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届高三周考语文试题(五) 第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宋代是礼仪重建、礼下庶人、礼俗融合的时代。婚礼文书的使用深入到士庶的生 活之中,婚礼文书种类更为丰富庞杂,无论是在士大夫婚礼还是在民间婚礼中,都是 不可或缺的重要礼仪物品。据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所载,两宋都城嫁娶有通 草帖、细帖的习俗,下财礼之时则要呈送装帧讲究的礼书。宋人文集中收录了一些婚 礼文书。元代延续了这一礼俗,元人文集和元代日用类书中有着相类似的婚礼文书的 收录和辑录。 辑录婚姻礼仪知识的新编婚礼备用月老新书刊印于南宋末年,分为上下编, 下编专门辑录各种婚礼文书
2、,对婚礼中使用的书启、帖子、礼状等的格式和形制有分 门别类的详细说明,并提供了许多格式范本和书启范文。从其分类看,其中的婚礼文 书涉及请媒、求亲、问名、聘定、请期、亲迎等诸多仪节,并行用于官宦、士人、农 工商、娼优等各类社会阶层中,初婚、再娶、入赘各有差异。 尽管名目繁多,但综合各类文献,宋代婚礼文书主要通行的包括草帖、细帖、聘 定启状等几类。 草帖用于议婚之初,草有草拟之意。南宋临安的嫁娶之礼,女家先通过媒人,以 草帖子通于男家,草帖内容包括议婚男女的籍贯、世系三代、生年月日等,女家草帖 之中还需包括将要随嫁的奁田、房卧等。 细帖,又被称为定帖,意味着婚事的确定。与草帖相较,定帖的内容并无太
3、大变 化。男方定帖的具体内容包括三代官品职位名讳,议亲人的排行、生辰、官职、主婚 人等;如果是入赘则还要写明所带金银、田土、财产、宅舍、房廊、山园等;女家所 回定帖,除了家庭、名姓、生年、排行等基本内容之外,还需要具体写明将要带到夫 家的嫁妆,具体包括“房奁、首饰、金银、珠翠、宝器、动用、帐幔等物,及随嫁田 土、屋业、山园”等。 聘定启状则是用于下聘定礼之时的婚礼文书。根据梦粱录记载,南宋临安的 嫁娶之礼,在送聘礼之前还有送定礼的仪节。男家向女家所送定礼包括许口酒、各种 礼物以及有着特定装饰的礼书。礼书共有两封,一封“用销金色纸四幅为三启”,另 一封为礼物状,二者一起致送,名为“双缄”或“鸳缄
4、”; “双缄”礼书以“红绿 销金书袋盛之,或以罗帛贴套”,再放入五男二女绿盝中,用彩袱盖上,和其他礼物 一起送往女家。女家接受礼书则有特定仪式,需在宅堂之中准备香烛酒果之类,用以 祭告三界,再请女方亲属中夫妇双全之人开启礼书。送聘礼之时,除了聘礼之外,也 用双缄聘启礼状,形制与定礼礼书相类似。以上礼书的形制大多用于庶人之家,官亲 士大夫之家多用黄杨栅梓木函来装礼书,如前述唐五代的函书形制,以显示身份。 宋元时期婚礼文书的书启也注重文采,大量用典,以四六文行之,构成了书启程 式化、礼仪性的表达。在明清文人文集中,仍可看到辞藻华丽的婚礼书启范文。(摘 编自何斯琴古代婚礼文书漫谈) 1下列关于原文内
5、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俗融合的宋代为婚礼文书的广泛使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婚礼文书种类更为丰 富庞杂,是各个阶层的人们在结婚时不可或缺的。 B南宋末年刊印的新编婚礼备用月老新书是人们了解和学习婚姻礼仪知识的读 本,里面提供了许多婚礼文书的格式范本和范文。 C草帖、细帖、聘定启状是宋代婚礼文书的主要类型,从已有文献来看,这三种文 书内容有异,形制也有所不同。 D宋元时期的婚礼文书注重文采,大量用典,表达程式化、礼仪化,这些特点在明 清时期的婚礼文书中仍能看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宋代都城,人们嫁娶要通草帖、细帖,下彩礼时要呈送装帧讲究的礼书,东 京梦华录和梦梁录
6、对此均有记载。 B在宋代,根据地位高低,请媒、求亲、请期、亲迎等诸多礼节都大不相同,初婚、 再取、入赘的仪节也各有差异。 C南宋时,男家向女家所送定礼包括许口酒、各种礼物以及有着特殊装饰的名为 “双缄”或“鸳缄”的礼书等。 D草帖用于议婚之初,细帖用于婚事确定之时,聘定启状用于下聘定礼之时。其中 细帖又称定帖,有男方定帖和女方定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代延续了宋代的嫁娶习俗,如通草帖、细帖,下财礼时呈送装帧讲究的礼书, 这从元人文集和元代日用类书中可看出。 B从婚礼文书的记载来看,两宋时期女方嫁到男方要带房奁、首饰、金银以及随嫁 田土等,男方则没有具体的财物方面的要求
