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荣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4117611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健荣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黄健荣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黄健荣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黄健荣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黄健荣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如何认识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公共管理: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以有效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宗旨,运用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管理的理论和方式,民主运用公共权力并以科学的方法,依法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活动。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公共性、服务性和合作共治性公共性:一是利益取向的公共性,这表明以政府为核心主体的社会公共组织要以其所实施的公共事务管理去推进、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最大化,这样的利益是指所有公民的共同利益,既包括所有公民共同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也包括每一个个体公民的合法利益。二是公共参与性,公共管理的实施主体不仅

2、是以政府为代表的官方,还包括政府之外的其他公共组织或私人组织以及公民。服务性:公共管理所有活动的价值取向都是服务于整合和优化一个社会中的资源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这样的目标,服务于以符合决策、服务、协调、平衡、发展为基点的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和平、安全、稳定、有序的,能实现良性竞争的社会环境的目标。合作共治性:推进和实现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这不仅是对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救治的需要,也是当代社会民主化进程发展的要求使然。2. 试分析新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关系新公共管理是公共管理得以兴起的导火索和催化剂,也是公共管理思想库的重要源流。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进程与模式(效率驱动、小型化与分权、

3、追求卓越、公共服务取向)为当代公共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出现开辟了道路。3. 如何调整国家、社会与市场三者边界和关系以构建其平衡第一、政府和市场关系进行重新定位,通过政府部门内部运行市场化和准商业化的制度设计,引入竞争机制,以改善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第二、重新整合国家和社会关系,通过社区自主组织管理、外包、公私伙伴关系、民营化等途径,以多种组织形式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是公民组织、民营机构与政府组织共同承担公共管理的责任,实现合作共治。第三、对政府组织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政府在行为评价的标准、控制手段以及行政组织文化等方面作出根本性的调整。4. 试比较政府、市场与

4、社会三种力量与机制的作用。为何说对三者关系的认识为改善公共管理拓展了新的视界? 政府机制依靠权力驱动,其运行主要基于制度规则、程序与等级控制,强调命令与服从。政府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对市场进行规制和调控;2、对社会实施有效管理,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扶助弱势群体。 市场机制依靠利益驱动,其运行基于交易、竞争的方式。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性和基础性作用;2、通过其良性运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增强政府的合法性基础;3、有助于政府机构改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效能,提升政府运行效率;4、市场力量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保障社会产品的供给,市场机制的引入和运行锐化和

5、强化社会的竞争力与创新力。 社会机制依靠共识驱动,其运行其于价值的认同、沟通互动与协商合作的方式。社会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社会对政府的认可和支持使政府取得合法性,社会对政府的监督制约促使政府正确履行其使命,恪尽职守;2、社会对市场经济的参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市场的监督使市场得以有效运行,并防范和遏制其弊端。 构成现代民主社会的这三种力量和机制国家、市场和社会之间,只要有一者居于支配地位,社会秩序、民主和正义就不可能发展起来,只有充分发挥这三种机制应有的作用并且实现良性的互动与制衡,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和谐。 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不断渗透进社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得现代社会所面临的

6、各种矛盾冲突日益尖锐复杂,也使得社会的不可治理性问题日益凸现。由于社会所面临的公共事务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政府事实上已经无法成为唯一的社会治理者,它必须与政府之外的社会力量合作,依靠公众的参与和支持来共同解决社会问题。因此,只有从社会力量基本构成的视界看公共事务管理,从而把握社会运行的基本驱动力量的多元要素政府、市场与社会在公共管理中的性质、地位与作用及其互动制约的关系,才能摆脱传统的基于政府单一权力中心和权力单向度运行的分析模式,从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视界来探讨公共事务管理的各种问题,从而以这样一种全新的视界为解决复杂的、甚至已被一些论者称为已凸现“社会不可治理性”的公共事务问题拓展治理之

