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宋名词解释 宋 1、晚唐体 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所代表的诗风,这一派追踪贾岛、姚 合的诗风,多写清幽枯寂的隐居生涯,代表诗人有九僧、潘阆、魏野、林逋。 2、西昆体 北宋初年一种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而内容空泛的诗体,因杨亿编辑西昆酬唱 集而得名。这本诗集共收杨亿、钱惟演、刘筠等十七人的诗 248 首,内容主要是 描写内廷仕宦优游豪华的生活,也有一些咏物、咏史诗,共同特点是只重辞藻、用 典、声律和对仗,缺乏现实内容与真情实感。西昆酬唱集行世后,西昆体风行 一时,成为当时诗坛上独领风骚的诗歌流派。欧阳修说:“盖自杨、刘唱和,西 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
2、六一诗话)。杨亿等 人最崇拜唐代诗人李商隐,兼重唐彦谦。西昆集中的诗人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 丽,音调铿锵。西昆诗人学习李商隐诗的艺术有得有失,其得益之处为对仗工稳、 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饬、典丽的艺术特征,然而西昆诗人专门模仿李商 隐诗的艺术外貌,而缺乏李诗蕴含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所以往往得其华丽的外 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 3、半山体 王安石晚年退居江宁半山园,自号半山老人。“半山体”特指他晚年所作的大量写 景抒情小诗。这些小诗多为七言绝句,形式短小,“雅丽清绝,脱去流俗”,很受 推崇。 4、苏梅 北宋诗人苏舜钦、梅尧臣的并称。他们的诗歌创作都有现实主义精神,同是反西昆 派的重要人
3、物。梅尧臣在艺术风格上追求“平淡”之美,而苏舜钦诗直率自然,意 境开阔,以雄豪奔放的风格见长。二人以诗齐名,故曰“苏梅”。 5、江西诗派 宋代诗歌流派,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论诗力主劲峭奇险,追随和 仿效的人颇多。黄庭坚论诗“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脱胎换骨”在当时发 生了较大的影响。黄庭坚对当时的青年诗人具有多方面的典范作用,他们“以文字 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形成了宋代较大的一个诗歌流派。宋徽宗初年, 吕本中作江西诗派社宗派图,把黄、陈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 “江西”即宋代的江西西路,黄庭坚及诗派中的二谢等十一人是江西人。黄庭坚下 列陈师道等 25 人,
4、诗派成员大多或多或少的受到黄庭坚的影响,在题材取向和风 格倾向上都比较接近。到了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 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 的“一祖三宗”之说。(方回瀛奎律髓) 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 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 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不易其(指陶渊明、杜甫前人)意而造其 语,谓之换骨法,窥人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6、韩潮苏海 韩潮苏海是对唐代古文家韩愈和宋代文学家苏轼文学成就及特色
5、的形象化概括。南 宋李涂文章精义中说:“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概括了四大家 散文的风格特征:韩文象潮水一样浩荡奔腾,柳文晶莹活泼,欧文平易舒畅,苏文 则显得“汪洋恣肆”。后人论文不并称四家时,就常把韩愈、苏轼连在一起,称“ 韩潮苏海”。 7、诚斋体 南宋诗人杨万里号诚斋,其诗初学江西诗派,继学王安石“半山体”,又学晚唐诗 人,最后变师法古人为师法自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语言通俗活泼, 构思新颖奇特,风格幽默风趣,在宋代诗坛上别具一格,人们称之为“诚斋体”。 8、四灵 四灵指的是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字灵秀 )四位诗人。因其字或号中都有一个