7、。 C南宋时期,庶人之家的聘定礼书用“红绿销金书袋盛之,或以罗帛贴套”,而士 大夫之家的聘定礼书多用黄杨栅梓木函盛之。 D两宋时期的人们,对婚嫁一事谨慎郑重,婚嫁有隆重而繁琐的仪式,从女家接受 男家送定礼礼书的特定仪式中就可见一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除夕雪 除夕夜,雪还在下着,对面的山已经成了刚出笼的白面馒头,被霭霭的暮色笼罩 着。咔嚓”一声,一棵枝桠在雪的重压之下,带着雪沫扑簌簌地落了下来。然后就是 静寂,无边无际的静寂。 一个亮着晕黄的灯光的草屋下,几个孩子倦倦地偎在炭烧火桶边,旁边一只烧煤 的炉子,放着一只铝锅,里面“突突”地冒着热气,孩子们眼巴巴的望着。 屋外传来“咯
8、吱咯吱”的响声,老大飞快地拉开木门,门像老牛一般哼唧着,光 亮由一根木棍被拉宽,像面镜子躺在雪地里,她喊道:“妈!” 母亲挑着两担雪,拖着一地水迹走了进来,老二老三也都一起站到了地上,眼巴 巴地看着母亲。 母亲摘下头上的围巾,脸颊冻得通红,说:“原以为有最后一班公交,没想到今 天三十,中午就没了”母亲一早就出门卖菜了。 拨开筐子里的积雪,母亲扒拉出三棵大白菜,老二失望的眼神垂了下来,老三委 屈地瘪嘴,眼圈泛红,老大瞪了他们一眼,就去拎起炉上的锅灌水。 母亲剥去了身上的军大衣,那还是父亲留下的,抻了抻衣袖,看着这三个瘦骨伶 仃的儿女,眨眨眼说:“今天过年我们吃元宝吧。” “元宝?”几乎是异口同声
9、,目光也聚光灯般投向了母亲,老三吧嗒着满嘴的口 水。 母亲点头,指挥道:“老大,你把这几棵白菜洗洗!” “老二,去把床下的粉丝拿出来!” 老三才五岁,睁着透亮的黑眼珠注视着母亲,母亲说:“你给我准备一瓢水。” 母亲舀了几碗白面在盆里,吩咐道:“加水!” 老三两只手颤巍巍地端着水瓢,滴了两滴,“不够!”母亲说。又加了一点,母 亲直接从老三手里夺过水瓢,“哗”的一声,水冲到面里,隐了身,母亲操手搓揉了 起来,面团像雪球一般滚大,圆滚滚的像个白胖子,母亲安慰般拍打着面团。 洗净的白菜从热水里捞起,切碎,放到摊开的纱布里拧干,粉丝同样烫软,一起 切碎,放在一个盆子里搅拌,加盐,又一通拌着,白菜也慢慢泛
10、着喜色。 母亲把擀面杖直接压在了面团上,横一道竖一道,胖子被压扁,抻长。直到一张 大面皮摊在桌上,又找来一个罐头瓶子,压在面皮上,一个圆形的面皮就出来了。 “饺子!”老二惊呼道,自从父亲去世后,就一直没有包过饺子,父亲擀面皮是掐 一小块面剂,擀面杖搓动两下,一块面皮就飞了出来。不像母亲这样费劲。 饺子七零八落地散在桌上,像一群咧嘴的大肚汉。母亲对老二说:“去烧水吧! ”老三在一旁不安分地用手揉揉捏捏,被母亲拍落了,老三噘着嘴,老大在一旁安静 地包着饺子。 当水汽弥漫着整个屋子,一只只水饺“扑通通”地跳下水,沉到锅底,母亲掂着 锅铲说:“你们三个把对联贴上!” 等三个孩子回到了屋里,三碗热气腾腾
11、的水饺就端到了桌上。母亲颇为神秘地说: “这里面有惊喜,你们谁吃到了,谁明年就有好运哟!” 老二咬了一口,惊叫道:“我吃到了!”就吐出一枚硬币,摊开手掌,熠熠生辉。 老三有些着急,吞了几口溜光水滑的饺子,停了下来,翻着白眼看着老二,母亲 吃了一个饺子,鼓励说:“三子,吃啊!” 老三眉头锁住,又解开,叫道:“我也吃到了!”从嘴里就吐出了硬币,在手里扬 了扬,那样子比吃了开心果还兴奋。 老大看着母亲,说:“我吃撑了!”就把碗里两个饺子拨到了母亲的碗里,赶紧把 碗抽走。母亲牙齿“咯噔”了一声,蹙眉,老三叫道:“妈也吃到了!” 老二拍着巴掌说:“大姐,就你没有吃到了!” 老大鼓起嘴咽着一口,瞪大眼说:
12、“不好,我吞到肚子里了!” 欢乐的笑声爆起,冲破除夕夜白雪皑皑的屋顶张扬开来。母亲转头望向墙上丈夫的照 片,嘴咧开,眼圈却已经红了(摘编自小小说月刊2016 年 12 期) 4下列小说相关内容的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段主要运用形象的比喻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描绘除夕夜的雪景,突出了过年的 热闹和草屋环境的寂静,同时也为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 B小说通过穿“父亲”留下的军大衣、“父亲”去世后没包过饺子、墙上挂“父亲” 的照片等细节,暗示了“父亲”去世给这个家庭造成的穷困和不幸。 C第三段划线句子属于细节描写,既生动地展现了那开门后光线由窄到宽的变化过 程,同时“门像老牛般哼唧