7、道。5. 如何理解社会不可治理性问题?请联系实际进行分析。 社会不可治理性,是指一个政府无能力就某个问题采取有效的行动。现代社会中的不可治理性,主要产生于利益和信念的过度分散性,也产生于政府能力与解决所面临问题难度的差距。 然后,在使用“不可治理性”这一概念时须十分谨慎,因为它会导致人们回避真正的问题政府治理能力的缺失。正如德洛所指出,使用这一术语不仅常常不正确而且危险不正确是因为所谓的社会不可治理性通常是政府无法进行自我调整以应对变化的形势;而其危险性则是因为它为政府的治理能力不足提供辩解和托词,并把指责的矛头引向社会。现在真正注意的问题是:由于社会所面临的公共事务问题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政府

8、事实上已经无法成为唯一的社会治理者,它必须与政府之外的社会力量合作,依靠公众的参与和支持来共同解决社会问题。如前所述,政府所拥有的能力和资源都十分有限,社会问题愈是复杂多变,社会利益愈是多元分化,政府愈是要改弦更张,走出在公共事务管理中政府权力单向度运行或单边运行的误区,激发和促进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责任性和驱动力,建构和运行公众参与的制度平台,推进政府与公民社会的任凭共治。或换言之,需要以公共管理的新理念新思维实现共同治理。6.全球化对公共管理的挑战全球化是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所形成的包含各种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在内的跨国家跨地区的多层面多领域的流动和互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依据市场需求配置或重新配

9、置;国际对话、协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大增强,全球联系更加密切,危机扩散也更加迅速;具有传播优势的文化迅速扩张,在各个方面产生了日益激烈的竞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7. 试分析公共管理理论发展变迁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从广义而言,公共管理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其主要发展进程历经前工业社会的统治主导型模式、工业社会的管理主导型模式,现正转向服务主导型模式的治理。产生的背景:(1)社会出现了对公共物品进行管理和对公共资源的配置,以及相应产生的建构和维系公共秩序的需求,就产生了公共权力,也就有了公共管理行为(2)公共权力的产生并非一开始就是暴力机构(3)私有制的发展,带有强制性的公共权利机构,或者说国家也

10、就应运而生,公共管理的持续和发展具有了必然性。从严格意义或狭义而言,公共管理是伴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勃兴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公共事务管理实践范式和研究领域,是在这一运动中形成的一个新学科。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兴起的原因:(1)从学术背景或社会思潮看,传统的行政国思想受到了持续批评,人们努力寻求研究公共事务管理的新途径(2)从时代条件看,世界文明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改变了人类活动的环境,人们依据原来的社会机制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受到了挑战(3)从引发改革的触发性事件看,政府危机导致了“不信任时代”;导致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兴起的时代因素主要有如下方面:(1)政府规模的广张和政府角色膨胀导致公众的不满(2)经济

11、衰退和财政压力(3)社会问题和政府治理失灵导致政府合法性危机(4)新右派学说与保守主义意识形态运动的影响。8. 试比较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行政及新公共管理三种理论模式的异同。 传统公共行政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各国工业化的推进,为适应工业时代的政府管理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传统公共行政模式重视行政组织的改进,注重机构、过程和程序以及行政原则的完整与统一,并以行政效率的实现作为最高目标。其基本特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强调行政管理的一般性或普遍性原则。该学派认为,在行政管理领域,存在着一整套与其他科学相类似的普遍性或一般性原理。传统公共行政学者们一方面要使行政管理的研究领域成为一门独立

12、的学科,另一方面由于受科学管理学派追求管理的一般原理的示范性影响,所以大都愿意致力于一般行政管理原理的研究。二是行政官僚价值中立原则。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强调行政官僚应恪守价值中立原则,公务员不应该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公务员的主要任务是执行政治领导者的蕨裁决,并且相信这些裁决的正确性,行政部门处于政治领导的正式控制之下,由常任的、中立的官员任职,不偏不倚的为任何政党服务,并执行政治官员制定的政策。三是强调以效率原则作为公共行政的最高标准。对于传统公共行政学者来说,效率不仅仅是手段,而是一种目的,一种价值观,是评价政府行为的最高准则,公共行政应该围绕“促进政府管理变得合理化合高效率”而展开。新公共行政