6、“灵”字,故云“四灵”,又因他们都是永嘉 人,故又称“永嘉四灵”。他们推崇唐人贾岛、姚合的五言律诗,反对江西诗派的 使事与议论,主张取材于自然,以清新平易之笔抒写个人的生活情趣。他们写诗多 用近体,尤其是五律。诗的内容多为山水田园和生活琐事,流露的也往往是一种悠 闲的情致,代表这南宋后期的一种诗歌创作倾向,总的看来思想境界不等。(叶适 合称为“四灵”,曾编选四灵诗选) 9、江湖派 “江湖派”是南宋晚期的一个诗歌流派。杭州书商陈起喜欢结交文人墨客,其中有 低级官员、隐逸之士、也有许过江湖谒客。陈起为上述 109 家诗人刻集,名为江 湖集,后人把集中所收这些作家称为“江湖派”诗人。“江湖”二字,标
7、明集中 作者的在野身份。此派诗人多为政治上没有地位,流露江湖的失意文人,身份各异 ,没有公认的诗学宗主,其诗多效“四灵”,但有些“江湖派”诗人也关心时事, 注意民生,诗中有比较浓重的家国之忧,民瘼之叹。代表诗人有戴复古、刘克庄、 刘过、姜夔等。 江湖诗人最擅长的题材是写景抒情,他们这方面受到“四灵”的影响,即字句精确 ,长于白描。但境界较为开阔,又稍胜于“四灵”。 从总体上看,江湖诗派的风格倾向是不满江西诗风而仿效“四灵”,学习晚唐,但 取经比“四灵”更宽阔一些,这基本上代表着南宋后期诗坛的风尚。 10、中兴四大家 南宋诗人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褒的并称。他们早年的诗歌受江西诗派影响较 大,
8、缺乏个性,后来另辟蹊径,各有创新,使宋代诗歌出现了新的转机,得以“中 兴”,并为时人所推崇,故有此称。四人中陆游的成就最高,范成大、杨万里次之 。 11、易安体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因其词善于通过白描手法,“其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 且造语新警,饶有韵味,意境素雅高远,颇有特色,故后人多有效法者,称之为“ 易安体”。 李词的艺术特色:一、长于白描,善用口语。李词不事雕琢,不见斧迹,全然清水 芙蓉,天然浑成,堪称词中“本色当行”的代表;二、长于铺叙,善于以景写情, 为了渲染气氛,强化主题,易安往往采用铺叙手法,一层一层进行写景状物,叙事 抒情,且善于融情入景,以景写情,使之达到水乳不分的地步;
9、三、善于化虚为实 ,把无形之情,化为可见之体;四、委婉含蓄,曲折言情,李词情真意切,饶有余 味。 12、格律词派 南宋词派名。此派以姜夔为首,其他代表作家有史达祖、吴文英、高观国、王沂孙 、周密、张炎等。他们作词讲究格律,追求典雅、含蓄、柔婉和“清空”,是南宋 后期同“辛派”相对的一个词派。 吴文英他们以姜夔的“雅词”为典范,注重锤炼琢句,审音守律,追求高雅脱俗的 艺术情趣,词的题材以咏物为主,讲究寄托,但有些词的意蕴隐晦难解。 又称“骚雅派”。 13、话本 中国古代小说的一种样式。话本原是“说话”艺人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伎 艺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样式,从敦煌发现的资料看,唐代已出现话本,
10、但到宋元时 代才渐趋成熟。 在宋代的瓦肆伎艺中,属于说话范围的有四家:小说,讲史,讲经,合声(生), 其中比“小说”讲史两家为最重要,影响也最大。前者篇幅较短,多反映市民的生 活和思想,后者篇幅较长,多讲历代废兴之事。形式上一篇话本小说可分入话、正 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又因为话本是诗词和说话相间而成的,故宋元时期又将话本称 为“诗话”和“词语”。宋代话本小说,以全新的人物形象,通俗、生动的文学语 言,曲折的故事情节,出现在古代文学史上,为后代通俗小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 的道路。 14、诸宫调 宋、金、元时代说唱文学的一种。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载:“熙丰、元祐间, 泽州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右传,士大
11、夫皆能诵之。”所谓诸宫调,是相对于 限用一个宫调的说唱形式而言。其中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串接而称。则由若干曲牌 联成短套,套曲可则一二首,多则十多首。这一说唱形式,在宋室南渡后,传至南 方。南方的诸宫调主要以笛子伴奏,北方的诸宫调多以琵琶和筝伴奏,故北诸宫调 也称“搊弹词”,某些作品还冠以“弦索”字样,以示其有别于南诸宫调的特点。 后来由说唱发展到舞台表演,形成杂剧。今存作品有金佚名刘知远诸宫调(残 篇)、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及元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残篇)三种。 15、入话 是小说话本的开端部分,它有时以一首或若干首诗词“起兴”,说风景、道名胜, 往往与故事的发生地点相联系,或与故事的主人公相
