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4124333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DOC 页数:118 大小:5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海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海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海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海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海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海 南 省 “十 三 五 ”规 划 纲 要 编 制 工 作 领 导 小 组 办 公 室 2016 年 1 月 1 目录 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 第一节 “十二五 ”时 期取得的重大成就 .1 第二节 “十三五 ”时 期发展的环境和趋势 .5 第三节 “十三五 ”时 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 标 .6 第二章 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和发挥海南优势 10 第一节 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 .10 第二节 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 .13 第三节 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 .1

2、5 第三章 推进改革创新增添发展活力动力 15 第一节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15 第二节 培育发展新动力 .19 第三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3 第四节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24 第四章 构建特色产业体系 25 第一节 高水平发展旅游业 .25 第二节 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29 第三节 全力推进互联网产业 .33 第四节 培育发展医疗健康产业 .35 第五节 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 .37 第六节 发展壮大会展业 .40 2 第七节 发展现代物流业 .42 第八节 发展油气产业 .44 第九节 发展医药产业 .45 第十节 发展低碳制造业 .46 第十一节 转型升级房地产业

3、 .48 第十二节 培育发展高新技术教育文化体育产业 .49 第十三节 加快六类产业园区建设 51 第五章 统筹推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54 第一节 优化空间布局 .54 第二节 完善基础设施“五网” .56 第三节 推进“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和“大三亚” 旅游经济 圈建设 .63 第四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 .66 第六章 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70 第一节 保持生态环境质量 .70 第二节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 .73 第三节 推进低碳发展 .74 第四节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75 第七章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77 第一节 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77 第二节

4、全面融入“一 带一路” 建设 .78 第三节 充分发挥博鳌亚洲论坛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79 3 第四节 提升对外经贸旅游合作水平 .79 第五节 扩大人文交流 .81 第八章 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区 81 第一节 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 .81 第二节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85 第三节 促进就业创业 .87 第四节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88 第五节 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89 第六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91 第七节 实施健康海南行动 .92 第八节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95 第九章 实施海洋强省战略 96 第一节 发展现代海洋经济 .96 第二节 推进海洋科技创新 .97 第三节 统筹推

5、进三沙市发展建设 .98 第四节 建设南海资源开发服务保障基地和海上救援基地 .99 第五节 提高海洋管理能力 .100 第十章 全面推进依法治省 101 第一节 实施依法治省战略 .101 第二节 提升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 .101 第三节 健全社会治理格局 .102 第四节 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104 4 第十一章 组织规划实施 105 第一节 完善规划体系 .105 第二节 加大政策保障力度 .106 第三节 积极组织实施重大项目 .106 第四节 明确责任强化监督 .107 第五节 加强社会监督 .108 1 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 年) 规划纲要,根

6、据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体现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和 “多 规 合一 ”改革要求,着重 阐述未来五年的指 导思想、发展目标、 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是“十三五” 时期我省 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 蓝图,是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 时 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 标的决胜阶段,必须准确研判国际国内形势,立足我省优势,瞄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问题,加快推进改革创新,推动转型 升级,培育形成发展新动力和竞争新优势,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实践范例,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 第一节 “十二五”

7、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 “十二五” 时 期,海南省委、省政府 带领 全省各族人民,主动适 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以全 面建设国际旅游岛为总抓手,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战胜超强台风、洪涝、 干旱等自然灾害,国际旅游岛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基本完成“十 二五” 规划主要 预期目 标和任务,科学 发展跨上新台阶。 经济发展实现新提升。2015 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 2 3702.8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 40818 元,年均增长 9.5%和 8.4%;固 定资产投资 3355.4 亿元,年均增长 22.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

8、收 入 627.7 亿元,年均增长 1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25.1 亿元, 年均增长 13.6%。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旅游收入、 耕地保有量、城镇登记失业率、新增就业岗位、社会基本保险、城 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城乡居民收入和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 等主要指标均完成了“十二五” 规划目标 。 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三次产业比重由 2010 年的 26.1:27.7:46.2 调整 优化为 2015 年的 23.1:23.6:53.3。服务业增加 值年均增长 10.6%,占 GDP 的比重提高了 7.1 个百分点。旅游、金 融等行业较快增长,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文体产业