13、的观点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公众关于社会公平与人权的价值观,1968年明诺布鲁克会议主张,以参与、一致同意、共同理念、互信、甚至“人类的爱”等思想为基础,开创美国行政学的新时代,竖起了新公共行政的旗帜。新公共行政理论以政府及其官员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作为核心内容和关键性问题。不仅认为公共行政应当以经济有效的方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而且更强调把社会公平作为公共行政所追求的目标,从而把社会公平加入到传统的目标和基本原理中。新公共行政在对传统公共行政批判的同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一是新公共行政突破了传统公共行政政治行政二分法的框架。他们认为这一跨分不可能实现,现实的政治与行政

14、总是高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行政体系有利于政策制定之外的状况根本不存在,因此,新公共行政主张跳出研究行政程序的狭窄圈子,致力于相关问题的公共行政研究,注重公共行政的政策研究及其政治性。二是新公共行政学派提出了民主行政的思想,认为政治民主与行政民主并重,注重行政过程的价值和伦理因素。三是新公共行政学批判把效率作为公共行政的头号公理,强调应该把社会公平放在首位,同时也强调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和统一。四是注重行政过程中的价值和伦理因素。1968年明诺布鲁克会议提出,公共行政学应将道德价值观念引入行政过程分析,行政活动要更多的关心社会公平、代表性、回应性、责任性和参与等方面的价值问题。五是重新探索行政组织理

15、论研究的视角和演进的途径。新公共行政提出,公共行政组织理论不应当之研究政府系统的“组织内部”,而应当进一步研究对社会的管理及其基本运作过程。新公共管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掀起的一场政府改革大潮。这场改革大潮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逐渐产生了一些关于公共管理的新理论,继而在20世纪的90年代发展成为一种影响深远的国际思潮。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公共行政的理论模式是一次深刻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主体的广泛性。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之一便是其公共参与性,实施主体不仅是以政府为代表的官方组织个公共部门,还包括政府之外的其他公共组织。重在推进和实现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以救治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

16、二是公共管理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方式运用于公共部门,强调以市场机制来促进和优化公共服务的供给。三是公共管理注重管理外部环境,实现由内部取向转化为外部取向的变革,又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转向重视取得的成果和目标。四是公共管理注重管理价值的实现和责任,特别强调管理者的责任,要求实现经济、效率与效能,同时也重视公平、正义与民主,要求实现4E+D的价值目标。五是公共管理理论与政府改革的实践紧密结合,并在政府改革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9.新公共管理概念新公共管理是新右派、新治理、管理主义、企业型政府、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的通称。b,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的政府改革,使政府管理的运作发生了变化,由传

17、统的官僚制的、层级制的、缺乏弹性的行政,转向市场导向的、因应变化的、深具弹性的公共管理c,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点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10.公共组织的概念及特征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增进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正式组织。一是,公共组织秉持公共利益取向和公共服务导向。二是公共组织的运行多数主要依靠公共财政预算的支持。三是公共组织一般具有政治性。四是公共组织活动需要更多的接受公众的监督。五是公

18、共组织目标多元性。11.公共组织环境公共组织环境:公共组织特定边界以外的,一切对公共组织结构、行为以及目标的实现可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要素以及由这些要素所构成的一个动态体系。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媒体舆论、技术、自然、国际、竞争环境等12.政府、政党、事业单位、企业、第三方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特点政府:确定制度法律框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协调解决社会冲突,保护弱势群体;治理外部效应;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强制性、宏观、垄断、政治、行为目标多样性)政党:利益表达和整合功能;政治社会化功能;政治领导和政治动员功能。(价值导向、社会渗透、政治扩展性)事业

