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利用机械能 课 题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课 型 新课 (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知识与技能 (4)知道机械能和机械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1)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机械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 (2)体验用类比方法,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过程,学会迁移学习。过程与方法 (1)有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积极性。 (2)通过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3)学会自己查找资料,培养自学的能力。 教 学 目 标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动、势能的概念及决定因素 教学难 点 动、势能的相互
2、转化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斜面,力学小车,砝码,斜槽,钢球,木块,橡皮筋,压缩弹簧等。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 学 内 容 设计与 反思 板书设计: 1、 动能的定义:P184 2、 动能的决定因素:质量、速度 3、 势能的定义:P184 4、 势能的决定因素:质量、高度、形变大小 5、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弹性势能和动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机械能转化和守恒定律 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机械能的总量保 持不变。 教 学 内 容 设计与反思 一、复习导入: 出示斜槽,并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
3、使木块移动 了一段距离。让学生分析碰撞过程中,做没做功? 利用学生分析的结果“钢球对木块做了功”引入能量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 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可见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着密切的联系,能量反 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 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 能量越大。 二、讲授新课: 第 1 课时 物体具有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以后我们将逐步认识各种形式的能量。 刚才的实验中钢球撞击木块能够做功,但若将钢球停靠在木块一侧(边讲边演示) ,这时的钢球并不能推动木块做功。只有运动的钢球才能推动木块做功。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能够做功,它们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4、引导学生广泛地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空气、水和各种物体都能够做功,而 具有动能。概括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 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多少不尽相同。如狂风能吹倒大树, 而微风只能使树枝摇动。进而通过演示实验,概括出决定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演示课本图 9-36、9-37 实验,实验可分三步: 将同一个钢球,从斜 面不同高度滚下,让学生观察钢球将木块推动的距离。 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不同,说明钢球对木块做的功不同。木块被推动得越远,表明 钢球的动能越大。实验说明:从不同高度滚下的钢球,具有不同的动能。 上面的实验表明钢球从较高处滚下时具有的动能大。那么 钢球从不同的高 度滚下时有什
5、么不同呢?我们可通过观察实验来得到结论。将质量相同的两个钢 球,同时从斜槽的最高点和接近斜槽底部的位置释放。从最高点滚下的钢球能在 水平槽上追上从接近底部滚下的钢球。实验表明从高处滚下的钢球速度大。从而 得到结论:物体的动能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换用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让其滚下,让学生观察钢球推动木块的 距离。从而得出结论: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演示实验之后,总结实验结果: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 大。 (2)势能:物体由于运动的原因而具有动能,物体还可能由于其他的原因而 具有能量。例如,同学们都玩过用橡皮筋弹射纸弹的游戏,拉长的橡皮筋能给纸
6、弹一个力,并推动纸弹移动一段距离,从而对纸弹做了功。同样拉弯的弓,压缩 的弹簧也能够做功,它们都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弹性势能,它是由于物体发 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解释弹性形变: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形状变化,叫做形变。如果外力 撤消,物体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列举事例说明物体的弹性形 变。如:拉长的弹簧,压扁的皮球,弯曲的钢锯条,上紧的钟表发条等。 利用课本图 9-42 的实验,阐明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 越大。弹簧压得越紧,放松时它做的功越多,表示它的弹性势能越大。 被举高的重物,也能够做功。例如:举高的铅球,落地时能将地面砸个坑; 举高的夯落下时能把
