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基本说明 1 教 学 内 容 所 属 模 块 : 高 中 地 理 必 修 I 2 年 级 : 高 一 年 级 3 所 用 教 材 出 版 单 位 : 湖 南 教 育 出 版 社 4 所 属 的 章 节 : 第 三 章 第 三 节 5 学 时 数 : 本节共 2 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和地域分异三 大规律有关内容的教学;第二课时主要完成自然带、地带方性分异规律及地理环境差异性 与因地制宜教学。本教案为第一课时。40 分 钟 二 、 教 学 设 计 1、 教 学 目 标 : 1 了解地球表面的自然景观是有差异的 2了解地域分异的概念 3掌握地域
2、分异的基本规律及成因 4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5能够感受自然环境的和谐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 2、 内 容 分 析 : 本 课 时 虽 然 内 容 涵 盖 了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和地域分异三 大规律” 二 大 基 本 内 容 的 教 学 ,但 学 生 对 差 异 性 的 表 现 较 为 易 理 解 ,但 对 于 三 大 规 律 就 难 把 握 , 因 而 这 一 点 便 自 然 成 了 教 学 的 难 点 , 同 时 这 一 点 也 是 本 课 时 的 重 点 , 掌 握 这 一 知 道 点 , 对 于 我 们 了 解 陆 地 自 然 带 的
3、分 布 规 律 具 有 很 大 的 帮 助 。 3、 学 情 分 析 : 由 于 我 校 学 生 是 经 过 省 重 点 和 市 重 点 中 学 层 层 筛 选 过 的 后 进 生 , 学 生 基 础 较 差 , 学 生 习 惯 也 有 待 于 进 一 步 改 进 , 加 之 全 部 为 农 村 中 学 的 学 生 , 视 野 短 浅 , 由 于 他 们 受 家 庭 经 济 条 件 等 因 素 的 影 响 ,不 可 能 像 城 市 学 生 哪 样 到 处 旅 游 ,也 很 难 通 过 新 闻 网 络 对 生 活 区 之 外 较 大 尺 度 的 地 理 环 境 作 出 深 入 的 理 解 。 4
4、、 设 计 思 路 : 先 从 已 经 学 过 的 气 候 知 识 导 入 新 课 , 让 同 学 初 步 了 解 地 理 环 境 是 有 差 异 的 。 再 按 照 新 课 程 标 准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 先 出 示 相 关 材 料 或 地 图 , 然 后 结 合 生 活 让 学 生 举 出 身 边 的 例 子 , 进 而 更 深 的 了 解 差 异 性 的 表 现 。 对 于 地域 分异三大规律可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对所学内容首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根据已学过 的知识,尽量结舍生活中的实例(地图:理想大陆景观分布图、山地垂直景观分布图、山 地与纬度景观) ,进行层层
5、推导和归纳,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注重实际的理念,又可以让学 生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从而获得地理 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 三 、 教 学 过 程 描 述 环节 及时 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 复 习 引 入 2 分 钟 问:构成气候的两大要素是什么?影响气能候的 主要因素有哪些? 这三大因素,与气温关系最密切的是?与降水 关系最密切的是? 气候不同,植物景观及土壤是否相同?这反映 地表具有什么特征? 师提示(投影): 答:气温和 降水,纬度、 地形、海陆差 异纬度,
6、海 陆差异不同, 差异性 通过复习气候引入新 课,能为新课教学找 到理论依据。实践证 明,这样既能轻松地 进入新课教学,又能 巩固已学内容,为新 课教学作出了良好的 铺垫 过 渡 哪么这种差异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有无规律可 循?要掌握这个问题,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 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性 学生把书翻到 P78,预习新课 带着凝问预习,利于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并为教学指明了方向 板书: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投影:教材 P78图 38 问:南美亚马孙河流域是什么景观? 亚欧大陆与非洲中部分别是什么景观? 以上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试举出你身边不同地方景观的差异 答:热带雨 林亚寒带针