19、单位:专业性社会服务;公益性公共服务;施行行政辅助功能;提供中介服务(行政、专业、财政拨款、不以营利为主要目标)公共企业:提供公共产品;协调和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防止和遏制自然垄断;稳定和协调经济发展,缓解周期性经济波动;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推进科技创新,增强国家创新力。(相对独立、不同程度垄断、预算约束软化、目标多元)第三部门:提供广泛的社会公共服务和公益服务;有利于改善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有利于对政府实施有效监督制约和实现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共治。(志愿、专业、灵活、创新、慈善)13.对公共组织进行监督的意义,如何进行监督公共组织的监督是指政党、政府

20、、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对公共组织的管理者在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的合理性、合法性所进行监察与督导。公共组织监督类型:政党监督、权力机关监督、监察机关监督、司法机关监督、社会团体监督、社会公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依实施监督的主体分);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依监督主体与公共组织关系);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以实施监督时间段分);一般监督、专业监督(监督主体的专业程度分)公共组织监督作用:预防控制作用,预防公共组织非法行为及错误行为的发生;救济补损作用,对监督中发现的差错缺失迅速采取有效救济措施,弥补或减少由不当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改善增益作用,通过监督发现公共组织在其计划组织以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使

21、之不断得到即使调整臻于完美。14.公共组织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网络时代特征:信息传递的方便、迅捷与海量;信息主体高效互动;全球化进程加速;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形成新的社会交往方式与生活方式对公共组织职能挑战:社会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组织能力大大增强,逐渐形成了政府、社会、市场共同治理的模式对公共组织结构的挑战:分权化倾向;扁平化趋势对公共组织决策的挑战:组织结构创新:一是组织结构的集中控制转向在自治合作基础上的协调,知识型员工比例日益提升,为了保持知识与权力匹配,组织内部需要分权自治;二是组织结构的规范化转向减少规制,实施协调机制;三是扁平化网络结构。组织管理创新:放松管制、弹性管理、结果控制

22、组织文化创新:由集权型向分权型文化转变,由规则导向型或长官意志导向型向成果导向型、学习创新型和民主导向型转变,由供给型文化向服务型文化转变,由等级控制型向扁平化网络化的互动合作型。15. 如何理解政府职能的基本内涵?广义上的政府泛指一切国家政权机关,如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一切公共机关。对政府职能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首先,政府职能是满足社会公共事务的需要。政府职能与其他组织的职能相比,因其公权地位,其职能对象只能是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以及与公共福祉利害攸关的社会事务。其次,政府职能的界定和行使必须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前提。经济和社会的运行发展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

23、领域对公权介入的程度和方式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政府职能的行使必须有明确的范围和边界,并由宪法和相应的法律作出规定,不能恣意扩张。第三,政府职能是政府作为公权的代表者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所应承担的政府职责和功能。政府的职责,简单来说,就是政府应管什么、管到何种程度及如何去管。政府的功能表现为政府在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应发挥的作用,二者是统一的。第四,政府职能的行使必须有相应的资源以维系其合法性、权威性和可持续性。政府的职能的确立和行使除了需要取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授权即合法性外,还必须拥有其他资源的支撑,如政治资源(包括公众的认同和支持,即实质上的合法性)、财政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等。16.

24、 政府失灵的原因、主要表现及矫正措施。答:政府失灵是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干预过多或干预不力,或实施了错误的干预,其结果不但没有很好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反而造成政府或是规模过度扩张、寻租活动增多、交易成本加大,或是政府管理失效或低效,社会经济效率低下,社会资源难于实现优化配置。 政府失灵既是由政府组织自生的内在缺陷所致,也与政府官员操作不当相关。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即使政府是公正无私的,也会因为判断和技术能力的原因影响干预结果。2.政府实际上并不是公正无私的,组成政府机构的各层官员也是“经济人”,政府自身也是利益群体。3.政府是最大的垄断者,因而对经济效益的实现往往缺乏决定性的驱动

