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读陶行知教育名著心得体 会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不仅仅是停留在“教 科书的更换“等技术层面的革新 ,而是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深化 . 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 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教学, 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 改革的主渠道,所以课程改革必须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 改变传统教学以教为中心,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 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 学会学习,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是教学改革的主 要任务.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 理论的主要内容.其中,“教学做
2、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理 论. 它的涵义是:“ 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 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 怎么学就怎么教,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一“ 教学理论是在“教学合 一“的教学观念上发展形成的 “.这是我国近代新教育产生以来 , 教学观念,教学思想的一个重大变革. 在今天国家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学习和研究陶行知的教 育教学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不仅能为课程改革提供多 方面的理论养分,更有助于广大教师深刻理解和认同新课改的 理念, 内化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 2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陶行知说世界上的先
3、生可分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 ,只会拿一 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 把那活泼的小孩子作个书架子, 字纸篓.“第二种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他所注意的中 心点, 从书本上移在学生身上来了.“把学生需要的知识给学生, 这比前一种好,但先生仍以教为中心, 不是引导学生自己主动 去 学 ,学生仍然是在“被动的地位“,接受教师传授现成的知识 . 陶行知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 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所 有的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 先生安能尽把天地间的 奥妙为学生一一发明 ?“所以,“ 教学 “的本质即 “教学生学“.“教学生学“首先
4、必须树立 “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实施要求从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向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转变,设计教学时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 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二是要注重学 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 具有掌握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即“授之以渔“.现代社会由于科学 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日新月异, 知识更新周期加快,要适应社会 发展需要,必须学会学习, 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是现代社会 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三是要重视教学过程.新一 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 3 、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作为师生合作
5、的一个学习共同体,其 核心应是一个探究真知的过程,是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是一 个心与心交融的过程.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 陶行知批评教学分离的教师“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 , 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 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 法, 配他的教材.“其结果造成“ 先生收效少“,“ 学生苦恼多“. 他深刻批判了“教授法 “,极力主张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 他 说:“论起名字来, 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 却又像 教校.“ 他提出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生学的法子.“传 统教学中,教师教什么, 学生学什么,学生不需要思考, 只要学 会就行.在课堂上 ,只有少数受欢迎的学生得
6、到了锻炼的机会, 大多数的学生安静地听讲,从小坐到大, 生命在不断重复中过 去. 这不仅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更失去了体验生命成长 的过程.这种课堂教学, 忽视了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主体价 值, 忽视了 学生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这就 “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 ,缺乏 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 不 到充分的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也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 教 4 的因素,连传统课堂教学视为最主要的认识性任务也不可能得 到 完全和有效的实现.“而真正有价值的课堂则是在教学过程中 充满了刺激和兴奋的东西,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在课堂上,学 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下,进行着正确 或错误的尝试,经历着新鲜和刺激的东西, 自由地表达着自己 的所思所想.在教师的尊重赏识下, 体验着获得新识的喜悦,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奋;同时, 也体验着面临问题的困惑,遭 遇挫折与失败的痛苦.这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 、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 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