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新 闻 两 则 教学目的: 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2、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3、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课型:新授。 方法:讲述、讨论。 第一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消息)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 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 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 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 二、新闻的有关知识: (一)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 速写等。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
2、时的消息。 消息有三个特点:1真实性,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2及时性,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性,简明扼要。 (二)新闻的要素: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即 6W 何人 Who?何时?when?何地?where? 何因? why?何事?what?如何?how?) (三)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结构有五部分:标题(分为:主标、引标、副标) 、 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让人们对新闻有所了解(简、精、全)导语 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两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可以从几 方面总领全文;主体是新闻的躯干,位于中部,它用充足的
3、事实表现主题,是 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结束语,可以交代事情最终结局,可有可无。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 在主体中。 (其中标题、导语、主语属于主体部分,必不可少;其中结语和背 景属于辅助作用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 (四)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消息不是“纯客观”的报道,它要把作者的 立场、观点、思想感情融入其中。因此,消息一般以记叙为主,也可适当议论。 (五)新闻的写法, “倒金字塔”式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 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 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
4、而得名。 三、文题解说: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毛泽东主席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稿。新闻, 又称消息,用来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本文的标题高度概括了本则 消息的主要事实, “百万大军” “横渡长江”准确、简练而且极有气势,胜利豪 情跃然纸上。 四、找出这则消息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 年 4 月 20 日夜起至 4 月 22 日 22 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 ,东至江阴一千华里长江战线( 1000 余华里的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 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
5、 经过: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横渡长江,23 日可全部渡完。 事情的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 五、研读课文: 1、 (新华社长江前线 22 日 22 时电)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电头,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2、 指出这则消息的导语和主体分别是什么? 导语部分包括两句话“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局均是人农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 主体部分从“20 日夜起”至最后。 3、研讨: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 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从结构看,它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来安排结构顺序 的。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
6、,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 军抵抗甚为微弱,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一起议一议。而东线 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主体,三路三个层次,看三个层次的衔接,一气呵成。中路和西路,都从 时间说起,这样并列,层次分明,又紧相衔接。说了西路战况之后,又合起来 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是“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 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 破了” 。话题从“西面”转向“东面” ,很巧妙很自然地转到了下一层。可见, 作者是很注意一层与一层之间的衔接的,所以全文流转顺畅,一气呵成。 4、查阅相关资料