7、叶林、热带草 原自然环境 差异性无处不 在让学生畅 所欲言 让学生先体会大自然 之美及景观差异性, 激发学习兴趣。让学 生举出身边的例子, 培养其发现、探究地 理的意识和能力 讲 授 新 课 37 分 钟 小结: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通常把自然景观相似的地区划作同一个地域单元,这样,就在地域单元之间产生了自然差异。 这种地域单元之间的自然差异,我们称之为地域分异。 气候 植被、土 壤 气温 降水 纬度 地形 海陆 过渡:由于气候在全球分布是普遍而有序的,因而, 地域分异也就相应表现出了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这种有序性我们称之为地域分异规律
8、。 学生预习第二 个框题的内容 先感知,后学习,这 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板书: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投影:出示理想大陆气候分布图(图 1) 问:以上区域分别对应什么气候类型? 代表性植物景观是什么? 根据讨论结论 用彩色粉笔依 次在相应景观 区作图,如热 带雨林景观用 ,得出下图 2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 力、观察、分析能力, 相当部分 学生可能会 画不准确,但只要画 出大概就行了。开始, 同学们无从入手,但 经过提示后,相当部 分同学还是能作出一 个大概的,只是速度 比较慢 板书:(一)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问:图 2 景观在南北方向上的地域分布,体现了 什么规律? 引起这种分异规律的主 导因素
9、是什么?为什么会 呈现这样的变化? 该规律在哪些地带表现最为明显? 师:指导学生归纳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内涵 答:沿经线 延伸,随纬度 变化而呈南北 更替 热量(气温) 高、低纬度 培养同学们的读图、 析图能力。学生一下 不易发现,但通过指 导,能初步得出结论。 讲 授 新 课 37 分 钟 过渡:由于海陆差异等因素,致使地表某些纬度地带并不呈现连续的带状分布,而往往发生 中断和尖灭。因此,仅仅用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还不能全面解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图 1 板书:(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投影: 问: A、B 线内自然景观的变化呈现什么特征? 为什么会呈现这种特征?这种变化在什么纬度 带表现最
10、为突出? 阅读 P79最下 面的材料,然 后读图并回答 问题:沿海 到内地变化 (经度、干湿 度等)受水 分条件影响 中纬度在教 师的指导下, 归纳干湿度地 带分异规律的 内涵 培养同学们的读图、 析图能力。学生一下 不易发现,但通过指 导,能初步得出结论。 对于这样的讨论,学 生的结论一定会多种 多样,教师不要轻易 的否定学生的结论, 能肯定的一定要肯定,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保护学生的探究 意识。 指导阅读 P79最上面的材料并提问: 从海南岛到漠河的景观变化,反映的是哪一种地 域分异规律?为什么? 从北京向西到乌鲁木齐的景观变化,反映的是哪 一种地域分异规律?为什么? 阅 读 P79
11、最上 面的材料并回 答问题,之后 完成 P80三道 活动题 培养学生参与、阅读、 分析问题的能力。通 过实践,学生参与的 积极性好,分析归纳 也比较准确 过渡:影响自然景观地域分异,除了纬度因素和海陆因素外,还有地形因素。哪么,在地形 因素的影响下,自然景观又将如何变化? 板 书:(三)垂直分异规律 投影一:非洲乞力马列扎罗山景观分布图 投影二: 问:哪个地方的景观类型多? 垂直分异哪儿表现最突出的地区是? 讨论:山地 自然景观在空 间分布上所体 现的规律,分 析影响它的主 导因素。 阅读 P81图 3-10,完成 P81活动题 2 据投影二讨 论纬度地域与 垂直地域分异 的相关性 直观的让学
12、生从图像 把握,变书本知识为 生活中的实例,这样 对于学生来说容易把 握一些。实践证明, 通过图像展示,学生 较易接受。对于讨论 题,给出图进行,实 际上对学生的思维进 行了启发,降低了讨 论的难道,学生易于 直接入题讨论。 小 结 通过本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各地都是有差异 性,应该说差异性无处不在。这种差异性,在空间 上又体现了一定的规律性。即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对所知识进行 巩固性学习 通过小结,让新课内 容得以再现,易于巩 固学习,同时 小结也 图 3 A B 1 分 钟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垂直地带分异异规律。这三 大规律均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影响,但各有侧重,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主