13、着”,也暗示了这个家庭生活的窘迫。 D小说中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塑造了孩子们的形象。老三天真烂漫, 老二鲁莽性急,老大贴心懂事,个性鲜活,真切生动。 5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 分) 6请简要分析结尾段的作用。(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周有光的传奇人生 周有光年轻时的经历并不算顺利,甚至有一种隐隐的“错位”:大学毕业,本可 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去当外交官,他却选择了学经济;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的毕业生 都到美国留学,可他由于经济原因去了日本;本想到日本京都大学跟随著名经济学家 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入狱,周有光只好专攻日语;本来可以在海外享受优裕
14、的生活,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国;本来研究经济已经有所成就,他却被指定研究语言。 面对这样的“错位”人生,他却很坦然:“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 史的浪潮把你的计划几乎都打破了。” 1955 年,时任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的周有光到北京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会议结束后,组织通知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而早在 1920 年,周有光就参 加过上海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这一运动当时还受到苏联支持。 于是周有光扔下经济学,半路出家一头扎进语言学中。改行之后的周有光负责拟 定拼音方案的工作,该方案于 1958 年正式公布。而这段“改行”的经历用他自己的 话说是“既来之,则安之”。“要真正改行,就要
15、深入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研究。一直 到今天,我都没有离开这个机构。” “有人曾给我们讲笑话:你们太笨了,26 个字母干三年。”周有光回想起这段往 事仍不忘调侃,但他认为,“这三年时间花得还是很值得”。“事实上,直到今天还 有人在提意见,而他们提的意见我们都研究过,几乎没有新的意见。今天就得到了这 么点安慰。”1958 年,周有光开始在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讲授汉字改革课程,讲义 汉字改革概论也于 1961 年出版。 周有光曾有“周百科”的外号,拜其连襟沈从文所赐。1980 年开始,他成为翻译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中方三委员之一。谈到 当年翻译百科全书的细节时,周有光称,“
16、我们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由于 当时国内购买力很差,就压缩成 10 本,称为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此后,周 有光又曾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社科部分总编委。 80 岁时,周有光决定让生命重新开始。他把 80 岁当作 0 岁。92 岁那年,他收到 一张贺卡,上面写着:祝贺 12 岁的老爷爷新春快乐!提起这事,老先生乐不可支。 “开阔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历史眼光”,这是后辈学者对周有光的评价。当世界各 地出现了“汉语热”时,一些人推断 21 世纪将是汉语的世纪,周有光保持了相当的 冷静:“汉语的国际地位,应当作恰如其分的正确估计。汉语的国际性最弱,这是很 多中国人不愿意承认的,但是,不承认并不能改变事实。要
