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湘教版必修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word教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59811 上传时间:2019-09-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湘教版必修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湘教版必修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湘教版必修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湘教版必修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word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湘教版必修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word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作者: 高玉晓(2006/03/2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概况和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2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3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 会可持续三个方面 4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等内容。 5以及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人类思维方式的根 本改变。 过程与方法 1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人类应如何参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够清楚地表 述自己的认识。 2结合实例,理解可持续发 展目标的实现途径,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1通过本节内容,使学生树立人类发展与环境对立统一的辩证观;使学生 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逐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 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并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 教学重点 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3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及其目标 的实现途径。 教学难点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行为 表现及后果。 2突破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3积极宣传可持续发展思想,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

3、师表,付之于行 动。 教学方法 1.利用图表分析、说明人类改良环境与破坏环境的不同结果,加深自己对可 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 2.要及时收集各种新闻媒体传送的有关事例,归纳、分析,使理论和实际结 合起来,并运用理论来分析和指导实际,特别是要提高自身对环境问题和可持 续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并规范和培养自己对环境负责的行为。 教具准备 收集各种媒体的新闻资料,包括电视、 报刊、图片、录像资料等,尤其是 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现场录像资料或现场报道。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我们应该谋求

4、人 地关系的和谐统一以推动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那么,并 提出“可持续发展”是 21 世纪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协调人口、资 源、环境与经济间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 径。那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下面我们学习: 新课教学 第一课时 8.3 可持续发展(板书) 一理解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板书) 问题: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最后由老师总结并讲解) 1983 年,为了探索如何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 境与发展委员会,由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 员会发表了我们

5、共同的未来报告,开始将可持续发展概念提上国际议程, 并强调它对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适用性,从而使这个概念在全世界得到认可 和普及。 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 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可持 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 能力的发展。由定义可知,可持续发展既是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又是实现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因此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丰富的 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经济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经济、 社会、生态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如下图)。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6、,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 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 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 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 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 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讨论 :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代表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生态 学家。让学生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出发,讨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最后由老师 总结学生的发言。 (1)经济可持续发展。 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的目标是“发展” ,而经济发展,尤其是工、农业发展 更是“发展”的主题。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经 济

7、增长才能提高当代人的福利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增加社会财富。但是,可持 续发展不仅是重视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更是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提高。要 求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和适 度消费,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持续的工业发展和持续 的农业发展。 持续工业包括综合利用资源、推行清洁生产和树立生态技术观。综合利用 资源指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重视“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提 倡废物资源化。清洁生产指“零废物排放”的生产。就生产过程而言,实现废 物减量化 、无害化和资源化;对产品而言,生产“ 绿色产品”或“环保产品” , 即保持生产对社会环境和人

8、类无害的产品。生态技术观指应用科学技术与成果, 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改善发 展的质量。 持续农业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方式,以实行技术变 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求得到满足。这种持久 的发展( 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环 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 。 (丹波宣言定义语) (2)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 发展是以“物”为中心, 以物质资料的扩大再生产为中心,解决好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之 中以

9、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社会发展则是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生存、 享受、康乐和发展为中心,解决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问题。 由此看出,二者联系十分密切,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 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和目的,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发展,才能求得整个国家 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全体公民过上美满、愉悦、幸福的生活。1991 年发 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从社会科学角度,将可持 续发 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融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 品质” 。这一定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实质。 (3)生态可持续发展 生态可持续发展所探讨的范围是人口、资源、环境

10、三者的关系,即研究人 类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 程,寻求改善环境、造福人民的良性发展模式,促进社会、经济更加繁荣昌盛 地向前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当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强度和排放的 废弃物没有超过资源生态经济及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时,既能满足人类对物质、 能量的需要,又能保持环境质量,给人类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加之生态 系统又能通过自身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环境自净能力,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 平衡、稳定和正常运转。这样的良性循环发展,不断地产生着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生态效益,这就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所以,可持续发展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环境保护

11、,而是从更高、更远的视角 来解决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强调各社会经济因素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 寻求的是人口、经济、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还体现了以下三大原则: (1)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是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之一。可持续发展 的关键问题是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公平。所谓时间上的公平又称 “代际公平” ,要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一代人不要为自 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给世 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当前的状况是

12、资源的占有和财富的分配极不 公平。所谓空间上的公平,又称“代内公平” ,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与人之间、 国家与国家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据联合国统计资料,世界人口中 20%的最富有 者占有世界总收入的 83%,而最贫穷的 20%人口仅占有 1.5%。富裕国家的人口 只占世界人口的 20%,但所消耗的能源却占 70%、金属占 75%、木材占 85%、 粮食占 60%。如此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是无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必须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应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 展进程中优先解决的问题。此外,可持续发展观还认为人与其他 生物种群之间 也应该是公平的,应该相互尊重,人类的发

13、展不应该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中把这一公平原则上升到尊 重国家主权的高度:“各国拥有按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 主权,并负有确保在管辖范围内或控制下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国家或本国以外地 区环境的责任。 ” 阅读 :中国在消除 农村贫困上的成就 中国在消除农村贫困采取的措施:不断增加扶贫投入,动员社会力 量参与扶贫,国家坚持开发式扶贫,实行科学扶贫,发挥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 组织以工代农和适量有序的劳务输出。 (2)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有许多制约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持续性原 则的核心指的是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