7、,了解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时代背景,然后说说作者是如何 交代这一背景的。 1948 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女婿发起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 民党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为了获得反攻的机会,蒋介石一面宣布下野,由李 宗仁代理总统职务支撑残局;另一方面你,大搞和谈阴谋,以赢得喘息之机, 以求东山再起。在这种情况下,我党及时揭露了敌人的阴谋,毛泽东为此写了 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 ,并在谈判破裂后的 4 也 21 日,发布了“向全国 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彻底消灭一切敢于抵抗的敌人,解放中国人民, 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作者在主体部分,交代西路军所遇抵抗微弱的原因时同时交代了背
8、景“这 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名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 平,不想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 5、指出本消息的结语部分? 结语是最后三句。 6、这篇新闻中属于议论的句子是哪几句?这些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句(即“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听见南京拒 绝和平,都很泄气。 ”)揭示事物本质,长我军士气,灭敌人威风,增强文章的 思想性。 小结: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通过过全面报道震惊中外的渡江 战役的概况,赞扬了中国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将钱一直和英雄气概, 宣告了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具有历史性意义。 六、体会语言特点 讨论:本文语
9、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文中的词加以说明。 1、准确、简练、铿锵。 准确,首先是用词准确。例如, “冲破”与“突破”词义有所区别, “冲破 敌阵” “突破安庆、芜湖线”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都运用得准确。又如, 东面防线经过整天激战,敌军一部分被歼灭,另一部分被击溃,不是一概说歼 灭,或者一概说“击溃” ,而是说“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 词在程度上的差别,表达才算准确。例如,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 加上“较为”二字就十分准确。而汤恩伯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 , 加上一个“很” ,可见他骄傲自负的心理。 必须明确交代的地方,一点也不含糊。例如, “西起九江”后
10、面还注明 语言的精练、铿锵,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能用单音节的词不用双音节词。 电文要求极端精练,军事用语更要求斩截有力。二是适当采用文言词。例如, “至发电时止”斩截有力,如果写成“到发电文的时候为止” ,就拖沓了。又如, “现已占领”不说“现在已经占领” 。这类例子还很多。 这篇新闻许多语句很文气。或雅或俗,各得其妙。 2、详略得当。 报道各战线时并没有均匀使用笔墨,对东路军的情况写得比较详细突出,因为 敌人的防线比较兼顾,而且这一地区在战略上有重要意义。 3、叙议结合。 在报道中路军进展情况后,插入一段简单议论,指出我军取胜的原因,从而深 化了报道的主题。 第二则飞天英雄凯旋 (通讯) 一
11、、文题阐释 飞天英雄凯旋是一片通讯。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及时、 迅速、生动真实地反映人物和事件的新闻载体。 “飞天英雄凯旋”这一文题,精练、简洁。题目中的“飞天英雄”是杨利 伟,既点明了主要事件,同时, “英雄”一词,也表达了作者对杨利伟的赞颂和 敬意。 “凯旋”指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遨游 21 多小时后,从外 天归来。则交代了“飞天”令人振奋和骄傲的结果。文题语言简练,透露出一 种胜利的喜悦之情。 二、 创作背景 2003 年 10 月 16 日凌晨, “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遨游了 21 个多小时候, 顺利返回地面,它表明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这则新闻报道
12、了 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 三、 整体感知。 精神抖擞 等待归来 彻夜未眠 高度评价 飞天英雄 顺利穿过黑障区 祖国航天 凯旋 胜利归来 成功抛掉伞舱盖 热情讴歌 安全着陆 伟大祖国 预示前景祖国像旭日东升 四、探讨课文 1、本文开头的题记有何作用? 题记把两件震惊世界也令中国人骄傲的大事用“巧合”串联起来,突出了事件 对的重大意义,刻意强调了“10 月 16 日”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是一个历史 性的时刻。 2、分别找出这则通讯的导语、主体和结语部分。 题记之后第一段是导语部分;结尾三段是结语;中间部分是主体。 3、从以下句子中任选两句进行赏析。 (1)“晨曦中的内蒙古自治区四王子寒气袭人”