13、要受热量影响,而干湿度地 带分异规律主要受水分条件影响。 赋予了课堂教学的完 整性 作业布置: 1. 我国西北地区,自西向东依次出现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其自然带的分异规律 是:( B )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 2各自然带沿着南北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称为( D ) A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3右图所示的自然带反映了 C 规律。 A.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 由高
14、纬度向低纬度的地 域分异 板 书 设 计 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更替方向 随纬度变化 沿海 内陆 山麓 山顶 主导因素 热量 水分 水热 图 示 突出地区 高、低纬度 中纬度 低纬度高山地区 附: 副板术:气 温 纬度 地形 降 水 海陆 气候 植被、土 壤 差异性无处不在规律性 地域分异 尖灭逐渐消失 热带雨林 亚 热 带 常 绿 阔 叶 林 林 亚寒带针叶林 高寒荒漠 珠穆朗玛峰南坡 四 、 教 学 反 思 本 堂 课 重 点 突 出 , 难 道 剖 析 得 当
15、 , 教 学 内 容 全 面 。 从 整 个 教 学 过 程 看 , 引 入 得 当 , 通 过 引 入 , 让 学 生 既 复 习 了 以 前 所 学 过 的 知 识 , 又 可 以 让 学 生 在 此 基 础 上 进 一 步 学 习 新 课 内 容 , 在 新 课 教 学 中 , 思 路 清 淅 , 逻 辑 性 强 , 材 料 典 型 , 结 论 明 确 。 同 时 本 堂 注 重 材 料 的 分 析 , 实 例 的 引 导 , 符 合 了 新 课 改 的 理 念 , 培 养 了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提 高 了 学 生 地 理 学 习 的 基 本 能 力 , 但 本 堂 课 内
16、 容 操 作 量 较 大 , 如 果 把 握 不 好 , 会 造 成 托 堂 教 学 的 现 象 , 今 后 在 教 学 中 尽 可 能 的 压 缩 一 点 内 容 , 如 实 把 握 好 教 学 进 程 。 编辑私语:通过对教材的认真研究,我觉得教材在编辑上有些不合教学的逻辑,如在地理 术语的引用上, “自然带”本来是在后面讲的内容,而教材一开始就把它放到活动题中,对 充分开展活动形成了概念性障碍,P79 阅读亲历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 ,如果作为课 后小结或课堂巩固练习,本当是最好的材料。但放在前面,作为引入教学的材料,对于小 县城,尤其是农村中学来说,似乎不妥。因为大部分同学根本就不具备
17、这种旅游的经验, 这样给予学生的不是豁然开朗,而是山重水复。P79P80 阅读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复 杂性 ,用语深奥,不太易懂,且个别术语专业性太强(如流体、尖灭) ,学生不易懂,不 便于学生自主阅读。对此,本课时尽量少用自然带(以自然景观代) 、 ,植被、流体、尖灭 (以消失代)等生僻概念。P81 垂直地带景观图作法不够清淅,学生越看越模糊,最好教 师自己画(如图 4) 。 邹老师: 您好!以上私语纯属个人见地,让您见笑 了。此外由于很多图在表格式里面不好处 理,我现将我原创的教案附于其后,望多 多指导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基本说明 1 教 学 内 容 所 属 模 块 : 高
18、 中 地 理 必 修 I 2 年 级 : 高 一 年 级 3 所 用 教 材 出 版 单 位 : 湖 南 教 育 出 版 社 4 所 属 的 章 节 : 第 三 章 第 三 节 5 学 时 数 : 本节共 2 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和地域分异三 大规律有关内容的教学;第二课时主要完成自然带、地带方性分异规律及地理环境差异性 与因地制宜教学。本教案为第一课时。40 分 钟 二 、 教 学 设 计 1、 教 学 目 标 : 1 了解地球表面的自然景观是有差异的 2了解地域分异的概念 3掌握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及成因 4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5能够感受自然环
19、境的和谐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 2、 内 容 分 析 : 本 课 时 虽 然 内 容 涵 盖 了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和地域分异三 大规律” 二 大 基 本 内 容 的 教 学 ,但 学 生 对 差 异 性 的 表 现 较 为 易 理 解 ,但 对 于 三 大 规 律 就 难 把 握 , 因 而 这 一 点 便 自 然 成 了 教 学 的 难 点 , 同 时 这 一 点 也 是 本 课 时 的 重 点 , 掌 握 这 一 知 道 点 , 对 于 我 们 了 解 陆 地 自 然 带 的 分 布 规 律 具 有 很 大 的 帮 助 。 3、 学 情 分 析 : 由 于 我
