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 儿 推拿学 小儿推拿基本手法 一、推法 小儿推法是从成人推法演变而成。它属螺 纹推的范畴,根据其操作形式不同,有直 推、旋推、分推之别。 1.直推法 用拇指端外侧缘或拇指螺纹面或 示、中两指螺纹面在穴(部)位上做直线 推动,称为直推法。 2.旋推法 用拇指螺纹在穴(部)位上做旋 转移动,速度比运法快,用力比揉法轻, 这种推法称旋推法。 3.分推法 用两手拇指桡侧或螺纹面,或用 两食指,或中指螺纹面,自穴中向穴之两 旁做 “ ”或 “”方向分开推移,称分推 法。 【 动作要领 】 1、 “轻而不浮,快而着实 ”; 2、 指推时穴部有推移感,但不推动皮下组 织; 3、速度宜快,每分钟 1502
2、00次。 【 临床应用 】 推法是小儿推拿的主要手法,它的功能特 点是推以通之,即开通关窍,疏通经络, 祛除邪气,调节脏腑,适宜于小儿各种病 症的治疗,主要用于五指螺纹面。 直推法重在祛邪 ,多为泻(清)法,常用 穴(部)位有:天门、太阳、膻中、肺俞 、七节、五经、三关、六腑; 旋推法着重补虚 ,多用于虚证,常用的穴 (部)位有脾经、肺经、肾经; 分推法即分阴阳,重在调和阴阳 ,常用穴 (部)位有:坎宫、手部阴阳、肺俞等 二、拿法 用拇指指端和食、中两指指端或用拇指指 端与其余四指指 端相对用力 ;提拿一定部 位和穴位,进行 一紧一松 的拿捏,称拿法 。 小儿推拿中,又将按法、掐法、捏法、揉
3、法称之为拿,因此,拿法还具有较广泛的 含义。 【 动作要领 】 1、缓和连贯 2、由轻到重 3、刚柔相济 4、持久有力 【 临床应用 】 拿法的刺激较强,有强心醒神,定惊止搐 ,发汗解表之功效, 即拿以强之。 常配合其他手法用于颈项、四肢关节及肌 肉酸痛,惊风,昏迷等病症。 常用的穴(部)位有:肩井、合谷、风池 、委中、承山等。 三、按法 用拇指指面、中指指面,或掌心,或掌根 ,按压在一定的穴(部)位上的手法,称 按法。 由于所用不同的部位进行按压,分别可称 之为指按法、掌按法。小儿推拿常用指按 和掌按。 【 动作要领 】 1、 按而不动 2、垂直向下 3、逐渐用力 【 临床运用 】 按法的功
4、能特点是按以止之,即有止痛、 止吐、止咳、止泻之功能。 临床单独使用较少,常与揉法结合成复合 手法,称之为按揉法。 常用穴位有:肩井、委中、丰隆等穴。 四、摩法 用手掌面或食中、无名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 ,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形的有节律的抚摸。 【 动作要领 】 1.肘关节微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 2.指掌着力要随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盘旋活动, 用力自然。 3.摩动时要缓和协调,每分钟速度 120次左右 。 指摩稍快,掌摩稍重缓。 总之, “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 【 临床运用 】 摩法刺激轻柔和缓,常用于胸腹胁肋部。 功能特点是摩以解之,即能和中理气,缓解 疼痛,消积导滞,多用于治疗脘腹疼
5、痛,食 积胀满,气滞及胸肋迸伤等症。 五、揉法 用拇指或食指或食、中、无名指指腹紧紧 附着于穴位上作缓和回旋的揉动。 【 动作要领 】 1、腕关节放松,连动前臂作回旋运用; 2、柔和均匀,带动皮下组织; 3、速度宜快,不能在皮肤上摩擦,频率约 每分钟 200次左右。 【 临床运用 】 本法轻柔缓和,刺激量小,适用于全 身各部位,是小儿推拿的主要手法。 功能特点是以和散之,即有宽胸理气,消 积导滞,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能; 多用于胸腹胀满疼痛,食积,呕吐,泄泻 ,痢疾,便秘,咳喘等症。 临床上揉法单独使用外,往往也与掐、按 配合,形成复合手法。 常用形式有三种: 1.揉中加按法:往返或旋转揉数
6、次后加按 1 次。 2.揉按法:往返或旋转揉中边揉边按。 3.掐后加揉法:拇指甲掐后加揉法,以缓解 掐法之不适。 六、运法 用拇指指面或食指指面或食、中指面在穴位 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移动,称运法。 【 动作要领 】 1、较直推法用力为轻,仅在表皮运作,不 带动皮下组织; 2、较旋推法幅度大,呈线状操作。 【 临床运动 】 运法的功能特点是运以祛之,即运正祛邪 。运法小儿多施于上肢部的穴(部)位, 且往往与掐法相结合。 如惊风目窜视者:从小天心掐运至内劳, 腹泻呕吐者,虎口至总筋;脾胃不和者: 运脾(土)入肾(水),运肾(水)入脾 (土)。其他还有运八卦,运太阳等法。 七、搓法 用双手的掌面