13、属于什么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为人物出场设置场景,点明了着陆场的气候特点,同时,也用 环境的凄寒反衬人们的热情。 (2)“看见了,我们看见飞船了!”“在那里,在那里!”“神舟回来了!” 语言描写,用短促简洁的语言,准确表达出了人们看到飞船后极度喜悦和激动 的心情。 (3)搜索救援人员跳下直升机,箭一般冲向返回舱。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救援人员的速度之快,表现了救援人员的心情 的迫切。 (4)只见身着白色宇航服的宇航员从返回舱中探出头来,显得神采奕奕,他把 面罩打开,推至头顶,微笑着向迎接他回家的人们挥手致意。 “神采奕奕”“微笑”“挥手致意”这一系列的神态动作描写,准确地表现了 航天员杨
14、利伟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间接地表现出这次太空飞行是非常成功 的。 (5)此刻,天边刚刚露出第一缕朝霞。 景物描写,用美丽的找下来暗指中国航天事业正如旭日东升一般,蒸蒸日上。 (6)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再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新 的一天开始了。 国歌的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既标志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又暗示了祖国将 步入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五、课堂小结。 飞天英雄凯旋报道了我国“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遨游 21 个多小时之 后,顺利返回地面的情况,高度评价了祖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热情讴歌了 伟大的祖国像旭日东升,正蒸蒸日上。 我们可以感受到飞天与百
15、万相比,对时间的报道更详细,更能重 视事件的情节。它的语言精彩生动,使人如身临其境,可闻其声,可见其人。 百万则更简明扼要,富有感染力。 六、鉴赏与写作 1语言风格 飞天英雄凯旋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具有鲜明的特色。一是多种表达方式 的结合。全文以记叙、描写为主,时时穿插议论和抒情。更多的时候,是把议 论、抒情和记叙、描写融合在一起,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抒情气氛,字里行间始 终充溢着激动人心的情绪。二是文章的语言洗练干净,富有表现力,找不到一 点冗余的信息。 2.写作技法 飞天英雄凯旋主体突出,从细微处着手描写大场面。作者报道的是一个大 事件、大场面,却不从大处着笔,无意写出场面的恢弘气势,而是突出
16、事件的 重点环节,突出主要人物,主要写杨利伟受命的过程。写人物也是从细微处着 眼,写他从容稳健的步伐,写他微笑的神情,从细微处写出了人物的精神气质。 全文篇幅短小,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借鉴应用 飞天英雄凯旋一文,条理清晰、结构灵活。一方面,文章以时间为序组织 材料, “6 时 0 分” “6 时 07 分” “6 时 12 分”等词语的使用,使条理显得非常 清晰。另一方面,作者交替报道了天上、地面的情况,又从空间上立体地展示 了“神舟”五号飞船顺利返回地面、航天英雄凯旋而归的过程。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1)外表形式不同 1) 标题不同 一般而言,通讯采用一行标题,即主标题。需要时,通
17、讯也可以加一副标题, 即用破折号附加在主标题之后,用以解释或说明标题,把通讯做成两行标题。 通讯也少有使用引题的,但不采用三行题的形式;但消息的标题则一行题、二 行题、三行题都常用。 消息不仅在引题方面区别于通讯,其副题也与通讯的副题不同,它直接说明内 容,不采用破折号附加的形式。 2)开头形式不同 消息最明显的标志是“电头”或“本报讯” ,即在导语之前有用异体字标出的 “XX 社 X 地 X 月 X 日电”或“本报讯” ; 通讯则没有这种形式,即使使用“电” ,也是“电尾”式通讯稿件,用括号尾部 附加“XX 社 X 月 X 日电” ,以示所用为通讯社的电传稿。 (2)时效性不同 通讯的时效性
18、往往不及消息。通讯发稿件较慢,是因为对材料的要求比较严格, 要求更详细、深刻、生动、典型,记者需要有一个采集选择和认识的过程。同 时通讯强调报道的完整性,有时还必须等新闻事件有一个较充分的展示过程或 等事物发展有一个阶段性成果时,采写通讯的时机方成熟。 (3)详尽程度不同 消息:是将事件的几个新闻要素报道出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 结果等) ,使受众尽快了解到最重要的概括性信息。消息一般篇幅几十字、几百 字最多千字左右(校园日常稿件不需要千字,两三百字即可) 。 通讯:往往在消息之后,将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等读者渴望知道的详尽 信息加以整合,然后完整地报道出去。通讯报道的事实往往
19、比消息更形象、更 生动。通讯一般四五百字,长则上千上万字。 (校园新闻一般四五百字即可) (4)主题结构不同 消息:新闻报道中的快速文体,讲求速报与时效。主题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有些消息,如简讯,无需提炼主题。 通讯:必须提炼出主题,主题对通讯来说必不可少的。作者在采访中收集的各 种各样、大大小小、粗细庞杂的事实材料组织在一起,有主题贯穿起来进行写 作。 (5)表现手法不同 消息:讲究客观报道,与此相应,消息写作主题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即以局外 人的姿态出现,让“他” “他们”以及被报道主人公的名称,身份运行在字里行 间极少让“我”出现在报道之中;消息较少有议论、描写,极少有抒情。消息 运用的是词语的直接含义,显得简洁朴素。 通讯:第一、二、三人称各显所长, “我” 、 “你” 、 “他”在描写、议论、叙述、 抒情中各取所需。通讯常常融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通讯通常借助文学手 法表现主题,通讯包括报告文学,和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的根本区别是就是 在于真实性。 (6)文体结构不同 消息:是一种程式化的文体,它的外部结构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组成, 标题、导语又都有一些常用的模式。消息的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着固定的 模式进行操作,创造性只体现在一些局部性的地方 通讯:写作跟一般记叙文相似,没有固定格式,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形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