9、迅速兴起, 农业增速位居全国前列。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到 28.4%,成 为我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55.1%,提高 5 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建设又有新进展。修订保护林地、土地、海域、 水源等法规,立法保护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的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保 护区,实行森林公安垂直管理,取消中部生态核心区 4 市县 GDP 考核。实施“ 绿化宝 岛大行动” ,新增造林面 积 93 万亩,更新和改 造低效林 66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6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达到 97.9%,海口市空气质量连续六年居全国 74 个重点城市首位, 全省 95.4%的监测河段、88.9%的

10、监测湖库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 表水类标准,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占 92.8%。城镇污水集中处 3 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80%和 94%。 改革开放激发新活力。省域“多规合一” 改革成为全国试 点,行政审批制度、农垦管理体制、司法体制、文化体制、医药卫 生体制、国资国企、农村金融、教育等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整合 建立了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国家批准设立三沙市、 三亚市撤镇设区、儋州市升格为地级市,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 先行区获批,理顺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管理体制,进一步拓展 了海南发展新空间。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第三届 金砖五国峰会等系列重大活动和一批国际体

11、育赛事成功举办。购 物退免税、落地免签、游艇管理等国际旅游岛开放政策效益不断 放大。国家“ 一带一路 ”规划将海口、三 亚作为战略支点,三亚凤凰 机场列为国际门户机场。海南正在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基础设施建设增添新动力。环岛高铁建成,彻底改变了 岛内交通格局,洋浦大桥、清澜大桥、三亚凤凰岛邮轮母港一期、 洋浦小铲滩码头、新海港区客货滚装码头一期、文昌航天发射场、 东方电厂二期、西南部电厂、昌江核电首台机组、海南 300 万吨 LNG 站线 、红岭水利枢 纽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海南综合交通能 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电力严重短缺局面得到根本改变;中线、横线 和文博高速公路、铺前大桥、海口美兰

12、机场二期扩建、三亚凤凰机 场三期改扩建、琼海博鳌机场、三亚凤凰岛邮轮母港二期、跨海联 网二回工程、琼中抽水蓄能电站、环岛天然气管网、红岭灌区、南 4 渡江引水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开工建设。 公共服务均等化得到新提高。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 , 保持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占总支出的 70%以上,海南民生投入年均 增长 18.1%,为老百姓办成了大量的好事实事。2015 年,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 26356 元,年均增长 1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 10858 元,年均增长 14.3%。实施中部农民增收计划,中部地 区农民收入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缩小 9 个百分点。累计新增城镇 就业人数 46

13、.9 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 45.8 万人。保障性住房建成 23.7 万套,农村危房改造完成 16.8 万户,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 35.2 平方米。解决了 140 万农村人口的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实现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35.2 万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实现均等 化,城镇、农村低保双超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全省公务员工资统一 标准发放,教师工资与同级公务员工资拉平。 社会治理显现新成效。坚持治理管理与发展并重,依法 加强对土地、岸线、海域、海岛、矿产等公共资源的规范管理。全 省打击违建成效显著。强化交通、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社会管理。 深入推进平安海南建设。积极应对历史罕见的“威马逊” 等强台风

14、 袭击,取得了抗风救灾和灾后重建重大胜利。稳步推进三沙政权 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扛起了南海维权维稳和保护开发的国家责 任担当。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乐东之变” 和“学乐东、见 行动” 产生全国影响,鹦哥岭青年团队树 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新标杆。民族宗教、国防动员、人民防空、优抚安置工作扎实推 5 进,外事、侨务、对台、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科协等 事业取得新的进步,邮政、通信、地质、地震、气象、供销、统计、 档案、史志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十二五” 时 期取得的成 绩表明,过去的五年,是海南 经济发 展又好又快、抗风险能力明显提升的五年,是海南基础设施建设 突

15、飞猛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海 南生态品牌擦得最亮、美誉度、影响力提升最大的五年,是海南政 治生态好、风气正、干劲足的五年。标志着海南已经站在了一个新 的历史起点上,更有条件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更有条件 保护生态、普惠民生,更有条件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社会治理,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 “十三五” 时期发展的环境和趋势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 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区域合作更加广泛、深入。同时,国际金 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 力。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速度变化、结构