25、力。4.政府成本与收入的分离使政府缺乏竞争机制,导致官僚机构低效率。在现实生活中,政府失灵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1.政府政策与工作的低效政府政策的低效率是指由于价值偏移或限于能力,政府所制定的政策不是最优政策,即这种政策不能确保最优化配置资源。政府工作的低效率是指政府机构及其官员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服务理念缺失,法治不彰,问责乏力。2.政府部门的自我扩张政府部门的自我扩张指的是政府部门及其组成人员的增加和政府部门支出水平的增长。3.公共产品供给低效率由于仅由政府供给公共物品没有竞争性,以及政府官员的“经济人”本性,使得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也难以高效配置资源,容易产生公共产品过剩和成本增加现象。4.寻租

26、及腐败寻租也是腐败活动的一种。权力寻租活动是指权力控制者借助权力寻求和获取个人最大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寻租活动存在的前提是政府权力对市场交易活动的介入。政府失灵的矫正有如下一些措施:1.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就是要真正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 ,切断政府官员行政干预的渠道。实现政府市场化改革,政府可以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政府人员雇员化两个方面有所作为。2.分权这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政府向社会组织分权;其二是政府系统内部的分权;其三是政府体制中自上而下的分权。3.厉行法治和道德教化厉行法制对于矫正政府失灵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但也应当确立这样的理念,即

27、对于政府官员行为的引导,劝善应重于惩戒。4.促进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 公民对公共事务管理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批评权和参与权是防止和矫正政府失灵的重要保证;促进公民的参与,促进公民社会与政府的互信和良性互动,实现合作共治是矫正政府失灵的必由之路。17. 为什么说权力寻租活动会导致对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极大破坏?答:权力寻租活动是指权力控制者借助权力寻求和获取个人最大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寻租活动存在的前提是政府权力对市场交易活动的介入。权力寻租活动对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寻租者为获取租金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等交易成本,政府为应付这种行为也要付出交

28、易成本;2.寻租者的租金实现是以其他相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这一代价一般大大超过寻租者的租金所得,因而导致公共利益的净损失;3.寻租活动严重破坏市场协调机制,导致市场配置资源低效或无效。18.公共政策的性质和范畴公共政策:政府或执政党依据人民的意志对社会的价值或利益做出权威性分配或调节。性质是以执政党或政府为代表的决策主体运用被赋予的公共权力区分社会利益需求,协调社会利益矛盾与冲突的方略。自愿型:不受或很少受政府影响。家庭与社区、自愿型组织、市场强制型:规制、公共企业、直接提供混合型:信息与劝诫、补贴、产权拍卖、征税和用户收费国家能力强,政策子系统高度复杂,自愿型;国家能力强,政策子系

29、统低度复杂,强制型;国家能力弱,政策子系统高度复杂,自愿型;国家能力弱,政策子系统低度复杂,混合型。19.公共政策研究内容政策内容、过程、输出、评估、制定信息、过程倡导、倡导其中,内容、过程、输出、评估属于政策研究范畴;评估、制定信息、过程倡导、政策倡导属于政策分析范畴20.政策之窗这是金登的政策“多源流”分析模型的一个核心概念,即当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汇聚时,政策问题就会比决策者提上政策议程,这犹如打开政策之窗。依据金登的这一模型,问题流是通过各种指标、焦点事件和现行政策运行的反馈来表征各种政策问题的过程;政策流是各种备选方案和政策建议不断被提出、讨论、修改和再提出的过程;政治流主要由国民

30、情绪、利益集团、政府变更、议会议席的重大变化、行政机构的重大人事调整等因素所构成。21. 政策沟通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如何克服政策沟通的各种障碍政策沟通: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决策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传播与交流互动的过程。根本意义在于一方面通过决策信息各子系统信息收集、加工处理、传递过程的运行促进公共决策科学化;另一方面通过公共决策的公开化透明化,扩大整个政策过程的公民参与,从而促进公共决策的民主性并增强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公众与政府间沟通渠道:政策发布和信息发布、政策反馈和信息反馈、双向互动的政策沟通。存在问题:技术障碍、心理障碍、渠道阻塞解决方法:一是通过多种力量推动和加强

