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殿堂 第 1 节 化学真奇妙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1.化学的研究对象:物质 2.化学的作用:创造我们所需要的物质,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还能实现物 质与能量的转化 3.化学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信息科学、功能材料研制、能源开发、 环境保护、生命过程探索等 2、神奇的化学变化 4.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如食物消化、蜡烛燃烧等) 根本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而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颜色变化,生成沉淀、产生气体等现象 5.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3、物质构成的奥秘 6.世界万物都是有极其微小的粒子
2、(分子、原子等)构成,例如水由水分子构 成 7.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 第 2 节体验科学探究 1.化学的学习从问题开始,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2.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方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3.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 方案、进行实验等) 、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 第 3 节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一) 1、实验室安全规则 1.取用药品的“三不”原则:不要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 品气味,不要品尝药品 2.剩余药品的“三不”原则:不要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带
3、出实验 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中 3.节约原则:按规定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 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4.常见仪器(对照课本 150 页): 1)反应容器 可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注意:可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只有:试管 不能直接加热(放在石棉网上):烧杯、锥形瓶 2)存放物质的仪器:广口瓶(存放固体) ,细口瓶、滴瓶(存放液体) 3)取用仪器:药匙(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 、镊子(块状固体) 、胶头滴 管(少量液体) 2、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保存:广口瓶):一横二低三直立 块状:用镊子 粉末状:药匙(纸槽) 2.液体药品的取用(保存:细口
4、瓶) 规定量: 量筒 大量液体:倾倒 口诀: 塞倒放签向手,管倾斜口挨口 注意:塞倒放防止 污染药品 ,签向手防止 腐蚀 标签 缓慢倒轻轻刮,塞紧塞放原处签朝外 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垂直悬放于试管正上方 胶头滴管使用的注意事项: 1)使用滴管时,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也不能接触容器内壁,应垂直于容器正 上方。 2)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放,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 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液体腐蚀胶头。 3)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用冲洗) 。 3、物质的加热(外焰温度最高,用外焰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两检查 看灯芯 (若灯芯不平或烧焦,就剪掉) 看酒精量(酒
5、精量要在 1/32/3 之间) 三禁止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禁止用嘴吹灭,必须用灯帽盖灭 一必须 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防止挥发浪费) 注意:1)用嘴吹灭酒精灯,酒精灯会烧的更旺 2)如果酒精灯倒了,着火了,用湿抹布盖灭 2.给物质加热时注意: 1)必须用外焰加热,且加热前要预热; 2)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得超过试管体积的 1/3; 3)加热时,试管口不得对着有人的地方; 4)给液体加热,试管应与桌面成 45 度角;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 斜 5)不能用外壁有水珠的试管加热; 6)加热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 7)不能用手拿试管加热,而应该
6、用试管夹,试管夹要由下往上,夹在试管的中 上部,近试管口 1/3 处 8)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以直接受热,而烧杯、烧瓶要放在爱石棉网上加热。 量筒、集气瓶等不能用来加热。 直接倾倒 胶头滴管 3.加热时试管炸裂的原因: 1)没用外焰加热,没有预热就进行加热 2)试管外壁有水珠 3)加热时,试管底接触灯芯 4)加热后试管没有冷却就进行冲洗 5)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未向下倾斜,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6)试管质量不好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 1 节 运动的水分子 1、水的三态变化 1.水的三态变化:冰(固态) 水(液态) 水蒸气(气态) 注意:水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
7、 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排列方式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自然想象(水的三态变化) 固态水 液态水 气态水(例如地上的水渍蒸发,冰融化成水等): 水分子 获得能量,运动速率加快,分子之间间隔变大 气态水 液态水 固态水(例如水蒸气遇锅盖冷凝,水结成冰灯):水分 子失去能量,运动速率减慢,分子之间间隔变小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还有一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3.分子的基本特征: 1)分子本身很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分子间隔较大,而固体和液体之间间隔较小) 4)分子本身具有能量 5)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2、自然界中的水 1.水的天然循