17、想改变事实,只有改变汉 语本身,提高汉语的规范化水平。” 他的专业研究因年老体衰告一段落,但他并未停止思考,更未放弃一名知识分子 对社会的责任。他在桑榆晚年再扬帆,开辟新领域研究社会现实问题,撰写有关 文化、历史方面的文章。晚年的周有光又先后出版百岁新稿朝闻道集等数部 新作。周有光曾在纪念自己华诞的座谈会上通过视频向大家问好。他在视频中说到读 书,称“读书要和生活发生关系,如果读了书不能立言,就白读了”。在旁人眼中, 老人依然在与时俱进。虽然处于高龄却天天上网,喜欢接触电脑,对外面的事情了解 得很清楚,也有自己的看法。(有改动) 相关链接: (1)周有光(19062017),原名周耀平,出生于
18、江苏常州,著名语言学家、经 济学家,因主持制定汉语拼音方案而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百度百科) (2)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都会幸福一辈子。”周有光娶 的就是张家的二姐张允和,夫妻俩相敬如宾 70 年。(百度百科) 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周有光年轻时的经历并不算顺利,甚至有一种隐隐的“错位”,但是他却能坦然 面对自己错位的人生。 B1955 年,因为周有光早年参加过上海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所以组织上安排他到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 C周有光娶了九如巷张家四个才女之一的张允和,夫妻俩相敬如宾 70 年,与沈从文 成为连襟,这也是他人生“传奇”的一
19、个方面。 D周有光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这与他有着“开阔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历史眼光” 、还有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感是分不开的。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半路出家研究语言学,周有光并没有怨言,到后来一直没有离开过语言学研究, 这体现了一个学者的时代担当和奉献精神。 B“周百科”的外号,虽是沈从文所赐,但从周有光参与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 书和参与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来看,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C作为“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的研究非常扎实,甚至到了今天,人们对汉语 拼音方案也没有提出多少批评意见。 D周有光晚年仍研究社会现实问题,撰写有关文化、历史方面的文章,并对所
20、谓的 “汉语热”有着冷静的思考。 E本文记叙了周有光的传奇一生和他对祖国语言文字工作的杰出贡献,表现了他热 爱国家、与时俱进、淡泊名利的优秀品格。 9作为人物传记,本文引用了周有光先生的很多话语,请结合文本概述这样表达的 好处。(5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高崇文,字崇文。其先自渤海徙幽州,七世不异居。开元中,再表其闾。贞元中, 从韩全义镇长武城,治军有声。累官金吾将军。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兵三千往救, 战佛堂原,大破之,封渤海郡王。 刘辟反,宰相杜黄裳荐其才。诏检校工部尚书、左神策行营节度使,俾统左右神 策、麟游奉天诸屯兵讨辟。时显功宿将,人人自谓