20、校 学 生 是 经 过 省 重 点 和 市 重 点 中 学 层 层 筛 选 过 的 后 进 生 , 学 生 基 础 较 差 , 学 生 习 惯 也 有 待 于 进 一 步 改 进 , 加 之 全 部 为 农 村 中 学 的 学 生 , 视 野 短 浅 , 由 于 他 们 受 家 庭 经 济 条 件 等 因 素 的 影 响 ,不 可 能 像 城 市 学 生 哪 样 到 处 旅 游 ,也 很 难 通 过 新 闻 网 络 对 生 活 区 之 外 较 大 尺 度 的 地 理 环 境 作 出 深 入 的 理 解 。 4、 设 计 思 路 : 先 从 已 经 学 过 的 气 候 知 识 导 入 新 课 ,
21、 让 同 学 初 步 了 解 地 理 环 境 是 有 差 异 的 。 再 按 照 新 课 程 标 准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 先 出 示 相 关 材 料 或 地 图 , 然 后 结 合 生 活 让 学 生 举 出 身 边 的 例 子 , 进 而 更 深 的 了 解 差 异 性 的 表 现 。 对 于 地域 分异三大规律可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对所学内容首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根据已学过 的知识,尽量结舍生活中的实例(地图:理想大陆景观分布图、山地垂直景观分布图、山 地与纬度景观) ,进行层层推导和归纳,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注重实际的理念,又可以让学 生逐步 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
22、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从而获得地理 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 三 、 教 学 过 程 描 述 复习引入 问:构成气候的两大要素是什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这三大因素,与气温关系最密切的是?与降水关系最密切的是? 气候不同,植物景观及土壤是否相同?这反映地表除了具有整体性外,还具有什么 特征?(差异性) 师提示: 过渡:哪么这种差异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有无规律可循?要掌握这个问题,下面让我 们把书翻到 P78,一起来学习第三章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讲授新课 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活动:看图片,让学生先体会大
23、自然之美及景观差异性,提问: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的自然景观是什么?(热带雨林) 亚欧大陆与非洲中部的自然景观分别是什么?(亚寒带针叶林、热带草原) 气候 植被、土 壤 气 温 纬度 地形 降 水 海陆 以上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自然环境差异性无处不在) 师:在地理学上,通常把自然景观相似的地区划作同一个地域单元,这样,就在地域单元 之间产生了自然差异。这种各地域单元之间的自然差异,我们称之为地域分异。 过渡:由于气候在全球分布是普遍而有序的,因而,由此所派生出来的地域贫民也表现出 了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这种有序性我们称之为地域分异规律。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师:出示理想大陆气候分布图(图
24、 1) 讨论:以上区域分别对应什么气候类型? 代表性植物景观是什么? (教师用彩色粉笔依次在相应景观区作图,如热带雨林景观用 ,得出图 2) 图 2 景观的地域分布,体现了什么规律? (急诊:学生可能无从着手,这时可提示学生从横、纵向去比较,只求大概,不求准确性) 生:沿纬线分布(因为这种分异规律比较明显) 师:这种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呈纬向带状分布的差异,就是纬度地带分异 师:引起这种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生:降水(或气温或纬度等) 师:降水和气温都对它有影响,但 起主导作用的是气温(热量) ,因为太阳辐射带来的热 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随之引起自然景观大体随纬度变化。在同一
25、纬度地带, 得到的太阳辐射量相当,因而植物景观相似。 师:这种分异规律的更替方向是?(注:要把更替方向与延伸方向区别开来) 生:随纬度变化(或南北更替) 师:该规律在哪些地区表显最为明显? 生:高、低纬度 师:有谁能用简单的图示,来表示该分异规律? 生:争相举手。 师:此图比较简单,最好让后进生作图,以兹鼓励。 过渡:由于海陆差异等因素,致使地表某些纬度地带并不呈现连续的带状分布,而往往发 生中断和消失。因此,仅仅用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还不能全面解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 异性。 教师在图上中纬度地区作出 A、B 线(图 3) ,让同学们观察 A、B 线内自然景观的变化 特点。 师:看 A、 B 线内