31、对政府及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督与制约,促使其转变观念,增强以民为本和以服务为本的意识,消除部分公众的沟通心里障碍,促进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同和支持,增强政府的合法性基础。二是要加强政策沟通的制度建设,特别是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不仅是政策沟通的制度规范成为政府与公众的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而且使政策沟通的渠道和方式得到法律的保障。三是要促进社会自治团体与第三部门的发育和成长,使之成为与政府进行政策沟通之桥梁。四要不断提升和改善政策沟通所依凭的信息技术和相关设施,使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政策沟通能真正实现畅通无阻。22.政策执行失控的主要表现、原因及矫正的方式表现:敷衍、政策附加或阻截、政策扭曲、政策抵制原因:传

32、统行政管理强调规则和程序,强调层级关系和自我约束,依靠政策自身的权威实施,忽视价值认同和引导、民主参与与外部监督,这不仅不利于提高管理的效率,也给政策执行带来诸多障碍。矫正:加强公共政策执行体系的组织建设、提高公共政策执行者的素质、强化对公共政策执行体系的监控、促进公共政策执行的法治化和民主化建设。23.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内容与方式定义:是指通过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来进行的,旨在认识政策形成原因、理解政策内容和价值、深化对政策过程的认知、研判和评价决策机制和方式与既定政策之得失,以寻求改进决策效率和质量的方法路径、改善公共政策运行效率和效能的一种研究方式和研究工作。内容:政策内容分析、

33、决策过程分析、决策输出分析、政策评估分析、决策信息分析、政策过程倡导分析和政策倡导分析定量分析方法:确定性分析(线性规划、排队论、马尔科夫预测法、成本效益分析)随机型分析(动态规划、决策树、灵敏度分析)定性分析方法:头脑风暴、德尔菲法、交叉影响分析、脚本写作24.公共政策发展的价值取向公共性、合法性、有效性25.公共政策发展与公共管理价值实现公共政策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物实现价值目标的主要方式。可以发挥的功能:行为引导功能、利益协调与分配功能、调控和规制途径:实现公共管理的价值导向、构建公共管理稳定的运行平台26.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及特点含义: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

34、一个组织在一定时期能够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的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特点:社会性、能动性、时效性、再生性、资本性27.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目标任务含义:在公共部门中履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所有工作人员的总和特点:利益取向公共性、管理行为政治性、管理内涵复杂性、绩效管理困难性、法律法规制约严格性任务:建立和完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广开言路选贤任能、合理配置使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建立健全公务人员培训开发体系、确立以人为本的公共部门组织文化、建立和强化监督问责机制。人力资源规划、获取、开发、纪律和惩戒28.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不同管理理念:

35、人事管理往往把人视为达成组织目标的工具,把人视为产出前所必须付出的成本,以事为中心;人力资源管理把人视为一种资源。并且是最重要、最宝贵的第一资源,以人为中心管理视野:人力资源管理更具战略性和前瞻性,更关注组织的长远发展,重视人力资源的规划和开发;人事管理更注重事务性工作,一般是短期导向而不是关注全局性的发展战略管理内容:人事管理主要包括人员的招聘、录用、考核、奖惩和薪酬;人力资源管理内容更为丰富,不仅包含了基本内容,还需要进行人力资源的规划、开发和激励管理体制:人力资源管理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采取人性化的平等互动的管理方式,并注重培育和激发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大发挥

36、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事管理往往把员工视为规制、支配和监控的对象,管理体制僵化,缺乏灵活性和回应行。29.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主要内容含义:公共部门为实现总体的或特定的组织和管理目标,通过实施一系列计划和举措,激发公务人员的工作动机、开发期潜能,增进其进取精神和创造性,提升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改善其工作绩效进而改善组织绩效的管理活动的总和。主要内容:价值与伦理开发、心智与心理开发、技能与体能开发30.公共信息、政府信息、行政信息公共信息是指产生于人类公共生活、反映人类公共生活内容并为公共生活所需要的信息。行政信息:行政机构在处理行政事务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包括静态的、已经收藏的信息与在行