21、当选,及诏出,皆大惊。始,崇文 选兵五千,常若寇至。至是,卯漏受命,辰已出师,器良械完,无一不具。过兴元, 士有折逆旅匕箸者,即斩以徇。乃西自阆中出,却剑门兵,解梓潼之围,贼将邢泚退 守梓州。诏拜崇文东川节度使。初,辟陷东川,执节度使李康不杀也;至是,归康以 丐雪,崇文数康失守罪,斩之。鹿头山南距成都百五十里,扼二川之要,辟城之,旁 连八屯,以拒东兵。崇文始破贼二万于城下,会雨,不克攻。明日,战万胜堆,堆直 鹿头左,使骁将高霞寓鼓之,士扳缘上,矢石如雨,募死士夺而有之,尽杀戍者,焚 其栅,下瞰鹿头城,人可头数。凡八战皆捷,贼心始摇。大将阿跌光颜与崇文约,后 期,惧罪,请深入自赎,乃军鹿头西,断
22、贼粮道。贼大震,其将李文悦以兵三千自归, 仇良辅举鹿头城二万众降执辟子方叔婿苏强遂趣成都余兵皆面缚送款辟走追禽之槛送 京师。 入成都也,师屯大达,市井不移,珍货如山,无秋毫之犯。邢泚已降而贰,斩于 军,衣冠胁污者诣牙请命,崇文为条上全活之。 崇文不通书,厌案牍谘判以为繁。崇文恃功而侈,举蜀帑藏百工之巧者皆自随, 又不晓朝廷仪,惮于觐谒,有诏听便道之屯。居邠三年,戎备整修。卒,年六十四。 (节选自新唐书高崇文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浅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仇良辅举鹿头城二万众/降执辟子方/叔婿苏强遂趣成都/余兵皆面缚/送款辟走/追 禽之槛/送京师 B仇良辅举鹿头城二万众
23、降/执辟子方/叔婿苏强/遂趣成都/余兵皆面缚送款/辟走/ 追禽之/槛送京师 C仇良辅举鹿头城二万众/降执辟子方叔/婿苏强遂趣成都/余兵皆面缚/送款辟走/追 禽之槛/送京师 D仇良辅举鹿头城二万众降/执辟子方叔/婿苏强/遂趣成都/余兵皆面缚送款/辟走/ 追禽之/槛送京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吐蕃是我国唐代西方的少数民族,也指西藏建立的政权。主要聚居在青藏高原, 信奉佛教,为唐代西方主要外患。 B宰相,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或俗称,除辽代外,并非具体官名。 唐代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均是宰相。 C卯、辰,古代用十二地支表述一个昼夜,以夜
24、半二十三点到一点为子时,六点到 八点为卯时,而八点到十点为辰时。 D案牍,公事文书。案:指书桌或办公桌;牍,古代用于写字的木片,即木简。 陋室铭有“无案牍之劳形”。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高崇文家族和谐,其祖先自渤海迁至幽州后,家族七代人均聚居在一起。他的家 族在开元年间两次受到皇帝表彰。 B高崇文能征善战,屡获军功。当刘辟反叛,朝廷遴选将领时,在宰相杜黄裳的推 荐下,高崇文不负众望,被任命讨伐刘辟。 C高崇文治军有方。他勤于训练兵士,武器精良;约束军队,令行禁止,不扰百姓, 将折断客舍匙筷的士兵斩首。 D高崇文不通文字,厌恶公事文书,害怕入朝觐见,却
25、恃功而奢。他依仗功劳,尽 享蜀地国库中的奇珍异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的。10 分) (1)时显功宿将,人人自谓当选,及诏出,皆大惊。 (2)邢泚已降而贰,斩于军,衣冠胁污者诣牙请命,崇文为条上全活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秋 思 【宋】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注】本诗写于嘉泰三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元龙:陈元龙, 即陈登,三国时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 14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江湖浪
26、迹一沙鸥”中的“沙鸥”这一意象和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的“天地一 沙鸥”中的“沙鸥”特征相同。 B诗歌的颔联写到“事大如天醉亦休”,可见诗人整天惦记国家大事,有时甚至借 酒浇愁,以致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C“砧杵敲残深巷月”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将妇女的砧杵捣衣之声与月亮的残缺 之形结合,表现了诗人落寞的心境。 D诗歌的尾联,借陈元龙的典故,写出诗人内心的矛盾:闲居在家却又欲获高位而 不得。 E诗歌的颈联借助“砧杵”“残月”“梧桐落叶”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凄清冷寂的 景象,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孤寂之情。 15此诗写秋日所感,表现了作者过着闲适生活但又不安的矛盾心情,试结合全诗做 具体的分析。(6 分) (三