16、优 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 化深入推进孕育着巨大发展潜能,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对外开 放将激发持续发展动力,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从省内 看,海南区位、气候、资源独特,后发优势明显,国家实施“一带一 路” 战 略、海洋 强国 战略、加快三沙建设 等是海南难得的重大历史 6 机遇,重点领域改革将释放出更多红利, “互联网+”、海洋经济、新 型城镇化等新的增长动力将拓展更大发展新空间。同时,海南仍 属欠发达省份,经济基础薄弱,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 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市场发育不充分,制约发展的体制机 制问题依然存在;对外开放力度、社会文明程

17、度与国际旅游岛要求 不相适应;社会治理能力和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专业型、领军 型高端人才不足;保持和提升综合环境质量难度加大。 因此, “十三五 ”期间 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 发展趋势,坚持 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精准发力,攻坚克难,补齐短板,实现新常 态下海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节 “十三五” 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牢固树

18、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 全面建设国际旅游岛为总抓手,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 战略重 大机遇,加快形成引领经济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做优 做强特色实体经济,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统筹推 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 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7 (二)主要目标。 “十三五 ”时期,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为总目标、 总牵引,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到 2020 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 努力将海南建设成为全省人民的幸福家园、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 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谱

19、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 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 济中高速增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到 2020 年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以上。结构调整取 得积极进展,着力提升服务业比重,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三 次产业比重趋近 20:20:60。消费对经济 增长贡献明显提高,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10%;地方一 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8%;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 60%。 创新驱动能力明显提高。加快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 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

20、、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科技 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大 幅 上 升 ,研 究 与 试 验 发 展 经 费 支 出 占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比 重 逐 年 提高,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 4.5 件。 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确保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 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完善工资水平决定 机制,缩小收入差距,中等收入人口比重明显上升。农村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8 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0%以内。确保全省 47.7 万农村贫 困人口全部脱贫(含 20 万人巩固提升),5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就 业、教育、文

21、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高。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节约集约使用土地,能源和水资源消耗、碳排放和主要污染物排 放的总量和强度严格控制在国家下达的计划目标之内。主体功能 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区占陆域面 积的 33.5%,近岸海域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占近岸海域面积的 12.3%, 湿地保护面积保持在 480 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不低于 62%,大 气、水体和近岸海域等环境质量保持全国一流。非化石能源占一 次能源消耗比重达到 15%。 社会治理管理能力大幅提高。社会治理成效显著,人民 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

22、。人权得 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党 的建设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 泛弘扬,向上向善、诚实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 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 强。 专栏 1: “十三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类 别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2010年 实际 “十二五”完成 “十三五”预期 属 性 9 2015年 年均增长 (或累计) 2020年预期 年均增长 (或累计) (1)全省地区生产总值 亿 元 2064.5

23、 3702.8 9.5 5190 7.0 预期性 (2)人均 GDP 元 23831 40818 8.4 54620 6.0 预期性 (3)地 方 一 般 公 共 预 算 收 入 亿 元 271.0 627.7 18.3 920 8.0 预期性 (4)固定资产投资 亿 元 1331.5 3355.4 22.8 5400 10.0 预期性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 元 663.9 1325.1 13.6 1940 8.0 预期性 常 住 人 口 城 镇 化 率 % 49.8 55.1 60 预期性(6)城 镇化 率 户 籍 人 口 城 镇 化 率 % 38.3 39 47 预期性 (7)服

24、务 业 增 加 值 占 GDP 比 重 % 46.2 53.3 58.3 预期性 其 中 : 旅 游 业 增 加 值 占 GDP 比 重 % 6.7 7.5 8.0 预期性 (8)海 洋 生 产 总 值 占 GDP 比 重 % 27.1 28.4 35 预期性 (9)接 待 游 客 总 人 数 万人次 2587.3 5335.7 11.7 8000 8.5 预期性 其 中 : 入 境 游 客 万人次 66.3 60.8 -1.7 120 14.5 预期性 经 济 发 展 (10)旅游收入 亿 元 257.6 572.5 16.1 1055 13.0 预期性 (11)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R&D

25、)投入强度 % 0.34 0.5 0.16 1.5 1 预期性 (1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 有量 件 0.22 2.2 1.98 4.5 2.3 预期性 固定宽带家庭普 及率 24.8 49.7 24.9 65 15.3 创 新 发 展 (13)互 联网 普及 率 移动宽带用户普 及率 % 27.6 85.2 57.6 93 7.8 预期性 (14)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 元 10379 18979 12.8 27000 7.3 其中:城镇常住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5229 26356 11.6 37000 7.0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 元 5566 10858 14.3