7、挟住一定部位,相对用力作快 速地搓转或搓摩,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 ,称为搓法。 【 动作要领 】 1、双手用力要对称 2、搓动要快 3、移动要慢 【 临床运用 】 搓法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一般 常用于推拿手法结束时。 一般用于推拿治疗作为结束手法。具有调 气和血,疏通脉络,放松肌肉的作用。 主治关节疼痛、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等 病症。 八、捏法 用拇、食指两指或拇食中三指捏某一部分 ,称捏法。 【 动作要领 】 1、捏拿肌肤不宜过多,捏时手法不宜过重 ,捏拿时不宜拧转肌肤 2、操作时当先(捏肌肤)拿 -提 -捏;次推 动,随提随放,随着向前推进犹如波浪似 ,动作交替协调。 九、掐法 用手指
8、指甲重刺激穴位,称为掐法。 【 动作要领 】 1、手握空拳,拇指伸直,紧贴于食指绕侧 缘。 2、拇指指甲垂直用力按压重刺,即快又重 ,深透为止,不得扣动或掐破皮肤。 【 临床运用 】 掐有开窍醒神之功效,常用于高热、抽搐 、昏迷等惊风等病证。 常用穴位有:百会、人中、承浆、小天心 、中冲、足三里、委中、涌泉、等穴。临 床上掐法往往与按、揉相伍,形成复合手 法。掐法是强刺激手法,掐后轻揉局部, 以缓解不适之感。 十、捣法 用中指指端叩击穴位,称捣法。 【 动作要领 】 捣击时肩肘关节放松,以腕关节屈伸为主 动。 捣击穴位应准确,用力宜稳。 复式操作手法 概念 复式操作法 既不是一种单纯的手法也不
9、 是两种复合手法,而是一种操作法,但 又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操作法,它具 有 固定的穴位(部位),规定的操作程 序 ,如黄蜂入洞,开璇玑,按旋走搓摩 等。 黄蜂入洞 【 位置 】 两鼻孔即是此穴(相当于内迎香,为奇穴 ) 【 操作 】 用示指、中指端在小儿两鼻孔下缘揉按 10- 20次。 【 作用 】 宣肺气,通鼻窍 【 主治 】 鼻塞不通,发热无汗。 【 临床运用 】 宣肺气,通鼻窍,常用于感冒、慢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等病证。临床多与清肺经, 拿风池,按揉印堂等合用。 开璇玑 【 位置 】 在天突下 1寸 【 操作 】 分推肋间 直推鸠尾至肚脐 摩挪肚脐至大横 直推肚脐至中极 【 作用 】
10、宽胸理气,降逆止呕 【 主治 】 胸闷痰喘,积食不化,呕吐,泄泻等症 【 临床应用 】 开者开通、宣通之意,故有宣肺气,降胃 气之功,临床上对于痰邪壅塞,食积不化 引起的胸闷气促,咳痰不畅,伤食腹痛, 呕吐泄泻等实证均可运用。 按弦走搓摩 【 位置 】 两腋下胁肋处。 【 操作 】 医者双掌在小儿两腋下胁肋处自上而下搓 摩。 【 作用 】 理气化痰 【 主治 】 胸闷,气促,咳嗽,积滞等症状。 【 临床运用 】 此法理气化痰,主要用于积痰,积滞引起 的胸闷痞积,咳嗽气急,咳喘不利诸症状 。 运水入土 【 位置 】 用手掌面,拇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 一条弧形曲线。 【 操作 】 医者左手拿住
11、小儿 4指,掌心向上,右手拇 指面由小儿小指根推运起,经过掌小横纹 ,小天心至大拇根止,推运 50100次。 【 作用 】 健脾助运,润燥通便 【 主治 】 泻痢,疳积,便秘等症。 【 临床运用 】 常用于久病,虚证。如因脾胃虚弱引起的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疳积,泻痢 等症。 运土入水 【 位置 】 用手掌面,拇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 缘一条弧形曲线。 【 操作 】 医者左手拿住小儿 4指,掌心向上,右手 拇指面由小儿拇指根推运起,经小天心 ,掌小横纹至小指根,推运 50100次。 【 作用 】 利尿,清湿热,补肾水 【 临床运用 】 功能:利尿,清湿热、滋补肾水。常用于 肾病、实证,如
12、因湿热内蕴而见少腹胀满 ,小便频数、赤涩等。 水底捞明月 【 位置 】 内劳宫周围 【 操作 】 医者左手持小孩左手 4指,掌心向上,用酒 精滴入掌心,接着医者用右手中指在内劳 宫周围旋运之,并结合吹气,边吹气,边 旋运推之,速度宜慢不宜快,以不超过 18 口气为限。 【 作用 】 清热凉血,宁心除烦。 【 主治 】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 【 临床运用 】 此法大寒大凉,功能清热凉血,宁心除烦 ,临床上主治高热之证,对于高热烦躁, 神昏谵语,属于邪入营血的各类实热证, 尤为适宜。 小儿推拿临床 常用穴位 概述:小儿推 拿穴位中,一为经络学说中的十四经穴和奇穴,二为小儿推拿本身所具有的特定穴位。