26、自然景观变化具有什么特点? 生:景观并不连续, (或呈现几个景观,或从东往西依次是:森林 草原 荒漠 草 图 1 图 2 图 3 原 森林) 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生:气候(或纬度或海陆等) 师:纠错,并分析海陆位置是影响它的主要原因,近海受海洋影响明显,降水多,内陆降 水少。所以景观也随水分条件的变化依次呈:森林 草原 荒漠 草原 森林 师:该分异规律在哪个地区表显最显著?(指着 A.B 线区内) 生:中纬度地带 师:作出图示 过渡:影响自然景观地域分异,除了纬度因素和海陆因素外, 还有地形因素。 师:哪么在地形因素的影响下,自然景观又将如何变化? 生:讨论 师:展示非洲乞力马列扎罗
27、山景观分布图(见图 4) 师:据图,判断山地自然景观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什么规律? 生:从山麓到山顶垂直分布 师:有谁愿意作出该分异规律的图示? 生:争相上台 师:最好继续让后进生作图,要同学们集体当裁判,并以掌声鼓励。 师:表现最突出的地区是? 生:? 师:作下图启发其思维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高寒草甸 高寒荒漠 问:哪个地方的景观类型多? 垂直分异哪儿表现最突出的地区是? 生:低纬度高山地区 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及 时指导,并列表总结: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更替方向 随纬度变化 沿海 内陆 山麓 山顶 主
28、导因素 热量 水分 水热 图 示 突出地区 高、低纬度 中纬度 低纬度高山地区 讨论:雪线高低与降水量的关系? 图 4 800S 400S 00 400N 800 N 3000 200030 0 4000 1000(米) 5000 小结;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课堂巩固 活动一:齐读 P79 阅读亲历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 : 从海南岛到漠河的景观变化,反映的是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为为什么? 从北京向西至乌鲁木齐的景观变化,反映的是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为什么? 从喜马拉雅山麓到山顶的景观变化,反映的是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为什么? 活动二:各抒几见 讨论:你们还知道哪些地方的景观变化,分别体现了
29、上述三种基本规律? 师提示:经度20 0E,纬度40 0S,垂直秦岭等 小结 通过本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各地都是有差异性,应该说差异性无处不在。这种 差异性,在空间上又体现了一定的规律性。即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垂直地带分异异规律。这三大规律均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影响,但各有侧重,纬度地带性 分异规律主要受热量影响,而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主要受水分条件影响。 板 术 设 计 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赤道到两极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更替方向 随纬度变化 沿海 内陆 山麓 山顶 主导因
30、素 热量 水分 水热 图 示 突出地区 高、低纬度 中纬度 低纬度高山地区 附: 副板术:气 温 纬度 地形 降 水 海陆 教 学 反 思 本 堂 课 重 点 突 出 , 难 道 剖 析 得 当 , 教 学 内 容 全 面 。 从 整 个 教 学 过 程 看 , 引 入 得 当 , 通 过 引 入 , 让 学 生 既 复 习 了 以 前 所 学 过 的 知 识 , 又 可 以 让 学 生 在 此 基 础 上 进 一 步 学 习 新 课 内 容 , 在 新 课 教 学 中 , 思 路 清 淅 , 逻 辑 性 强 , 材 料 典 型 , 结 论 明 确 。 同 时 本 堂 注 重 材 料 的 分
31、析 , 实 例 的 引 导 , 符 合 了 新 课 改 的 理 念 , 培 养 了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 提 高 了 学 生 地 理 学 习 的 基 本 能 力 , 但 本 堂 课 内 容 操 作 量 较 大 , 如 果 把 握 不 好 , 会 造 成 托 堂 教 学 的 现 象 , 今 后 在 教 学 中 尽 可 能 的 压 缩 一 点 内 容 , 如 实 把 握 好 教 学 进 程 。 附;本教案为 2008 年 10 月 30 日教研活动公开课教 案 气候 植被、土 壤 差异性无处不在规律性 地域分异 尖灭逐渐消失 原稿初创:吕 重 水 执 教 者:吕 重 水 执教班级:高一(1)班 执教时间:2008 年 10 月 30 日上午第四节听课老师:沅陵六中地理备课组, 主管教学副校长