26、16000 8.0 预期性 (15)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 人 9.36 46.9 45 预期性 (16)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万 人 4.5 35.2 47.7 约束性 (17)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 教育年限 年 10.10 10.6 0.5 11.2 0.6 约束性 (18)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82.9 90 约束性 (19)城 镇 棚 户 区 住 房 改 造 万 套 12.63 29.27 13.12 约束性 民 生 福 祉 (20)人均预期寿命 岁 76.3 77.3 1 78.5 1.2 预期性 (21)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万 亩 8.1 39.4 32.5 约束性 (22)单位地区生产总

27、值用 水量降低 % 216吨 30 25 约束性 生 态 文 明 (23)单位 GDP 能耗降低 % 0.637吨标 煤/万元 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约束性 10 (24)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 源消费比重 % 6.5 8.5 15 约束性 (25)单位 GDP 二氧化碳 排放降低 % 1.65吨二氧 化碳/万元 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约束性 (26)耕地保有量 万 亩 1077 1077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 60.2 62 62(27) 森林 增 长 森林蓄积量 亿 立 方 米 1.5 1.5 约束性 地 级 及 以 上 城 市 细 颗 粒 物 ( PM2.5)

28、浓 度 微克/立 方米 21 21(28) 空气 质 量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 数比例 % 100 98 98 约束性 达到或好于类 水体比例 85.8 93 94 (29) 地表 水质 量 劣类水体比例 % 1.8 0 0 约束性 化学需氧量 9.23万吨 氨氮 2.32万吨 二氧化硫 2.84万吨 (30) 主要 污染 物排 放总 量减 少 氮氧化物 % 8.61万吨 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约束性 (3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 处理率 % 80 94 100 预期性 (32)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 70 80 85 预期性 注:1.2020 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绝对

29、额按 2015 年不变价计算,增长 速度按可比 价 计 算 ;“年 均 增 长 (或 累 计 )”一 列 中 加 “ ”的 数 据 为 五 年 累 计 。 2.2014 年调整旅游统计口径,2010 年实际为接待旅游过夜人数, “十二 五” 完成和“十三五”预期的数据为接待游客总人数。 3.全省及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支配收入“十二五” 年均增速为名义增 速;“ 十三五 ”预期值为实际 增速,使用 2015 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计算。 第二章 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和发挥海南优势 第一节 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 “十三五” 时 期,必须 遵循坚持科学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 生态立省、坚持保障和改

30、善民生、坚持依法治省和坚持党的领导 六大原则,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11 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 坚持创新发展: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培育发展新动力取得 新突破。全面实施海南省总体规划,深入推进农垦、司法体制、 行政审批、国有企业等各项改革,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坚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适应供给侧改革新趋势,谋求海南新的增长 动力。在注重结构、质量、效益的基础上扩大投资规模,积极引进 和扩大消费,促进外贸出口,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实施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形成鼓励创 业创新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31、 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发挥生态优 势,创造人才优势,形成发展优势。 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取 得新突破。坚持陆海统筹、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 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 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推进基础设施“五网” 建设。优化 全省城镇空间格局和功能定位,打造“ 海澄文” 一体化综合经济圈、 “大三亚” 旅游 经济圈, 实现南北两极带动 、东西两翼并进、中部保 育发展。实施“美丽 海南百千工程” ,重点打造 100 个特色产业小 镇,建设 1000 个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充分发挥环岛高铁、

32、 环岛高速公路、环岛旅游公路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中西部生态、民 族文化特色优势,积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构筑城乡一体化的 新型城镇布局。实施海洋强省战略,培育壮大海洋旅游、海洋渔业、 12 海洋油气等海洋产业,提高海洋资源管控、南海权益维护的能力, 力争 2020 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 1800 亿元。推动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继续深入开展海南文明大行动,深化各类群 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重大文化体育工程,促进各项文体 事业繁荣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取得新突破。发展壮大 12 个重点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发 展,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建立跨

33、区域、跨市县投资机制,推 动城镇间生产分工、产业整合、园区共建。落实“互联网+”战略,实 施“ 国 际旅游 岛+”计 划,促进各次产业 深度融合、跨界发展。大力 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淘汰小火电等落后 产能。强力开展城乡环境治理行动,实施生态保护和建设重点工 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海 洋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巩固大气、水体等质量,全面提升森林质 量,把海南建设成为绿意盎然、更加令人向往的生态岛。 坚持开放发展: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 取得新突破。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 ”战略,推动海南与沿线国 家和地区港口、航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