13、小儿 特定穴位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常用穴位 ( 1)小儿推拿特定穴位不仅有如孔 穴 点状 的特点,还有 线状 (如三关, 六腑)和 面状 (如腹,五指节)等。 ( 2)小儿推拿特定穴位大多数分布 在 头面和四肢 (双手居多),方便了 取穴和手法操作的治疗。 ( 3)小儿特定穴位不象十四经穴那 样有线路相连成经络系统。 头面部穴位 1、攒竹:(天门) 位置: 从两眉中点( 印堂 ) 起,直上至前发际( 神庭 ) ,称一直线 。 操作: 用两拇指侧面从印堂 推至神庭穴,两手交替直推 24次(如图)。 此法名 “开天门 ”亦称 “推攒竹 ”。 【 作用 】 祛风散寒,醒脑明目,镇惊安神 。 【
14、主治 】 发热,头痛,感冒,精神萎靡, 惊惕不安,眼疾诸病症。 【 临床运用 】 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多与推坎宫 ,揉太阳等合用; 若惊惕不安、烦躁不宁多与清心经、肝经 等合用;若 目赤肿痛,多与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 清肝经等合用。 以作为头部常例穴之一。 2、坎宫: 位置: 自眉头起至眉梢 成一横线上缘,左右两 穴 。 操作: 用两拇指正面从 印堂穴处沿着眉头向眉 梢分推 24次。此推法名 “ 推坎宫 ”,又名 “头部分 阴阳 ” 。 【 作用 】 祛风散寒,醒脑明目,止头痛。 【 主治 】 外感发热,惊风,头痛,目赤肿 痛。 【 临床运用 】 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多与 推攒竹,揉太
15、阳等合用;若用于治疗目赤 肿痛,多和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 水等合用。 亦作为头部常例穴之一。 3、太阳 【 位置 】 眉梢与眼外角中间,向后约 1寸凹陷处,为 奇穴。 【 操作 】 1.推太阳 用拇指桡侧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处向后 直推 24次左右。 2.按揉太阳 用左手或右手的中指端,揉按太阳穴 ,方向向耳的方向揉转,揉中加按,即每揉 5下按 压 2次,共 24次左右。 3.运太阳 用大指或中指在太阳穴周围运转。 【 作用 】 1.推太阳 祛风散寒,醒脑明目。 2.按揉太阳 治外感头痛。 3.运太阳 发汗解表,止汗(男:左太阳发 汗为泻法,右太阳发汗为补法;女 :左太阳 止汗为补法,右太
16、阳发汗为泻法)。 【 主治 】 外感发热,头痛,目赤肿痛,汗证,热厥 。 【 临床运用 】 推太阳或按揉太阳主要用于外感发热。若 外感表实无汗,头痛,热厥,目赤肿痛, 用泻法;若外感表虚有汗,或自汗等症用 补法,用运太阳止汗。 亦作为头部常例穴 之一。 4 耳后高骨: 位置: 耳后入发际 ,乳突后缘下凹陷中 。 操作: 用拇指或中 指指面做按揉法,揉 5次按 2次 。 【 作用 】 疏风解表,止咳化痰,安神除烦 。 【 主治 】 咳痰,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 临床运用 】 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多与推 攒竹、坎宫、太阳等穴合用;若惊风,烦 躁多配与掐小天心,清心经,清肝经等合 用;若咳痰多,多
17、与揉膻中、乳旁,推肺 俞等穴合用。 5.风池 【 位置 】 风府穴两侧入发际凹陷中。 【 操作 】 用两中指端按两风池穴各 3 5次,按后加揉 10 20次;或用拇指、 示指对称拿风池,称拿风池。 【 作用 】 发汗解表,祛风散寒,通窍 明目。 【 主治 】 外感发热,头痛,项强,鼻塞, 眼病等。 【 临床运用 】 拿风池能发汗解表,祛风散 寒。 本法发汗效果较显著,若再配合推攒竹, 掐揉二扇门等,发汗解表之力更强。多用 于感冒头痛,发热无汗或项背强痛,鼻塞 等症。常按揉风池可预防感冒。 6 天柱骨 位置: 颈后发际正中至 大椎穴,沿颈椎棘突成一 直线 。 操作: 用拇指或食、中 两指自上而下
18、直推,推 50 100次,称推天柱(图 3 -9)。或用汤匙边蘸水自 上向下刮,刮至皮下轻度 瘀血即可。 【 作用 】 将逆止呕,祛风散寒,定惊。 【 主治 】 呕恶,项强,发热,惊风。 【 临床运用 】 在天柱用推法、刮法可治疗 呕恶,多与横纹推向板门(虎口),揉中 脘等合用;治疗外感发热,惊风,颈项强 痛等症多与拿风池,掐揉二扇门等同用; 单用刮法多沾姜汁或凉水自上而下刮,至 局部皮下有轻度瘀血,治暑热发痧症。 7.百会 【 位置 】 两耳尖直上连线中点,头顶正中 点。 【 操作 】 用拇指甲掐或用拇指端或中指端 按揉,分别称为掐百会或按揉百会 ,亦可用 灸法。 【 作用 】 镇惊安神,升
