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2 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1、课程标准: (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 巨性。 (2)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 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2、考纲内容:“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3、高考概况:2010 上海考查拨乱反正;2011 天津考查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 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及时代背景;2011 天津考查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4、复习建议: (1)通过对“文化大革命”践踏民主法制的分析,认识健全民主法制对于国家 健康发展和公民正常生活的重要意义。 (2)通过对新
2、时期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的分析,让学生树立民主法 制观念,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 知识要点 一、 “文化大革命” 1、原因 (1)党内 错误进一步发展。 (2)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 (3)林彪、江青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 乱。 3、表现: (1)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国家主席 被迫害致死, 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2)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3)民主法律制度遭到破坏: 制度和 制度也不能实 行,国家法律形同虚设。 重难突破 “文革”的教训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
3、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2)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3)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二、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健全完善 1、平反 ,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 2、加强法制建设 (1)全面修订 1982 年宪法。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 (2)出台 和行政复议法 ,规范了政府行为,使“民告官” 有了法律保证。 (3)1999 年把“ ” 正式写进了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 时期。 3、完善民主政治制度 (1)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982 年,确立“长期共存、 ,肝胆相照、 ” 的 方针,完善中国共
4、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1984 年,颁布施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法 ,健全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 4、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1)背景:198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组织法通过;1998 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组织法 。 (2)目的:加强和扩大 ,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3)意义:是中国政府贯彻“依法治国”精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所进行的卓 有成效的努力,极大地激发广大民众的政治热情,保障了基层公民的权利。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完成全优课堂P50 真题汇编相关题目) 真题演练 1、1978 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A体制改革 B. 拨乱
5、反正 C经济建设 D. 对外开放 2、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 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 的部 分主题词摘要: 中国青年报对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概括,欠 缺的内容是 A我国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B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C我国经历了从被封锁包围到与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变化 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完善,进程不断加快 3、 (19 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三 自 1953 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
6、村每一代 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 19532009 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 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 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 2010 年 3 月 14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1)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 化。 (2 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4 分) (2)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4 分) 第 22 课 知识要点: 一、 “左” 倾;刘少奇;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 二、冤假错案;宪法;行政诉讼法 ;依法治国;互相监督;荣辱与共;城市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基层民主。 真题演练:1、B; 2、D 3、 (1)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 发生巨大变化。 (2)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