34、通,推进临港经济区、临 空经济区建设,致力将海南打造成“一 带一路” 国际交流合作大平 台、海洋发展合作示范区、中国(海南)东盟优势产业合作示范 区。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发展边贸经济,实施“走出去、引进来” 战 略,推进优势企业开展跨境经济技术合作,拓展与泛珠三角、长三 角、环渤海、京津冀和港澳台等区域合作。依托博鳌亚洲论坛、中 13 非合作圆桌会议等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全方位开展对外经贸文化 交流及高层次外交外事活动。发挥侨务资源优势,密切与友城交 往,提高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对全省发展的服务能力。积极争取 设立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海南对外开放新高地。 坚持共享发展: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35、实现全省人民与全国 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 续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 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坚持精准扶贫、精 准脱贫,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完善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城乡 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提高教 育质量,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实施健康海南行动,确保食品药品 安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提升全省“一小时三级医院服 务圈” 。促 进人口均衡 发展,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实施积极就业政 策,保障有就业能力的人实现充分就业。加

36、大物价调控力度、标本 兼治,综合施策,力争扭转长期以来低收入、高物价的局面。 第二 节 充 分 发 挥 生 态 环 境 、经 济 特 区 、国 际 旅 游 岛 “三 大 优 势 ” 立足生态环境、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 ,着力深化 体制机制改革、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和经济结构、着力建设全国生 态文明示范区、着力打造“一带一路” 战 略支点、着力建设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先行区,实施海洋强省战略,实施依法治省战略。 生态环境是海南发展的最大优势和生命线。必须坚持在保护 14 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严守生态红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 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着力打造现代服务

37、业、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新型工业等绿色低碳特色产业体系,加快建 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互促 共赢的良好局面。 经济特区是中央在改革开放的总体布局中赋予海南的历史使 命和责任担当。继续发扬经济特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擦 亮特区品牌,凸显特区特色,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继续不断放大 政策效应和释放改革开放红利,在打造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拓 展更加开放的发展局面上走在全国前列,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 的积极性,通过锲而不舍、艰苦奋斗创造美好未来。 建设国际旅游岛是海南的最大机遇和最强比较优势。以国际 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用好用足用活国际旅游岛特殊政策,以更 大的力度解

38、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省域“多规合一” 改革 试点、新一轮农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农村 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 方面取得更大进展,推动优化空间布局和经济结构,着力打造“一 带一路”战 略支点、推 进建设基本公共服 务均等化先行区,争创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 第三节 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 坚持富岛与强军相统一,强化军地军民融合发展意识,完善 军地军民融合发展机制。积极搭建军地资源共享平台、军民融合 15 信息平台,促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兼容共用。大力发展军民融合 产业,重点建设传感器产业化基地、高分辨率对

39、地观测数据应用 与服务基地、南海海洋装备产业及综合保障基地。深入开展“双拥 共建”活动 ,进一步巩固 军政军民团结局面。健全军地军民融合深 度发展的组织管理、工作运行、政策制度体系。支持国防建设,加 强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健全国防动员工作制度。加强海上 动员力量建设,提高海上维权维稳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 益。 第三章 推进改革创新增添发展活力动力 第一节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一)强力推进新一轮农垦改革。以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 业化改革为主线,通过引入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推进资源资产 整合、产业优化升级,把农垦打造成海南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国家 热带特色农业示范区。理顺农垦管

40、理体制,激活农垦经营机制,推 进国有农场生产经营企业化和社会管理属地化。用两年时间,把 国有农场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纳入地方政府统一管理。 做大做强农垦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天然橡胶、热带水果、热带 作物、草畜养殖、南繁育制种、旅游地产、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等 产业,加快推进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农垦南平医疗养生产 业园等产业园建设。进一步加大土地、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支 持力度,实现普惠性政策对垦区全覆盖,使垦区职工群众生活在 16 改革中有明显改善。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最大 限度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最大限度减少审批环节和申报材 料,规范行政审批

41、自由裁量权,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实施互联网 申报和全流程阳光审批。推进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实施。推 进综合执法,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公正、 诚信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坚持宽进、严管、重罚原则,探索通过 业主承诺、技术标准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等措施,逐步实现重点园 区建设项目零审批。完成土地、房屋、林权、海域使用权等不动产 统一登记改革。 (三)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 土地经营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宅基 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分类推进农村集体 资产确权