19、阳举陷。 【 主治 】 头痛,惊痫,目眩,久泻,脱肛 ,遗尿等。 【 临床运用 】 百会为诸阳之会,按揉之能 安神镇惊,升阳举陷。治疗惊痫,烦躁, 肝阳头痛,多与清肝经,清心经,掐运小 天心等合用,用于虚证之目眩,遗尿,脱 肛。虚脱久泻可用按揉法,亦可用灸法救 脱,常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 田等合用。 8.印堂(又名眉心、大天心) 【 位置 】 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 【 操作 】 用拇指甲掐后,再加揉之。掐 5次 左右,揉 20 50次。 【 作用 】 醒脑提神,祛风通窍。 【 主治 】 感冒,头痛,抽搐,昏厥。 【 临床运用 】 治疗感冒,头痛,常与推太 阳,推攒竹,推坎宫等穴合用;
20、若抽搐, 昏厥多与掐小天心,掐老龙,按揉百会, 清心经,清肝经等穴合用。 9.人中(又名水沟) 【 位置 】 位于沟上 1/3与 2/3交界处,属督脉 经穴。 【 操作 】 用拇指指甲掐之,掐后加揉,掐 35次,或掐之醒即止之 (注:此法应注意不要掐破皮肤,若掐破 皮肤应注意防止感染。 【 作用 】 通关开窍,定惊安神。 【 主治 】 惊风,昏厥,抽搐,牙关紧闭。 【 临床运用 】 掐人中能通关开窍,镇惊风 。主要用于急救,对于人事不省,窒息, 惊厥或抽搐时,掐之有效,多与掐十宣、 老龙等合用。 10.承浆 【 位置 】 下唇的中央凹陷中。 【 操作 】 用拇指甲掐之,掐后加 揉、掐数次。 【
21、 作用 】 止呕、止泻,开窍醒神 。 【 主治 】 实热吐泻,惊风昏迷,流涎等。 【 临床运用 】 掐而醒之,掐承浆能醒神开 窍,用于惊风昏迷,常与掐老龙合用;若 高热,吐泻者,多与推板门、涌泉、大肠 经,揉龟尾,推七节,揉足三里、中脘等 合用。单用主要用于治疗流唾液。 胸腹部穴位 1.天突 【 位置 】 胸骨切迹上缘凹陷中,属任脉。 【 操作 】 用中指端钩点按揉 20次左右。 【 作用 】 化痰平喘,顺气止呕。 【 主治 】 痰壅气急,咳喘胸闷,恶心呕吐等 。 【 临床运用 】 按揉天突能化痰平喘,顺气降 逆,以止呕。由于气机不利,痰涎壅盛或 胃气上逆所致之痰喘、呕吐,多与推揉膻 中,揉中
22、脘,运内八卦等合用。 若用中指端微屈向下,向里按,动作宜快, 可使其呕吐。 2.膻中 (又名心演、演心) 【 位置 】 在胸骨中线,两乳头连线中点处,属任脉。 【 操作 】 (1) 揉按膻中 用拇指或中指面按而揉之数十下; (2) 分推膻中 揉后再用两手中指从膻中左右分推 数十下; ( 3) 直推膻中 继用示指、中指、无名指由胸骨切迹往下 推数十下; ( 4) 按压肋间 接着用食、中指分开由锁骨下一肋间起 按压每个肋间,至第五肋间,连按压 35 次。 以上推法亦称为 “推胸法 ”。 【 作用 】 宽胸理气,止咳化痰,降逆止呕。 【 主治 】 胸闷,吐逆,咳喘,痰鸣等。 【 临床运用 】 膻中穴
23、为气之会穴,居胸中。胸背属肺,推揉之, 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 ,吐逆,痰喘咳嗽均有效。 治疗呕吐,噫气常与推板门,分推腹阴阳,运内八 卦等合用; 治疗哮喘常与推肺经,揉肺俞等合用; 治疗痰吐不利常与揉天突,按揉丰隆等合用。 3.乳旁 【 位置 】 乳头外侧旁开 1横指( 0.5寸), 左右两穴。 【 操作 】 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 20次左右。 【 作用 】 理气宽胸,止咳平喘,降逆止呕 。 【 主治 】 胸闷,咳嗽,痰喘,呕吐。 【 临床运用 】 揉乳旁治疗肺系疾患之咳喘 ,常与乳根、膻中、肺俞、天突合用;若 呕吐者,多与推板门等穴合用。 4.乳根 【 位置 】 乳头下
24、1横指处。 【 操作 】 用中指或拇指的指端按揉 20次左 右。 【 作用 】 宽心理气,止咳平喘。 【 主治 】 胸闷咳嗽,痰喘。 【 临床运用 】 见乳旁穴。 5. 腹部 【 位置 】 上腹部。 【 操作 】 ( 1)腹部分阴阳: 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 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分推 100200次; ( 2)摩腹:掌或 4指摩,称摩腹,摩 5分钟 。 ( 3)拿腹 【 作用 】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 主治 】 腹胀,腹痛,消化不良,恶心呕 吐。 【 临床运用 】 摩腹,分推腹阴阳主要治疗 脾胃疾患。 对于小儿腹泻,呕吐,恶心,便秘,腹胀 ,厌食等消化功能紊乱效果较好,常与捏 背