7、木桩打入地里。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列举事例说明:物体的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如: 举起同样高度的铅球和乒乓球,铅球落下时做的功多,具有的重力势能大。铅球 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引导学生讨论树上结的苹果是否具有重力势能?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一个 物体能够做功”的含义。能够做功只是说物体具有了做功的“本领” ,但不一定 做了功。树上结的苹果虽然没有做功,但只要它从树上掉下来就能做功,所以我 们说它具有重力势能。 (3)机械能:让学生分析静止在桌面上的钢球是否具有能量?(具有重力势 能)继而让学生分析在桌面上滚动的钢球具有什么能?通过分析得知滚动 的钢球
8、 既有动能,又有势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一个物体既有动能,又有势能,那么动能和势能 的和就是它的总机械能。 (4)能量的单位:从前面的讨论,我们可以认识到能量是跟做功有密切联系 的概念,能量反映了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能量的大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 衡量。因此,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单位跟功的单位相同,也是焦耳。 第 2 课时 (3)动、势能的相互转化 实验 1:滚摆实验 出示滚摆,并简单介绍滚摆的构造及实验的做法。事先应在摆轮的侧面某处 涂上鲜明的颜色标志,告诉学生观察颜色标志,可以判断摆轮转动的快慢。引导 学生复述并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开始释放摆轮时,摆轮在最高点静止,此 时摆轮
9、只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摆轮下降时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少;摆轮 旋转着下降,而且越,转越快,其动能越来越大。摆 轮到最低点时,转动最快, 动能最大,其高度最低,重力势能最小。在摆轮下降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逐渐 转化为动能。仿照摆轮下降过程的分析,得出摆轮上升过程中,摆轮的动能逐渐 转化为重力势能。 实验 2:单摆实验 此实验摆绳宜长些,摆球宜重些。最好能挂在天花板上,使单摆在黑板前, 平行于黑板振动,以便在黑板上记录摆球运动路线中左、右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位 置。分析单摆实验时,摆球高度的变化比较直观而判断摆球速度大小的变化比 较困难,可以从摆球在最高点前后运动方向不同,分折摆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的
10、速 度为零,作为这一难点的突破口。顺便指出像单摆这种往复的运动,在物理学中 叫做振动。 综述实验 1、2,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实验 3: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 演示下图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实验。实验可分两步做。首先手持着木球将 弹簧 片推弯,而后突然释放木球,木球在弹簧片的作用下在水平槽内运动。让 学生分析在此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第二步实验,让木球从斜槽上端滚 下,让学生观察木球碰击弹簧片的过程。然后,依据下图,甲乙图和乙丙图 分析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和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得出:动能和弹性势能 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自然界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事例很多。其中有
11、一些比较直观,例如:物体从 高处落下、 瀑布流水等这些事仍也可以让学生列举,说明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 化。有些事例比例复杂,例如: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沿一条曲线(抛物线)运动过 程中,动能和势能是如何相互转化的呢? (在黑板上画出足球轨迹,依图分析)首先我们来分析足球离地面的高度的变化, 这是判断足球重力势能变化的依据。很明显,在上升过程中足球的重力势能增加, 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势 能减少。接着再分析足球的速度。足球在最高点时不再上升, 说明它向上不能再运动,所以,足球在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小,在下降过程 中速度又逐渐变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足球在上升阶段动能转化为重力势 能,在下降阶段重力势
12、能转化为动能。 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过程中,也发生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人造地球卫星 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围绕人造卫星,同学仍还有许多 的谜没有揭开。例如:人造卫星为什么能绕地球运转而不落下来? 在人造卫星内失重是怎么回事?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同学们进 一步学习,今天我们只讨论卫星运行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 互转化。 人造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它的位置离地球有时近、有 时远。(出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轨道图)现以我国发射的第 一颗人造卫星为例,它离地球最近时(此处叫近地点)离地面 439 公 里,离地球最远时(此处叫远地点)离地面高度是 2384 公里,它绕 地球一周的时间是 11