42、到户和股份合作制改革。推进文昌市集体经营性建设用 地入市改革试点,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 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 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 农民以多种方式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以及通过土地经营权入 股、托管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深化供销社综合 改革,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通过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担保贴息、以奖代补、民办 17 公助、风险补偿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开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股权 等抵押融

43、资试点。 (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严格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政 府投资质量和效益。改革企业投资项目管理制度,确立企业投资 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 作模式(PPP),加快建 设全省统一的 PPP 项目运作平台。推进政府 融资平台改革,搭建城乡统筹发展、海洋发展等省级重点投融资 平台,充分利用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的支撑作用,引导商业金融和 社会资本,支持城乡统筹、海洋经济等领域发展。推进基础设施投 融资体制改革试点,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社会 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五)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合理划 分省与市县事权和支出责任,逐步

44、消除省与市县共享税种分成比 例差异。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扩大到所有市县。 深入推进专项资金整合统筹,集中财力支持扶贫开发、重点产业、 产业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竞争性领域财政资金投入方式转 变,减少无偿补助。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 举债融资机制,确保债务风险可控。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 开展消费税改革试点。巩固和完善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等制度。深 入推进社会保险基金制度改革,防范系统性财政支出风险。 18 (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 企业制度。健全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推动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加 快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转变,健全国有资本

45、“投、融、管、退” 渠道,促进国有资源合理配置。整合交通运输、建筑、能源、旅游、 海洋产业等领域资产资源,推进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创造 条件推进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上市。鼓励国有企业开展股权多元 化改革,鼓励非公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 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充分体现文化例外要求,推动国有文化 企业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七)统筹推进其他领域改革。加快价格改革,全面放开竞争 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继续深化水、电、气价格改革。深化户籍 制度改革,全面放开本省居民在建制镇和小城市(县城)的落户限 制,逐步放宽海口等中心城市落户条件,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 证管理制度,促进

46、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 务向未落户的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积极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建 立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 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 公正的适应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需要的公益服务体系。 第二节 培育发展新动力 (一)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供给侧、需求侧两端发力, 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提高供 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有效供给能力,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 19 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通过创造新供给、提 高供给质量,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投资有效性,增强经济持续增长 动

47、力。 积极落实国家推进供给侧改革政策。以旅游业、房地产业、农 副产品、消费、医疗健康等领域为重点推进供给侧改革。明确以 12 个重点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集约集聚园区化的产业 发展路径,引导资源配置向优势、潜力产业和企业倾斜。完善市场 发展环境,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潜力,促进实 体经济发展。稳步扎实推进各领域改革,释放改革红利,抓好改革 举措落地工作,使改革不断见到实效,使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守住 民生底线,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着力做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方面工 作。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因地制宜、分类 有序处置。着力降低企业成本,落

48、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 清理规范中介服务;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降 低企业财务成本,降低企业生产要素和物流成本。有效化解房地 产库存。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发展新产业。 降低融资杠杆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全方位监管,防止发生 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 (二)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培育新型消费,扩大传统 消费,创新消费模式,重点实施休闲度假旅游、养生养老、医疗健 康、住房消费、汽车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教育文化体育八 20 大消费工程,着力完善消费市场体系,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者 满意度,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到 2020 年,全省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到

49、 1940 亿元,年均增长 8%。 专栏 2:促进消费重点任务 一、实施八大消费工程:重点实施休闲度假旅游、养生养老、医疗健康、住房、 汽车、信息、绿色、教育文化体育八大消费工程。 二、完善消费市场体系:加强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农超对接,建设 国际免税城、商贸中心等一批骨干流通基础设施,构建便利消费、便民生 活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构建农村现代商业网络,打 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 双向快捷通道。 三、优化消费环境:通过完善消费政策、优化制度设计、建立诚信体系、优化 消费环境,让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四、增强消费者满意度:丰富消费品种类和消费渠道,满足各层次人群的不同 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服务质量,提升消费体验,增强消费者满意度。 创新惠及外来游客和本岛居民的消费免税模式,逐步扩大离 岛免税商品品种和购买额度,方便国内消费者在境内购买国外产 品,争取将乘坐火车、轮渡离岛旅客纳入离岛免税范围。鼓励发展 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