12、关联,有时先以一首诗点出题 旨,然后叙述一个与此题旨相关的小故事,其行话是“做个得胜回头”,实则这个 小故事与将要细叙的故事有着某种类比关系。显然,入话的设置是说话艺人为安稳 入座听众,等候迟到者的一种特意安排,也含有引导听众“话意”的动机。 16、唐宋八大家 指唐、宋两代八位著名的散文作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北宋的欧阳修、苏洵 、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人都提倡散文,反对骈文,是唐、宋古文运动的 健将。明初朱右选辑八人古文为八先生文集(已失),始有八家之名。明中叶 唐顺之选辑唐、宋文,亦取此八家。嘉靖时茅坤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流传最 广,八大家之名遂家喻户晓。八大家散文风格各异,韩愈
13、散文雄健奔放,波澜壮阔 ;柳宗元散文精密峻峭,清新秀美;欧阳修散文流畅婉转,迂徐委备;苏洵散文博 辩宏伟,简劲凝练;苏轼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辙散文和平坦荡,体气离妙 ;王安石散文峭刻雄劲,简丽幽远;曾巩散文平易舒畅,简括严密。八大家中,以 韩、欧影响最大。韩文如创阁奇景,欧文如江南秀色,并称“韩欧”。八大家中的 宋代六家,又都受韩愈影响。 辛弃疾与苏轼比较(2008-10-14 10:39:48) 1.皆境界阔大,感情豪放开朗: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和超越的时空观体验人生,常 表现出哲理式思索、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 有乐天知命的境界;辛弃疾以炽烈的感情与崇
14、高理想拥抱人生,充溢着英雄的豪情 与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仰天长啸,豪气干云,风骨之不俗,气概之高迈, 世罕其匹。 2.同为豪放雄渭的风格,苏轼则潇洒疏朗,旷达超迈,辛弃疾则慷慨悲歌,激情飞 越。苏轼有中年人的超越与达观,辛弃疾则有少年侠气与热血。苏轼能在逆流中明 哲全身而退,辛弃疾却为理想奋不顾身呐喊。刘克庄辛稼轩集序中说:“公所 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 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清代陈延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东坡心地光明磊落,忠爱根于性生,故词 极超旷,而意极和气。嫁轩有吞吐八荒之概,而机会不来,正则可以为李郭, 为岳韩,变则即桓温之
15、流亚,故词极意雄,而意极悲郁。苏辛两家,各有不同。 后人无东坡胸襟,又无嫁轩气概。 3.苏轼如庄、辛如屈:庄子之用情,如蜻蜓点水,旋点旋飞,屈原之用情,如 春蚕作茧,愈缚愈紧,入而能出者超旷,往而不返者缠绵。入而能出,寓意于 物而不留滞于物。庄子的思想,东坡水调是世,刘熙载亦谓:东坡诗, “出于庄者十之八九”缪钺云:稼轩摸鱼儿是词中离骚。陈延焯曰:苏“极 超旷”,而辛“极悲郁”二人皆有婉约精品。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咏物之词, 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而辛的摸鱼儿则被众多大家公认为得屈原之风韵。 2006 年论述:辛弃疾的思想与艺术特征 答: 辛弃疾的思想: 1、作为志向远大,才略非凡的豪侠英雄,
16、辛入南宋却落入碌碌无为境地,深感压 抑,常抒苦闷悲愤之情。eg: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英雄自许,不甘沉没;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不甘空老,壮心犹存。 2、抒发报国之志,建功立业的信念,常有豪迈自信情调,慷慨热情,如水龙吟. 甲表岁韩南涧尚书、水调歌头。 3、对年华逝去而功业未建的叹惋、感慨。eg: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又如鹧鸪天里的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4、与陆游一样,壮志难酬,只好在乡居中寻找排遣苦闷的途径,农家生活情调, 清新秀丽,活泼灵动。eg:清平乐.茅檐低小、鹧鸪天.陌上柔桑、西江 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
17、枝惊鹊)。 5、对国家残破,民生凋敝的怅恨,词中有无限悲凉。eg:鹧鸪天.郁孤台下。 辛弃疾的艺术特征: 将苏开创的豪放一脉进一步向前推进,并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1、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政治哲理,田园风光,民俗人情,日常生活,读书 感受,无不可以入词,艺术风格亦多变,豪放,婉约朴素,清丽具备。eg:摸鱼 儿.淳熙乙亥乃是词中之离骚。 2、语言技巧。 (1)以文为词。eg:南乡子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沁园春杯!汝来前! 辛使词的语言更加自由解放,民间俗语,虚词,语助文言句式都可入,形式松散, 语义流动连贯,句子一般较长。eg:“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登临意”(水龙 吟.登建康赏心亭) (2