13、4 分钟。它在近地点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 此时离地面最近,势能最小。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减 小,势能增大,动能向势能转化。直到远地点时,动能最小,势能最大。卫星由 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 势能向动能转化。在卫星运行过程中,不断地有动能和 势能的相互转化。 (4)巩固新课 通过“想想议议”问题的讨论,进一步认识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必定有动能和势能各自的变化,而且是 此增彼减。 动能的增减变化,要以速度增减来判断。 重力势能的增减变化,要以物体离地面高度的增减变化来判断。 判断弹性势能的增减,要根据弹性形变大小的变化。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以下问题的
14、讨论,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能量、动能、势能、机械能等概 念及机械能的单位。 (1)高山上有一块大石头,稳稳地待在那里,它有没有能量?有什么能量? (2)列举几个物体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事例。 (3)在空中飞行的球,它具有的重力势能是 5 焦,具有的动能是 4 焦,这只 球具有的总机械能是多少? (4)在同一高度铅球和棒球具有的重力势能不相等,若使它们的重力势能相 等,可采取哪些方法? (5)从斜槽上端滚下的小球,它有没有重力势能?在它下滚的过程中重力势 能的大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在滚下的过程中有没有动能?它的动能有没有变 化?为什么? (6)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动能和重力势能是可以相互
15、转化的。 弹性势能和动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机械能转化和守恒定律 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 变。 四、课堂练习: 自主学习 1、能量简称_ _,是指一个物体如 果能对另一个物体_。 2、动能是指物体由于_有的能。 3、势能是指物体由于被_或发生_而具有的能,前者是指_能,后者是 指_能。 4、机械能是指_和_的统称。 知识突破 1、能量的形式判断 (1)物体具有动能的条件是_。 (2)物体具有重力势能的条件 是_。 (3)物体具有弹性势能的条件是_。 2、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 (1)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_(2)悬挂着的日光灯_ (3)正在
16、降落的跳伞运动员_ (4)被压缩的弹簧_ 3、修筑拦河大坝的目的是抬高上游水位增加水的_能,当闸门打开 后水就会具有更大的_能 4、下列物体只具有重力势能的是( ) A.正在匀速上升的直升飞机 B.被举高的杠铃 C.拉长的弹簧 D.抛出去的铅球 5、能量的变化和转化 (1)动能的影响因素有_。 (2)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有_。 (3)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有_。 6、汽车在匀速爬坡的过程中,动能_,重力势能_,机械 能_。 (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 ) 7、如图 1 所示,滚摆在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时,若不计阻力,则滚摆具有 的 逐渐转化为 ,而在能的转化过程中,它的 总量保持不 变。 8、我
17、国“神舟六号”飞行的椭圆轨道,近地点 200 公里,远地点 347 公里, 飞船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飞船的速度_,势能_。 ( 填 “增 大 ” “减 小 ”或 “不 变 ”) 知识应用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必须做功才具有能 B.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一定比速度小的物体具有的动能多 C.位置高的物体一定比位置低的物体具有的势能多 D.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它就具有能 2、据报道“某高楼大厦发生高空抛物的不文明行为,一位老太太被下落的 图 1 西瓜皮砸伤-” ,西瓜皮在下落的过程中逐渐增大的物理量是( ) A.重力势能 B.动能 C.重力 D.密度 3、某物体沿斜面匀
18、速下滑时,它的( ) A. 动 能 增 加 , 势 能 不 变 B.动 能 不 变 , 势 能 减 小 C.动 能 增 加 , 势 能 减 小 D.机 械 能 不 变 4、以同样的速度行驶的大卡车和小轿车,_的动能大,所以在同样的道 路上,不同车型的限制车速是 不同的,大卡车的最大行驶速度比小轿车_(填 “大”或“小” ) 。 5、撑杆跳高运 动可分为几个阶段: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在这几个过 程中能量转化情况是: (1)助跑阶段,运动员消耗体内的化学能转化为运动员的_能。 (2)撑杆起跳阶段,运动员的_能增加。 (3)越过横杆后,运动员将_能转化为_。 6.如图 2,把不同的实心小铁球放在
19、相同的实验装置的斜面上自由滚下,撞 击静止于水平面上的小木块上进行实验。在下列几种情况中,能说明物体的动能 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 丙、丁 7.骑自行车的人,在上坡前往往要加紧蹬几下脚踏板,这是为了( ) A.增大惯性 B.增大上坡推力 C.增大动能 D.增大势能 8.随着人类能源消耗的迅速增加 ,如何有效提高能量利用率是人类所面临的 一项重要任务,图 3 是上海“明珠线”某车站的设计方案,与车站连接的轨道有 一个小的坡度,请你从节能的角度,分析这种设计的优点。 9.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王燕同学发现学校运动场上有若干大小不等的铅球, 如图 4 所示,她想利用这些器材亲自体验一下“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1)请你帮她设计应如何去做。 (2)说明该实践中怎样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 大小。 五、布置作业: 顶尖课课练p70-72 六、教学效果追忆: 甲 乙 丙 丁图 2 图 3 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