 掌握 四种绦虫 的有诊断意义的形态 l 3. 熟悉 四种绦虫 成虫及虫卵的形态 Date 概述概述 链状带绦虫链状带绦虫 肥胖带绦虫肥胖带绦虫 微小膜壳绦虫微小膜壳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细粒棘球绦虫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Date 人体常见寄生蠕虫(绦虫)人体常见寄生蠕虫(绦虫) Date 绦虫( tapeworm) 主要特点 v 1.成虫乳白色,背腹扁平,左右对称 ,呈 带状, 分节 。 v 体长因虫种不同可从数毫米至数米。 n2.虫体包括:虫体
4、包括: 头节头节 +颈节颈节 +链体链体 链体据生殖器官成熟度不同分:未链体据生殖器官成熟度不同分:未 成熟节片(成熟节片( 幼节幼节 );成熟节片();成熟节片( 成成 节节 );妊娠节片();妊娠节片( 孕节孕节 )。)。 285 Date 3.无 口、 无 消化道,缺体腔; 皮层表面有微毛,靠体壁吸收营养 。 4. 同体, 生殖器官高度发达 , 每一节片 有一套 生殖器官。 5.成虫寄生于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虫卵自 子宫孔排出或随孕节脱落排出。 6.生活史需 1 2个中间宿主,属于 生物源性 蠕虫 。 7.绦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的时期称为 中绦 期 ( metacestode),有多种幼
5、虫形式 。 Date 圆叶目模式图圆叶目模式图 Date Date 卵卵 六钩蚴六钩蚴成虫子宫 孕节脱落 虫卵虫卵 中间宿主吞食 成虫成虫 孵化,钻入寄主肠壁 排出体外 中绦期中绦期 幼虫幼虫 囊尾蚴 棘球蚴 泡球蚴 似囊尾蚴 圆叶目绦虫生活史圆叶目绦虫生活史 感染性 Company Logo 链状带绦虫 Taenia solium 也称 猪肉绦虫 ,猪带绦虫或有钩绦虫。 成虫 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 猪带绦虫病。 幼虫 寄生于(猪体)人体皮下、肌肉及内脏等组 织引起囊虫病。 288页 Date 一、形态一、形态 1.成虫形态成虫形态 乳白色,乳白色, 扁平,带状分节 由 700-1000节组成
6、 。 薄薄 而透明,长约而透明,长约 2 4m,前端较细,向后渐扁阔,前端较细,向后渐扁阔 。 294 Date 1.1 头节 Scolex 头节近球形,似小米粒, =40年 Date 终宿主:犬、狼、豺等食肉动物 中间宿主:食草动物、人 感染阶段:虫卵 感染途径:经口 生活史要点: 原头蚴头节未翻出 原头蚴头节已翻出 原头蚴 返回 Date 中间宿主和终宿主 Date 中间宿主和终宿主 Date 三、致病 v 起病隐匿,缓慢,棘球蚴生长速度因寄生部位不同而 异,一般在感染后半年棘球蚴的直径约 0.5-1cm, 以 后每年可增长 1-5cm。 由于生长缓慢,故多数患者儿 童期感染,成年期才发病
7、,棘球蚴在体内可存活 40年 甚至更长,其大小可因寄生部位和时间不同而异。 v 1)机械损害: 其严重程度取决于棘球蚴的体积,病 灶可为单发或多发,也可累及多个器官,棘球蚴在人 体内常见的寄生部位依次为肝( 69.9%)、肺( 19.3% )和腹腔( 3%)其余分布于胸腔、脾、脑、骨、肾、 盆腔、肌肉皮下、心等处。 v 2)毒性或过敏反应 :囊液渗出或破裂引起 Date v 1)局部组织压迫和刺激症状: 肝受累、肝区可有疼 痛,肝大等;肺受累引起胸痛、咳嗽、咯血;脑内 寄生可引起颅内压增高。 v 2)过敏症状: 常有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 敏性休克 v 3)包块: 体表包块可有棘球蚴震颤
8、感 v 4)全身中毒症状: 如消瘦、贫血、发育障碍、恶病 质等,棘球蚴一旦因外伤或手术不慎造成破裂,致 使大量囊液外流,可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囊内原头节、子囊等进入体腔或其他组织可引起继 发性棘球蚴病,肺棘球蚴破裂至支气管,可咳出小 的生发囊、子囊和角皮碎片。 临床表现 Date 腹部包虫病患者 Date 肝 包虫病 眼 包虫病 脑包虫病病 理标本 Date Hydatid cysts in the liver of a sheep Date Hydatid cysts being removed from the liver of a human Date 四、诊断 v 1、病史、流
9、行病学史及辅助检查 :对疑似患者,应 详细询问其职业,籍贯,疫区接触史,以及犬羊等 动物和皮毛接触史,并作 X线、 CT、 超声波,同位素 扫描等都有助于诊断和定位。 v 2、病原学诊断: 对患者痰液、尿液、腹水或胸水可 镜检发现棘球砂或手术摘除后棘球蚴鉴定,一般禁 止以诊断为目的而进行穿刺。 v 3、免疫学诊断: 常作为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 v ( 1)检测抗体:方法有 :卡松尼( Casoni) 皮内试 验、 IHA、 ELISA 、 CIEP、( 2) 检测抗原:单抗作 探针,用 Dot-ELISA检测 Ag. v 目前认为对包虫病的免疫学诊断应采取综合方法, 经 ID过筛阳性,应再加 2