18、)广泛引用经史子集及前人语汇、成语、典故、融入词中,辛才力高,运用恰 到好处。浑然天然别有妙趣。“任古书中俚语、瘦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 eg: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引用刘裕、廉颇等许多历史人物,而与作者所要 表达的主观情感,意念丝丝入扣。 (3)意象使用上所绘山川形胜,自然景物皆奔腾耸峙,不可一世,所摭历史人物, 亦多奇伟英豪。eg:“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的刘裕,“坐断东南战未修” 的孙仲谋,都是一世英雄,实则是作者理想的化身。 关于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 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 诗”
19、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古诗十九首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 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 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 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 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 作者和写作年代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昭明文选杂诗古诗一十 九首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曾有说法认为其中有枚乘、 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例如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 疑其不确。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 状以及
20、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 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 140190 年之间。 意义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 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 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诸如帝王、诸侯的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猎游乐乃至 都城官室等,曾一度霸踞文学的题材领域,现在让位于与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 活患患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乃至街衢田畴、物候节气,文学的题材、风格、 技巧,因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 意义,它的题材
21、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 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就古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称它为“五言之冠 冕”、“千古五言之祖”是并不过分的。诗史上认为古诗十九首为五言古诗之 权舆的评论例如,明王世贞称“(十九首)谈理不如三百篇,而微词婉旨,碎 足并驾,是千古五言之祖”。陆时庸则云“(十九首)谓之风余,谓之诗母”。 【古诗十九首评价】 “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人代冥灭,而清 音独远,悲夫!”钟嵘诗品 “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 “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动天地”胡应麟诗薮 “
