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412091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在 实验 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摘要: 在实验教学中,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 , 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 。 关键词: 问题意识、实验教学、分析综合能力、创新意识 提高能力 。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的一些怀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 问题 和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探究的问题可能来自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也可能来自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可 能来自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无论是什么情况,始终要让学生产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

2、题的渴求和欲望。对于教材中某些验证性的实验如果改为探究性的实验,可将学生带入科学探究的情境中,从而不断增强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意识和能力。 在 实验教学 中 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在当今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实验教学更是越来越显出其 突出 重要 的 地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回避或搪塞学生提出的问题, 对学生的问题不论是否有实际意义 ,都要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 ,不要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保护和鼓励学生的这种 提问 精神, 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 教会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大多是 “ 被动接受式 ” 的

3、,虽然在实验教学中也有启发式教学的模式,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是在不断解决老师或课本上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我们经常在课堂上 听 到老师问 “ 为什么这样? ”“ 应该怎么办? ” ,这实际上把学生的思维定势在一个特定的框架内,老师早已知道了现成的标准答案,并且极力引导学生向这个 “ 标准 ” 答案靠拢,即使学生有千种疑问,也会被老师有意无意地引到 “ 正轨 ” 上来。长期下去,学生也就懒得去思考, 去猎奇,反正最终都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何必 “ 劳心费神 ” 。这种越俎代庖的做法,实际上是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也在无形之中抹煞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 对于必修 1 中的 “Fe

4、(OH) 2的制备和性质 ” 探究实验,教师先讲清楚 Fe(OH)2的颜色、状态及溶解性,然后演示新制的 FeSO42 与 NaOH 溶液反应,结果学生未能观察到白色絮状沉淀,而看到的却是灰绿色沉淀。这一现象会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为什么要用新制的 FeSO4溶液? 为何将滴管插入试管里溶液的底部,慢慢挤出 NaOH溶液? 久置的 NaOH 溶液中溶解了什么物质?当学生通过分析认识到 FeSO4、Fe(OH)2 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时,换一瓶已煮沸过的 NaOH 溶液,以除去溶解的氧气,再进行实验,先得到了白色沉淀,但过一会儿就转变成灰绿色,然后逐渐变为红褐色,

5、这一现象又引起了学生的疑问。教师进一步引导讨论:采取什么方法能使生成的 Fe(OH)2 氧化速率减慢?经过一系列的思考、讨论、比较,最后选用在新制 FeSO4 液面上,滴加几滴苯作保护层,将滴管伸入试管底部;滴加煮沸过的 NaOH 溶液终于得到了白色 Fe(OH)2 沉淀,并保持了较长的时间。通过类似 的实验教学,最终会使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变成一种习惯,成为一种需要。 2、 创造民主、和谐的气氛 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愿意提出问题 ,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然而问题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培养和激发。我们的大部分学生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没有表现出来,成潜在的状

6、态。 老师要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使学生潜在的、静态的问题意识转化为显在的动态的问题意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增进教学民主,加强师生交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青少年学生好奇心 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披露灵性,展示个性。有了这样的适宜的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反之,教师对学生大胆的法问、经常的质疑不予重视或视为刁难

7、、捣乱、钻牛角尖,并加以批评、训斥,毫无疑问不仅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创设 良好的教育 一些 教学环境,使学生问题意识的显现与发展获得环境的肯定和支持。 3、 在实验中设置一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的问题 笔者设计的乙炔气体的收集方法方面的教学过程摘录如下 : 3 师:乙炔气体有哪些收集方法?请说出你的理由。 生甲:排水法,因为乙炔虽溶于水,但溶解的量很少。 生已: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因为乙炔的密度比空气小。 师:向下排空气法可以收集到纯净的乙炔吗? 生:(讨论)不能,因为乙炔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比较接近,不容易把空气全排走。 师:很

8、好!如果给的是右图装置(图 3 与图 4),你如何来收集乙炔气体? (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各组展示) 图 3 图 4 生甲:图 3 瓶中注满水,乙炔气体从 细口瓶 进入即可。 生乙:图 3 瓶中注满某种乙炔不能溶解在其中的液体,乙炔气体从 细 口 瓶 进入即可收集。 生丙:图 4 瓶中先充入二氧化碳气体,然后从 b 口通入乙炔气体。 生丁:图 4 瓶中先充入氢气,然后从 a 口通入乙炔气体。 师:精彩!掌声鼓励!你们再思考:如果既不用排液法,又不用排气法,你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收集? (学生讨论,表示困惑) 师:(提示)气球是怎么充满气体的? 生:(领悟)可以用瘪的塑料袋或者橡胶袋收集乙炔气体。在上

9、述的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的认知不仅仅停留乙炔气体是如何收集的?这一知识点上,师生间通过:从排水法过渡到排其他液体的方法收集乙炔;从排液体的方法发展到排CO2、 H2 气体的方法收集乙炔;最后探索到用瘪的塑料袋或者橡胶袋收集乙炔气体。在问题 的设计上独具匠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极大的发散,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美国教育家 james m sawrey 曾说过:“学习的所有形式都可以看作是问题解决的过程。 1” 当知识的传授是通过问题的4 形式来实现时,就能体现知识的实际意义,因为按照维特根斯坦和杜威等人对知识含义的理解,知识的意义是存在于对知识的用法之中的,知识是为解决

10、问题服务的,知识的应用无法通过抽象的规则、形式化的体系和公理化方法来学会,必须通过一个一个实际问题或案例的解决过程及反思活动而逐渐掌握。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渐变 “ 教知识 ” 为 “ 教方法 ” ,把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反过来,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强化了课本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出实验室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解决几个现成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固有经验,不断去探索新的问题,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传统的学习是一个

11、 “ 去问题学习过程 ” ,即把学生原来存在的问题解决了,就等于完成学习任务了。而新的教学观认 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用一个问题的结论去解决另外一些新的问题,让学生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因此每次实验操作完成后,应该给学生留下几个与此实验有关的思考题,这既是对每次实验的总结,又是实验的继续。它可以把实验课上不能或没有完成的内容带到课外,通过学生的自学、讨论、查阅资料、课外实践等形式,进行重新研究、探索,让学生进一步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去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也起到积极作用。如在进行完 “ 测定溶液的 PH”

12、 的实验后,我向 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实验问题 “ 我们知道,在我们的人体各器官出现疾病后,我们可以通过血液、尿液或唾液的成分变化或 PH 的高低来检测出来,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那就在课下用我们所学的方法测一下自己的血液或尿液的 PH,然后咨询一下医生或对照课本上的有关数值,判断一下自己的健康情况。 ” 学生当然欣然受命,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巩固了所学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参考文献: 【 1】 (美) james m sawrey w telford 著。教育心理学 . 高觉敷等译 .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 282,283,286,3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