37、政机构运行过程中不断产生和消亡的信息。政府信息:概念更广泛,不仅包含行政信息,也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政府权力运行需要获得、使用、介入和传递的信息。31.为什么说在信息社会的公共管理中公共信息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人类社会依凭公共信息的交换、沟通和共享进行公共生活,公共信息的交换、沟通和共享必须借助于信息技术和公共信息媒体。公共信息成为政府管理的战略性资源,公共管理对公共信息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公共管理主体能否迅速、准确和充分掌握和处理公共信息不仅决定管理效率,还是衡量政府是否具有回应性的重要标尺公共信息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地位日趋凸显。全球公共信息资源网络化和全球公共

38、信息资源共享是信息社会的一大重要特点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生产、交换、使用和管理在政府管理职能体系里处于更为重要的地位。政府必须与时俱进整合和优化相关内外资源的配置以达到优化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3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职能、任务、意义和维度基本职能:对政府机构的信息采集、生产或加工处理、存储、传播和利用等活动进行规划、预算、组织、指导、培训、促进和控制过程主要任务:研究、制定和实施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计划、相关政策法规;基础设施资源管理;应用系统的开发、维护和管理;技术管理;信息安全管理。重要意义:对于提高全社会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至关重要对于保障一个民主社会公民所享有的对公共管理的知情权、监督

39、权、批评权和参与权具有重要意义履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决策和管理职能的保障政府实现其服务社会目标的前提,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是政府服务效率的重要标志之一水平和成果是衡量政府公共管理绩效的重要指标,而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政府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过程维度:从政府信息生命周期出发,以政府信息生成后收集、加工处理、组织、传播和服务的一系列环节为主要对象,研究如何高效优质的实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技术维度:研究如何在政务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处理和检索,以及在利用政务信息进行决策、控制、指挥、组织和协调等各方面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实现有效开发和利益信息资源的目标经济维度:将

40、政府信息资源视为一种无形资产和无形资本,研究政府信息资源供给规律、配置或供给政策、政府信息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及政府信息系统研发和管理的经济手段等问题,它与信息经济学、政府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密切相关社会维度:研究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心理极其相互关系,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相关政策、法律及管理行为中所涉及的伦理问题极其对社会的影响,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用户需求以及供求双方的关系问题等33.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意义极其方式政府信息公开是指作为公共权力行驶者和社会管理者的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必须依据公共生活的需要以及公众的要求,公开其获得和掌握的公共信息。意义:是人类社会进入

41、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选择、是建设民主政府的前提条件、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石、对公民信息权利的尊重和维护。34.电子政府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电子资源公共信息资源数据库、加快公共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各类便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为导向拓展和深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注重提高人的素质、维护公共信息网络的安全和保护公民的隐私权35.绩效管理的含义、过程含义:公共部门科学设定组织目标,系统整合组织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并对实现结果进行持续系统评估以促成目标得以卓越实现的管理过程对政府再造的意义:绩效管理为政府再造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传统行政模式只注重投入、过程而忽视结果,这样的

42、体制必然导致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浪费、低效和缺乏回应性。政府再造重要方面就是强调结果导向,这些都需要绩效管理才能付诸实施绩效管理有助于改善和优化公共管理:为公共管理注入了新的动力机制,将绩效与奖惩联系起来,按结果不是按投入拨款,将绩效与工资、任期、职务升迁等挂钩,从而强化了组织的激励机制;在政府管理中引入了成本效益分析,从而可以大大减少政府公共部门的资源浪费和资源配置失误的现象,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绩效管理是对公共组织计划目标的设定、实施、监控、跟踪、评估的系统过程,这一过程的运行有助于既定目标的实现。绩效管理有助于重塑政府形象,增强公民对政府的信任:绩效管理强化了政府的责任机制,使政府

43、变得更负责任;改善了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公开展示政府工作的成效与不足能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36.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要绩效标准,以及影响和制约公共部门绩效的主要因素。目前西方国家管理实践中一般采用“3E”标准: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益(effectiveness,或译为效能或效果)。一些学者建议再加上公平(equity),成为“4E”。经济标准关注的是成本的付出是否最小化,是否按法定的程序花钱。效率标准关注既定的投入产生的结果。效益标准 即在一定的工作量完成之后情况是否得到改善。公平标准关注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的受众,包括团体或个人,是否都受到公平的待遇,尤其