25、,按揉足三里合用,作为小儿保健手法 。 6.中脘 【 位置 】 脐上 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中点)。 【 操作 】 用中指面做顺时针方向揉转数十次 安中调中 法 ; 逆时针方向揉转数十下 补中法 ; 先顺时针方向揉转数十次,接着由上往下直推,次 数为揉转数的 1/2 消导法 。 【 作用 】 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 主治 】 腹痛,胀满,积滞,呕吐,泄泻,食欲不 振等。 【 临床运用 】 由于此穴有 3种操作方法,作用有别 ,临床运用时应注意辨证,对证使用。 如安中调中法有调和胃脾的功能,用于脾胃不和的 食欲不振等症; 补中法有补脾气,健胃气的功能,常用于胃脾虚弱 之症; 消导法有消食导滞作
26、用,常用于乳食积滞之症。 7.肚脐(又称神阙、气舍) 【 位置 】 位于肚脐正中(奇穴)。 【 操作 】 用中指端揉转数十次,加按 35次 ,称揉按肚脐);指摩或掌摩,称摩脐。 【 作用 】 温阳散寒,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涩肠固脱。 【 主治 】 食积腹胀,肠鸣腹痛,便秘,吐 泻。 【 临床运用 】 揉脐,摩脐法对脾胃肠疾患 疗效尤佳。它多用于腹泻,便秘,腹痛, 积滞等症。临床上揉脐,摩腹,推上七节 ,揉龟尾常配合应用,简称 “龟尾七节,摩 腹揉脐 ”,治疗腹泻效果较好。 8.天枢 【 位置 】 脐旁 2寸。 【 操作 】 用拇指或中指的指端按揉 50100 次。 【 作用 】 调理胃肠,消
27、积导滞。 【 主治 】 腹泻,便秘,腹胀,腹痛,食积 不化。 【 临床运用 】 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调 大肠,消积导滞。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 肠炎及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呕吐, 食积,腹胀,便秘等症。临床上天枢与脐 同时操作时,可以中指按脐,食指与无名 指各按两侧天枢同时揉动。 9.丹 田 【 位置 】 小腹部中点(按:另有脐下 2寸及 脐下 3寸之说) . 【 操作 】 或揉、或摩、或推,分别称为揉 丹田,或摩丹田,或推丹田。揉 200300次 ,摩 5分钟,推为揉数的一半。 【 作用 】 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 。 【 主治 】 腹泻,腹痛, 遗尿 ,脱肛,疝气 ,尿潴留。 【
28、临床运用 】 揉、摩、推丹田能培肾固本 ,温补下元,分清别浊。揉后加推上丹田 ,多用于小儿先天不足,寒凝少腹及腹痛 ,疝气,遗尿,脱肛等症,常与补肾经, 推三关,揉外劳宫等合用,单用揉按丹田 对尿潴留有一定效果,也可与清后溪等合 用。 10.肚角 【 位置 】 脐下 2寸(石门),旁开 2寸,大 筋处。 【 操作 】 用双手拇指、示指、中指三指做 拿法,称拿肚角;或用中指端按,称按肚 角。拿或按 3-5次。 【 作用 】 止痛,止泻。 【 主治 】 腹痛,腹泻。 【 临床运用 】 按拿肚角是止腹痛的要法, 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腹痛均可应用,特别是 对寒痛,伤食痛效果更好。 本法刺激较强,一般拿 3
29、5次即可,不可拿 得时间太长,为防止患儿哭闹影响手法的 进行,可在诸手法完毕后,再拿此穴。 肩背腰骶部 1.大椎 【 位置 】 第 7颈椎至第 1胸椎棘突之间,属 督脉。 【 操作 】 用拇指指甲掐或指端按,继加揉 ,共约 30次,分别称为掐大椎或按大椎。 【 作用 】 退热解表 【 主治 】 高热,强项,咳嗽。 【 临床运用 】 掐或按大椎有清热解表的作 用,继加揉法起缓解前法引起的不适,本 穴主要用于感冒,发热,项强等症。 此外用提捏法,以屈曲的示指、中指两指 蘸清水在穴位上提捏,至局部皮下出现轻 度瘀血为止,对百日咳有一定的疗效。 2.肩井(又称膊井) 【 位置 】 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
30、点,肩部 筋肉处属足少阴胆经。 【 操作 】 用拇指与食指、中指两指对称用 力提拿肩井,称拿肩井。用指端按其穴称 按肩井。每次治疗拿或按约 5次。 【 作用 】 宣通气血,发汗解表。 【 主治 】 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 【 临床运用 】 按拿肩井能宣通气血,发汗 解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结束的总收法( 结束手法),也可用于治感冒、惊厥及肩 背部疼痛等症。 3.定喘 【 位置 】 第 7颈椎棘突下旁开 0.5寸的凹陷 中。 【 操作 】 用两拇指或中指端按揉 2030次。 【 作用 】 止咳平喘。 【 主治 】 咳嗽,哮喘,肩颈痛等。 【 临床运用 】 按揉定喘穴能止咳平喘,常 用于外感内伤之