14、源与环境承载能力,以 保障人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人类要尊重生态规律、自然规律,能动地 调控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不能超越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不能损害支 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保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能力。经济的发展要同环境的 承载能力、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相协调,不能以损害人类共有的环境、浪费自 然资源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发展要与自然和谐。 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 要条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协调。 阅读 :承载力 承载力在生态学上的含义是指在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下所能够生存的某一 物种的最大个体数。一般可分为环境承载力

15、、资源承载力和土地承载力 (3)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全球必须采取共 同的行动,建立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全人类是一 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要达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 力,必须建立起巩固的国际秩序和伙伴关系,坚持世界各国对于保护地球的 “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鉴于历史责任和现实情况,各国可持续 发展 的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全相同,但是,对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经济发达 国家负有更大的责任。要建立新的、公平合理的、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及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

16、阶段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推进的过程,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所处 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承担的责任等方面都表现 出明显的差异。 举例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 承转:前面我们学习了人地关系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那 么,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上,应以实际行动来体现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与必然性。 第二课时 三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的第三部分,然后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认识并了解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3我们应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做到可持续发展。 在同学们阅读完课文后,对于上述三个

17、问题,我们可从以下内容加以点拨: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极其丰富,就其社会观而言,主张公平性,既满足 当代人又满足后代人的基本需求;就其经济观而言,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 系统基础上的持续经济发展;就其自然观而言,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 些观念是对传统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挑战,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我 们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也是环境的管理者,我们是否认知、愿意接受并 积极参与,是实施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只有首先建立起可持续发 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才 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事情,而是全

18、人类的目标。从根 本上讲,需要人类在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发生根本的变革。在实践 中,这种变革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课文中举到了清洁生产、公众的参与和选 用带环境标志的产品这三方面的例子,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生产、生活方式 等,如人类活动必须严格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合理 开发资源;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统一;在全球范围内共建物 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建立勤俭节约的 生活方式;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等等。 基于上述内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树立环保意识,如不吃野生动物, 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

19、、塑料袋,不捕捉青蛙、益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 垃圾,不乱涂乱画,不攀折花木等,并主动承担保护环境的宣传员。 课堂活动:通过上面的学习,组织学生阅读清洁生产循环图,了解清 洁生产的含义,并完成以下问题: 投影展示:读下面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 (1)清洁生产包括利用清洁_、清洁的_过程和清洁的_。 (2)传统的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方法是把焦点放在_处理上,即产 品使用后_对环境的影响。 (3)清洁生产是将 污染预防上溯到 _,并拓展到_。 (4)清洁生产是一种将_效益与_效益有机结合的生产方法和措 施,它有利于人类实现_发展。 (5)山西省是

20、全国重要的_基地,为保护环境,国家已决定将_ 市列为全国清洁生产试点城市。 答案:(1)能源 生产 产品 (2)末端 废弃物 (3)源头 生产全过程 (4)经济 环境 可持续 (5)能 源重化工 太原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了三部分内容。在前两节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问题以及人 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每一阶段“人” “地” 两方面所处的支配与被支 配的地位不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进而引发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措 施可持续发展。如何将这一可持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本节课的难点。 我们应通过本节课学习,以实际行动来宣传、深化这一可持续发展理论,使生 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发展得到更加的完善与

21、合理。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解决人类与环境矛盾的唯一办法是( ) A.扩大人类的生存空间 B.禁止工业排放 “三废” C.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加大开采自然资源的力度 答案:C 2持续发展的特征是( ) A.生态、经济、社会的发展 B.工业、农业、环境的发展 C.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持续发展 D.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改善 答案:A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趋于和缓 B.环境问题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C.环境问题全部是由自然原因造成的 D.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以人类自我满足为前提 答案:B 4清洁生产包括( ) A.清洁能源和清洁产品 B.清洁厂

22、房和清洁机器 C.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产过程 D.清洁的道路和清洁的交通运输 答案:A 二、综合题 1.(1)垃圾已成为城市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目前,许多城市对垃圾采用 填埋方式处理,该方式简便、省钱,但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你认为有哪些不足 之处? (2)法国有位哲人说:“垃圾是摆错了位置的财富。 ”对此,你如何理解? (3)下图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的处理系统示意图,在备选答案中 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方框内未填的内容。 A.肥料 B.做工业原料 C.填埋、焚烧或循环利用 D.回收处理 答案: (1)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地下水;垃圾产生沼气,如不及时收集输 出利用,容易发生爆炸事件等。 (2)垃圾中有许多可回收利用的资源。 (3)D B A C 2.下图是由于人类不遵循生态规律,造成人口、粮食、生态环境之间恶性 循环的示意图,请把备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相应字母所在的位置。 盲目开垦草原 人均耕地减少 地力减退 围湖造田 肥料短 缺 灾害加重 生产条件恶化 毁林开荒 答案:A B C D E F G H 板书设计 一 解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 2持续性原则 3共同性原则 4阶段性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