10、-3项血清学试验以提高诊断 准确率。 Date Date 五、流行 v 1、分布: 世界各地畜牧区,国内已发现 23个 省市 ,有原发性包虫病主要流行于新疆、宁夏 、青海、西藏和甘肃。全国人体包虫病手术 病例每年 近 2000例,共有 11种家畜呈不同程 度的发病,其中以 绵羊 感染最严重。猪的包 虫病流行面积最广。 v 2、流行因素: 1)卫生习惯不良,饭前不洗 手,随手抓取食品,喝生水、生奶,吃生菜 。 v 2)与动物皮毛接触的相关职业,剪羊毛工, 挤奶工,皮毛收购加工等。 v 3)玩犬。 v 4)用病畜的内脏喂狗 。 Date 六 防 治 v1)卫生宣教,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饮食 卫生习
11、惯,饭前洗手,不喝生水、生奶。 v2)严格处理病畜内脏和尸体,采用深埋或 焚烧。 v3)捕杀病犬或定期驱虫。 v4)治疗病人,以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 有一定疗效常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手段 :阿 苯达唑疗效最好。 Date 微小膜壳绦虫 Hymenolepis nana 又称短膜壳绦虫 主要寄生于鼠类,亦可寄生人类 ,引起微小膜壳绦虫 病( hymenolepiasis nana) 304 Date 虫体很小,平均 20mm左 右,乳白色,所有节片均 宽大于长,生殖孔皆开口 于节片之同侧 1.成虫形态 一 、 形 态 Date 微小膜壳绦虫 Date Date Date 2.虫卵 形态 形状:
12、类圆形 大小: 中等偏小(比带绦虫卵大) 颜色: 无色透明 卵壳: 薄 卵内容物: 胚膜包绕的六钩蚴,含 3 对小钩。胚膜两极各发出 48根极丝 极 丝 Date 二、生活史 两种情形 1、需要中间宿主完成生活史 2、不需要中间宿主完成生活史(且 可在同一宿主体内完成生活史) Date 1、需要中间宿主的发育过程: 虫卵 蚤类、面粉甲虫、赤拟谷盗 六钩蚴孵出 似囊尾蚴 终宿主(人或鼠) 成虫 血腔血腔 跳蚤跳蚤 Date 若孕节未排出,亦可直接在肠内释出虫卵, 孵出六钩蚴,再钻入肠绒毛发育为似囊尾蚴后又 回到肠腔发育为成虫。即在同一宿主肠道 内完成 整个生活史并在肠道内不断繁殖,此方式称 自
13、体内重复感染。 2、不需要中间宿主的发育过程: 孕节或虫卵 经口 六钩蚴孵出 似囊尾蚴 小肠 肠绒毛 成虫 (成虫寿命仅数周) 4d 肠腔肠腔 共共 2-4W 6d后后 Date 生活史要点 终宿主 :人和鼠 中间宿主 :可有可无,有为 节肢动物 感染期:虫卵;似囊尾蚴(昆虫中) 感染途径与方式: 经口感染,自体内重复 感染; 离体途径: 虫卵或孕节从 粪便 排出; 致病阶段: 成虫 寄生部位: 成虫寄生虫于人 小肠 ; 成虫寿命: 仅数周 Date 三 致 病 该虫的致病作用主要是 机械损伤和毒性作用 。 在虫体附着部位,肠粘膜发生充血、水肿甚至坏死 ,有的可形成溃疡。人体感染数量少时 ,一
14、般无明显 症状;感染严重者特别是儿童可出现胃肠道和神经 症状 ,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以及头 痛、头晕、烦躁和失眠 ,甚至惊厥等。 少数患者还可出现皮肤瘙痒和荨麻疹等过敏症状。 Date 四 诊断 从患者 粪便中查到虫卵或孕节可确诊 ,水洗沉 淀法或浮聚浓集法均可提高检出率 Date 五 流 行 微小膜壳绦虫呈 世界性 分布 ,在温带和热带地区较多 见。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亚洲以及太平洋 各岛屿都有报道。国内分布也很广泛, 10岁以下儿 童感染率较高。 该虫的流行主要与个人卫生习惯有关,鼠类在本病 的流行上对人类来说起着保虫宿主的作用。 Date 六 防 治 注意环境卫生 ,
15、消灭鼠类; 彻底治愈患者;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饭前便 后洗手; 增加营养 ,提高机体抵抗力 ,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 驱虫治疗可用吡喹酮;亦可用阿苯达唑等。 Date 思考题 v1. 两种带绦虫哪种对人的危害性 大?为什么? v2.联系包生绦虫的生活史,考虑联系包生绦虫的生活史,考虑 包虫病为何多见于我国西北牧区包虫病为何多见于我国西北牧区 ? v3.各种绦虫的诊断方法是什么?各种绦虫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包生绦虫为何不能用粪检进行?包生绦虫为何不能用粪检进行? Date 下次课内容 原虫 I 医学原虫概论医学原虫概论 -311页页 溶组织内阿米巴溶组织内阿米巴 -315页页 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