31、咳喘,临床常与揉肺俞、 风门等穴合用。 4.创新 【 位置 】 在第 1胸椎棘突旁开 2横指处,左 右各 1穴。 【 操作 】 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揉按约 30次。 【 作用 】 止咳平喘。 【 主治 】 咳嗽,哮喘。 【 临床运用 】 揉按创新,能止咳平喘。常 用于外感咳嗽,哮喘,临床多与天突、膻 中、肺俞等合用。 5.风门 【 位置 】 第 2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属足 太阳膀胱经。 【 操作 】 用两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端揉按 ,称揉按风门,揉按 2030次。 【 作用 】 止咳,平喘。 【 主治 】 感冒,咳嗽,气喘。 【 临床运用 】 揉风门主要用于外感风寒, 咳嗽气喘。临床上多与清肺
32、俞,推揉膻中 等配合使用。 6.肺俞 【 位置 】 第 3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 操作 】 ( 1)用拇指或中指面揉 2030次,称揉肺 俞; ( 2)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呈 “ 介 ”字形推 50100次,称推肺俞;用 ( 3)盐粉或姜汁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 下擦之,以皮肤发红为度,称盐擦 “八 ”字。 以上诸法总称推背法或称全推揉肺俞 【 作用 】 宣肺止咳,化痰退热。 【 主治 】 喘咳,痰鸣,胸闷,胸痛,发热 等。 【 临床运用 】 揉推肺俞有宣肺止咳,化痰 退热的功能,临床多用于呼吸系统疾病, 若加盐擦 “八 ”字,效果更好。 7.脾俞 【 位置 】 第 11胸椎
33、棘突下旁开 1.5寸。 【 操作 】 用揉法,称揉脾俞,治疗时揉 50100次。 【 作用 】 健脾胃,助运化,祛水湿。 【 主治 】 呕吐,腹泻,疳积,食欲不振, 黄疸,水肿,慢惊,四肢乏力等。 【 临床运用 】 揉脾俞能健脾胃,助运化, 祛水湿,常治疗脾胃虚弱,乳食内伤,消 化不良等症,多与揉胃俞,推脾经,按揉 足三里等合用。 8.胃俞 【 位置 】 第 12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属足 太阳膀胱经。 【 操作 】 用指揉法,称揉胃俞。 【 作用 】 健脾胃,消积滞。 【 主治 】 胃病,小儿吐乳,消化不良。 【 临床运用 】 揉胃俞有健脾胃,消积滞的 功能。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乳食积滞
34、, 消化不良等症,常与揉脾俞,推脾经,揉 按足三里等合用。 9.肾俞 【 位置 】 第 2腰椎棘突下,旁开 1.5寸,属 于足太阳膀胱经。 【 操作 】 用揉法,称揉肾俞。 【 作用 】 滋阴壮阳,补益肾元。 【 主治 】 肾虚、泄泻、下肢瘫痪。 【 临床运用 】 常用于肾虚腹泻,或阴虚便 秘,或下肢瘫痪等,多与推肾经,补脾经 ,揉丹田等合用。 10.腰俞 【 位置 】 在骶部,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 裂孔。 【 操作 】 按揉本穴称按要俞。每次治疗约 按揉 30次。 【 作用 】 通经络,止泄泻。 【 主治 】 腰疼,泄泻,下肢瘫痪。 【 临床运用 】 按揉腰俞,能通经络,止腹 泻。多用于腰痛
35、及下肢瘫痪,泄泻等症。 11.脊柱骨 【 位置 】 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 操作 】 用示指、中指面至大椎直推至骶椎(长 强)名 “推脊 ”。每次治疗推 100300次(图 3-25) 。 【 作用 】 清热镇惊。 【 主治 】 发热,惊风。 【 临床运用 】 推脊能清实热,常用于实热证及急 惊风等症,临床多与清河水,退六腑,掐、按大 椎等合用。 12.脊 【 位置 】 脊柱两旁,由肺 俞至肾俞之间。 【 操作 】 用捏法,由肾俞 处往上翻至肺俞,两侧各 35次,此法俗称 “翻皮 ” 。 【 主治 】 疳积,吐泻,腹 痛,便秘,夜啼等。 【 临床运用 】 用捏脊法自下而上捏之,能 调阴阳、理