27、)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从变的角度,描述天地万物均永恒变化的两句是“ ,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诗使用夸张手法,正面描 写山之高峻、崖之陡峭,以此表现蜀道之难。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醒晚唐统治者,对于强秦盛极而亡的历史,如果后代 人只是一味哀叹而不以史为鉴,那么就会“ ”。 第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二项是(4 分)( )( ) A母亲生病的那几年,我形影不离地守在她的床边,希望用自己放弃事业而换来的 精心的照顾,让她早日从疾病的苦痛中走出来。 B
28、农村文明建设要从细节做起,一些地方的“调停会”制度就很好,由于他们的调 解,积不相能的邻居能够和睦相处。 C在我们周遭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有些看似聪明、真诚的沟通,很大程度上等于在 给自己埋地雷,要小心陷入交浅言深的误区。 D今天,你看比尔柯莱的第五个神秘世界纪了吗?这篇文章内容固不必说,就 是遣词造句方面,也出神入化,精粹无比。 E新闻发布会上,面对来自各地的众多的记者的指责,他哑口无言,但还是要虚张 声势,进行狡辩,表示错不在他那边。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MG 平台在整个游戏产业链中,占据了中游资源,不仅成为海外市场拓展的先行者, 而且是中国民族网络游戏、移动互联
29、网市场应用的领跑者。 B不管是植物学、动物学、还是生态学,秦岭都是研究这些学科当之无愧的基地, 而“秦岭学”也将成为一门重要的研究学科。 C谈到易建联在湖人队的遭遇,特邀评论员马健讲起他在美国打篮球的种种不易, 接着,又对目前美国篮球职业联赛的选人制度做出尖锐批评。 D村庄改造在保护“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传统民俗、民居得到了保护,农村传统 文化得以传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传统、接受熏陶。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书籍的收藏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把它们丢掉 是一项巨大的罪名。 当你在一个布满灰尘、塞满书籍和光盘的房间里喘不过气来时, 视其为一种创 造空间的努力
30、。可以遵循一条简单的原则: 它放不进你的书架, 不该放 在你家里。如果不知道从何处开始,请运用比例规则来清除,直到所有的书都能放进 你的书架, 有多余的空间。 A 虽然 也许 可 / 其实 而 B 似乎 但 不如 如果 就 并 C / 然而 才 即使 也 而且 D 更 / 须 即 那么 因此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中国人讲究家国观念,欲治其国, 。事实上,一个人的责任、担当与情 感,总是按照家庭伦理、由近及远扩散开去。很难想象,一个不疼爱自己孩子的人, 会对这个社会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不能相信,一个对自