8、环 1)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2)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能量的是太阳 3)水的天然循环的作用:实现水的自身净化,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2.天然水的人工净化 天然水中含有泥沙、可溶性矿物质和细菌等杂质 注意:在所有的操作步骤中,只有杀菌是化学变化,其他均是物理变化 沉降 (明矾) 沉降步骤 中加明矾的作 过滤 用:明矾 可以吸附悬浮 天 然 水 大颗粒 泥沙 小颗粒 有颜色或是气味的物质 细菌 可溶性物质 蒸 馏 水 吸附 的颗粒,加速沉降 杀菌 蒸馏的净化程度最 高 蒸馏 分离方法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 纯净物:有一种物质 组成的 3.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
9、成的 纯净物:有一种物质组成的 4.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1)过滤(分离不溶性的固体和液体,例如泥沙和水) 实验仪器:漏斗(带滤纸) 、铁架台(带铁圈) 、玻璃棒、烧杯 注意: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要低于漏斗边缘 滤液要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漏斗下端管口靠在烧杯内壁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 烧杯靠在玻璃棒上 过滤时速度慢的原因:滤纸未紧贴在漏斗内壁上 过滤仍然浑浊的原因:滤液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等 过滤仍浑浊,应采取的措施:二次过滤 2)吸附(分离有颜色或有气味的物质,例如家装时用活性炭吸附甲醛气体)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有颜色或有气味的
10、物质,如红墨水经过活性 炭变无色 3)灭菌(化学变化) 消毒剂 氯水 漂白粉 高温消毒 4)蒸馏(分离不同沸点的液体,例酒精和水) 实验仪器:铁架台(带铁圈) 、酒精灯、蒸发皿、烧杯、玻璃棒(作用:搅 拌,防止局部 温度过 高,液体溅出) 5)蒸发(分离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和液体,例如食盐和水) 5.硬水与软水 硬水是指含较多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软水是指含较少钙镁矿物质的天然 水 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方法:肥皂水 家庭中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加热煮沸 第 3 节 水分子的变化 1、水的分解(电解水:向水中通入直流电) 1.现象:电极两端产生气泡,液面下降 详解:电源分正负两极,正负两极上均产生气泡,且
11、负极(图示 b) 产生的气体约是正极(图示 a)产生气体体积的 2 倍,即负氢正氧 2:1。 正极:氧气,体积少;负极:氢气体积多 2.检验:(学会验证某种气体是何气体,步骤: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结论) 正极: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该气体,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负极: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该气体,气体燃烧,证明该气体是氢气 3.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水通电会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等等 4.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水 氢气+氧气 (分解反应) 反应物 生成物 2、水的合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1.验纯(点燃任何气体前都要检验气体纯度,以免发生爆炸):用小
12、试管口朝 下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如果听见尖锐 的爆鸣声,证明气体不纯;如果听到低沉的“噗”的一声,证明气体纯净。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放出 热量(或是写:用手摸烧杯,烧杯发烫) 3.结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 反应放出热量 在点燃时,氢气分子和空气中部分氧气分子被破坏,构成氢气分子的 氢原子和构成氧气分子的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实质) 4.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氢气+氧气 水 (化合反应) 三、化学变化的实质:旧分子被破坏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例如水电解的实质:水分子被破坏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水分子的
13、氢氧原 子再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氢气燃烧的实质详见上面氢气燃烧的结论 4、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一变多):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化合反应(多变一):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详解:两者都为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所以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化合 或是分解反应的前提就是它必须是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不只是这两种反应类型, 还有很多其他反应类型,判断时要注意判断反应类型的依据:反应物和生成 物的种类(反应物一种,生成物多种的是分解反应;反应物多种,生成物一种 的是化合反应) 5、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该物质
14、的化学性质。如氢 气在空气中燃烧,表示氢气具有可燃性这一化学性质,常见的化学性质,如可 通电 点燃 反应条件 燃性、助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物质的物理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硬度、挥发性、溶解性 等等 两者的区别:是否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注意: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同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 化学性质就不同) 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宏 观 物质本身(种类)不变,只是物质的 大小、形态、状态改变 物质本身(种类)改变 微 观 分子本身(大小、数目、种类)不变, 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排列方式 分子本身(种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