36、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 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是小儿保健常 用主要手法之一。 临床上多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摩 腹,按揉足三里等配合应用,治疗先天和 后天不足的一些慢性病症,均有一定的效 果。本法单用,名捏脊疗法,不仅常用于 小儿疳积,腹泻等病症。 13.七节骨 【 位置 】 第 4腰椎至尾骨端(长强)成一直 线。 【 操作 】 用拇指侧面或示指、中指两指面 自下向上或自上向下直推,分别称推上和 推下七节。每次治疗推 60200次。 【 作用 】 推上七节能温阳止泻;推下七节 能泻热通便。 【 主治 】 泄泻,脱肛,便秘。 【 临床运用 】 1.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多用于虚寒腹 泻
37、,脱肛,久痢,久滑泄等症,临床上常 与按百会,揉丹田,补脾经等合用治疗气 虚下陷的脱肛,遗尿等症;若属实热证, 则不宜用本法,用后多令小儿腹胀或出现 其他变虚。 2.推下七节骨能泄热通便。多用于肠热便秘 ,或痢疾等症。若腹泻属虚寒者,不可用 本法,恐防滑泄。 14.龟尾(又名尾闾、长强、尾尻) 【 位置 】 位于尾椎骨端。 【 操作 】 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按,分别称 揉龟尾或按揉龟尾(图 3-29)。 【 作用 】 止泻,固脱,通便。 【 主治 】 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 临床运用 】 龟尾穴即相当督脉经之长强 穴,揉之能通调督脉经气,调理大肠的功 能,穴性平和,能止泻,也能通便。多与
38、揉脐,推七节骨配合使用,可治腹泻,脱 肛,便秘等症。 上肢部穴位 1.总筋 【 位置 】 手腕掌侧横纹中点。 【 操作 】 用拇指指甲掐或指端按揉之,同 时另一手握小儿四指远端加摇法,分别称 掐总筋,按揉总筋。每次掐 24次,揉 24次 左右。 【 作用 】 清心经热,散结止痉,通调气机 。 【 主治 】 惊风,抽掣,夜啼,口舌生疮, 潮热牙痛等。 【 临床运用 】 按揉总筋,能清心经热,散 结止痉,通调周身之气机。临床上多与清 天河水,清心经配合,治疗口舌生疮,潮 热,夜啼等实热证。 此穴也作为推上肢的首推穴之一,故往往 作为常例。治疗惊风抽掣多用掐法,操作 时手法宜快,并稍用力。 2.阴阳
39、(又名大横纹) 【 位置 】 位于总筋两旁,。 【 操作 】 用两手拇指从总筋处向左右两边 分推 2030次。本法又名 “分阴阳 ”。 【 作用 】 调和阴阳。 【 主治 】 寒热往来,腹胀,吐泻,食积, 痢疾,烦躁不安等。 【 临床运用 】 分推阴阳能平衡阴阳,调和 气血,行气导滞。多用于阴阳不调,气血 不和而致的寒热往来,烦躁不安,乳食停 滞,腹胀,吐泻等症。亦可用治痢疾,有 一定效果。 也作为推上肢部首推穴之一,故也作为常 例。 3.板门 【 位置 】 从虎口经鱼际直至总筋之间的一 条线即是此穴部。 【 操作 】 在大鱼际肌中点用拇指端揉,称 揉板门;用拇指推法自拇指根(即虎口) 推向腕
40、横纹;或板门推向腕横纹,称推板 门。 【 作用 】 止咳嗽,健脾胃,止吐泻。 【 主治 】 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 腹泻,咳喘等。 【 临床运用 】 ( 1)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止咳 平喘。多用于乳食停积,食欲不振,腹胀 ,咳喘等。 ( 2)板门推向横纹能止泻,横纹推向板门 能止呕吐,若吐泻兼作,则板门推向横纹 后加按揉数下,然后横纹推向板门。推板 门能止泻、止吐,每次揉推 3040次。 4.脾经 【 位置 】 拇指末节螺纹面。 【 操作 】 用拇指螺纹面贴在小儿拇指螺纹 面上做旋推为补脾经法;直推为清脾经法 。 【 作用 】 健脾胃,补气血,清湿热,止吐 泻。 【 主治 】 腹
41、泻,呕吐,疳积,食欲不振, 便秘,痢疾等。 【 临床运用 】 ( 1)补脾经法能健脾胃,补气血。用于脾 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消 化不良等症。 ( 2)清脾经法能清热利湿,止呕止吐。用 于湿热内蕴,恶心呕吐,腹泻痢疾及热结 便秘等。 5.肝经 【 位置 】 食指末节螺纹面。 【 操作 】 旋推为补,称补肝经;直推为清 ,称清肝经。补肝经和清肝经统称推肝经 。每次治疗推 100500次。 【 作用 】 平肝息风,开郁除烦。 【 主治 】 急慢惊风,烦躁不宁,目赤,口 苦,咽干等。 【 临床运用 】 1.清肝经能平肝泻火,熄风镇惊,解郁除烦 。常用于急惊风,抽搐,烦躁不宁,目赤 ,口苦