31、己家人缺少担当的人, 。 ,才能谈得上爱社会和国家。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 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 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 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_。 _。 四、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出身于音乐世家而如今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的苏珊说:“如果
32、重新选择,我 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是美好的假如,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自小喜欢建筑艺术的荆青说:“我因为放弃了不喜欢的公务员职位,才在十年中设 计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近千个独一无二的楼房样板间。”歌手王杰说:“我做过茶楼 伙计、油漆工、的士司机我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份工作。” 这三个人,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 择。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周考(五)参考答案 a 1C(无中生有。“形制也有所不同”文中没有体现) 2B(“根据地位高低,请媒都大不相同”错) 3B(曲解文意。“男方则没有具体的财物方面的
33、要求”错) 4.C 5(1)坚强乐观。丈夫去世以后,母亲带着三个孩子生活,支撑起整个家 庭,在除夕夜给孩子们包饺子吃,营造欢乐的氛围。(2)吃苦耐劳。到年三十了, 她还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买菜,没赶上公交车,徒步回家,直到除夕夜才回来。 (3)聪慧能干。她让孩子们一起动手,包饺子,贴对联,感受过年的氛围,让孩子 们都吃到硬币,预示着他们能有好运,使他们感到开心和快 1 乐。(4)挚爱亲人。 她不仅对三个孩子充满爱,而且对逝去的丈夫也无比怀念。(每点一分,然后 4 点 5 分) 6.(1)前呼后应。结尾段“除夕夜白雪皑皑”与标题和第一段形成呼应和照应,结 构更加严密。(2)“欢乐的笑声”与开篇形成
34、对比,营造了和谐欢乐的家庭气氛, 突出了亲情的温暖和孩子们苦中作乐的坚强乐观,你与主题的表达和主体事件的背景 相契合。(3)突出了母亲悲喜交加的复杂心理。既有对丈夫的思念,又有对迫于窘 境、失去父爱的孩子们的悲悯怜爱,更有对亲情温暖、孩子成长懂事的喜悦和欣慰。 (每点 2 分)(每点 2 分,共 4 分) 7B(B 项强加因果。) 8CE(C 项中“人们也没有提出多少批评的意见”不合文意。E 项中“淡泊名利” 文中表现不明显。)(答对一项给 2 分,答对两项给 5 分。) 9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本的真实性。使周有光的人物形象更丰满,彰显传主 的精神风貌和品格。有助于读者真切、深刻了解周有光的人
35、格魅力和影响,提升传 记的阅读价值。(答出其中一点给 2 分,答出其中两点给 5 分。意思对即可。) 10D 11C(卯时为五点到七点,辰时为七点到九点) 12B(“不负众望”错) 13(1)当时显功勋老将,人人都认为应当选择,等到诏书出来,都大吃一惊。 (2)邢汗已经投降又有二心,高崇文下令斩首于军中,受胁迫而叛乱的士大夫到衙 门请求保全性命,崇文为他们分条上奏,使他们保全了性命。 参考译文 高崇文,字崇文,他的祖先从渤海迁到成幽州,上下七代人不曾分家居住,开元年间, 皇帝两次下令表彰他们家。贞元年间,随从韩全义镇守长武城,治理军队有名声。 屡经升迁任金吾将军。吐蕃发动三万人馬侵犯宁州,高崇
36、文率领三千士卒前往救援, 双方在佛堂原交战,吐蕃大敗,朝延封他为渤海君王。 刘辟反,宰相杜黄裳举荐他的才能,下诏检校工部尚书、左神策行营节度使,让他统 领左、右神策、麟游奉天各路人马讨伐刘辟。当时显功勋老将,人人都认为应当选择, 等到诏书出来,都大吃一惊。开始,崇文选兵五千,常像侵犯到。到这时,日漏受命, 辰已出兵,器械优良完好,无一不具。路过兴元,有折断旅馆筷子的士兵,立即斩杀。 于是往西从阆中出来,打退剑门守兵,梓潼的包围解除,贼寇将领邢泚退守梓州。下 诏任命高崇文东川节度使。当初,被攻陷束川,拿节度使李康不杀了;到这时,回到 康以求雪,崇文数建康失守罪,杀了他。鹿头山南距成都一百五十里,