22、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 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 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 其常也。失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咋一别离,则此愁难已。逐臣 弃妻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 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而同有之情,人人各具,则人人本自有诗也。但人人 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能尽,故特推十九首以为至极。”清人陈祚 明采菽堂古诗选 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
23、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夫。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之四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
24、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轲长苦辛 之五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之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之七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25、之八 冉冉狐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之九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之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之十一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
26、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之十二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之十三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之十四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
27、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之十五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之十六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目希。 徒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之十七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
28、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之十八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之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柳永对词的开拓 1.体制方面,有两项彼此相关的突破: (1)写了许多长调词,eg:定风波慢、木兰花慢 (2)采用了许多新曲腔,有些是他自己创建的,如秋蕊香引、戚氏因为 柳永深通音律,又与民间艺术关系密切,当时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 (避暑录语)
29、 2.内容方面,也有开拓。 (1)一部分沿袭传统题材写男女恋情,歌儿舞女的,有新鲜气息,如甘草子、 定风波词中以女性口吻表意,坦率真诚、不落俗套、可看作是对传统上层文士 委婉游戏之作的突破。 (2)有一部分对歌妓艺人生活的描述,真切写出其内心苦楚。eg迷仙引 (3)描绘都市繁华阜盛之作,乃前人所未能及,极有开拓意义。如:写杭州的 望海潮(东南形胜,钱塘自古繁华)写成都的一寸金。 3.艺术技巧方面,开疆拓宇之功尤为巨大,成熟地运用了长调词。此体始于铺叙、 层次丰富,变化多端。为后人词中融抒情、叙事、说理、议论为一体,容纳更丰富 的内容,开辟了道路,后来优秀的此人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成就一般的