42、,咽干等症。 2.补肝经能补益肝肾,常用于慢惊风,但肝 经宜清不宜补,因肝为阴中之阳脏,稍有 不慎,易动肝风,故若肝虚应补时,以补 肾经代之,称滋肾养肝法。 心经(又名心火) 【 位置 】 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 【 操作 】 旋推为补,称补心经;直推为清 ,称清心经(图 3-36)。补心经和清心经统 称推心经。每次治疗推 100500次。 【 作用 】 清心除烦,补益气血。 【 主治 】 高热神昏,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小便 赤涩,心血不足,夜啼,惊惕不安等。 【 临床运用 】 ( 1)清心经能清热退心火。常用于心火旺盛而引 起的高热神昏,面赤,口疮,小便短赤等,多与 清天河水,清后溪等合用。
43、( 2)本穴宜用清法,不宜用补法,恐动心火之故 。若气血不足而面色无华,心烦不安,睡卧露睛 等症,需用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经代之 。 肺经(又名肺金) 【 位置 】 位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 操作 】 旋推为补,称补肺经;直推为清 ,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 。每次治疗推 100 500次。 【 作用 】 宣肺清热,化痰止咳,疏风解表 ,补益肺气。 【 主治 】 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 ,咽喉肿痛,肺虚等。 【 临床运用 】 ( 1)清肺经能宣肺清热,疏风解表,化痰 止咳。用于感冒发热及咳嗽,气喘痰鸣等 肺经实热证。 ( 2)补肺经能补益肺气。用于肺气虚损, 咳嗽气喘,
44、虚汗怕冷等肺虚之证。 肾经(肾才) 【 位置 】 小指末节螺纹面 【 操作 】 旋推为补,称补肾经;直推为清 ,称清肾经,补肾经和清肾经统称推肾经 。每次治疗推 100 500次。 【 作用 】 滋补肾阴,温养下元,清利下焦 湿热。 【 主治 】 久病体虚,肾虚腹泻,遗尿,虚 喘,小便赤色不利,癃闭等。 【 临床运用 】 ( 1)补肾经能滋肾阴,温下元。用于先天 不足; ( 2)清肾经能清利下焦湿热。用于膀胱湿 热,小便赤色等症。 “肾为先天之本, ”故临 床上肾经一般多用补法,需用清法时,多 以清后溪代之。 大肠(又名小三关,指三关) 【 位置 】 食指掌面桡侧缘,自示指尖至虎 口成一直线。
45、 【 操作 】 从示指尖直向虎口,称推大肠。 【 作用 】 清利大肠湿热。 【 主治 】 腹泻,脱肛,痢疾,便秘。 【 临床运用 】 大肠能清利大肠之湿热,常 用于泻痢,便秘,大肠湿热证,临床多与 推六腑,推七节,揉龟尾等穴合用。 小天心 【 位置 】 在内劳宫与总筋之间正中处。 【 操作 】 用拇指指端或中指端揉按或用捣 法分别称揉按小天心、捣小天心;用拇指 甲掐,称掐小天心。治疗时揉按 2030次, 掐 510次。 【 作用 】 镇惊安神,清热除烦。 【 主治 】 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 阴虚内热,久热不退。 【 临床运用 】 ( 1)揉按小天心能清热除烦,主要用于心 经有热的烦躁不
46、安或阴虚内热,久热不退 之症。 ( 2)掐小天心能镇惊安神,主要用于惊风 抽搐,夜啼,惊惕不安等症。若见惊风眼 翻,斜视,可配合掐老龙,掐人中,清肝 经等合用;眼上翻握拳者,则由小天心掐 运至内劳宫 510次,能眼平手直;若眼往 下翻,则由小天心掐运至总筋 510次 。 内劳宫 【 位置 】 掌心中,屈指时,第 2、 3掌骨之 间中点,属于厥阴心包经。 【 操作 】 用掐、揉法,分别称为掐内劳或 揉内劳,临床往往用掐后加揉,每次掐揉 2030次。 【 作用 】 清热除烦。 【 主治 】 发热,烦渴,口疮,齿龈糜烂, 虚烦内热等。 【 临床运用 】 ( 1)揉内劳能清热除烦,用于心经积热而 致的口舌生疮,发热,烦渴等症。 ( 2)掐内劳能发汗退热,常用于热厥,表 实无汗者。 四横纹(四缝) 【 位置 】 掌面示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第一指关节横纹处:(四横纹之中点为 “四 缝 ”)。 【 操作 】 用拇指甲掐。各掐 45次,继加揉 各 56次。 【 作用 】 行气导滞,清热除烦。 【 主治 】 疳积,腹痛腹胀,烦热等。 【 临床运用 】 掐揉四横纹能理气导滞,清 热除烦,临床上多用于疳积,腹胀痛,烦 热,消化不良,腹泻等症。常与推脾经, 揉中脘等合用,也可用毫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