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尊老爱幼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 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 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 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 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 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 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
2、几 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 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刻苦学习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 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 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 ”李白 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 “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 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的道理,发奋读书。 谦虚礼貌 中国素称“礼仪之
3、邦” 。 “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 人接物时的文明举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礼貌。而礼貌的本质是表示对别人的 尊重和友善,这种心理需求,是超越时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个人如果只 懂得礼貌的形式,却没有谦让之心,那么,他不会真正懂得礼貌,谦让也是谦 虚、平等的表现,是礼貌的重要内涵。谦虚礼貌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自然文化 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 您
4、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 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 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 岁!”孔子 对学生们说:“项橐 7 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尊敬师长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老师,就象燃烧的蜡烛,用知识之光照 亮学生的心灵,直到生命的终结。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敬师长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开创私人讲学的 孔子,据说有弟子三千,学有所成的有“七十二贤” 。古人把老师与知识紧密相 连,无不把尊敬老师放在首位。张良桥头真诚拜师无不出于这样真挚的情 感。作为
5、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不忘恩师的故事,更是给我们留下美谈,做 出榜样。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写好历史的续篇,这样才无愧于辛勤培养 我们的老师,无愧于我们的伟大时代。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却始终 尊敬自己的老师。1959 年,毛泽东回到了阔别 32 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 的老人们吃饭。毛泽东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 意。毛泽东青年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当徐特立 60 寿辰时,他特意写信向 徐老祝贺。信中说:“您是我 20 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 定还是我的先生 爱国爱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是明清之际爱国学者顾炎武的名言。 爱国主义在不
6、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每个时代都有 自己的爱国爱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只要我们光大和发扬这一优秀 的民族传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会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 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广总督期间,由于清政府腐败,英国强盗把 一种叫鸦片的毒品,源源不断的偷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百姓。林则 徐面对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鸦片的?。道 光皇帝接受了林则徐的建议,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禁烟。 1839 年 3 月,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6 月 3 日,人 们把缴获的鸦片全部投进硝烟池。顷刻间,鸦片全部销毁。林则
7、徐 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门硝烟的壮举,给英国侵略者以 沉重的打击,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页。 铁杵磨成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课,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觉到了城外。暖和 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 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到一个破茅屋门口,看见门口有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 的铁杵。李白走过去, “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 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8、“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滴水可穿石,愚公能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 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1 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 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 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 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
9、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孟母三迁” 的故事。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 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 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 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 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 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 人
10、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 愚公移山 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达几万尺,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 山北有位老人,叫做愚公,年纪快九十了。他家的住处正对着这两座大山。他苦于大 山阻隔,出入的道路十分迂曲艰难,就召集全家人商议说:“我想和你们一起,用尽一切力 量去搬掉这险阻,开出一条大路,直通冀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面,你们说行吗?” 全家人纷纷表示赞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一个疑问,说:“就凭你这点力气,就是像魁 父这样的小山包,恐怕都搬不掉,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再说,挖出来 的那些石头和泥土又往哪里扔呢?” 家人七嘴八舌地说:“把它们扔到渤海
11、的边上,隐土的北面去。” 于是,愚公就率领着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凿石头,挖土块,再用簸箕和筐子把石土 运到渤海的后面去。就这样从冬到夏,他们才能往返一次。 愚公家搬山的事,惊动了邻居。邻居家的一位寡妇,有个遗腹子,才刚七八岁,也蹦 蹦跳跳跑去帮忙。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头,人称智叟。他以嘲笑的语气劝阻愚公说:“你怎么傻到这种地 步呀!就凭你这把年纪,这点儿力气,要拔掉山上的一根树都不容易办到,又怎么能搬掉 这么多的山石土块呢?” 愚公长叹了一口气,说:“我看你太顽固了,简直不明事理,连那寡妇的小孩都不如! 虽然我会死的,可是我还有儿子呢!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生儿子,儿子 又生孙子,
12、这样子子孙孙都不会断绝的呀!而这两座山再也不会增高了,还怕挖不平吗?” 智叟听了,无言以对。 山神听到了愚公的这些话,担心他挖山不止,就去禀告了天帝。天帝为愚公移山的诚 意所感动,就派了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去背走了那两座大山,一座山放在朔东,一座山放到 雍南。从此以后,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面,再也没有大山挡路了。 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 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 樊市.一说为今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 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
13、,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 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 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 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 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 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 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
14、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 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 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 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木兰从军 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渐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扰中原地区,抢劫财物。 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加强北部边境的驻防。 木兰从军讲的是当时一位巾帼英雄的故事。木兰据说姓花,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 人, 从小跟着父亲读书写字,平日料理家务。她还喜欢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有一天, 衙门
15、里的差役送来了征兵的通知,要征木兰的父亲去当兵。但父亲年纪老迈,又怎能参军 打仗呢?木兰没有哥哥,弟弟又太小,她不忍心让年老的父亲去受苦,于是决定女扮男装, 代父从军。木兰父母虽不舍得女儿出征,但又无他法,只好同意她去了。 木兰随着队伍,到了北方边境。她担心自己女扮男装的秘密被人发现,故此处处加倍 小心。白天行军,木兰紧紧地跟上队伍,从不敢掉队。夜晚宿营,她从来不敢脱衣服。作 战的时候,她凭着一身好武艺,总是冲杀在前。从军十二年,木兰屡建奇功,同伴们对她 十分敬佩,赞扬她是个勇敢的好男儿。 战争结束了,皇帝召见有功的将士,论功行赏。但木兰既不想做官,也不想要财物, 她只希望得到一匹快马,好让她立刻回家。皇帝欣然答应,并派使者护送木兰回去。 木兰的父母听说木兰回来,非常欢喜,立刻赶到城外去迎接。弟弟在家里也杀猪宰羊, 以慰劳为国立功的姐姐。木兰回家后,脱下战袍,换上女装,梳好头发,出来向护送她回 家的同伴们道谢。同伴们见木兰原是女儿身,都万分惊奇,没想到共同战斗十二年的战友 竟是一位漂亮的女子。 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很快就传开了。后人更将此编成歌谣广泛流传。这些歌谣最后更 成为一部长篇叙事诗木兰诗,并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