30、此人 周邦彦、姜张诸人,都受到柳的影响,柳是婉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柳的长调 词如:八声甘州、雨霖铃、望海潮 唐传奇繁荣之社会文化背景 答:(一)社会经济方面。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提供了丰富素材和社会条件。 1、商业发达,繁荣的大城市出现,市民阶层兴起,文人向大城市集结,社会生活 发生新变化。歌女、妓女之命运,与文人、士子恋爱之悲欢,士子对功名之追逐, 丰富了素材。 2、市民阶层兴起的文娱需要,“市人小说”流行为文人传奇提供了新思想内容与 艺术方法,市民审美趣味促进了发展。 3、社会风气开放,大度、中外,各族文化,经济交流频繁,融汇南北,贯通中外 的兼容并包文化。 (二)文化条件 1、文人
31、始有意识创作小说 2、通俗文学:“说话”变文,词文,俗赋的盛行。 3、佛道两教影响,两教之经典,文艺作品(变文、故事、壁画)中有情节变幻曲 折,想象丰富离奇的故事,对唐传奇的题材、构思,细节描绘有借鉴,启发作用。 4、古文运动,倡导新文体,接近口语句法,适宜自由表达思想的散体文,更适合 叙事,状物言情。 5、唐士子浪漫风尚,追新求异的社会心理。 6、举进士者“温卷”“行卷”的风气。 杜甫诗歌之特点( 杜诗及时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剧变时期政治事件与尖锐社会矛盾,具有高度的人民性, 强烈的现实性、政治性。正如新唐书.杜甫论赞所言:“甫又善陈时事,律切 精深,至千言不衰,世号诗史” 1.以深刻的同情写民
32、生疾苦,达到前人与当代未有的深广度“穷平忧黎元,叹息肠 内热”,笔下出现了老农、士兵、老妇、新嫁娘、负薪女子、贫苦寡妇、落魄文人、 画家等一系列下层人民形象,大胆深刻地表达了人民的感情、愿望。如兵车行、 丽人行、三吏三别等。 2.对祖国无比热爱,为人民焦虑,感奋,渗透着爱国忧民之赤诚,如春望、 闻官军收.三吏三别深刻反映了国家、叛军、民众三者的复杂关系,展 现了战乱年代的悲惨画面。 3.始终直面现实,对各种祸国殃民者痛加诛伐,讽喻时事,真实再现了权贵、军阀 之专横与民众之苦难。如兵车行、丽人行、岁晏行。 4.杜诗中秉承了太史公以来的史家精神,肩负起社会责任感与历史责任感,自觉地 用笔记录那个时
33、代。总之,由于杜甫长期身居下层,与百姓接触广,又常年飘泊不 定,亲历了许多地方(祖国各地),见证了许多历史事件与社会情况,饱尝了丧乱 之苦,因此能在诗中形象全面地反映了八世纪中叶半个世纪的唐代历史。另外,他 的许多写景咏物诗,以诗论诗,画,音乐,书法,舞蹈,也从多方面反映了当时的 文化艺术成就,不愧“诗史”之称。 5.杜诗的写实反映深广,不逊于史,而有些诗更能补史之缺,成为研究安史之乱前 后唐代社会历史的重要材料。 6.又有写自己生活之艰辛或漂泊江湖之苦楚,也是有很强的典型性。如:羌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这些作品中同样也渗透着沉挚的忧民爱国之情,深刻反映 了现实。饮中八仙歌、观公孙大娘弟子剑
34、器行、戏为六绝句补史之缺。 2000 年:评述儒林外史的文学价值 答: 1.塑造了各色士林人物,成为清代儒林群像的画谱,如周进、张静斋、严贡生等乡 绅;主太守、汤知县等官员;马二那样的迂儒;赵雪斋那样的斗方名士;娄三公子 那样的自命风雅的公子,从不同方面与成都反映了读书人空虚的精神,进而,那个 时代社会文化的萎靡状态,揭示了封建科举对人材的摧毁及其自身的衰退。 2.标志着中国小说艺术的重大发展,是一部前所未有的,十分难得的“公心讽世之 书”,里面包含了作者对社会的真切认识,一种忧患之心。 3.写实性强,他的讽刺主要是选取合适的素材和准确的透入人物心理深刻的刻画来 完成。日常生活司空见惯之事,一
35、经作者提炼,描摹,典型概括,稍作夸饰,便清 晰透出社会之荒谬与人心之伪妄,而让人觉得他仍是真实生活之写照,以写实为根 基的讽刺,达到警醒人心的力量。 4.小说由传奇性向非传奇性发展,逐渐深入人性真实,除末尾“四大奇人”外,完 全排除了传奇色彩、幻想、诗意成分及戏剧化冲突,成为平实的生活原貌的描述, 细琐的叙述中,显出异乎寻常的艺术功力。 5.目光尖锐。而又不乏对平凡人物的理解和同情,写周进范进时,并不是单纯讽刺, 而是悲悯与同情的,写匡超人从一个纯朴农家青年变成无耻文人的过程,更强烈揭 示了人是命运,环境的产物,通过这些人物所提出的社会批判就具有了格外深刻的 意义。 6.白描手法的纯熟运用。以
36、人物自身动作,细节,对话表现性格,心理、笔锋内藏 而含蕴、深厚。 7.语言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白话,极少累赘成分与程式化套语,如写周进的 出场(第二回)用笔极细。 总之,其朴素,平实而深刻的艺术风格更接近于现代小说,鲁迅小说中的描写与冷 峻的笔调,可看出它的影响,儒林外史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2004 年论述:苏轼之多样化风格 其诗文往往以意为主,任情流泻,故风格也随情感基调而变化万千.江城子.密州出 猎意气奋昂,热情浓烈;念奴娇.赤壁怀古开阔波荡,雄姿英发,可以“高旷”、 “雄壮”形容;凄清伤感的词,委婉细密,如悼亡妻的江城子容纳较寻常男女 情词厚重,文笔之细腻绵密却又当仁