37、扼守两川的关 键,开城的,旁边连八屯,以抵抗东兵。崇文始攻破贼军二万在城下,会下雨,不能 够攻击。第二天,战万胜堆,堆直鹿头左,派骁将高霞寓鼓的,士设法爬,箭石如雨, 招募敢死队夺取而存在的,全部杀死戍守的人,焚烧栅栏,下瞰鹿头城,人可以头数。 共有八次都成功,敌人的信心开始动摇。大将阿跌光颜与崇文约,迟到,害怕,请深 入赎罪,于是军鹿头西,切断敌人粮道。贼大震,他将李文悦率兵三千人回家,仇良 辅举鹿头城二万兵众投降,捉住刘辟的儿子方叔、女婿苏强。于是直奔成都,其余的 兵众全都捆绑送款。刘辟逃走,追击活捉了他,用囚车押送到京城。 进入成都的,军队驻扎在大达,市场不会改变,珍宝财物堆积如山,没有
38、一丝一毫的 侵犯。邢汗已经投降而贰,并在军队,衣冠威胁污染者到牙请求命令,崇文为条上活 下来的。晋升为检校司空、西川节度副大使,南平郡王,密封三百户。 14【答案】C E。【解析】A 项,“沙鸥”意象特征不同,本诗是“闲适”的象征, 杜诗是“凄苦”的意象;B 项,产生度日如年的原因是“闲”,因无所事事而度日如 年;D 项,“欲获高位而不得”错误,应该是“忧国忧民”的情怀。 15【答案】虽然诗人赞美沙鸥闲逸,但又说闲时度日如年;(2 分)虽说事大如 天,醉后亦休,但又闻砧杵声而生感,见梧桐叶落而念故园之秋。(2 分)他要放眼 远望,而又无楼可登。(2 分) 16(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
39、不能以一瞬 (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7【答案】B C 【解析】A 项“形影不离”应换为“寸步不离”表示一步也不离开。 D 项“出神入化”应换为“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艺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E 项“哑口无言”应换为“理屈词穷”表示理由已被驳倒,无话可说。 18.【答案】B【解析】A 项语序不当,“不仅而且”内容互换。C 项表意不明 “他”指代不明;D 项中途易辙,在“传说民俗”前加“使”。 19B(根据上下句间的逻辑关系) 20.【答案】必先治其家;会对这个国家产生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首先爱家 人和家庭。(答出一句给 1 分,两句给 3 分,三
40、句给 5 分) 21示例:【答案】 (1). 名字不够响亮不一定影响经济发展 (2). 更名不一 定会带来本市的经济腾飞 四、写作(60 分) 【解析】此任务驱动型作文首先明确任务是什么明确而直接的任务(因为用的是问 句)就是你更认同哪个人的观点?(注意,试题版本不一,有的试题问的是“这 三个人中,你更欣赏谁?”,审题时存在着一定差异,请自行体会,此处不做过多分 析)还有一个看上去“不严格、不清晰”的任务(用的是陈述句,所以更没有人在 意了)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其次要弄清任 务的含义无论是认同还是欣赏,在作文中必须明确回答你选择的是“哪个人”或者 “谁”以往的高考
41、作文题都是要求“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注意两个词语 的差别:“综合”是指你一定要把材料中的不同内容(主要是三个人的不同看法)放 在一起进行处理,而“不要脱离”意味着所写作文内容只要与材料的内容或含义有关 就可以所以,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要求更为严格,不要在高考写作中再玩金蝉脱壳的 把戏了从作文材料中引申出一个话题或者道理,然后天马行空地行文此外,如 果你有能力的话,要在作文中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文字中能够清晰展现 的就是“权衡和选择”,至于“思考”,只要你写了这篇作文就思考了嘛“选择” 实际上在回答第一个任务“你认同/你更”时就可以算是做到了这一点“权衡”, 我想这是作文中需要重点表现的,要把三个人的看法进行比较,指出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