44、是那些需要特别照顾的弱势群体是否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必要的服务。影响和制约公共部门绩效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因素。(1)政治制度和法制环境。良好的政治法治环境,可以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高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对行政绩效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2)经济体制的类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虽然已实施多年,但旧体制下所形成的不注重经济效益,不讲行政效率的情况有相当程度的存在。(3)文化环境。大众传播媒介监督体制不健全,行政机构的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都存在着许多缺陷,也会使公共部门的绩效受到影响。2、管理机制因素。公共部门有一套自己的体制和制度,用以维持部门的运转和发展。这种结构性的体

45、制对于绩效往往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1)政府的活动受资金预算的限制。政府部门的资金来源于政府部门的预算,当某个公共部门降低成本时,就会面临着这样一种风险,即中央预算部门及更高行政官员会由此得出该机构所需资金减少的结论,并将资金分配到其他“需要”的地方去。(2) 政府部门的权力也受到限制。政府部门在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方面的权力是极其有限的,不能对剩余的收入进行自由的分配,剩余的收入只能通过有权机关进行统一分配,剩余部分只有一小部分由产生剩余收入的部门支配。3、公共部门服务人员自身素质的因素。(1)服务人员道德水平的影响。服务人员行政道德水平直接影响效率和服务水平。没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46、没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服务人员的工作很难取得较高的绩效,效率和效益都要受到消极影响。(2)公共事务层出不穷也纷繁复杂,对服务人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服务人员的语言知识、法律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水平也必须相应提高,否则会制约公共部门绩效水平的提高。(3)服务人员主观上排斥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将使服务人员承担更大的成本,因为旨在降低成本、提高产出的绩效管理使他们面临着被降职、被裁员等惩罚的风险,并且现有的预算制度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收益,反而被惩罚。在这样的情况下,服务人员将选择抵制绩效管理而不是配合绩效管理。36.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面临的主要障碍。一是非市场产出的公共部门的产出大多难以量化。首先,公共部门

47、一般并不直接从事生产活动,这种服务是无形的,而且也缺乏来自市场的反馈信息和可比较的成本效益方面的数据。其次,公共部门具有垄断性和非营利性,其产品和服务并不进入市场的交易体系,要对其准确测量在技术上有难度。再次,即便绩效可以量化,但以量化形式表现非市场产出的公共部门绩效是否适宜也需要考虑。二是公共部门目标的多元性和模糊性:公共部门的目标经常是多元的,不仅要追求效率,而且更要追求诸如自由、平等、公平和民主等多方面的价值目标。这些目标一般都较为抽象笼统,通常可以明确定性却难以清晰表述。目标的多元性会带来绩效评估的困难,而目标的模糊和目标之间的冲突矛盾和价值排序问题会进一步加大这样困难。三是公共部门难

48、以用统一的绩效指标体系来衡量。公共部门是由多个承担着不同功能的机构构成的,难以用统一的绩效指标体系来衡量不同机构的绩效,其次,同一功能的公共组织也有差异,公众对绩效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和期望值,并且难以用具体数据来衡量。四是组织的障碍:首先,绩效管理要取得显著的成效,取决于组织是否拥有从事绩效管理能力的专家。其次,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地址也是实行绩效管理的组织障碍。再次,是官僚制组织文化的障碍。五是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的不完善:绩效管理必须依靠重组和完备的信息系统的支持,但目前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系统尚不完善,表现为:1、信息收集困难。信息的不充分、不完备就会无法真正反映组织的实际绩效。2、信息沟通存在障碍。由于受制于信息传递渠道,上下组织沟通存在信息传递失真的可能,公众对政府行为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也存在着障碍。37联系实际,探讨改善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路径选择。答:第一,要不断完善我国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体系。绩效管理中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衡量的指标体系。由于我国地区差异较大,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