37、不让;水龙吟.杨花乃是工巧细腻的咏物 词,卜算子幽深清绝,孤独感伤氛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逸出尘外, 气格高扬。写农家生活的,如浣溪沙“牛衣古柳卖黄瓜”更是未有之词句,乡 村之泥土芳香与生活气息,活泼生动,有和谐宁静的,如西江月。以两首最著 名豪放词而论,又有不同。密州出猎乃是自抒胸襟,赤壁怀古却是表现对 人生的思考,写自然山水,奔走流动,气势雄大,东坡还以诗为词,大量用典,一 改前人风气,在两宋词风锐变中,苏起了关键作用,开阔了词的意境,扩大了词的 表现范围,将以往只在诗中出现的许多题材熔于词中。 总结:红楼梦的主题、艺术特点(历年常考) 1.宝黛爱情悲剧,乃是全书中心,里面包含着个人与
38、社会的相互背离与抛弃。贾宝 玉是一个具有美质良材的“废物”,这一悖谬,正表明宝黛二人作为追求自由生命 的年轻人与社会化难以相容。林黛玉是一个“诗化”的,情感化的人物,弱不禁风, 极度敏感,恰恰反映了美在现实中的病态与脆弱。于是在世俗社会面前,二人的悲 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而与此相关的则是薛宝钗的悲剧,她终是好梦难圆,独守空 房,忍受支离破碎的残局,凄苦余生。“薛宝钗出闺成大礼,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这一悲剧达到了惨烈的高潮。 2.大观园里“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女儿国悲剧。一群青春活泼、天真烂漫 的生命终于被毁灭,实际是与现实丑恶卑俗世界相对立的理想世界的破灭。每个人 都被污浊的世俗社会迫
39、害,好景终究难长久。才选凤藻的元春在深宫郁郁而终,误 嫁中山狼的迎春命比纸薄,远适夷邦的探春,出家为尼的惜春,命运多舛的湘云, 终陷泥淖中的妙玉,心比天高却抱恨而终的晴雯,还有鸳鸯、司琪、金钏、一个个 死于非命,林薛二人也不得善果。大观园里的女儿们,死的死,走的走,嫁的嫁, 终于人去楼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3.整个家族无可挽回的走向衰败的悲剧,封建文化盛极而衰的悲剧。 4.有情皆孽,无人不免。人人为欲所苦,到头来全都是好梦难圆。秦可卿为欲亡身, 尤三姐刚烈自刎,林黛玉魂归太虚,晴雯抱恨而终,尤二姐被迫害而死,清高自守 的妙玉终也是劫数难逃,贾宝玉最是多情,正如鲁迅所说
40、,他“爱博而心劳”。病 后见杏花全落,叹息“病了几天,竟把杏花辜负了”,直想到多年后,岫烟乌发似 银时(58 回),又如 78 回搬出大观园悲感不久都要散了。30 回看龄官画蔷,雨来 时候忘了自己。又如,为平儿伤怀,个人的多情与人生有限、天地无情的矛盾,造 成无法改变的悲剧。 艺术特点:(1)结构宏大而精致,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中心线索,大观园为人物活 动的主要场所,贾宝玉及园中诸多女子命运为基本内容,又与整个贾府密切联系, 贾府中男性与大观园女性世界有对照意味,贾史王薛四大世家构成的一阶层又与外 界广泛牵连,上至皇宫五府,下至市苍乡野,时远时近地反映了整个社会的状况, 而这一切之上又有个虚幻的神
41、话世界。 (2)很强的写实性。书中除首尾外,都是在自然生活的常态下展开,虽高潮迭起, 却没有因纯偶然巧合而起突兀离奇情节,生活场景描写,平时而真切。宝黛爱情的 “诗化”,也不脱离由各色人物共同构成的活生生的生活环境。 (3)人物塑造。同样体现了写实特征,完全避免了肤浅夸张与概念的涂饰,而以 深入体察与天赋灵感表现人性的丰富含蕴及其在不同生活状态中的复杂情形。人物 上百,无不具有个性,自有特别的精神光彩,哪怕出场很少的人物如李嬷嬷、金钏、 彩霞、尤三姐,竟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令人过目不忘。人物性格的独特性与多 面化常通过对比显现,如林、薛的对比,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的滑稽与最后拯救巧儿 的仗义,又
42、如同是精明能干的王熙凤与探春之差异,晴雯、紫鹃、袭人、平儿、香 菱、鸳鸯等婢女各自特点的展现 (4)语言。叙事文字,既是成熟的白话又简洁而略显文雅,描写人情物象准确有 力,对话部分,犹能切含人物性格、修养、身份、气质及特定场合中的心情,比之 儒林外史更讲究精雕细刻、人物语言个性化,个人声口不同,往往体现性格特 征。如 34 回中薛、林看望宝玉时二人的不同说词及宝玉的回应。凤之与众不同, 行文中杂有诗、词、骈、曲,与小说的情节及贵族生活氛围结合密切。古典诗词造 诣之高也足称大家。如葬花吟芙蓉女儿诔。总之,红楼梦的语言既有 西厢等古典戏曲的意韵,又有水浒金瓶梅对人情世态的酣畅描绘。 (5)叙事艺术。是写实与诗化的融合。多用借景抒情及大大小小的象征,形成了 诗画般的意境,浑融一体的网状结构,多条线索并进,叙事角度的变换,“草蛇灰 线,伏脉千里”每一情节都有多方面意义。 以后我尽量打出来,不上图片形式的,因为一定很多同学想打印出来或者存储起来。 为了给大家方便,我会尽力的,因为还有很多同学并不需要我的笔记,但是相信我 的博客对他们也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